宝宝肺炎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12-05 健康养生 投稿:想和星星遨游
宝宝肺炎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一、宝宝肺炎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一宜选安全无毒的品种:一般中草药中含有鞣质、生物碱等复杂化学成分,而肝功能发育尚未完全的婴幼儿服用后,很有可能加重肝脏负担,损害肝功能。婴幼儿宜选用低毒或药食两用如莱菔子、陈皮、砂仁、乌梅等中药。

二宜用药性平和的品种:由于婴幼脏器娇嫩,对大苦、大辛、大寒、大热等药性猛烈的药物要慎用。

三宜配服健脾和胃之品:小儿脾气不足,消化能力差,因此应佐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之山药、山楂、陈皮、六神曲、麦芽、鸡内金、白术等。

四宜配服凉肝定惊之品:小儿体属“纯阳”,热病偏多,且阳常有余,易出现肝热抽搐、惊风之症。救治小儿疾病特别是外感病邪,出现壮热、烦躁、惊惕等症,则应在清热透解之时,佐以平肝熄风之蝉蜕、钩藤、僵蚕、地龙等。

五不宜滥用滋补之品:小儿生机旺盛,宜饮食调理,不宜滥用滋补之品,否则会使机体阴阳失衡,伤及脏腑气机。即便是存在虚症,也必须慎用补剂。

二、宝宝肺炎的食疗方法

 1、金银花川贝梨,治小儿百日咳

原料:金银花6克,川贝母末3克,梨1个,冰糖15克。

用法:把梨去皮挖心,装入金银花、川贝母、冰糖,蒸熟食用。每日一次,连服3~5日。

功效:清热疏表、止咳化痰,适用于百日咳初咳期。

2、百部生姜,治小儿肺炎

原料:百部10克,生姜6克,蜂蜜少许。

用法:百部、生姜同煎煮取汁,调入蜂蜜分温服。

功效:宣肺散寒,止咳化痰。

 3、杏仁桑皮粥,治小儿肺炎

原料:杏仁6克(去皮尖),桑白皮15克,生姜6克,大枣5枚(去核),粳米150克,牛奶30毫升。

用法:把杏仁捣碎成泥状,调入牛奶取汁;桑白皮、生姜、大枣水煎取汁,以药汁入粳米煮粥,将熟时入杏仁汁再稍煮即成。一日分数次热服。

功效:宣肺止咳,降气平喘。

4、桑菊杏仁茶,治小儿肺炎

原料:桑叶9克,菊花9克,杏仁泥6克,蜂蜜15克。

用法:将桑叶、菊花、杏仁泥共煎煮取汁,调入蜂蜜即成。每日1剂,代水饮用。

功效:桑叶、菊花可清热散邪,为辛凉清热之药;杏仁可宣肺降逆;蜂蜜则可调味止咳。

 5、党参百合粥,治小儿肺炎

原料:党参10~30克,百合2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

用法:取党参浓煎取汁,与百合、粳米同煮成粥,加冰糖即成。每日两次,温热服用。

功效:补脾益气,润肺止咳,可用于身体虚弱、伴有低热型的小儿肺炎。

三、为什么小孩子容易肺炎

肺炎是小儿的一种主要常见病,尤多见于婴幼儿,在我国儿内科住院病儿中,约占1/4~1/2。

婴幼儿时期容易发生肺炎,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有密切关系。如气管、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不易将微生物或异物清除。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而肺泡数少,肺含气量少,易为粘液阻塞等。并且婴幼儿胸廓呈圆桶状,肋骨呈水平位,呼吸肌发育差,故胸廓运动度小,呼吸力差。

另外,在此年龄段免疫功能也存有不足,防御功能尚未充分发育,容易发生传染病、营养不良、佝偻病等疾患。这些内在因素使婴幼儿容易发生肺炎,并且比较严重。1岁以下婴儿免疫力很差,故肺炎易于扩散、融合并延及两肺;年龄较大及体质较强的幼儿,机体反应性逐渐成熟,局限感染能力增强,肺炎往往出现较大的病灶,如局限于一叶,则为大叶肺炎。

由于肺炎发病率高,并发症也较多,且是婴儿时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故加强对本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四、常见的肺炎调理配方

风邪闭肺多见于疾病的初期,根据受邪之不同,有偏寒偏热之异,其中以风热闭肺较为多见,这是因为小儿系纯阳之体容易感邪化热所导致。

如见恶寒、发热、咳嗽、气急、鼻煽、无汗不渴,痰白且稀,舌苔薄白或白腻,舌不红,指纹青,多在风关,脉浮紧,为风寒外袭,肺失宣肃所致,治疗采用辛温解表,宣肺化痰药:麻黄3g,杏仁6g,苏子8g,甘草4g,陈皮6g,清夏6g,痰多者加白芥子6g,炒莱菔子6g。如见发热有汗、口渴、咳嗽、痰粘而黄,气促鼻煽,面赤唇红、咽红、指纹青紫,多在气关,脉浮数者,为风热犯肺或由寒化热,热壅于内,肺失宣肃而致,治以辛凉解表、宣肺化痰,常用: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0g,生甘草4g,桔梗8g,黄芩10g,咳剧痰多者,选加黛蛤散5g,竹沥汁10ml,车前子8g,莱菔子8g;身热较甚而咳嗽不剧者可用:银花12g,连翘10g,竹叶8g,牛蒡子8g,豆豉6g,薄荷(后下)8g,芦根12g,水煎服,日1剂。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