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春节玩什么 古代人春节怎么过
如今过年的时候,人们或者合家团聚聊天开讲,看看新春晚会其乐融融,或者提上礼物走亲访友,吃喝玩乐联络感情,活动可以说是很丰富了,那么在古代春节人们都做些什么呢,今天的老黄历就为你介绍,古代春节玩什么,古代人春节怎么过。
皇室和官员过年做什么
《唐六典》卷二所载开元假宁令:“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后来,宋朝延续了这个天数,元、明、清三个朝代则缩减为三天。但这几天假,并非真的让你不用上朝回家休息。皇上祭个祖拜个神,手下人都得跟着。
正月初一要举行隆重的元旦朝贺大典,献岁启新。皇帝便继续率领一班王公大臣,诣皇太后宫行庆贺礼,以表达孝顺之心及祝福。而下面的臣子也不能闲着,按照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层级规则,也要向皇帝觐表,恭贺新春。
清代皇帝还喜欢写字。从康熙朝开始,每年的十二月初一日,皇帝都有“开笔书福”之典,以为民祈福。“开笔书福”也就是由皇帝亲自写福字。张贴在皇宫内廷各处,以示吉祥如意,还把其它的“福”随着奏折颁赐给外任的直省官员,作为新年礼物,以示慰问。
光写几个字肯定是不够的。作为皇帝,迎接新的一年,肯定得表示表示。秉承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就是请客。每到除夕午时,在保和殿会举办隆重的赐宴辞岁的活动,通俗来讲就是聚餐。
直到下午酉时(18:00左右),皇帝的应酬才结束。这时候就该享受亲人的温暖了。晚宴,皇帝会选择和后宫各种娘娘以及阿哥公主一起吃,也就是团圆饭。
百姓过年做什么
北宋时期的老百姓过年可以赌博,当时有这样一项政策:“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也就是开赌禁三天,任百姓自由娱乐。关扑是当时的一种赌博类游戏。
不过,过年的最大意义还是在于吃。在汉唐时期,有很多以除疫、延寿为目的的饮食习俗,比如饮屠苏酒(浸过屠苏药剂的井水)、桃汤,吃五辛盘(大蒜、小蒜、韭莱、芸苔、胡荽称为五辛)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团团转,初四烙饼卷鸡蛋”等食俗也流传至今。
临近新年,卖货郎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卖油苕、扫帚、针线、木梳瓜、茄、菜蔬等应有尽有。民间有跳灶王的习俗。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
一年辛苦到腊月,老百姓家家户户舂米,因为腊月的米坚实,舂时少损耗。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神。祭灶时,给小儿买饴糖(即胶糖、麦芽糖)以求上天降好事。
家家户户买春联贴春联,祝福新的一年。贴门神,新的一年,将军保吉祥。年三十,放爆竹。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除夕黎明打粪堆,但求万事如愿。儿孙长大又一岁,长辈给压岁钱。
如今过年,我们都会把“福”字贴到门上,讲究的,这个“福”字还要倒着贴,寓意“福到”了。可是古代并不贴“福”,而是贴“鸡”。更早之前过年,要在门口杀一只鸡,然后把鸡血涂在门户上,以求驱邪祈福。后来,人们觉得大过年的弄得太血腥不好,另外鸡血味也甚为难闻,就改成画一只鸡贴在门上。
“年”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日子。夏朝时为正月,商朝时为腊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定为十月。在古代,还有相当的长的一段时间,立春之日便为“春节”。所以,年跟“春”就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为了表达人们对春天的期盼,所以整个正月人们都要穿上绿色的衣服。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至立夏。——《后汉书·志·礼仪》
简单点说,就是立春的时候京城的大官要穿上绿色的衣服,地方的小官用绿色的方巾包住发髻,普通百姓家就在门口挂一面绿色的旗帜,祈求春意到来。
立春的时候,人们还会用五色绸缎剪成小燕子的形状,做成头饰戴在头上。最关键的,还要在这个燕子形状的头饰上贴上“宜春”两个字,表达“春天安好”的美好祝愿。
你可能也喜欢:
节日大全:西方传统节日有哪些?
春节习俗:大年初二习俗有什么
各地过年习俗大不同,南方过年吃什么
烟台过年习俗具体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