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民族过清明节?共有二十五个民族
清明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清明节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习俗传播的范围也很广泛。
那么就让我们来数一数,有哪些民族过清明节?
清明本是24节气中一个普通的岁时节令,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说法,这个节气万物复苏,是适合耕种的时令,从此进入农事大忙的阶段。
清明节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起初,清明节并没有祭祀先人的习俗,但后来逐渐与日期相距仅一两天的寒食节相融合,发展为中国重要传统节日。
寒食节本是古代的禁火忌日,后来与晋文公悼念恩人介之推的传说相附会,寒食节扫墓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清明节与寒食节,两个民俗节日交融后,禁烟冷食的习俗日趋淡化,祭祀先人的习俗越发凸显。由于我国的历史起源于农业文明,农耕技术、家庭事业、宗亲宗族等都讲究世代传承,所以2000多年来,清明节追思先人,成为中国人传承不息的特有风俗。
在我国,除了汉族以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同样有过清明节的习俗,如我国北方的满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以及南方的壮族、侗族、彝族、白族、畲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土家族、纳西族、布依族、普米族等共计25个民族,都过清明节,只是过节习俗不尽相同。
例如,壮族群众对祭扫祖先陵墓十分看重,过清明节时要全家出动,带上五色板、肉、香烛、纸幡等到祖坟去上供,行拜礼;而土家族人们在清明节这一天要上坟挂青,家里要吃猪头肉,有“清明酒醉,猪脑壳有味”的说法;另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些地方,至今仍然保留古风,清明节要上山采艾蒿,洗净切细后,与糯米、腊肉、蒜苗、五香、盐等混合蒸熟,叫作“清明粑”。
结束语: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无数海外游子所谓“认祖归宗”、落叶归根的重要纽带。在我国,清明节的基本内容,以扫墓祭祖、踏青春游为主,但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民族的清明节习俗也是各有特色,颇有趣味和文化内涵。
你可能也喜欢:
2017年春节员工福利礼品推荐
你的说说更新了么?关于愚人节的说说
2016年端午节公司福利推荐(实用版)
五一劳动节怎么过,三天不能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