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节日的意义,为什么要强调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多出于民间传说故事,各少数民族人民为纪念故事中的人和事,产生了本民族的节日。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55个少数民族中,节日之多,难以计数。那么大家知道民族节日的意义吗?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学习了解一下吧。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
中华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依托自然规律的变化,连接起来就是一幅丰富而浪漫的历史文化长卷,多姿多彩、令人陶醉。当我们以感恩、平和、虔诚的心态来解读这幅画卷的时候,会发现其中有取之不尽的惊喜与愉悦。因为,所有的节日都被赋予无限的内涵,无一例外地充满着诗情画意,表现出趋利避害的自然本能,表现出智慧聪明与机敏,并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民族感情给予了鲜活的展示和充分的表达,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富责任感、极富想象力和极浪漫的民族,这就是传统节日得以传承千百年的内在动力和永恒的魅力所在。
春节,是我们全世界华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从过小年开始到大年三十除夕夜,从初一到初七再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谱写了合家团圆、辞旧迎新的篇章,揭示着中华民族的力量。
清明节祭祖扫墓,一家人乃至整个民族,认祖归宗。面对祖先,告慰故人,求得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将心灵得到释放,收获一种寄托。
端午节蕴含着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包含着人们对屈原所代表的民族品格的追求。
七夕节,牛郎织女鹊桥的故事,将中华民族的爱情理念给予了最完美的诠释。
中秋节代表了一种特别的期盼。
重阳节表明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节日文化的生成是一个不断演进,多种文化元素综合与提炼取其精华的过程。构成一个完整而和谐的节日体系。
1. 是以自然为取向。尊重自然,随着自然物候的变化,以物喻人,进而引发对社会及人生的感怀。春节、新年伊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清明踏青、中秋赏月、重阳辞青等,都是踩着自然的节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集中表现。
2. 是文化的表达方式,发自内心的喜庆与深沉,蕴涵着对历史与价值的独特理解。祭祀、聚会或饮食等风俗,既包含了娱乐或休闲的成分,又有特定的人文取向。通过节日的各种形式或仪式,将趋利弊害的自然本能、智慧、聪明与机敏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民族情感给予了鲜活的展示和充分的表达,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富责任感、极富想象力和极浪漫的民族。
3. 是不断取其精华的过程。唤起对亲人、对家庭、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文化同根性的亲和力。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里,涌动着共同的情感和期盼。
中华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到社会和谐的逻辑进程,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渴望的文化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民族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慎终追远等传统伦理观念。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要的文化载体。中华民族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多彩的风俗习惯,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铸造“民族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上,如果能剔除其中的糟粕内容,充分挖掘其中的有用成分,就能起到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并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通过各种习俗活动,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接受传统,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
【结束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带来的有关于中华民族节日的传统意义。不知道有没有帮到大家呢?
你可能也喜欢:
2016年法定节假日多少天?
什么节日放孔明灯?放孔明灯的意义
为什么大年初一不出门?有什么说法?
除夕和春节的区别,到底哪一天才是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