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月二习俗,你知道哪些?

12-05 周易解梦 投稿:望风雨满楼
东北二月二习俗,你知道哪些?

  东北民间流传了一句古话:“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还有个传说就是正月里不能剪头发,想剪头发必须等到二月二这一天才能剪,所以,理发店在这一天是爆满的人。本期城市文化就为大家介绍东北二月二习俗。

  一般在这一天,人们要剪“龙头”、煎年糕、吃猪头、吃春饼,还要用木棒或秫秸敲房梁,用草木灰“圈灶”等。南方一些地区在这一天还要举行舞龙灯等活动。“二月二”民俗起源很早,最初流行于黄河流域,后来逐渐在华夏大地上流行开来,唐朝以后,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二月二”的民俗远播到朝鲜、日本、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二月二,龙抬头”从科学的角度讲,与天文现象有关。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并以此来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之后龙角星就会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中华民族以龙为图腾,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二月二”,与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古代关于龙的传说非常多。最被人们公认的就是“龙是主管水的灵物”这一说法。二月二前后适逢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春雷乍起,各种冬眠中的动物都被春雷惊醒。因此,民间又有“二月一,龙睁眼;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三,龙出汗”的农谚。从古代的大量的文献资料我们都可以看出,二月二实际上是祭祀天龙的节日。《中华全国风物志·寿春岁时记》中载:“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龙神。”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自然灾害而导致农业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时有发生。祭祀天龙,表达了人们祈盼风调雨顺,渴望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由于地区的差异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各地二月二的民俗活动也有所不同。

  东北“二月二”的习俗源于山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东北的“二月二”习俗有其他地区略有不同。

  一、剪“龙头”。在东北,有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人们一般选择过完正月再理发。二月二那天理发,称之为剪“龙头”。剪“龙头”一方面有除旧迎新的意思,另一方面还寓意在新的一年里精神抖擞、生龙活虎。在给小男孩剪“龙头”的时候,还要特意在颈窝处留上一缕头发,称之为“狗不咬”或“龙摆尾”。据说留这样发型的孩子不闹人,还可以驱邪避灾,“好养活”。

  二、煎年糕。煎年糕的习俗由来已久,据《明宫史》记载:“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煎年糕即把发好的黍面压成片,再包上豆沙馅或枣泥馅,然后放到锅里用油煎炸。后来人们为了省事,用煎豆包代替。豆包是东北人传统的冬季常备食物。平常都是蒸吃,在二月初二,豆包蒸熟后,还要把它压平,再用油煎一遍,两面都煎得黄黄的,再做个酸菜炖肉粉,确实是一餐美味。煎年糕的饮食习俗,其意义在于祈祷一年之中谷物不起害虫。关于煎年糕,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段歌谣:“二月二,煎年糕,细些火,慢点烧,别把老公公的胡须烧着了。”通过这首民谣,我们可以想见当时的喜庆气氛。

  三、吃猪头。猪是古代祭祀的“三牲”之一。古代给神灵上供用的是整猪,后来,由于用整猪搬运不方便,遂改用猪头。但最后这些猪头都成了人的盘中餐。人们在吃猪头之前,先要以猪头祭祀神灵。宋代的《仇池笔记》中记载的一段故事,说明了这一习俗的起源: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座乡村小庙,却遇上一个喝的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乞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以此赋诗一首:“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鲜美的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特别高兴,不但不生气了,还特封他为“紫衣法师”。后来,人们便认为猪头是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吉祥之物。所以,每年二月初二,便一家人一起吃猪头祈求平安祥和。

  四、敲房梁。二月初二清晨,人们一醒来,最先做的一件事是用小木棍或者秫秸敲打房梁。一面敲击,一面口中念念有词:“二月二,敲房梁,大虫小虫不下房。”通过这些念词,可知这是与“煎年糕”一样,是一种驱虫活动。

  五、圈灶。“圈灶”是非常古老的农村习俗。明朝人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说:“乡民用灰自门外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也就是说,早晨醒来,用灶内的草木灰到门外撒一条灰线,把房子和厨房圈起来,再把灰线引回到室内,绕过水缸最后回到灶门处。据说,这个用草木灰画的圈有两个作用:一是驱邪避灾,能把一切天灾人祸挡在圈外。如果家里有人出门在外,要在门口处留一个缺口,以免把家人也挡在外面。二是围住粮仓,钱粮不会外流。圈灶还要在灰线的内圈再浇一圈水,水从缸内舀出不能间断,最后再浇回到水缸内,这就是“引龙回”。有的人家这时还要燃放鞭炮,为的是把“困龙”惊醒,“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醒了,就会及时行雨。可保一年风调雨顺,物阜年丰。

  东北的“二月二”民俗,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标志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时,北方的冬闲已经结束,“二月二,龙抬头”提醒人们要抓住农时,适时播种;第二,祈雨,渴望在年初岁首有一个好的开头,一年之内雨水调匀,秋后能五谷丰登,仓园囤满。第三,驱虫,希望农作物有良好的长势,没有病虫害。第四,驱邪,祈求一家老小身体康健,平平安安。

  你可能也喜欢:
  2015年黄道吉日查询一览表大全
  2015年结婚吉日一览表
  不同地区春节过法:漳州春节习俗
  丰富多样的常州春节习俗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