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针绣的起源 我国名绣,“乱针绣”濒临失传

01-06 探索解密 投稿:沦为旧友
乱针绣的起源 我国名绣,“乱针绣”濒临失传

 

流畅细腻的线条、层次分明的色彩、呼之欲出的画面,眼前一幅幅栩栩如生、宛若油画般的绣品,正是被誉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名绣的“乱针绣”。日前的第十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上,来自江苏扬州宝应县的乱针刺绣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却面临濒临失传的困境。


    乱针绣源于苏绣又超越苏绣,自成一格,是1930年由刺绣家杨守玉创造,发源重庆璧山,针法融合了中国传统刺绣技艺和西洋艺术特色,将画理与绣理结合,以针法的乱而不杂,密而不堆,绣出来的作品,远观如油画般细腻,也被誉为“针尖上的油画”。


    针法活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风格独特,层次感强,绣出来的作品,远观如油画般细腻,“乱针绣”特别注重色彩效果,它比一般刺绣的层次要多得多。把色彩堆厚些,其色彩效果才能出来。所以乱针绣作品看上去像一幅油画。但不同于油画。因为丝线有光泽,绣面上各种不同方位的线条,在不同方位的光线下,它的色彩有不同变化,当光线强与光线弱时,当放在明处看与放在暗处看时,当正面看与侧面看时其效果均有不同的变化。油画上二种颜色混合就变成另一种色相,原来的二种色用不再存在,而绣面上二种色线交叉重叠后可以得到第三种色相的色感,原来的二种色相依然存在。所以它比油画的色彩更艳丽明快,形成绣的独特风格。“乱针绣”与一般绣的不同,还在于它的创作周期的漫长。制作前,要先画好素描稿与色彩稿。要反复思考酝酿表现方法,操作步骤与绣成后的效果,一旦心中有数,便进行操作。


    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价格昂贵,继承人缺乏,乱针绣绣品在市场上也难觅踪迹。本届文博会上,来自江苏宝应县祝萍乱针刺绣艺术中心的乱针绣传承人汤祝萍携众多多绣娘,带来不少乱针绣精品,展示乱针绣魅力。


    正在表演绣工的许霞已有20年绣龄,是祝萍乱针刺绣艺术中心的绣娘。“在做绣娘之前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有些绘画的功底,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乱针绣,觉得很喜欢,就成了一名专职绣娘。”许霞向记者介绍,乱针绣是以针代笔,以线代色,制作前要先画好素描稿和色彩稿,因此要求制作者有绘画的基础知识。制作过程也比一般刺绣要复杂得多,创作周期漫长,一幅普通的人像绣品工期就达三个多月,有的精品更是花费近一年的时间来完成。


    本次文博会参展的重头戏、乱针绣品《与但丁讨论神曲》就是汤祝萍的得意作品,是以我国油画家戴都都、李铁子、张安君的油画作品《与但丁讨论神曲》为范本进行的二次创作。整幅绣作中刻画了古今中外超过100位著名人物的形象,绣法精美绝伦,堪称精品中的精品。


    许霞说,虽然乱针绣绣品受人喜爱,但是这一技法已面临失传。“现在的年轻人很少会来学我们乱针绣了,一是年轻人对这些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认为没有前途;二是做绣工太费眼睛,时间长了对腰也很不好,有时甚至一年都招不到新人。”

    

    乱针绣起源


    传世八十余年来,乱针绣一直是“藏在深闺人不识”,单是我们常州人民,对其认识也是十分有限的。在过去,乱针绣只是作为政府馈赠的礼品,用于国与国之间的礼物交往,在市场上难觅其踪;再加上价格昂贵、继承人的缺乏,这一绝世技艺仅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更难以占领市场。不过近年来,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善,原常州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狄静女士为了发扬这一艺术瑰宝,已于大庙弄开设了常州第一家以面向


    乱针绣市场为主的乱针绣工作室,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渐渐为大众所了解,也渐渐推出了许多作品面向大众。而且,乱针绣的艺术收藏价值也越发明显,丝线经过特殊的处理,绣出作品后,以镜框保存,可历数百年不腐、不褪色,有好事者甚至以绣品来代替婚照,作为幸福的见证可谓一大创新。


    乱针绣源于苏绣,又超越苏绣,而自成一格,被誉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名绣!其法一改以往“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苏绣方法,但又乱而不杂,密而不堆,技法千种,运用于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而立体感很强,呼之欲出,颇有西洋油画的效果!创始人杨守玉女士穷一生心血,结成了这朵艺术奇葩,在中华绣坛上留下了千古之名,同时这也是我们常州人民的自豪!不过关于乱针绣的起源,后人则肯定的说,假如没有杨守玉女士与其表兄刘海粟凄婉的世纪情殇,那就不一定会有乱针绣的发明!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