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制度兴于察举败于科举 经历了七百年之久 门阀制度到底是如何最终走向毁灭的呢?

12-30 探索解密 投稿:北梦木兮
门阀制度兴于察举败于科举 经历了七百年之久 门阀制度到底是如何最终走向毁灭的呢?

门阀制度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当属于政治制度的范畴,社会制度的成分是次要的。只有到了隋唐以后,方才逐渐完全转化为社会制度,并最后退出历史舞台。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应有江湖”,人们在争斗不休中,认识到个人力量的微薄,逐渐抱团取暧,形成了在历史上有名的门阀制度。所谓门阀,即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法律承认的拥有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及优越的社会地位的士族大家。人类素来好拉帮结派,而门阀在此一事上成为集大成者。

门阀制度形成于魏晋时期。自东汉始,大土地所有制度的缺陷开始展现出来,累世产生的高官大族,开始如脱缰的野马般影响政治、经济,他们成功立足于地主阶层之上,形成了种种在经济、政治之上的特权。

此时可看作是门阀制度的初现,但制度上,这种形式并未被承认,没有明确的规定,世族在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更像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但如需长远的影响,还需要各大族不懈地努力。

汉朝时,选拔官吏主要靠两种办法,即征辟、察举。这两种办法均无资历、出身的限制,所以在汉朝,多有寒门人士入朝为官,甚至有很多布衣卿相。这两种选官方式,在中央政府强力的时候看不出来问题,但当中央集权减弱,朝廷势微时,其弱点便爆发出来。

高门大族对天下的影响远超寒门、布衣,他们甚至可以在朝廷力量减弱时控制政治局势,而寒门在此时便显得微不足道,而两汉的选官制度对高门对政治的影响显然不利。

于是,为了寻求与大族的合作、争取世族的支持,曹丕“轰轰烈烈”地向“察举”“征辟”宣战了,他接受了颖川人士陈群的建议,推行“九品官人法”,也就是著名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实行初期,以“世”、“才”、“德”三个方面为考察因素,合格需三者并重,此时选官,仍注重社会的影响,观察着舆论方向,但不久世族便露出了其丑陋的嘴脸。

选官时,以吏部在各地选取著姓士族中人为“中正”,“才、德”渐渐被剔除在三个选才基准之外,九品中正制虽然还挂着“九品”之名,实际上只是选择家世了。因此,西晋形成了“上品无寒门,正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一力促进了士族门阀的发展。

汉末后,门阀对朝廷的影响力更为巨大,加之三国以来的持续割据混战的局面,获得士族的支持成为了各军阀的重要战略,士族乐见其成,甚至通过政府所颁行的一些其它的制度牟取在经济上的一系列特权。

如三分天下时东吴推行复客制、领兵制,直接保障世族的利益,甚至在此后,世族通过政府获得了免役、免税的特权,如曹魏后期所推行的“给客”制度,“魏氏给公卿以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自后小人惮役,多乐为之,贵族之门动有百数,又太原诸部也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多者数千”。

此后,此风愈演愈烈,在西晋时期甚至发展成为一个较为系统的制度,“荫户制度”,“荫其亲属,多者及九族,少者三世……,而又得荫人以为衣食客及佃客。品第六已上得衣食客三人,第七第八品二人,第九品一人。”

魏晋时其士族门阀的发展之风,虽然猛烈,但尚不足以致寒门于“死地”,因为他们尚未完全填死寒门士子上升的道路。此时的士族门阀的发展虽然令寒门与士族的竞争陷入极其不利的境地,但仍能举才德之士——毕竟士族之间也有竞争,光养着一无才无德之人又如何与其它的大族相争,他们也希望能够吸收到才德之士。

如西晋时期,王浑之子王济欲以其妹给一“有俊才”的兵家子为妻子,连他母亲都称赞“诚是才者,其地可遗”。这说明无论世家大族还是朝廷,都是求贤若渴的。

门阀发展的巅峰,是东晋及南北朝时期,在这一段时间里的士庶之别,几为天隔,寒门晋升的途径几乎被完全地斩断,门阀发展到了与皇族联合统治的地步,可畏可怖。西晋之后,东晋虽然建立起来,但其皇权弱小,东晋皇族无力约束门阀,又需要依赖门阀维持统治,最终作出让步,确立了“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方针。

世家大族在皇帝的默许之下,跳出了法律的约束范围。国家通过设置侨州、郡、县,为世族做官增加位置,又通过不收租的形式来讨好门阀,导致门阀势力急剧发展,甚至于专断朝政,对国家安危造成严重威胁。

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因为国家洗牌,影响力减弱了一些,无法再控制朝政,但其政治、经济睥特权及社会地位未受到削弱,仍在法律上存在效力,北魏孝文帝甚至积极推行鲜卑贵族的士族化,可见门阀此时的影响力。南朝甚至有明文规定,“甲族以二十登仕,后门以过立试吏”。

同理,这条规定仅对寒门士子有效力,大多数的高门,其子弟仅十余岁便入仕为官,如梁进王锡年仅十四岁便入朝为秘书郎,又有范阳张缅,出身南渡中原大族,仅十八岁即出任淮南太守,其弟张缵十七岁入朝,二十三岁便拜吏部长史,兼任侍中,活脱脱的朝中大员,人言“恨其晚矣”——高门大族的狂欢莫过于此。

高门大族为巩固其地位,下手之“黑”可谓耸人听闻,十四岁的孩子入朝为官,二十三岁的朝中大员,只是其“狂欢”之下的缩影,朝政时势难免被这群“孩子”搞得乌烟瘴气。

虽然士族中总会有大才冒出来,但又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诽之”的说法,就算被纳入朝廷亦难以支撑下来,统治也就逐渐崩盘。高门大族为了巩固统治,拼命地往朝中塞自己的人,但也正是这些人,逐渐将统治推倒,实在是犀利的讽刺。

门阀制度的危害在隋朝时期猛烈爆发出来。隋文帝杨坚以莫测的手段结束了近四百年的纷争一统全国,其继承人杨广虽然看出了门阀的危害,却操之过急,以激烈的手段打击门阀,最终引门阀激变,隋朝便与门阀同归于尽,倒了下去——倒让唐朝捡了便宜。

门阀到底是如何最终走向毁灭的呢?

一、察举制下诞生的怪物集团

其实门阀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应该并不陌生。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群体,门阀士族在很多人眼里是九品中正制的产物。然而这里作者得和大家解释一下,并非九品中正制诞生了门阀士族,而是门阀士族选择了九品中正制。

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这莫非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然而这并不是,先有门阀才有九品中正制,而生出门阀这个怪物的“母鸡”,则应该是察举制。

所谓门阀,首先要和大家明确一下概念,门就是门第,阀就是阀阅。说穿了,门阀就是高门才能称为门阀,有世代为官的显赫背景,庞大的人脉关系网络,在朝廷地方都能一呼百应,这是一个优秀门阀的基本素养,典型的就是汉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

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群雄面前就是如何选拔人才。众所周知,天下人才出魏国,魏国人才去秦国。战国时期如魏国这样的国家,产生了李斯 商鞅 范雎这些人才,然而他们统统跑去了邻国,就是因为人才选拔机制出现了问题。

在秦国可以军功得爵,但是在东方六国的上升通道十分闭塞,这一问题到了汉朝时期刘邦首先开始想办法解决。刘邦毕竟是泥腿子出身,气量宽宏,眼界博大,他认识到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才者未必是王侯,所以下诏求贤。

到西汉中后期,汉朝已经形成了一套察举体系,就是地方官发掘优秀人才,然后开始层层推举到中央,但是这种体系的弊端其实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与察举制一起存在的还有所谓的“恩荫”也就是老爸当了官,你也能接班,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套利益网络。

参与察举的官僚往往都倾向于选择家族内部人员,通过恩荫继承职位再通过察举扩大规模,不同家族之间互相联姻。外加上儒学体系所造成了各大家族之间的广泛交流,终于到了东汉中后期形成了大量“高门”,他们盘踞朝廷的重要职位,占据着最大的社会资源,手握重权,而且和地方的关系密切,最典型的就是袁绍先生。

在曹丕篡位之后,顺应士族们的要求实行了九品中正制。但是大家可不要以为九品中正制就是根据门第选人,《宋书•恩幸传》说得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

九品中正制设立的目的,并非是以门第,而是希望以才能选人。然而九品中正制的设计比察举制更加不合理,察举制的推举通道州郡官吏都有资格推举,可以说还是相对比较广泛的。

而且汉代盛行清议,就是品评人物,名士们掌握很强的话语权,可以评价人才,比如曹操先生就曾经得到过所谓:“治世之贤臣,乱世之英雄”的说法。然而问题在于,九品以后,所有的地方选拔权利全部集中到了中正官的手里。

所谓中正官就是专门负责地方选拔评定人才的,那么选拔人才的标准呢?——九品。所谓九品就是把人才等级分就等,但是人才这东西不好分,所以发展了一下就是把你祖上分了九等,所以九品中正制就彻底变成了一场门阀士族的盛宴。

在东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发展到了巅峰,王谢等高门子弟出生就是五品。也就是说王谢的高门子弟那就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大熊猫水平。他们一出生就是官,至于说干什么职位其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比如王羲之父子就曾经被人问到他们是干嘛的?王徽之先生仔细思考了以后表示,自己能可能是管马的,然后就进入了无厘头问话,“您既然是管马的,那么您管几匹马呢?” 王徽之这时候直接进入了哲学模式,“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管马的,哪能知道管几匹马?”

虽然这帮人确实是令人无语,但是又不能把他们怎么样,毕竟士族高门的利益集团牢不可破,中国历史上皇后名字能够完整被人记录的朝代其实只有东晋。

因为东晋的皇后基本都出自高门,随便翻一下就知道,王谢占了一多半,皇帝是谁无所谓,皇后肯定是门阀出身,这样就能万年不倒,整个南朝基本都是如此,所以尽管南朝风云变幻,但是士族都是不动如山,然而这些门阀士族想不到,就在他们以为高枕无忧的时候,空前浩劫已经悄然而至。

二、 门阀士族的空前浩劫

公元549年,侯景进入金陵。他已经抛弃了最初维持军纪的温情面孔,露出了狰狞的爪牙:若破城邑,净杀却,使天下知吾威名。门阀士族的末日开始了。侯景进入金陵之后,首先对梁武帝提出要和王谢结姻,梁武帝表示王谢高门,侯景配不上,侯景表示,我配不上,但是我的屠刀配得上。

侯景使用武力彻底清洗了江南高门,曾经在金陵城中高卧谈笑风生的门阀贵族们遭遇了灭顶之灾: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

侯景之后再无王谢,所有的荣耀和梦想都化为灰烬。侯景解放了那些作为门阀贵族奴仆的隐藏户口,可笑的是,侯景的这个做法居然颇得人心:人人感恩,为之致死。一面血腥的屠刀,一面是被解放奴仆的狂欢,整个金陵仿佛人间地狱一般。南朝的门阀就此一蹶不振。

然而北朝的门阀并没有因此彻底毁灭,自晋末以来,进入中原的北魏等政权无不与门阀紧密合作共同治理天下,侯景之乱毁灭了南方,但是起于关陇的贵族门阀集团还是最终夺取了天下,唐廷上台之后建立了所谓的“五姓七望”的门第品级,似乎门阀的好日子已经重见天日了,但是隋文帝到唐玄宗历代皇帝的一项制度真正给门阀政治的毁灭埋下了伏笔——科举。

通过考试选拔官僚,这一制度在隋唐的完善使得寒门子弟进入上层变得名正言顺有法可依,同时也让整个中国的门阀开始颤抖,不过唐朝时期仍旧是门阀的天下,因为唐廷的荫袭继承和门阀选官的基础还在,另外五姓七望为代表的门阀实力依旧强大。所以河东裴氏 弘农杨氏等门阀仍旧远超于寒门。

其实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唐朝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数量太少了,整个唐朝时期通过科举选拔的进士人数才7448人。唐朝有将近300年历史,平均一年的人数还不及3人,所以唐代科举并未能占据主流。

但是门阀贵族们想不到,比侯景之乱更加恐怖的灭顶之灾即将来临,黄巢之乱以后,崩溃的唐帝国中央再也无力控制全国藩镇。以朱温为代表的军阀势力快速崛起,掌握全国,另外朝中宦官与朝臣的争斗也是十分疯狂。

终于在公元904年,河南军阀朱温率军进入关中,诛杀了所有的宦官,同时,也清洗了唐廷朝堂上几乎所有门阀。朱温为了逼迫唐廷迁都洛阳,在亲信李振的鼓动之下,借口诛杀左仆射裴枢等朝臣三十余人,“此辈常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

伴随着黄河水的滚滚浊流,朱温展开了对朝廷范围内所有忠于李唐的门阀贵族的大清洗,这次毁灭性的打击彻底摧毁了门阀存在的基础。宋太宗扩张科举之后,门阀这一曾经主宰中国历史的贵族集团,彻底退出了舞台,应该说,依靠屠刀打破秩序总是格外的残忍和暴虐。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