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历史的五个时期

12-30 探索解密 投稿:溺于你心海
俄罗斯历史的五个时期

  在俄罗斯的千年历史中,动荡和危机似乎是俄罗斯社会的常态,稳定倒成了暂时的。回顾一下从基辅罗斯时代到普京执政这上千年的历史常态,就能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俄罗斯似乎永远处于创建之中”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了解了俄罗斯的千年历史,也就不必为今日俄罗斯的局势过于担忧。因为1000年来俄罗斯的发展史,不仅充满着动荡与危机,而且也在不断地变革与完善着。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命运多舛的民族,但它也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进取、永不认输的民族。


  从最初的瓦兰人入主东斯拉夫部族到弗拉基米尔大公受洗改宗东正教,俄罗斯迎来了自己第一个强盛的黄金时代;


  然而封建诸侯的割据和无休无止的内战却使这个年轻国家饱受摧残,直到蒙古铁骑带来的火海与血泊才让俄罗斯的王公们明白了内讧的代价;


  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到德米特里•顿斯科伊,俄罗斯人逐渐学会团结起来、共御外敌,从“钱袋”伊凡到伊凡雷帝,莫斯科的大公们文武兼施,白手起家统一了全俄罗斯;


  然而伊凡雷帝的残暴却导致了王朝断嗣、外国干涉和长期混乱,可谓咎由自取;


  罗曼诺夫王朝初年,俄罗斯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彼得大帝的改革则彻底扭转了历史的发展轨迹,俄罗斯开始大步向西方靠拢,一心想弥补在蒙古人的桎梏下丧失的发展时间;


  在短短的两百年里,俄罗斯国力迅速提升,借助不断的扩张侵略,一举成为横跨两大洲(一度曾达三大洲)、两大洋的多民族大帝国;


  然而国力的强盛却无法掩盖内部的腐败,民众不满的火星越燃越旺,庞大的帝国最终在战争与革命的火海中轰然倒塌;


  当布尔什维克在内战中艰难获胜后,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诞生;


  各族人民从废墟中将苏联建设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家,并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粉碎了德国的侵略,随后又迅速地重建家园-但苏联人民为这一切也都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二战后,苏联的国力再次达到鼎盛,并与同为超级大国的美国长期争霸;但军备竞赛却拖垮了苏联的经济,最终在戈尔巴乔夫“改革”后,这个年轻的国家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苏联解体成I5个独立国家,其中俄罗斯联邦虽占地最大、人口最多,却一路风雨飘榣、动荡不安;


  它会重新从大乱走向大治,还是从此一蹶不振?这个问题依旧向未来敞开着。至于剩下的14个国家,虽然在独立后或多或少实行着“去俄化”的政策,但毋庸置疑,他们的近现代史早已与俄罗斯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


  俄国历史的起源及分期说法很多,但现在国内外学术界比较接受的权威说法是著名学者别尔嘉耶夫(1874—1948)在1946年时提出的5个时期的说法:


  (1)基辅罗斯时期(9—13世纪);


  (2)蒙古统治时期(13—15世纪);


  (3)莫斯科时期(15—17世纪);


  (4)彼得堡时期(18世纪—1917年);


  (5)苏维埃时期(1917—1991);


  当然,现在还应该加上一个后苏维埃时期(1991— )


  (1)基辅罗斯时期(9—13世纪)


  从基辅罗斯算起,俄罗斯有1000多年历史,号称1000年斯拉夫文明史。俄国曾经存在过漫长的无阶级的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存在了几个世纪,奴隶制始终没有在罗斯社会占统治地位,而其封建主义剥削方式发展快,存在时间长,在社会上也占有完全统治的地位。


  古代罗斯的主体是罗斯部族,罗斯部族就是今天斯拉夫人的祖先。这些人在公元1世纪左右被称为涅维德人,居住在今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流域。在此后的几个世纪中,斯拉夫人南下。到公元6世纪时他们已占领了北起维斯瓦河,南到多瑙河的大片疆域。这时的斯拉夫族就是欧洲最大的部落之一,但它仍处于氏族部落发展阶段,生产方式原始落后。公元4—7世纪斯拉夫人叫安特人。到7世纪初,斯拉夫人向东迁至今俄罗斯境内的第聂伯河流域,并开始划分为三支:


  西斯拉夫人(今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的祖先)


  南斯拉夫人(今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马其顿人、克罗地亚人的祖先)


  东斯拉夫人(今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的祖先)


因此可以说,今天的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俄罗斯人是同一个祖先,都是东斯拉夫人的子孙,因此他们也自称罗斯子孙,相当于中国人讲的炎黄子孙。


  公元826年,以留利克为首的北方诺曼人南下,征服了东斯拉夫各部落,建立起了俄国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留利克王朝,它统治俄国达700多年(882—1598)。公元882年,在今天的第聂伯河畔的基辅,由诺曼人奥列格(?—912)建立起了基辅罗斯国家,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公元882年中国已是唐朝中和二年,相当黄巢起义事件时期,可见俄国是个后起国家。周围许多部落都归顺基辅,多数斯拉夫部落被征服,这个国家也称古代罗斯(罗斯一词指东斯拉夫各民族对其占领地的自称。后来罗斯成为俄罗斯的古称)。


  建国后基辅罗斯四处征讨,使其势力往南扩到黑海及高加索南部,西到伏尔加河流域,东到喀尔巴阡山,北起波罗的海南岸。公元1000年左右,基铺罗斯总面积已有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500万。奥列格自称基辅罗斯大公。基辅罗斯是个早期封建国家,公元9—10世纪,东斯拉夫人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度的残余。后续受拜占庭帝国影响拜,使俄国超越了奴隶制社会,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11世纪是基辅罗斯的极盛时期。10世纪时由于发生宫廷政变及内战,国家陷入混乱,严重地削弱了罗斯国力。后来由一个很有作为的大公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980—1015)接管了罗斯大权,他制止了内乱,并向西开拓了疆域。正是这位弗拉基米尔大公引进了东正教,他还扩建了诺夫哥罗德、契尔尼戈夫、波洛茨克、佩列雅斯拉夫尔、苏兹达尔等大中城市。


  古代罗斯时代还有一个很有作为的大公叫雅罗斯拉夫(1019—1054)。他学识渊博,人称“智者雅罗斯拉夫”。他制定了一部《雅罗斯拉夫法典》,共18项条款,主要调整王公、贵族、平民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倡依法治国。他四处扩张国土,修教堂,建寺院,发展贸易。他还用政治婚姻的办法与欧洲许多王朝建立起友好关系,他为罗斯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元1054年,雅罗斯拉夫病逝,基辅罗斯又一次陷入分裂与混战局面。他的三个儿子为夺王位而厮杀多年。各王公之间的割据战争又大大削弱了罗斯的国力,再加上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波洛夫齐人的入侵,到公元1132年,基辅罗斯名存实亡,分裂成了近12个独立的公国(这应该看成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国家解体)。古罗斯进入封建割据的历史时期。


  基辅罗斯(也称古代罗斯)存在了250年(882—1132),基辅罗斯解体后,东北罗斯平原上出现的一个强国叫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又叫东北罗斯。这个公国最古老的城市是罗斯托夫、苏兹达尔这两个城市,公元1108年新建了一个大城市叫弗拉基米尔城。1221年又新建下诺夫哥罗德市。


  到13世纪上半,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由于内战又分裂成许多小公国。11世纪末,在基辅罗斯西南方向上出现了两个公国:加利奇公国、沃伦公国。公元1199年这两个公国合并,称加利奇-沃伦公国,也叫西南罗斯。这儿是今天乌克兰民族的发源地,也是东西两支斯拉夫人的会合点。这里气候温和,交通发达,土壤肥沃,盛产粮食和食盐。到公元1205年,该公国发生贵族叛乱,匈牙利和波兰人趁机入侵,该地区又进入了长期分裂局面。公元1234年该公国重新统一,后被蒙古人所占。


  在基辅罗斯解体后,在其西北部出现了一个波洛茨克-明斯克公国,也称西北罗斯。这里就是今天白俄罗斯民族的发源地。公元1132年,波洛茨克公国摆脱基辅罗斯独立。后来与波洛茨克相邻的立陶宛强大起来,并向罗斯内地扩张,与之相邻的西北罗斯首先被其吞并。


  在基辅罗斯时期北部有个东斯拉夫人最古老的城市叫诺夫哥罗德,它是当时东欧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公元1132年时,这里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又称北部罗斯。由于它地处“瓦希之路”水运要道上,又是通向波罗的海各条水路的交汇点,还是伏尔加河商路的枢纽,故这里一直是古罗斯与欧洲各国的商贸中心,13—14世纪是其全盛时期。公元1478年,该共和国被兼并于莫斯科公国。


  (2)蒙古统治时期(13—15世纪)


  蒙古征服与统治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蒙古入侵使俄国历史进入第二时期。这个时期时间大约有240年(1240—1480)。有关蒙古人历史的最早记载见于中国唐朝,其起源地在额尔古纳河一带。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1162—1227)建立蒙古帝国,他先后征服了西夏、金朝。1218年又灭了西辽。公元1218—1223年成吉思汗结束对中国北方战争之后,他亲率20万大军发动了第一次西征,并灭了中亚国家花剌子模。在征战中亚过程中,蒙古人还出兵波斯和南高加索。由于罗斯各公国之间陷入混乱与内战状态,蒙古铁骑长驱直入,6名罗斯王公战死沙场。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命儿子术赤准备第二次西征。但就在这一年,成吉思汗与他的儿子术赤先后去世。蒙古国分成四个汗国:术赤长子拔都占领额尔齐斯河以西大片领土,包括北高加索、土库曼、花剌子模等地,建立术赤汗国,并率兵远征波兰和匈牙利,但在攻打捷克时受挫而返回伏尔加河下游;二子建立察合台汗国,占领花剌子模以东的中亚地区;三子窝阔台继承大汗王位,统治蒙古及中国北部地区;四子拖雷的儿子旭烈兀占领了中亚西部、波斯、伊拉克及南高加索地区,另建立起第四个蒙古政权。


  公元1235—1242年,蒙古大汗窝阔台派拔都进行第二次西征。1236年,蒙古人越过乌拉尔山进入卡马河流域,占领了保加尔城,彻底摧毁了保加尔人政权。1237年冬,蒙古人又灭了梁赞公国,城池被烧毁,居民惨遭屠杀。1238年2月,蒙古军队又攻破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激战数月,王公阵亡,东北罗斯完全处在侵略者铁蹄之下。此后他们随师北上,直逼诺夫哥罗德。在诺夫哥罗德100俄里处,蒙军受到顽强抵抗。蒙军折回南方休整。1239年,拔都又率部征服了西南罗斯,相继占领了雅罗斯拉夫,契尔尼戈夫,包围了基辅。1240年11月19日,基辅沦陷。拔都随之西征,又占了沃伦、加利奇等城市。1241年,蒙军攻占了波兰、捷克、匈牙利、摩尔多瓦等地。1242年,蒙军进入克罗地亚、达尔马提亚,直达亚得里亚海岸。蒙古军队所到之处无不受当地人的顽强抵抗。由于劳师远征,损失很大,最后不得不返回伏尔加河下游的草原地带,定都萨莱,建立起金帐汗国(1240—1480),统治罗斯及西部西伯利亚广大地区达240年之久。


  金帐汗国原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初期占咸海及里海以北地区。这一带原为钦察部族居住地,故又称钦察汗国。蒙古人占此地后,多建金色帐篷,故改称金帐汗国。术赤长子拔都于1236—1242年征服罗斯及东欧诸地之后,定都萨莱(今伏尔加格勒附近)。其版图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下游,南到高加索,北抵今俄罗斯北部地区。但从14世纪下半叶起,由于封建内讧,开始衰败。其间迷迷脱失(1377—1395年在位)于1382年曾攻入莫斯科。公元1480年莫斯科公国独立。公元1502年钦察汗国败于克里米亚汗国而灭亡。


  (3)莫斯科时期(15—17世纪)


  莫斯科公国的兴起使俄国历史进入第三时期,准确地说沙皇俄国历史的起点就是这个莫斯科公国。此前只叫罗斯,还没有俄罗斯这个词(一直到1721年时莫斯科大公国才改称俄罗斯帝国。不过在中国史学界人们把1917年以前的历史都约定俗成地叫俄国史,没有罗斯史这一提法)。公元1250年左右,罗斯各地由于蒙古入侵呈现出一片悲惨景象:城市残垣断壁,处处废墟,耕地荒芜。这时,地处东北罗斯的莫斯科公国兴起发展,拯救了衰败的罗斯。


  莫斯科公国的兴起使俄罗斯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莫斯科位于涅格林纳河与莫斯科河之间的一块高地上,即现今克里姆林宫西南。此处原为一个贵族库利奇的一座庄园。后罗斯托夫王尤利曾以武力夺取了这块土地。公元1147年4月4日,尤利在莫斯科庄园宴请各罗斯王公,这一天就被看成是莫斯科历史的开端。1156—1158年,尤利在这块高地上围筑起一道木墙修建城堡,奠定了莫斯科的基础。到1997年4月4日是莫斯科建立850周年,俄罗斯隆重纪念了这个节日。


  公元1237年,拔都率蒙古军从科洛纳姆向莫斯科进攻,莫斯科军民奋起反击,守将菲利普·尼扬克战死,居民被屠杀2.4万人,莫斯科被占。公元1252年,拔都任命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为莫斯科大公,并兼管诺夫哥罗德、弗拉基米尔、科斯特罗马等重要城镇。公元1263年,涅夫斯基病死,他的儿子丹尼尔继位,他就是莫斯科王朝的奠基者。1328年,伊凡·卡利达被封为“全罗斯大公。”


  由于莫斯科地理位置优越,其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与发展。它位于东北罗斯中央,四周有纵深的林带保护,居民生活环境安全。莫斯科又是水运枢纽,莫斯科河、奥卡河从市内流过,与伏尔加河、顿河相连;几条主要商路都连着莫斯科,这些都促进了莫斯科公国经济的发展。14世纪时,莫斯科人口有3万多;到16世纪时已增长到20万人,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之一。


到莫斯科公国第三个王公伊凡·达尼洛维奇(1325—1340)时,它的经济突飞猛进。这个王公被人称为“钱袋”,它善于理财,使国库充实。他取得了代替金帐汗国收税的特权。他千方百计扣留了部分税金以充实本国国库。他内抓生产,外抓贸易,使公国有了一定实力。工商业者已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莫斯科市内已建有400家呢绒工厂及商家。他们已平均拥有2万~10万卢布资产。这时,随着劳动工具的改良及先进耕种技术的采用,罗斯的农业生产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统一的罗斯国。因为封建割据成了发展经济的重大障碍。各公国之间的疆界、边卡、关税,严重地妨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封建内讧也影响着城市的发展。经济上发展要求政治上联合,而政治上的联合又是取得国家独立的前提。莫斯科公国与金帐汗国决战的时刻到了。


  公元1360—1380年间,金帐汗国内讧不断,20年里先后更换了14个汗。到1380年,蒙古一个军事长官马迈平息了内讧,集结大军准备与俄决战,以便消灭罗斯人独立的念头。1380年9月8日发生在顿河畔上的“马迈大战”,又称库里科沃原野大会战,使金帐汗国大伤元气。马迈纠集20万人马,并与立陶宛结盟,准备歼灭罗斯军队。这时,罗斯各公国都怯战,不敢出兵,只有莫斯科公国王公德米特里准备与马迈决一死战,不惜任何代价保卫罗斯。他组建起10万(一说15万)罗斯大军,迅速占领顿河河畔库里科沃原野大会战战场,选择了一个有利地形。这里罗斯军队两侧是顿河和涅普勒德瓦河,使鞑靼骑兵无法运用他们常用的侧面包抄战术。罗斯军队左侧顿河沿岸有一大片茂密丛林,一支几万人的罗斯军队埋伏在此。开战后鞑靼人猛攻罗斯军队阵地,战斗十分残酷。罗斯军人挡住了蒙古马队的猛攻,但最后还是马队厉害,他们冲开了罗斯人的防线。正在他们庆幸胜利时,几万伏兵四面围来,鞑靼人落荒而逃,抱头鼠窜。这一战役显示出罗斯人战胜蒙古入侵者的决心与能力,它巩固了罗斯统一的力量,促进了莫斯科公国的发展与影响,为建立统一的罗斯国———中央集权制国家打下了基础。此战之后马迈被杀,而莫斯科公国大公被人称为“顿河王”。他是罗斯史上一位杰出的统帅,也是一位睿智而有灼见的政治家。


  罗斯人在抗击蒙古入侵的同时,还同来自西北方向上的瑞典人和来自西边的日耳曼人做过艰苦的斗争。公元1240年瑞典军队在涅瓦河登陆,年仅19岁的诺夫哥罗德大公亚历山大·雅罗斯拉夫率俄军猛攻尚未站稳的瑞典人,瑞军大败,为此该大公荣获“涅瓦王”的美称。与此同时,日耳曼骑士团(也称条顿骑士团)占领了罗斯的普斯科夫,涅瓦王又率俄军大败日耳曼骑士团于楚德河上,这就是著名的“冰湖大战”。这些英勇斗争使罗斯人民免遭北方列强的奴役和剥削。


  在抗击外来入侵的斗争取得胜利的同时,莫斯科公国王公伊凡三世先后兼并了雅罗斯拉夫尔公国(1463年)、罗斯托夫公国(1463年)、诺夫哥罗德公国(1471—1478年)、特维尔公国(1483年),梁赞公国(1484年)。到公元1485年,莫斯科公国大公正式出任全罗斯大公,统一国家形成。它的疆界北达白海、南抵奥卡河、西及第聂伯河上游、东到乌拉尔山脉,其面积从1462年的4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533年的280万平方公里,人口共有500多万。这样,到15世纪初,罗斯国(还不能叫俄罗斯)已变成欧洲一个幅员最大的国家。


  15—16世纪俄罗斯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取得巨大成就而又不断出现悲剧的时代,是一个气势磅礴而又充满矛盾的时代。这个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开始形成,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使西方进入了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很可悲,俄罗斯没有与时俱进,没有跟上这个时代的变革步伐,被欧洲变革时代抛弃了。当然,这里边的因素很多,而蒙古入侵及占领是其中的主要因素。


  伊凡三世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做了贡献。伊凡三世以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自居,莫斯科公国也被人称为第三罗马帝国。然而俄罗斯帝国的最终形成是由伊凡四世完成的。伊凡四世聪明过人,从小接受良好教育。他生性残暴,17岁时杀死握有实权的摄政王,自立为帝。曾毫不留情地屠杀所有反对他的政敌,镇压叛乱、绞死主教,最终失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是从历史角度看,他在统一和治理国家等方面建有卓越功勋。这个政权是建立在恐怖基础上的,所以世称他为“伊凡雷帝”即“ 恐怖的伊凡”。


1547年,年仅17岁伊凡四世当上莫斯科大公,并被大主教马卡里正式加冕为俄国第一个沙皇。马卡里在致词中宣布:莫斯科沙皇权力来自上帝,他的权威至高无上。这就大大地巩固了地主阶级的政权,对提高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也有作用。


  伊凡四世使俄罗斯摆脱了动荡及危难,也开始了长达304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伊凡四世于1613年7月11日正式加冕,罗曼诺夫王朝于1917年2月寿终正寢)。但真正实现了俄罗斯人民强国宏愿的是米哈伊尔三世的皇孙、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四个沙皇彼得大帝,他也是俄国史上第一个称帝的人。


  (4)彼得堡时期(18世纪—1917年)


  1584年,伊凡四世病逝。后来真正完成了争夺出海口历史重任的正是罗曼诺夫王朝两个很有作为的沙皇: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在沙俄扩张史上,有三个沙皇最有作为,他们是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及后来的亚历山大一世。


  彼得大帝是近代俄国最有作为的一个皇帝,他是近代俄国体制的奠基者。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及沿岸地区是彼得大帝首选目标。波罗的海是大西洋的一个内海,面积为41万平方公里。水很浅,最深处仅463米。但其周围港口密布,素有“北欧地中海”之美称,是联结沿岸各国战略及交通要道。几个世纪以来,这里一直是各国纷争的场所。


  1700—1721年进行的俄瑞北方战争,是彼得大帝一生中最辉煌一页,他为俄罗斯称霸于波罗的海打下了基础。1700年8月9日,俄军向瑞典宣战,初期俄军节节失利。1709年6月27日的波尔塔瓦战役是转折点,此后,俄军多次攻入瑞典本土。1721年9月10日签订的《尼什塔特和约》,使瑞典丧失了波罗的海的霸权,俄国获得波罗的海东岸地带及出海口,实现了历代沙皇梦想夺取出海口的野心,一跃而成为欧洲列强之一。


  1721年10月22日,为了表彰彼得一世在北方战争中所建立的历史功勋,俄参政院封他为“全俄罗斯大帝”,即后人所称的彼得大帝,还封他为“祖国之父”。从此,沙皇俄国正式称俄罗斯帝国。今天涅瓦河河畔上青铜骑士像(马踏青蛇)即为纪念这一伟大事件而建造的。彼得大帝通过《尼什塔特条约》不仅为俄国夺得了出海口,而且还扩大了俄国版图。俄国从瑞典、芬兰手里夺得了8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土地多为临海宝地。波罗的海沿岸的一些波兰人、芬兰人、立陶宛人、日耳曼人等也都归服于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多民族国家进一步扩大。


  向东方扩张是彼得大帝的第二个战略目标。彼得一世向东扩张沿三条路线进行:东线、中亚线、波斯线。东线上彼得大帝派军队于1714年至1720年两次沿额尔齐斯河向东南上企图开辟一条通往印度洋的道路,但由于遇到中国政府准噶尔部的反击而失败。在中亚线上,1716—1717年俄军两次南下,准备攻占希瓦、布哈拉,但由于希瓦汗国英勇抗击俄军全军覆没。1731年下肉孜哈萨克人归俄国,只有上肉孜哈萨克人归中国。一部分哈萨克人加入浩罕汗国。在波斯线上,彼得大帝派人进军波斯和高加索,目标是占领里海。里海位于欧亚洲交界处,是世界第一大湖,面积42万平方公里。最深处有975米。里海是沟通北高加索、南高加索、中亚的交通要道。里海沿岸物产丰富。今天又是仅次于阿拉伯世界的世界第二大油库。当年里海东岸由土库曼人占领,阿姆河沿岸由乌兹别克人占领,里海西南岸由波斯人占领。经过1717—1728年间的几次征战,俄罗斯人基本上控制了里海沿岸地区。到1725年(清雍正三年),全俄总人口已达1560万人。


  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间执政)是彼得大帝对外扩张大业的继承者。她擅长玩弄权术,又有政治谋略,故能执政34年,创历届沙皇的执政时间之最,也出乎许多政治家们的预料。这位女皇为扩张国土,于1767—1799年间共征兵32次,人数达125万人。使俄国陆军人数从1726年的30万增加到1796年的50万,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军队。她执政时提出的目标是兼并西部乌克兰和西部白俄罗斯;打败土耳其及克里米亚汗国,夺取黑海出海口;巩固俄在波罗的海的地位与影响。她在扩张大业中是位“最有作为”的女皇。


18世纪俄国通过三次瓜分波兰(分别于1772年,1793年,1795年)共占领波兰领土的62%,合46万平方公里,普鲁士占领波兰20%领土,合14万平方公里,奥地利夺得18%,合13万平方公里。俄国用武力吞并了立陶宛、白俄罗斯,把自己的西部边境从第聂伯河推进到了涅曼河和布格河,与普鲁士及奥地利接壤。


  亚历山大一世(1777—1825)执政25年(1801—1825),先后曾发动过对波斯(1806—1812)、对土耳其(1806—1813)及对瑞典(1808—1809)的几次战争,使俄罗斯帝国又兼并了格鲁吉亚(1801)、芬兰(1809)、比萨拉比亚(1812)及阿塞拜疆(1813),并且还占领了哈萨克斯坦大部分领土(1830—1840)。芬兰直到1917年时才独立。


  到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执政时,对内他废除了农奴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实行开明政治;对外他发动了对土耳其战争(1877—1878),尤其是他完成了对中亚三个汗国的征服与占领:1864—1865年占领浩罕汗国(建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位于费尔干纳河谷、包括塔什干,齐姆肯特,土尔克斯坦等城市,人口300多万);1866—1868年远征布哈拉汗国(占据泽拉夫善河谷,主要城市有撒马尔罕、布哈拉。居民有250万左右);1873年远征希瓦汗国(位于阿姆河中下游,领土很小,人口80万)。中亚三个汗国的覆灭又为沙俄征服土库曼铺平了道路。他们一直将沙皇俄国的边界推进到了阿富汗的边界库什卡河谷。亚历山大二世也办了一件大蠢事:1876年他把阿拉斯加及其周围的一些岛屿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同时在亚历山大二世执政期间,利用中国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及以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机,沙俄先后割占了1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5)苏维埃时期(1917—1991)


  俄罗斯跳跃式发展一直都是一个危机与改革相互交替的过程。在世界近代史上,俄罗斯发展特征是独一无二的。在近代俄国经历了三次大革命,即贵族革命、平民知识分子的民主主义革命和列宁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这三次革命在19世纪俄国危机与变革相互交替的百年历程中形成了三次发展高潮。可以说这三次革命和这三次发展高潮就是近代俄国历史的基本主线。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