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彭水郁山四千年古盐井传说
在彭水郁山,有一口古盐井——飞水井,年岁始于夏朝,约4000年历史。飞水井是整个西南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天然盐井。
近日,记者探访发现,这口建于夏王朝的盐井,虽已几十年没再利用,但至今碧水飞涧,完好无损。
泉水飞泻中清河
常人会以为这是一眼清澈的山泉,捧一捧清泉送入口中,却没有山泉的甘甜,满口咸涩。因为这不是饮用水,而是盐井。
一股手腕粗的山泉从数米高的岩隙中飞出,跌落在清澈平静的河面上,啪啪啪脆响回荡河谷,雪白的浪花一起一伏漫向岸边。这般景致位于距彭水县郁山镇约四公里外的中清河边。
初到此地的人,乍一看,都会以为这是一眼清澈的山泉。捧一捧清泉送入口中,没有山泉的甘甜,满口咸涩。郁山镇文化站站长罗涌江告诉记者,这不是村民的饮用水井,而是郁山镇最古老的一口天然盐井——飞水井,至今已有4000多年。
“夏代(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五世纪),郁山中清河北岸的飞水井即被古人发现和利用,成为当时西南地区最早的两处天然盐井之一,为巴人食盐的供应地。”翻开《彭水古县志》,首页首行记录的第一件事,便是飞水井。四川大学历史学教授任乃强在《四川上古史新探》中称,郁山飞水井的盐“早在巴族尚未立国以前,即已成为这一地区人民的食盐来源”。综上可见,飞水井4000年历史并非杜撰。
中清河、后灶河是郁山境内最大的两条河流。溯流而上,两河四岸残存的古盐井有十多个。但它们大多位置较低,或已被河水冲毁,沙石掩埋,或已被人为破坏。唯飞水井地势最高,保存完好,久负盛名。
“中清河、后灶河河水看似清澈见底,与一般淡水河没啥区别,但实则不一样。”罗涌江说,河水含盐重,饮用有咸味;在河里洗澡,身上也会有些腻滑。
蚩尤逐鹿得宝山
据彭水当地族谱和民间相传,飞水井的发现、开发,与蚩尤部落有关。
彭水县文化馆副馆长、长期从事黔中盐丹文化研究的蔡盛炽老人说,飞水井是整个西南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天然盐井。“古县志中提到的另一处天然盐井——巫溪保元山盐井,如今早已损毁。云阳、自贡盐井是秦汉以后才被开发,远比郁山飞水井晚。”
“彭水食货以盐为首,盐有二地,曰盐山峡,曰郁山镇。盐山峡地势卑下易于淹没……唯郁山之盐,自汉迄今历久不废……”翻阅清同治版、康熙版、光绪版彭水县志,均有关于飞水井的记载,内容涉及飞水井产量、当年课税等,所涉内容之细,令人惊叹。蔡盛炽说:“充分说明当时飞水井在彭水产业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飞水井是怎样被发现、开发的?
据彭水当地族谱和民间相传,上古蚩尤部落(蚩尤是炎、黄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在涿鹿与黄帝战败后,九黎(彭水民间相传为黎氏九兄弟)部落的主体便向南迁徙,其中一部分经江汉平原、湘西辗转进入彭水一带,进入郁江流域的伏牛山。一天,他们沿山里的中清河寻猎,发现一只梅花鹿在河边吃草,于是蜂拥而上,拼命追赶。人们看见梅花鹿跑到一悬崖飞泉下后累倒。他们兴高采烈跑到飞泉下寻找,却不见鹿。追赶的人大失所望,又累又渴,精疲力竭之余,取飞泉水喝。水居然有咸味,喝下后,人格外精神。后来,他们就在峡口外的中井坝定居下来,取飞泉水煮食猎物、野菜,繁衍生息,部落人也格外强壮。
飞泉便是今天的飞水井。
“说飞水井是上古蚩尤部落发现并开始食盐提炼技术,除史书记载外,还有现实依据。”蔡盛炽说,解放前,郁山有座蚩尤庙,那是盐商们为感恩先民开采功德,捐钱所建。盐商们把蚩尤当作“咸泉龙王”,四季供奉,香火不熄。所谓“咸泉龙王”,即主管卤水之神。为追祭九黎兄弟,郁山一带群众至今有“吃九皇斋”的习俗(彭水民间相传,九黎的生日为九月初一到初九)。从郁山盐灶商民的这些信仰,可见蚩尤部落或其部属确是郁山盐业的最早开发者之一。
供给渝鄂湘黔38县
在现在渝鄂湘黔,50岁以上的人只要谈到盐,自然而然会想到郁山。
从飞水井到郁山盐井群,再到郁山盐厂,盐在整个郁山镇历史发展中一直是条主脉。郁山经济的繁荣与衰落,都与盐业息息相关。郁山与盐的关系,一如上世纪重钢与大渡口关系一样。“在现在渝鄂湘黔,50岁以上的人只要谈到盐,也自然而然会想到郁山。”酉阳县南腰界乡村民、原挑夫冉启真说,当时,他们就是从郁山将盐挑到南腰界。他腰痛的毛病也是到郁山挑盐落下的。
据《华阳国志》记载,飞水井是天然盐泉,受天气影响较大,晴咸雨淡。聪明的盐工寻源进洞,筑石隔开淡水,提高了飞水井盐泉卤水的浓度,后来又学会了将咸盐提炼保存,开始了对天然盐泉的开发。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因受巴国制约,郁山盐成了黔中唯一食盐供应源,“东以济楚,西入夜郎,南入武陵”,供及范围涉及今天的渝鄂湘黔四省市周边地区,范围相当大。
飞水井满足不了需要。汉代起,人们开始开凿盐井。先后凿成了鸡鸣、老郁(倒鹿)、伏鸠3口汉代盐井,基本满足了这一时期熬制食盐所需。唐代,在飞水井下又凿盐井,称为“母井”,原来的卤井便称“公井”,形成公母奇观。由于盐的利润丰厚,唐至清末,许多人争相开采,先后凿成了黄玉井、皮袋井、逢源井、古源井等。
郁山盐产量,在宋代以前虽然史志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其产量不在少数。据《四川通志》记载,到北宋时,郁山镇的盐纳税银260贯378文,而且专供军需;与之相邻的后灶河纳税达到1308贯73文,可见产量不少。明代,洪武年间纳税盐2268担,弘治年间年产盐7320担。清朝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产盐1万担。到嘉庆十七年(1811年)郁山盐井达到十四眼,有产盐煎锅158口,灶户81户,盐税课银达456两,飞水井当时的课银为27两7钱4分。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产盐10万担。
民国时期,建成歧井、怡兴两井,卤水日产量数千吨。抗日战争时期,年产盐5万担左右。解放后,先后打凿黄泥泉、田坝、新皮袋和郁山一、二深井,日产高浓度卤水2000立方米,古井全部废弃,产量一直保持在年产8万担以上。1981年郁山盐产量曾达到476吨,供给渝鄂湘黔38个县。1983年,郁山盐因含氟太高停产。
历朝历代监管严格
黔军营长魏若仙以“保盐厂”名义入驻郁山,捕杀偷盗者。驻军几乎天天杀人,其中最多的一天杀了13人。
从汉代起,各地的食盐,多由国家经营,对私自熬盐或贩盐的,多处以重刑。历代统治者对郁山盐的管理都十分重视。蔡盛炽称,唐宋明清,郁山都设有盐监管理机构。
盐为稀有之物,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盐产量不多,更显昂贵,百姓食用甚少。“百姓贫家,食盐甚少,或有淡食,动经旬月。与人钱钞都抛却,交易惟求一撮盐。”等史书记载都是当时真实写照。蔡盛炽说,在古代那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可以靠栽桑、养畜、种粮来基本满足生活需要,但食盐和金属农具,却要依赖商人,所以,凡产盐地的相邻地区,以贩运、经销食盐的商贾,大发其财。
“因食盐引起的事端,更是史不绝书。在郁山历史上,曾无数次发生抑夺战事,劫匪残民掠物,给当地百姓带来极大灾难。”蔡盛炽称,1915年2月,盘踞在丰都、石柱的匪首杨海清率匪抢劫郁山镇,将盐知事施立先捉去,用藿麻打双腿,施跪地求饶,交出盐税白银5000两、快枪4支后才得以脱身。后来,黔军营长魏若仙以“保盐厂”名义入驻郁山,征收盐税,捕杀偷盗者。驻军几乎天天杀人,其中最多的一天杀了13人……
郁山因产盐在中国历史上走红几千年。1983年,支撑该地经济发展的盐厂关闭,失去产业支撑后,郁山近二十年一直发展迟缓。
欲借交通搞旅游
未来发展不离盐
“以前,四面八方的人都往这里涌,如今,这里的年轻人全部往外面跑,整个盐厂仅剩下一群老弱病残,镇上死气沉沉的。不该是这样呀!”82岁郁山盐厂退休工人徐世诚坐在盐厂破屋硬沙发上摇头叹息:“曾经闻名国内外的‘鸡飞鱼不来’(鸡鸣井、飞水井、老郁井、甫井、楠木井)不能让它们这样沉沦了!”他告诉记者,各时期熬盐设施都还有遗存,政府应借助这些遗存,以旅游的方式将“盐业”继续发展下去,不能让郁山经济发展再走下坡路。
“郁山未来发展肯定离不开盐。”郁山镇镇长陈卫东表示,郁山古镇历史悠远,以盐丹文化为代表的黔中文化底蕴丰厚,境内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现在保存较为完好的有古盐井、盐泉、盐道、古院落、朱砂窝等盐丹生产遗迹,还有唐废太子李承乾墓、黄庭坚衣冠冢等流放文化遗址。顺河老街更以其石板街、烽火墙、老店铺让人感叹。文化旅游是郁山发展的最大优势,政府今后将借助渝湘高速公路便捷的交通,整合资源发展旅游业。他称,“规划、资源都不差,差的就是资金。”他希望有兴趣、有实力的单位或个人可前来共同投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