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育儿方式,被低估了半个世纪

12-08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这种育儿方式,被低估了半个世纪

有一种育儿方式,几乎没有什么额外花费,不需要你去阅读更多的育儿书,也不让孩子转学或者换班,孩子就会变得更配合、跟你的关系更好、学习更加主动、学业表现也有大幅度提升,你会对这样的方法感兴趣吗?

也许你会说,这才不可能呢,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轻松的事情?快来看下珺泽老师的答案吧。

东东是我班上的一个小男孩,他肢体力量发展比较弱,走路有点软,感觉一不小心就会摔倒或者被别的小朋友撞倒。而且他皮肤也是容易撞青留印的体质,所以每次老师都会特别关照他,生怕引起家长的误会。

有一次,我带班上两三岁的小朋友去附近的大滑梯玩。大滑梯侧面有一个攀爬架,间距挺大,也没有什么保护措施。看到小朋友都在玩,他也跑到了这个架子旁边,开始想要往上爬。

东东刚开始爬第一格,腿就开始颤抖,非常不稳的样子。站在架子旁边的老师想扶他下来,但东东依然坚持趴在架子上,明显还想试试看。

那一瞬间,我突然想要鼓励他爬上去。于是我走到架子旁边,跟老师说:“让他试试吧,我可以在旁边看着,要是他掉下来我就接着他,不会有大问题。”

接下来的时刻,让我难忘。他小心翼翼地抬起颤悠悠的腿去够上一格的台阶,手部用力往上撑,有时候要试好几次才成功。我在旁边偶尔会喊两声:“用力,加油!” “哇,爬上了一格了!”花了很长的时间,停停动动地,他终于爬到了架子的顶部滑梯平台的地方,依然颤悠着两条腿,双手紧紧抱着高处的杆子。

但是,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这次经历给他带来了足够的信心和自我成就感——他知道,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在那天接下来的户外时间里,他一直在反复地练习攀爬铁架,爬上去的速度越来越快,动作越来越熟练,腿也不抖了,我也越来越放松。

东东的故事并非个例,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以及他的研究搭档,去一个加州的小学给学生做一种新型的智商测验。

他告诉老师们,你们学校有 20% 的孩子很有潜力,在一年之内他们的成绩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同时,他要求老师保密,不能把这个消息告诉这些学生,自己知道就好。8 个月之后,罗森塔尔教授回到了这个学校,发现这些孩子的学业表现果然都大有不同。

但事实上,这些被告知极有潜力的孩子只是被随机挑出来的。孩子还是同样的孩子,老师还是同样的老师,学校还是同样的学校。“这些学生和其他孩子唯一的不同,就是在老师心中对他们的看法不同。”

因此,罗森塔尔教授的结论是:当老师心中对孩子有更高的期望时,孩子也会表现得更加符合老师内心的期望。

这个经典理论,后来被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期望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是指人(通常是指孩童或学生)在被赋予更高期望以后,他们会表现的更好的一种现象。

无论是东东,还是罗森塔尔教授实验里的孩子,都是″自我应验预言″的一种。

老师对某个学生″很有潜力″的相信,真的激发了这位学生在学业上的更好表现。同样,当老师对一个学生有负面或者消极看法时,这个学生的表现通常也不是特别的好。

身为家长或教育者,我们需要知道——你的信念会左右你的行为,你的行为又将影响孩子的信念,从而塑造孩子的行为;而最终,孩子的行为又将强化你对于孩子的信念和印象。

你的信念、你的行动、他人的信念、他人的行动,无论这四点中的哪一点发生正向的变动,期待效应都有可能发生。然而他人的信念和行动是你所无法掌控的,你能努力的,只有改变自己的信念与行动。

期待效应发生的关键点,在于你发自内心地相信孩子的可能性。当然要一步做到也很难,你可以从调整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开始:


对信念的调整
了解孩子发展的基本规律

父母大部分的焦虑其实来源于对孩子未来的不确定。

这时,一些科学的育儿书就可以帮你好多忙。一来你可以提前做一些心理准备,会调整自己对孩子的预期。二来你可以从书上获得很多孩子成长的规律和教养方法。

比如,如果你了解到孩子 1 岁多时扔东西主要是因为好奇,是对空间感的探索,你可能就不会去担心孩子未来习惯的养成,反而会因为孩子的探索而感到欣喜。

如果你了解到孩子大脑神经还不发达,说道理给孩子听很可能无法理解,你会照顾孩子的情绪,更容易与他共情。


觉察你对孩子的真实看法

给自己一点空闲时间,问问自己,如果要像他人介绍自己的孩子,你会怎么介绍?你在心底对孩子的真实看法是什么?

比如,你觉得孩子是一个卓有成效的人,还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如果还没有任何的事情能够证明孩子会在某些方面大获成功,但是你是否仍然相信,孩子会有这种潜力?

觉察你内心对孩子的真实看法,有意识去提高你对孩子的期待。


允许孩子暂时的失败

当事情没有做好的时候,你要鼓励孩子去反思:我从中学习到了什么?我从中收获到了什么启发?

告诉孩子每一次失败都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信任。小坑摔多了,就避免掉到大坑里去。


对行为的调整
反思你对孩子说话的方式

语言会微妙地展现内心状态。

有些家长会故意对孩子说难听的话以激励孩子,这会明显让孩子觉得紧张。还有些语言会给孩子无形的压力,比如“好孩子,这道题一定不能丢分啊″,也不会达到期许的状态。所以,你的说话方式不妨:

1.直击目标:″如果目标达成了,你想要怎么庆祝呢?″
2.不加评判不给建议地客观描述:″我观察到你坐立不安,来回走动。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吗?″
3.注意说话的时机:避免在孩子没有寻求帮助的情况下,频繁打断或者给建议。


觉察你的非言语表达

在罗森塔尔后期的研究中,他开始关注″期待效应″中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他发现在期待状态下,大人和学生说话的语气、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等大量跟人类表达息息相关的非言语信息,会变得更温暖和友善。跟人沟通感受的时候,我们话语内容所传递的信息只占 7%,38% 依靠声调语气,55% 依靠我们的肢体语言。

而非言语信息自己通常很难注意到,这时除了靠内省外,依靠家庭录像或家人老师的反馈也可以帮助提醒自己。


孩子的一点点进步也要说出来

期待效应是一种系统动力,需要通过一点点去累积势能。

一旦你开始把关注力放在孩子的进步和优势上,你会逐步建立对孩子的信心,也越来越敢放手让孩子去自己做主。

在″期待效应″被发现半个世纪之后,它还远没有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脑科学已经发现了大脑的可塑性,而心和意愿则可以引导我们所想要塑造的方向。

从现在开始,你是否愿意,去无条件地信任你的孩子,乃至你自己呢?◆

标签: # 孩子 # 你的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