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会买菜的人,炒股不会差;一个会炒股的人,买菜不会差
武财人经常自己去买菜,买菜从不讲价,但却能花最少的时间精力买到性价比最好的!为什么这么自信?因为武财人把投资的感悟和方法用到买菜当中,而更关键的是,从买菜中也会获得更多投资上的感悟。
1
如果不是很必要,我不大去菜场。每次看到小贩们在绿叶蔬菜上拿个喷雾器不断的喷啊喷的,喷得各种青菜看上去鲜嫩欲滴的样子,我心里都有一种不信任感。为什么超市的那些非有机区域的绿叶菜放了一天都是黑乎乎、蔫不啦几的,而菜场的菜仍然是绿油油的?这个不解释,但我们看到的事实是,超市的绿叶菜是绝对不过夜的,到了晚上5、6点钟2、3块钱一大包就甩卖了,卖不掉的也会处理掉,而菜场里的菜贩是肯定不舍得扔掉的。所以,我几乎不在菜场里买那种“湿身”的 “小嫩菜”,还是喜欢买一些带着点泥土的干的绿叶菜。
不过有很多人觉得菜场更便宜。其实,用心比较过的人,真的不觉得菜场更便宜。菜场与菜场间的价格相差很大,比如老城区里菜场的菜价,就比新城区里菜场的菜价便宜很多,比如,可以把摊子摆在外面自然形成的露天菜场,比带房顶的菜场便宜很多,节假日和刮台风天的菜场,就比平时贵很多。
如果非要去菜场的话,我买菜每次都会选固定的一家。因为像我这样的看上去不是那种家庭主夫的男人,在菜场里不多见,所以有些菜贩感觉我不是那种很了解行情的,他就爱乱报价,还说,这个给你8块一斤,让我感觉是给别人10块,给我还优惠了,我心想实际上是你给别人6块,给我8块吧。因为长期做投资人养成的习惯,我对价格是很敏感的,我心里早就熟悉了时令的菜价,也喜欢货比三家,遇到这样的见人下菜碟的菜贩,我是以后再也不会打交道的。通过察言观色,随便一两句聊聊,大概也清楚这个摊主是什么样的风格了,最后选定了一两个诚实又不怎么计较的男性摊主,每次都和他买菜,买了几次就熟了。
菜场买菜不是大数据,不会杀熟,越熟就越优惠,他也不会给我乱报价,生人每次送点小葱什么的了不起了,而他对我就会多送一点,我说送我点香菜、几个辣椒、一块姜什么的都没问题,有时候香菜、小米椒十几块一斤的时候,他也送我,我不好意思多拿,他反而劝我多拿。他有时还给我推荐,比如他说今天的黄瓜不错,刚进的,挺新鲜的不贵,那我就买点。菜场里卖菜的没有什么农民,也都不是他们自己家种的,菜贩们批发的渠道差不多,所以我根本就不用去满菜场乱逛,每次都直奔他家,一站式买菜,就是赊账都没什么问题。
摊主选择顺序
中年男人 青年男人 老年男人 青年女人 中年女人 老年女人
摊主地域选择顺序
山东 安徽 苏北
买菜的时候,我很少去费嘴磨牙和小贩讲价,省个几毛一块的,而是以投资的眼光,先选择标的,然后以共赢的心态、长远的心态去和小贩交往,建立在相互的信任之上,会省去了很多的时间。投资和买菜一样,我从不抱零和思维的态度,而是真正发现价值,发现便宜货才去出手,便宜是硬道理。
公司的选择顺序
便宜的好公司 便宜的一般公司 便宜的差公司 贵的好公司 贵的一般公司……
2
武财人很喜欢去超市,因为超市都是明码标价,而且你选购商品的时候,不会有人来烦你,除了有人会推着购物车从后面撞你,称重的时候喜欢插队。
去超市购物,武财人只要扫一眼货架上关注的商品,就马上能记住这些商品的价格,几乎过目不忘,然后再和其它超市、网上与家门口菜场同类商品的价格比较,就知道哪类商品在哪里买更划算。
但是,也不用总是花时间比较,一些超市为了亲民,每天会设定2-3种低于1元的菜,有时候是土豆,有时候是洋葱、萝卜、大白菜什么的,这个价格菜场绝对是买不到的,不用考虑太多,直接买就是了。另外,在超市里,看到什么东西有很多老阿姨们围着挑选,你也无脑跟着买一点不会错,因为老阿姨多的地方,一定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一件商品的性价比,是比较容易直观的看出来的,一般人都能把握,人多的地方不会错。而买股票一定不能去人多的地方,因为股票的性价比,不是那么容易直观看出来的,而且股票存在博弈。
每个超市都有它最优惠的品类,而这些品类的相对优惠往往是很固定的,你只要记住了,就能很长时间受益。比如,我家附近易初莲花超市晚上五六点钟时的打折蔬菜和面包、面食,农工商的鸡蛋,永辉的生鲜……如果时间成本不高,又想出去活动活动的老年人,是可以坐个超市的购物车,然后就买一袋鸡蛋,几个馒头回来的。
我们一般人没那么多时间去跨市场选择便宜货,然而,网购给我们提供了跨市场选择便宜货的便利。比如,上淘宝店买菜和买水果,一些性价比高、诚实靠谱的店铺,就可以一直存在自选店铺里,以后买的时候,就是坐在马桶上花个几分钟,动动手指就买了,也不用花时间去东挑西选。
这和我们投资一样,一旦股票挑选好了,就盯着这几个股票,把他们研究透了反复做,你就是这几个公司的专家!你可以省去很多无谓的看盘时间,没必要去一下子涉及很多陌生的股票。
我现在不知道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老年人,会拉个购物车,大热天的,去超市买那些又重又难拿的米面粮油酒之类的东西,别说这些东西超市里没有什么性价比,家人难道不怕老人闪了胳膊和腰?就没有一个帮着网购的年轻人?京东和天猫上的这些东西,不需要在搞活动日,福临门、金龙鱼、华润五丰,5公斤装的大米,香雪、康元、金沙河,5公斤装的特精粉……这些价格在平常日就已经等于或优于实体超市搞活动时候的价格了,而且还送货上门。
买菜也要讲究全市场交易。总是盯着一个菜场里和那些小贩们讲价的零和游戏,讲到把小贩讲毛了为止,收获的只是一点心理的小满足。因为你在一个市场里,也许这个市场整体就是高估的。你走进一家24小时便利店,或者easy家乐福,或者某高档楼盘下面的生鲜会员店,里面的东西,everything,都是相对贵的,你再挑也挑不出便宜东西。
买菜的习惯和我的投资逻辑很像,我喜欢跨市场去观察。比如,前两年你觉得A股市场过于高估,没有机会,挑不出性价比高的好股票,也可以不做啊,没有说非要在A股里选一个买了才行。不同市场的不同品类里,总有便宜的。美元、黄金、原油、港股、债券、上证50、中证500……各种市场,各种品类,都有自己的轮动,现在都有ETF,都可以用股票账户直接买卖,哪个到了周期底部买哪个,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武财人几乎在最低点买了华宝油气和港股的ETF,虽然卖的有点早了,但也无所谓,因为买的低啊。现在上面几类什么低?很明显!买了放那根本不怕。
3
我从不会抱着一种目标,一定去买某一种水果或蔬菜,而是看到什么实惠买什么。你如果抱着很强的目的性去买一种菜的时候,几乎是不会遇到这个东西正好打折的。
像木耳、香菇、红枣、粉丝这些干货,还有一些冷冻食品,还有牙膏牙刷、洗洁精之类的生活用品,比较能放得住的,我通常不会等用光了很有指向性的去买,当你特别想去买一个东西的时候,往往是享受不到优惠的。去超市的时候,我会随便瞟瞟那些超市挂出的黄标签、搞活动促销、买1送1的商品,一旦看到价格优惠的时候就先买了,然后在家里放着,等到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反正也不会过期。
这和我买股票也是一样的,你真的很想买哪个股票的时候,不一定是他估值很便宜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要抑制自己的冲动。你买股票,不是你发现出了什么消息刺激了相关的股票你去买,也不是谁和你推荐了哪个股票你去买,而是你股票池子里哪个便宜了,你要去买。股票都是有轮动的,你池子里总有股票轮动到便宜的时候,便宜的时候,你也要像买菜一样,不要一下子买很多,只要每天买当天的,一点一点买,买了就先让他冷着,该干啥干啥,然后就等啊等,等到花也谢了的时候,发现这货就涨了。
4
有人说,买菜会花很多时间精力啊,花这么多时间精力去研究省钱,我可以赚更多的钱。是啊,我赞成。
但作为普通的投资人来说,我觉得观察生活其实是最好的调研。我们可以通过肉禽蛋的价格,直观感受到CPI的变化,我们做投资的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敏感,看到超市里的品类,就能联想到它涉及到的上市公司,一旦看到哪个品类占据了超市的大半个货架,哪个品类的广告突然多起来了,这个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可能是要提升或已经提升了,也可以看看货架上商品的出厂日期,隔一段时间再看看,感受一下这个商品的周转率和存货。
关键是,通过买菜,也能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心态。比如,你买10块钱的菜都要货比三家,花一个小时,为什么我们买股票,几万、几十万投出去了,就几分钟的冲动?投资一定不是抢的心态,不是哪个板块哪个股票盘中一有异动,就急着去盖帽跳打一下买很多,而是要花十倍、百倍于买菜的精力去研究,像买菜一样挑挑拣拣,笃笃定定的每天买一点。
菜有季节性,过季的、返季的菜又贵又不好,市场也有季节性,过季的、回光返照的股票也是又贵又不好。
贵的菜有些是逆生长周期提前上市给“尝鲜”的人准备的,有些是为那些不愿在买菜上花时间花脑力的人服务的,有些则是过度宣传包装出来给你感觉很高档的。在股市里,那些贵的公司也是一样的道理,贵的公司是给那些热爱炒新的人、不愿花时间精力进行公司研究的人、宁愿相信故事的人准备的。
低价才是硬道理!在买菜上的“选时”,我们会在某种当季菜大量上市,又好又便宜的时候多买。而在买股上也是一样,在又好又便宜的时候多买。
生活中很多事情是相通的,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有些人是经过观察、思考之后心里清楚了方法、流程才去行动,这种素质带到投资市场上也是同样的受益。一个人看人准、看事准,选股、择时也准,这是一个人的生活哲学和思维习惯在投资上的反映。
股票是一种商品,股票价格的涨跌和商品价格的涨跌,本质上是一样的,最根本的一个是供需,一个是估值, 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这两个市场要素,为什么要重点关注这两个要素?如何重点关注?武财人会在后面的文章中具体来分析。
文:武财人 来源:天生武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