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灭了袁世凯的皇帝梦|大象公会

11-27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日本人灭了袁世凯的皇帝梦|大象公会



文|姚白莞


国共两党的历史叙事中,袁世凯一直是「窃国大盗」级别的反面人物,除了出卖光绪、窃取革命果实、刺杀宋教仁等反革命罪行,最大的劣迹莫过于所谓「八十三天皇帝梦」。


尤其为人不齿的是,袁世凯为了当皇帝,不惜接受「二十一条」,大肆出卖中国利权,以换取日本支持,结果遭到举国反对,忧愤而亡。


▍高校历史教材《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关于「二十一条」的叙述


不过,当时直接参与中日交涉内情的人,却普遍反对这种说法,认为「全非事实」,甚至说袁世凯坚持民族大义,「对外交上始终未肯稍稍迁就」,结果日本扶植中国国内的反袁分子,最终埋葬了袁世凯的称帝梦想。


袁世凯为了当皇帝都做了什么?他的称帝运动究竟为何失败?


安内必先攘外


袁世凯图谋称帝,并非一时异想天开。早在辛亥元年,就有人建议袁世凯取清廷自代,此后零星的劝进声音更是络绎不绝。


这些善言好意,袁虽一再谢绝,但私下也并不掩饰对中国共和制度的轻视,他曾对私交不错的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表示:共和自始是个笑柄,十分之九的中国人不当它是一回事。


1915 年夏季,袁世凯终于授意杨度等人成立「筹安会」,公开宣传帝制,并委托亲信梁士诒操持称帝事宜。


▍1913 年 12 月 23 日冬至,袁世凯祭天大典上的梁士诒和杨度,照片由美国记者拍摄


此前,袁世凯已轻松镇压「二次革命」并荣升终身制大总统,对稳定国内局势信心十足。真正值得袁世凯担忧和全力争取的是海外列强,只有他们能赞助国内反对派,打乱、埋葬他的称帝部署。


为求万无一失,袁积极开展所谓「帝制外交」,小心试探列强态度,尤其是英、日、美三国,并广泛收集各国舆论情报。


如袁世凯的亲信顾维钧,早在国内「筹安会」成立之前就出使墨西哥(后改任驻美国公使),除了为帝制运动制造舆论、争取美方的支持,还可趁墨西哥爆发革命、流血冲突不断之机,顺便收集共和政体的负面材料,以供国内宣传。


▍顾维钧后来在回忆录中声称自己「竭力避免与帝制运动有任何瓜葛」,但据民国《外交档案》记载,顾维钧曾积极参与鼓吹帝制。


驻法公使胡惟德,也积极刺探法国舆论对中国帝制的反应,整理汇总后发回国内。


根据他的报告,法国政界要人「咸谓共和政体最难得美满之希望,论中国人情习惯,尤以君主立宪为相宜,今中国采多数舆论取决政体,理由至为正当。」


最重要的还是英国人的态度,相比美法,英国当时在华拥有最为广泛的商业利益,英驻华公使长期担任列强驻华外交团的团长,各国对华政策大多跟从英国,取得英国的支持无疑是帝制外交成功的关键。


▍朱尔典爵士,英国外交家,曾任英国驻华公使,经历辛亥革命和袁世凯称帝等事件


起初,英国公使朱尔典的表态,对袁世凯并不有利。


1915 年 9 月,袁世凯派心腹梁士诒多次拜访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探听英方态度。梁声称,拥戴袁大总统当皇帝的民意过于汹涌,袁无力抗拒。朱尔典则表示:这样的话骗不了人,外国人都了解,所有热情皆由北京煽动。


朱尔典劝告袁世凯,贸然改变政体和宪法,可能会引发国内动乱,给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乘机牟利的良机,英国此时正忙于一战,自顾不暇,没有能力援助大总统。


朱还建议,袁若一定要称帝,不妨延到战后,既然天命所归,也不急于一时。


令人意外的是,不久之后的 10 月 2 日,朱尔典回访袁世凯时,一改此前对帝制的谨慎态度,竟也对袁「劝进」,让袁世凯又惊又喜。


▍中方记录着重强调朱尔典「劝进」 / 资料来源:《袁氏与英使朱尔典讨论君主立宪之笔录》


根据曹汝霖回忆录的说法,袁世凯最终下定称帝决心,正是朱尔典「劝进」鼓舞的结果。


不过,英国方面的档案却显示,朱尔典当天谈话,主要是为了取得中国军火。



▍传奇骗子巴克斯,回忆录中曾自称与慈禧太后有亲密关系。从 1915 年 5 月至 10 月间,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一直试图通过巴克斯收购中国多余武器。朱最终上当受骗,一无所获,情急之下不得不求助袁世凯。


作为英国盟国,俄国的军工基础本就薄弱,1914 年一战爆发后,军火日益匮乏,虽然有日本兵工厂产能全开给予援助,仍嫌不足。朱尔典为取得中国的多余军火援助俄国,难免在帝制问题上对袁世凯多有附和,被称帝心切的袁过分解读。


▍曹汝霖时任外交次长,在其回忆录《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中称「英使劝进误尽了项城(袁世凯)」


与此同时,日本对中国变更国体也持默许态度,首相大隈重信在当年 9 月发表演说称:中国人政治思想幼稚,对究竟应该实行君主制还是共和制,其实无所谓,但求生活安定而已;至于袁世凯是否称帝,纯属中国内政,只要不至引发骚乱,伤及日本在华利益,日本不会干涉。


内政外交形势一片大好,袁世凯放胆推进称帝进程。


同年 10 月 6 日,中华民国参议院议决《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正式启动变更国体的法律程序,新朝建立在望。


让袁没有想到的是,日本的态度不久竟发生骤变。


「爱国」招祸的袁大总统


大隈重信表示不干涉称帝仅一个多月,日本对华政策就出现了重大变化。


朝野的反袁势力快速聚集,推动反对袁世凯称帝。1915 年 10 月中旬,日本内阁以防止中国发生动乱为由,准备邀请列强各国一起劝告中国停止变更国体。


事实上,中国当时局势稳定,毫无发生动乱的迹象。日本突然明确反对袁世凯称帝,主要是基于自身国际地位的重新认知,以及对袁世凯个人的敌意。


一战爆发后,英法德俄等老牌欧洲列强自顾不暇,无力介入远东事务。这让不少日本政界精英难抑兴奋,认为确立东亚领导地位的「天佑」良机已然到来。对袁世凯称帝这种东亚大事不加指导,未免有失大国风范。


▍日本政界元老井上馨,认为一次大战「对日本国运发展乃大正年代之天佑」


此外,自清末以来,袁世凯在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不断与日本为敌,让日本各界深感此人屡教不改,实属中日「亲善提携」的障碍。


日本政界尤其不能原谅的,是几个月前袁世凯对「二十一条」的强硬抵制。


根据常见说法,袁世凯在 1915 年曾以接受「二十一条」为筹码,换取日本对其复辟帝制的支持。


然而,在现存的中、日、英、美等国相关档案中,这种说法都找不到任何证据支持,反而有大量材料表明,在「二十一条」谈判中,袁世凯使尽手段,把条约对中国权益的损害降到了最低。


▍所谓的袁世凯「卖国称帝」应为革命党政治宣传故意丑化袁的产物。图为「二十一条」中日交涉现场。


中日谈判期间,袁不但指示中方人员对具体条款逐条据理力争,还施展种种场外招数,让日本防不胜防。


比如,袁世凯无视日方的保密警告,通过各种渠道将「二十一条」相关内容泄露国内外记者,招致欧美列强对日本的警惕,同时引发中国民间大规模反日浪潮,甚至出现了抵制日货事件,给日本商人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虽然在日本武力威胁下,中国最终还是被迫签订了《中日民四条约》,但已远不如「二十一条」原版来得苛刻,损害中国主权最严重的第五号条款基本被删除。


▍「二十一条」第五号条款部分内容,袁世凯阅后表示「日本竟以亡国奴视中国,中国绝不做高丽第二」


条约签订不久,日本外相加藤高明就在一片斥责中应声倒台——和袁世凯的谈判结果,显然不能让大国崛起的日本国民满意。


对帝国来说,谈判失利几个月后,断然吓阻袁世凯称帝,无疑能极大挽回脸面。


1915 年 10 月 28 日,日本联合英、俄两国,郑重劝告中国暂缓实行帝制,让正在兴致勃勃推进国体变更「投票」的袁世凯骑虎难下。


面对警告,袁世凯仍态度强硬,执迷不悟,表示称帝纯属内政,不容日本置喙。袁也很快采取应对策略:倒向协约国阵营,参加一战,换取欧洲列强对帝制的支持以抵制日本,挟夷制倭,顺便提高战后中国国际地位。


为执行这一策略,袁派梁士诒积极与英国接洽参战,顺利争取到了英国的支持。



▍英国认为,中国参加一战好处多多,不但可以压制日本独霸东亚,还可直接助力协约国打赢战争,「30 万人到 300 万人对中国人不是大问题,可保证把德国人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扫除净尽」「德皇对黄祸的预言可能因此成真」


中国参战的背后图谋,日本洞若观火,即使面临英、法、俄三国的压力,也不惜坚决反对到底,结果英日两国陷入直接的外交对抗。


遗憾的是,1915 年底,协约国战事不利,英军在加里波利战役中伤亡惨重,为继续获得日本的军事援助,防止其倒向同盟国阵营,英国不得不与日本妥协,结果不但没能把中国拉进一战,还遭到日本的斥责,在远东的威望严重受损。


▍严厉斥责欧洲首强,在远东外交史上属空前之举,标志着日本已经大国崛起。图为大国外相石井菊次郎。


袁世凯的参战密谋,也让他和日本彻底伤了感情,日本舆论对袁再无好感,朝野一致决心除掉袁世凯。


尽管面临外交上的诸多压力,帝制活动仍在有序推进。12 月 10 日,北京国民代表大会进行国体投票,一致赞成改共和制国体为君主立宪。11 日,参议院起草推戴书,并呈递袁世凯,袁效仿上古贤君,再三推辞。于是参议院列举袁经武、匡国、开化、靖难、定乱、交邻六大功,再次推戴。


12 月 12 日,袁世凯终于表示「接受推戴」,并于次日在中南海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贺,准备于 2 月初登基。皇帝宝座似乎已近在咫尺。


然而,几周之后,袁世凯一直自信的国内稳定局面,也突然打破了。和外交上的麻烦一样,袁世凯的国内压力同样与得罪日本有关。


谁打倒了袁世凯


1915 年 12 月下旬,在日本人协助下,蔡锷、李烈钧等人秘密潜回云南。当月 24 日,英国也接到情报称,日本正支持华南一个反袁活动。


第二天,云南将军唐继尧果然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反对袁世凯称帝,「护国战争」爆发。


▍云南护国军将领合影。左起:李曰垓、罗佩金、蔡锷、殷承瓛、李烈钧


不过,护国军起初仅有云南一省兵力,远非北洋军的对手,起事一个月内也没有响应者,只因为云南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军无法快速镇压,双方陷入僵持。


日本一面继续支持南方各地叛乱,一面提醒袁世凯,决不能无视叛乱强行称帝,否则日本绝不予承认。


帝制拥戴派焦急万分,认为时间拖久了难免人心涣散,企图动员各省将军上书袁世凯「早正大位」,以安定人心。


但是,这时的袁世凯已经丧失了先前的决断力,变得犹豫不决,在1916年1月底宣布暂缓登基。


此时,尽快取得军事胜利,平息乱源,就成了拯救皇帝宝座的唯一希望。


2 月下旬,北洋军主力陆续到达四川南部,很快发起攻势,收复叙府等战略要地,护国军进退失据,陷入崩溃的边缘。留守大后方的云南将军唐继尧,甚至已着手安排流亡事宜。


危及时刻,日本再一次对护国军出手相救。


3 月 7 日,日本内阁在陆军建议下制定了《对于中国目下时局日本所致政策》,明白无误的指出袁世凯是日本在中国取得支配地位、建立中日亲善的障碍,必须让袁永远退出中国政坛。


日本内阁决议经媒体传出后,中国反袁各派随即声势大涨。1916 年 3 月,梁启超等人在日本人秘密掩护下,经越南进入广西。不久,经反袁势力和日本人的运作,广西宣布独立,云南护国军得到了急缺的武器弹药,死里逃生。


在日本人的连番打击下,袁世凯被迫于 3 月 22 日宣布取消帝制,皇帝梦彻底破灭。


▍日本参与的部分反袁行动


但是,放弃帝制并不能挽救袁世凯的权位,局面反而更加崩坏。


在日本支持下,反袁各派得寸进尺,坚持要求袁世凯一并放弃大总统宝座,永远退出政界,不但广东、浙江先后独立,到了 5 月中旬,连北方的山东都已局势不稳。


濒临绝境之下,袁世凯终于决定对日妥协,表示愿意接受「亲善提携」,可以与日本「交换利益」,并指示驻日本公使陆宗舆于 5 月 11 日拜会石井外相,请求日本帮扶。


几天之后,石井菊次郎回复:「听闻袁大总统为救本国动乱,决心牺牲一身荣誉,日本祈愿大总统今后幸福健康。」


除了口头祝福退休愉快,石井还邀请袁世凯到日本养老:「传闻袁大总统有引退后赴美国或英国安度余生的打算……事实上亚洲人在欧美生活不可能愉快,不如居于同文同种之日本。」


不过,袁世凯于 1916 年 6 月 6 日病逝,日本的「美意」,他最终还是无福领受。


标签: # 日本 # 中国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