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小时定律”是个骗局,背后的真相可能更惊人

11-19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1万小时定律”是个骗局,背后的真相可能更惊人

未来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却不是每个个体都崛起的时代,顺应时代的人跃迁式崛起,其他人舒服地被机器圈养,这是一个留下少数巨人,一堆侏儒的时代。


有人说,古典老师的《跃迁》如同影视界的《战狼2》,一经发行,便火得一发不可收拾。

 

有幸拜读此书,果然名不虚传。

 

相比于古典老师之前的畅销书《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次《跃迁》站的立场和角度更高,用古典老师的话说“这次是来拆掉思维的天花板。”

 

《跃迁》把高深而深晦的干货,用通俗而有趣的事例演绎地炉火纯青,形象地展现了高手们成功的底层规律。


摒弃了在这个时代纯粹凭借个人努力,就能成功的一般认知。处处戳中人们的痛点,又将焦虑化解得有章可循。

 

毋庸置疑,该书提升了人们的认知层次,打开了人类心智的窗户,创造了许多新的观点奇迹。

 

它用丰富的事例印证了,时代的烙印(趋势)是让你“飞起来”的最好利器。



这个时代,仅仅有努力是不够的,需要你顺应趋势,利用“心机”,聪明地地努力,才能提高自己的认知效率,成为高层次者,进而达到高手的境界。

 

顺应时代的趋势去思考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人生投资者”,正如雷军说的“只要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

 

是的,关门憋大招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要学会利用底层规律和时代趋势放大个人努力。


一、仅凭努力、天赋、机遇而获得巨大成功的时代已经慢慢隐去,跃迁式的成功都是利用了更底层规律,激发了个体的跨越式成长。


这个创造性的观点,对于心灵鸡汤式的、纯粹标榜个人努力就能成功的观点,是一个强有力的冲击。

 

很多人习惯性地闭门造车,花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埋头苦干,结果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眼看着那些活得比自己轻松自在的人,却不断挖到一桶桶的金,然而自己却丝毫没有进展,于是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和不安,进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

 

古典老师在该书中给大家呈现了,跃迁式成长的根本逻辑和遵循底层规律的方式。

 


 

最近刚收官的大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陕西女首富周莹创建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商业帝国,这跟她善于取势是分不开的。

 

她意识到机器织布是未来的大趋势,便积极推进机器织布局的成立,史无前例地用机器织布代替了手工纺织,这成为她商业生涯中最大的一次跃迁。

 

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老织户,他们执迷不悟,只看到眼前的温饱生计,以为没有了手工织布就没有了自己的活路。


他们没有意识到时代的发展趋势,殊不知,后来他们进入机器织布局后,拿到的薪水却是之前的十多倍。

 

周莹的见识和气魄超人,尤其敢于取势,放大自己的努力,最终让机器织布局繁荣昌盛,让吴家的经济陡然翻身。


正是因为周莹有如此高的认知水平,才能成为那个时代的高手,才能成就一代秦商女首富的神话。

 

取势,不是投机取巧,而是聪明地选择,能用技术巧妙解决的,就不要去拼体力。


比如在测试领域,提倡大家开发很多自动化工具,有些人工重复操作几百遍的测试动作,然而写几行代码,设计出一款自动化工具,便可以轻松代替手工操作,结果反而更加准确而有效。

 

在当今的知识付费时代,亦涌现出了罗胖、古典、彭小六、Spenser等一系列通过抓住时代风口而实现自我跃迁式发展的典范。

 

可见,善于取势、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是一个人实现跃迁式成长的重要因素,善于取势,善于思考和总结,是放大努力的最有效方式。

 

李尚龙在《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中说:

 

很多时候,一个跪着行走的人,不代表他今后一定会站起来,但一个思考过自己为什么现在会跪着的人,今后一定会像巨人一样,潇洒地立起来,俯瞰这个世界。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不自我检验的生活,不值得一过”,而我觉得,不明不白地努力,更不值得。

 



 

拿我自己写作这件事情来说,开始的时候在简书上断断续续地写了几个月,点赞和粉丝皆不尽人意,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和收获。


刚想放弃时,无意间机缘巧合参加了一次征文比赛,三月份获得了征文比赛三等奖,获得一本书和一些奖金。

 

这小小的激励让我升华了自己的认知,原来坚持下去还是有收获的,再继续努力一下还是有成就的。

 

后来我又开始总结方法,笔耕不辍,不久又收到几个出版社的出书邀约,而后投稿被大号采稿,进而知识变现的通道也慢慢在打开。

 

有一个月利用八小时外的时间写作,赚到了三千多稿费,这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进而更加有动力和信心走下去。

 

之后又接到了几家出版社约稿写书评,给几个大号编辑开通了公号长期转载权限,成为了某平台的专栏作者。

 

要说开始前几个月的写作是老牛拉破车一样摸索前行,而后面的征文获奖便是一个跃迁点,而之后的稿费变现和随之而来的成就,便是一次次的跃迁和升华。

 

正如古典老师所说:“只要你升级心智、洞察趋势、聪明地勤奋,人人都是享受时代红利的幸运儿。”

 


 

当更多琐碎的事情不需要大脑去记忆,而是利用工具和网络存储,用的时候能够有效搜索到,大脑才会有更多的空间去聚焦、分析和解决问题。

 

中国古代韩非子也说过:“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

 

所谓“上君尽人之智”也是一种意义上的大脑外包。

 


二、做好选择,培养有竞争力的“高手战略”


古典老师说:“成为高手的战略是找到高价值区,战略性专注,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取胜。”

 


 

当年股神巴菲特和其合作伙伴查理·芒格的一次聚会上,两人相约写下一个对自己影响最深的词,当两张纸条拿出来,内容竟然一模一样-“FOCUS(专注)”。专注力所带来的魔力足以让一个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上天给你无限的机会,却只给你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才华,所以越是优秀,越要专注。

 

现在很火的个人品牌,基本都是专注于某个领域的人最先红起来。


比如Angie专注于时间管理,彭小六专注于知识管理,弗兰克专注于写作......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特定标签,辨识度高,才能建立起独树一帜的个人IP,取得事半功倍的影响力。


而各个自媒体平台都有“垂直度”打分,鼓励输出“垂直性高”、“一致性好”的内容,不断打磨专注度才能一定领域取得一席之地。

 

当年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提出采用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这种思想也体现了专注的魔力。

 


 

“头部效应'其实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二八原则”和“幂次定律”都展示出了:只有少数人才拥有绝大多数的资源和财富。

 

明白这一点,就会明白杠杆的力量是有多强大。

 

很明显的,竞技比赛中的冠军得主,往往会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关注,而亚军和李军即便比冠军只差0.001秒,其影响力也会被大大削弱。这就是头部效应的现实体现。

 

书中给出了我们解决方案:“世界本来就是不公的,停止抱怨,开始积极的行动是最明智的。”

 

的确,行动是抵抗一切不公的良药,“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书中还指出:

 

如果优势不足以当第一,那就搞差异化竞争;如果无法上主战场,那就先占领二线战场;如果综合能力胜不了,那么就找一个细分领域,然后从一个小头部,去更大的头部。

 

我有一位朋友做淘宝,去年赚了100多万,她就是卖小众产品起家,别人开店动不动卖大众包包、服饰、母婴产品,她偏偏不去凑热闹,而是反其道行之。

 

她分析了市场行情,开始卖一种个性化的小众产品:定制150cm左右小个子女生个性化服装,没想到生意好得出其。


她就是选择不走寻常路,占领了二线战场,最后一步步成为了赢家。

 

正如古典老师说:“成功是成功之母,成为鸡头是变成凤头的捷径”。



三、颠覆你的学习焦虑,实现知识跃迁



1、提高你的认知效率,“极其功利”地去学习和配置资源,要学会搜索,懂得选择

 

我们在工作时,常常会遇到一种情况:搜索一个关键资料的时候,往往被浏览器网页下方的各种娱乐八卦和敏感性文章所吸引,进而点进一个个与工作内容不相关的网页,转了一圈回来才发现时间都浪费了,正事儿还没进展。

 

这便大大降低了你的工作效率,拉低了你的认知水平。

 

时刻保持明确的目标意识,不被外界的纷繁所干扰,实现有效而“功利”地去学习和资源配置,才能够提高效率和历练心智。

 


2、联机学习,形成知识晶体,与别人交换,获取更多的知识晶体,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无坚不摧

 

没有形成晶体的知识如同一盘散沙,一拍就散,撑不起思维的高度和复杂的问题解决。


让知识结晶,打破碎片化知识的壁垒,才能够让自己无坚不摧。


知识晶体是让你触类旁通的武器,有了这个武器,你的知识便形成了一种体系。

 

有了知识体系,便有了别人交换和共享的资本,从而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晶体,达到无坚不摧的效果。

 

拓展到商业领域,Uber和滴滴在竞争到白热化程度以后,突然握手言,宣布强强联合,从而占据了网约车领域中不可撼动的地位。

 


3、知识IPO:把知识变现成价值:以提出问题为驱动、以解决问题为整合、用输出倒逼输入产品化

 

我认为,写作,其实就是一种知识IPO的表现形式。


在自媒体时代,通过写作来整合知识达到分享,通过其变现的渠道更加多样,也更加容易。


很多自媒体平台的兴起,给写作者们打开了一扇“变现”的大门。

 

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输出,是一种知识的凝聚和打磨,是一种知识产品化的产物。


同时能够通过输出来倒逼阅读的输入,从而对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的提升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打造你的高手“破局”能力


懂得破局,你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全貌,才能攀越到别人达不到的高峰。


高手并不是能力比我们强、智商比我们高、定力比我们好,只是因为他们思考比我们深,见识比我们广、他们看到了更大的系统,有更大的格局和更广的思考维度。

 

打破局中迷:第二序改变,是破局的关键。第一序是局中事,第二序才是跳出局去做事。

 

 
标签: # 自己的 # 知识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