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讽自杀寒门博士,编剧六六的情商恶心到我了

11-04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嘲讽自杀寒门博士,编剧六六的情商恶心到我了

原创 2018-01-22 槽值


比起生命的消逝,更让人绝望的是什么?


是逝者已逝,还有人来调侃、嘲讽,打着“情商”旗号的指责。


12月25日,圣诞夜,西安交大博士生杨宝德选择在西安灞河,将自己的生命永久定格在29岁。


他在申请了硕转博之后,很少赴朋友的约,原因常常是“得和导师吃饭”。这个本该引导学生走入学术殿堂的人,时常要求杨宝德帮忙浇花、打扫,甚至陪逛超市、帮忙挡酒。


杨宝德曾以为读博是条明朗出路,但在读博后学术成果少得可怜、大多精力都用来为导师的私事服务。在有可能既拿不到硕士文凭又无法出国的艰难境地中,带着对当下的厌恶与对未来的绝望,他选择了轻生。


悲剧面前,编剧六六转发了相关报道,配文却@了自己的老师,调侃说自己伺候老师从来都是乐呵呵的。



网友认为她的言论不合时宜,六六却大谈自己身为“大编剧”,也要做琐事照顾各路工作人员,意指自己的做法才是高情商:



并且认为学生伺候老师,是理所应当,是基本的做人道理,还嘲笑杨宝德出生农村。这些话里,藏的都是一股子阶层地位身份带来的优越感。



面对网友的质疑,六六在1月21日发表文章《最讨厌的一句话就是死者为大》。她不解,“这才是人生中多大的事啊!就寻死觅活……”



六六的言论之所以受到网友的强烈反击,是因为她对情商有两个误解:


一是把不懂拒绝、以做杂事为荣、低三下四奉承老师当做情商;


二是在大谈特谈何为情商的同时,态度居高临下,轻巧地说出“退学就是啦”,和晋惠帝听到闹饥荒却反问:“没粮食吃,为什么不吃肉”一样好笑。


涉事导师被取消了研究生招生资格后,杨宝德的女友在微博发表文章,中间有这样一段话:



杨宝德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因为经济条件不好,他的每个选择都以减轻家里负担为首要考量,而读博是他迎来崭新人生的唯一希望。


事发后,杨宝德的爸妈见到儿子尸体时哭到瘫软,一旁的亲戚只能感慨,“他们又从人上人跌到了最下面”。


这些心理挣扎与不可逆转的绝望,都是假情商无法包容与消化的。


而又不知有多少人,也正被假情商的三宗罪绑架着。


一、“这是应该的呀”


道德绑架,是假情商的最大靠山。


如果帮导师做杂活、一味讨好老师都是身为学生应该做的,那潜心学术和得到合理教育的需求,又凭何退让?


亲戚家的熊孩子小,自家人不计较都是“应该的”,所以犯错可以不多纠缠;领导身居高位,受到奉承都是“应该的”,所以只会老实做事的人就活该得不到重视……


生活中被美其名曰情商的道德绑架,是人性的糟粕,却总经久不衰。


而更可怕的是,“应该的”三个字,久而久之,还变成人们自我惩罚的毒药。


2015年,英国一名92岁的老人自杀,原因是不堪过多的慈善机构来索要捐款。


老人从16岁时起就开始积极参与为阵亡烈士捐款。21岁时,她的丈夫也在二战中丧生,所以慈善的念头一坚持,就是几十年。



而慈善组织不分昼夜地打来电话、寄信件到老人家,都是为了索要捐款。老人说,“每一封信我都会读,读了就没法拒绝。”


老人患上了失眠和抑郁症。之后不久,就选择了跳桥自杀。


生活中既定的“应该”,就像无形的手,让人窒息,却又无处可逃。如此意图绑架人的“情商”水平要一直处于高位,无异于谋杀。


二、永远一团和气


虚假的和气,解决不了问题。


《演员的诞生》上周收官。不管演员的演技如何,只说评委的情商就值得细细说道。


记得欧阳娜娜和郑昊表演完,不同于刘烨的一派欢喜,制作人姜磊在点评环节直接称郑昊为戏霸。此次点评不仅当即遭到宋丹丹的反驳,之后还被网友大肆批评。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后来的采访中,姜磊有过解释与反思:“可能是说话重了点,但确实是真诚地想给建议。”


他说,虽然剪辑有一定的导向,但这个观点的确是他的观点。“我希望能够说些真话,说些我在现场的真实感受。如果大家都来和稀泥,这档节目很快就会被观众抛弃。”


所以即使引来谩骂批评,这话也是要说的。


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表示,“和稀泥”的本质就是无原则地折中,很符合中国人中庸的处世哲学。


“‘枪打出头鸟’的中国式哲学使不少人学会‘明哲保身’。这就导致许多人在需要发表见解时选择了沉默,生怕自己一句话不当得罪人。”


这也造成了,遇到意见相左的人,第一反应不是讨论而是附和屈服。


从小的教育教导孩子要听话,不敢表达的他们却将“和稀泥”学了个百分百,一遇争执已经形成反射,保持气氛和睦才是最应该。


三、只看重他人情绪


高情商的表现,离不开照顾对方的心情,为对方改变似乎值得称赞。但一味的委曲求全,丢掉的只是自身。


去年12月,22岁的Berry Ng在社交平台上告诉大家,不能为了别人活着,不能为了取悦对方,完全放弃自己。


她21岁遇到自己的男朋友,因为对方不喜她的长相,为了不分开,她前前后后做了30多次手术,想把自己变成男友喜欢的明星长相。


但之后,对方依旧不满意。此时她才明白,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迎合并不能换来爱情。


请别让自己活在别人的眼里。


还有一种看重,是将被迫转换成主动。因为对方要求无形中强迫自己放弃想做的事。在生活这种情形很常见,采用这种手段对付我们的往往是亲人、同事、子女。


常见句型有:


“你和朋友出去玩,我们怎么办?”


“你干你的事去吧,反正我已经习惯被忽视了。”


杨宝德与导师聊天记录截图


在杨宝德与导师的聊天中,示弱扮可怜的话语不少:


“老师喝多了,你也不搭理老师。”


“老师发粉丝群,没有一个人回复,多没面子。”


这种手段学名叫“情绪勒索”,由心理治疗学家苏珊提出,指的是利用双方存在的社会关系,通过刻意引导放大对方的罪恶感,以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手段。


在这种机制下,被逼迫的人会慢慢转变观念,安慰自己“照顾别人情绪是一种高情绪的表现,认为这样没什么不好。”


最可怕的是,无数像编剧六六一样的人,对此表示赞赏。


真正的情商长这样


有太多的人教我们,情商高,就是会说话、就是要让人舒服,和人好好交往,这些说法对,却不全对。


年轻人常被人说“不会来事”,很难为自己拓展有用资源。


即使是《芳华》中的老实人刘峰,见扣了自己车的刘队长,也要掏一包烟。但把会搞关系和情商划等号,无异于耍流氓。


美国《赫芬顿邮报》曾总结出情商高的14个表现。


这些表现概况起来,包含两个层面,即自我与他人:能认识自己、能驾驭自己的情感波动、善于读懂别人、知道什么时候该拒绝……


换句话说,情商,不只是一味顾及对方的感受,让对方舒服,也要维护自身的利益,避免让自己不舒服。


人人都说黄渤会做人,但他却不是只知道无限容忍对方。


一次音乐盛典上,曾志伟曾人身攻击他,“你让我知道,原来我真的不能在屏幕上唱歌,只能当个主持算了。(因为)在荧幕里面,一张丑脸唱歌是很难过的,刚刚你启发了我。”



黄渤毫不客气地回击:”我们是互相鼓励。我小时候也没想过干这行,后来一想,曾志伟都可以拿影帝,我凭什么不行?偶像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从小喜欢郑少秋的,长大了变成F4。从小喜欢曾志伟的,长大了就变成了我“。



先损了曾志伟的演技,又骂了曾志伟的长相,最后点出:因为喜欢你,我才成这样。


他的回怼确实会让曾志伟不爽,却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奇妙的是,观众并没有因此觉得,黄渤这人刻薄、不能交往、或是情商低。


谈情商,也要看对方是不是值得相处。


余华曾在作品中说:“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人情”永远不能作为情商的标杆,它固然很重要,但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绝不是靠迎合对方的想法,也不靠攀附恭维、阿谀奉承。


如六六所言,端茶递水伺候老师是应当,再不高兴也要忍着,为了被人喜欢,就削足适履,这样的“情商”未免太过愚蠢。


毕竟众口难调,你永远无法做到让所有人满意。


容易受到他人影响、总把自尊建立在他人认同的基础上、缺乏坚定的自我,都是情商较低的表现。 


在喝着那些劝你怎么做人的鸡汤时,千万别忘了斟酌一下,当心让所谓的“情商”,伤了自己。


标签: # 情商 # 都是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