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多彩

11-02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让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多彩

    举办精彩的惠民文艺演出,策划多场公益活动,打造本土原创品牌节目,坚持开办内容丰富的免费培训班,丰富市民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海口市委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完善设施,建设文化队伍,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群众文化品牌。

    为了给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丰富提高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我市将在23个乡镇建设50家文体活动室,并于11月30日前全部竣工。日前,市文体局率先投入198万元,在秀英区永兴镇的综合文化站、儒本村、冯塘村、美梅村等9个试点投入使用我省首个文体信息发布平台项目。

    □本报记者 吴雨倩/文 张洋/图

    增加文化站软硬设施 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经过考察北京、天津、武汉等地的文化站建设,今年7月底,我镇宣传文化站也建设了‘儿童之家’,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8月5日早上,永兴镇文化站站长陈章跃向记者介绍,文化站建设于2009年,之前的文化站内集结了舞台、排球场、篮球场、阅览室等综合设施,每年阅读的人达2600人次。现今,考虑到儿童的精神文化建设需求,特意将早前废弃的仓库改建成“儿童之家”。记者在现场看见,15平方米左右的“儿童之家”内充满了欢声笑语,滑梯、泡沫城等游戏设施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另外,因担心孩子发生磕碰,室内周遭采用拼装泡沫板围起来。

    永兴镇文化站“学雷锋志愿者”陈川通说,每晚永兴镇综合文化站广场都会聚集数百居民,有三支广场舞队伍跳舞,还有排球爱好者练习排球。“阅览室内为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前段时间配备了KTV设备,居民们排队踊跃唱歌,整体气氛融洽且和谐。”

    当天下午,阳光灿烂。冯塘村的文化室广场前人头攒动,村民们聚集在此,饶有兴致地在文化广场上观看LED大屏幕上播放的文艺演出、琼剧表演以及村务条例等。村长冯代福告诉记者,此次投入使用的文体信息发布平台建设项目有3个端口,一个是来自市文体局,一个来自秀英区,另外一个来自当地村委会,共享实时资讯,播放各种文艺演出等。

    永兴镇的儒本村、冯塘村、美梅村等其他8个试点也同时开启文体信息发布平台建设项目并投入使用。市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说,此次共投入198万元建设我省首个文体信息发布平台项目,目的在于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为何选择秀英区永兴镇作为试点单位?市文体局局长富天放称,永兴镇体育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成熟,文化室以及文化中心较多,加上冯塘绿园文化小镇带动游客人流,投入使用的成果也将会更加明显。

    文体信息发布平台建设项目将配合电子阅读系统、电子农家书屋系统,将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到现代化的水平,从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到引导村民的文化生活。富天放表示,在接下来的计划中,或继续在永兴镇其他村建设文体信息发布平台建设项目,形成集约式的效果。此外,将在海口市其他区陆续全面铺开,建设文体信息发布平台建设项目的计划,进一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形成更具现代化气息的新农村。

    永兴镇委宣传委员吴岳贵称,近日永兴镇其他自然村已经投递了关于建设文体信息发布平台建设项目的申请,期待文体信息发布平台建设项目遍地开花,居民充分享受到文化惠民政策带来的福利。

    据了解,永兴镇目前建有农村文化活动室64间,创建农家书屋11个,藏书达7万册。此外,通广播的村庄44个,通卫星电视的村庄60个。

    建立文体活动室 满足居民文化体育需求

    为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工作,省文体厅今年将投资1.4亿元,在全省建设400个行政村文体活动室,其中包括112个帮扶村。今年,我市将在23个乡镇建设50家文体活动室,此次的文体活动室建设内容包括,每个文体活动室内建设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内设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多功能活动室(文体信息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广播宣传、培训)等文体活动场地;室外配建一个露天舞台和一个篮(排)球场。按照我省行政文体活动室外观设计方案统一要求建设。建成的文体活动室,将满足居民的各项文化服务活动,包括剧场惠民演出、开展公益培训等。

    据了解,行政村文体活动室是全市重点农村文化设施,今年年底,我市将完成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个文体活动室的目标。

    8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美孝村参观即将开放的文化活动室。该村村长黄云介绍,文化活动室建设面积达到200平方米,藏书包含文史、社科等类别,共一万余册。在二楼阅览室,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电子借阅机”,这是近期市文体局投放的电子书库,还配备了6台电脑和桌椅,便于居民日常阅读电子书籍。该电子借阅机已经跟市图书馆的电子书库联网了,用手机扫一下电子借阅机的二维码,很快就可以免费下载电子图书、报纸到手机上,既方便又快捷。“非常期待该文化活动室的开放,随时随地翻阅手机在可以读书的同时,还能运用各种运动设施,增强体魄。”村民谢女士高兴地说。

    市文体局版权处处长孙军表示,市文体局将加快推进我市电子阅报屏项目建设,通过在机关、高校、医院、商业中心、机场、码头、火车站、主城区公交站、旅游景区等458个点部署电子阅报一体机设备,电子阅报屏将为市民提供包括《人民日报》《海南日报》《海口日报》等正版授权在线报刊,保证每日定时更新最新鲜及时的时政期刊,丰富市民的阅读体验,进一步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普及“全民阅读”、“绿色阅读”。

    在全市23个乡镇建设文体活动室,持续开展阅读系列活动,提倡“你读书我买单”惠民活动,免费为中老年人举办电子阅读专场培训……近年来,市委围绕建设书香海口的目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全年全民阅读活动亮点众多。

    然而,我市仍旧有部分乡村还未建立文化活动室,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未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如儒谭村、扬耀村、美东村等。“在文化建设的路上任重而道远,需要加大力度,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必须普及到每一个乡村。”孙军说。

    弘扬非遗文化 让公众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记者了解到,我市目前拥有19个各级非遗项目,无论是国家级还是省级项目的总数,都居全省之首。19个项目包括戏剧、美术、音乐、舞蹈、技艺、民间信仰等多个类别,国家级有7项,省级达到了10项。

    市群艺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群艺馆先后挂牌成立了5个传习所,包括琼剧、海南斋戏、海南椰雕、海南八音器乐以及海口麒麟舞,还有土法制糖技艺项目的传习基地。在对项目实施保护的过程中,通过展演展示、举行赛事、办班培训以及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给予传播和弘扬。

    8月5日上午,永兴镇昌儒村文化宣传活动室前的广场上热闹非凡。海口麒麟舞市级传承人吴清河正在认真地教授20余位孩子学习麒麟舞的基本功,这是他第6个年头公益开班授课了。“希望优秀非遗项目后继有人,发扬光大。”吴清河对记者说。

    近10年来,市非遗保护中心为昌儒村的麒麟舞培训班开设了免费的平台,把麒麟舞的发展历史整理印制成画册,每年的节庆日邀请麒麟舞队伍到处展演,为麒麟舞的演员添置道具和服装,带领麒麟舞队伍参加省级甚至是国家级的演出等,从硬件条件到软件条件,不一而足。

    “海南斋戏”于2010年被批准、文化部确认为“全国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这是我市第二批申报项目中唯一被认定为国家级第三批保护项目。为使“海南斋戏”得以切实、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海口市非遗保护中心早在2011年便在遵谭镇文化室建立了“海南斋戏”传习所,举办斋戏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由代表性传承人传授斋戏相关技艺。6年来,海南斋戏取得了长足有效的发展。

    “海南八音器乐”于2008年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年海口市文体局便在灵山镇文化室设立了传习所,后又给大昌村委会群尚村的孔庆才、桥东村委会道本村的李代胜、红丰村委会儒杨村的杨文林,颁发了“传承人”证书。八音历史悠远,曲子浑然一体,虽不像西洋交响乐那般恢宏,却充满了古朴的韵味。

    此外,海口市大致坡镇是目前我省常驻民营琼剧团最多、演出最活跃、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一座具有地方琼剧艺术特色的镇子。海口市委、从实际出发,提出打造中国特色文化名镇的目标,通过拨款、企业支持等方式融资205万元,兴建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的大致坡琼剧文化广场,并投资200多万元兴建“中国戏剧家活动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创建大致坡琼剧文化镇。

    市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工作重心仍然是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我市的非遗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要把非遗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多管齐下开创非遗保护工作的新局面,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非遗保护,让社会公众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同时,我市将以各乡镇文化站为依托,大力建设文化惠民工程,举办惠民活动,在丰富居民业余生活的同时,提升精神文化层面的思想建设,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画出美丽蓝图。


特别声明:本文为企业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快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