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叛逆答案在这里!
愿天下没有难做的教育,
愿天下没有难教的孩子。
愿天下父母都有一个……好孩子,
愿天下孩子都有一双好父母。
关注教育与人生,探索孩子成长奥秘,迎接幸福快乐人生。
最近几年,经常跟一些家长朋友交流,我发现,对孩子的教育,有好大一部分家长,都是烦恼、焦虑、无奈、无助、无所适从……
家长们反映孩子的主要问题有:学习不努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书写不认真、作业拖拉、成绩不好、学习没动力、懒惰、叫不听、顶嘴、叛逆、只顾玩游戏、看电视、不尊重长辈……等等。
回想起来,对孩子的评价,不管是对两三岁的幼儿,还是八九十来岁的儿童,或者十二三岁、十五六岁的少年,不管是对学习成绩暂时比较落后的孩子,还是对那些成绩还算不错的“准优秀生”,家长们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叛逆”。
为什么会这样?
(说明:这个公众号,主要是从怎样做父母的角度来探索养儿育女的奥秘,所以涉及的话题主要是跟家长有关的。限于篇幅,本文仅从家长的一些“思维”、“情结”、“心理”方面对这些现象进行一些概括性的叙述和简要分析,今后还会通过具体事例进行详细解析。)
交流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会出现这些现象,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家长的一些想法、说法、做法。主要表现在:
1、很多家长总是对孩子的现状不满意,喜欢死死盯住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对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往往看不到,就算看到了,也不愿说出哪怕是一句肯定、赞美的话,认为这是孩子应该的。而对于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总喜欢不断地唠叨,也不管效果如何,不管孩子的缺点是严重,还是不严重,是需要马上改,还是可以慢慢改。
这类家长有严重的“负面思维”,他们看到孩子的大多是负面的东西。孩子对于滔滔不绝、没完没了的唠叨、指责,已经听厌了。听厌了就不想听了,这就导致孩子越来越不听话。
2、很多家长总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喜欢否定孩子,对孩子的意见、建议、想法、做法,不能看到其合理的、好的一面,总是用自己的想法去否定孩子,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一定的伤害。
这类父母具有严重的“否定思维”,他们很少甚至从来就没有肯定过孩子。
随着被否定次数的增加,孩子的表现可能有两个走向:
第一个走向,少部分孩子,既然他的想法、做法得不到肯定,那他以后就不说话、不做事了,或者少说话、少做事了,于是在父母眼中变成了“内向”、“懒惰”;
第二个走向,多数孩子,他觉得自己说的或做的没错。孩子看到他对的部分,父母看到他错的部分。事实上很多事情本来是很难区分对和错的,站在这个角度看是错的,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则是对的。
由于两个视角、两种观点无法聚焦,最后孩子就跟父母“对着干”了,这就导致了孩子“叛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父母的“否定思维”有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上面说到的“负面思维”(只看到不好的一面),二是来源于下面要说到的“自恋情结”(总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
3、很多家长总想给孩子安排好一切,并认为这是爱孩子,希望孩子什么都听父母的,也不管孩子愿意还是不愿意,还要找出一大堆“为孩子好”的理由来说服孩子。
这类家长对孩子有很强的“控制欲”,导致孩子不管学习还是做事,都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于是父母又口口声声“教育”孩子要积极、主动,却又不给孩子积极主动的机会(很多父母心目中的积极主动,就是要孩子在父母安排的框架下积极主动,这就很矛盾了:什么叫积极?什么叫主动?),孩子继续不积极、不主动,于是在父母眼中又成了“叛逆”。
从上面的分析还可以看出:父母的“控制欲”也是来自下面说到的“自恋情结”。
4、很多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对很多本该由孩子自己来完成的事,也不愿放手,似乎什么都只有自己才会。这类家长具有严重的“自恋情结”。
孩子由于缺乏必要的锻炼,导致无能。孩子无能了,父母又口口声声“教育”孩子要上进,最后上进不了,没达到父母要求,又成了“叛逆”。
5、很多家长总认为自己这辈子过得不好,希望孩子出人头地,以“希望你过得比我好”为由,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并且希望孩子各方面的成长越快越好,尤其是学习成绩的提高越快越好,越冒尖越好。这类家长有严重的“自卑心理”。
由于“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过得不好)的作用,加上很多家长,或者由于在工作生活中感觉到沉重的压力,或者因为看到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又滋生出严重的“焦虑情绪”,看到孩子还在“慢吞吞地”成长,何时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啊?于是不知不觉把自己这种情绪压到了孩子身上,导致孩子的急躁和焦虑,做事没耐心,最后又成了“叛逆”。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很多时候是由于我们做父母的思维情绪状态,影响了我们的行为,从而导致孩子“叛逆”的结果。
既然如此,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和谐地成长,也可以说是为了我们孩子能够越来越“优秀”,我们是不是要先把自己的心态调整过来?因为只有心态调整好了,我们才能付出行动的改变。心态调整好了,很多方法自然就出来了。
本文所说的孩子教育,主要是从家庭方面,从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方面来说的,就是通常说的“家庭教育”。
说到家庭教育,其实我不太愿意用“教育”这个词,因为一用上这个词,很多父母就以“教育者”自居:我是教育者,你是被教育者,你就该听我的。父母和孩子之间摆放的位置就不平等了。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言下之意是:我知道的比你多,你就得听我的。
(各位年轻父母请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我们是否还在用这种方式教育下一代?)
不幸的是,在知识爆炸、资讯高度发达、父母和孩子的知识面、见世面越来越广的今天,这种观念,还是被不知不觉、或隐或现地流传了下来。
由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位置没有摆正,不少父母凭着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孩子的期待,总是对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能不能承受,愿不愿接受,愿不愿承受;也不管这些要求合不合情、合不合理。这种教育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孩子的“不听话”。
现在的新一代父母,知识层次已不是三十年前的老一代父母们所能比的,而且由于获得各种资讯的渠道多,现在的父母们也大多爱学习,也不知从哪里学来了“叛逆”这个词,于是顺理成章地就把“叛逆”这顶帽子扣到了孩子的头上。
于是,我们睁开眼睛,到处看到“叛逆”的孩子;我们竖起耳朵,到处听到父母们对孩子“叛逆”的抱怨。
孩子为什么“叛逆”?因为你不允许他长大!因为你总想用一个“圈圈”把他圈住,他要挣脱这个圈圈!
因为你总是用一个你设定的“标准”来衡量他,而他又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就成了很多父母心目中的“叛逆”孩子!
下面这个故事,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引用过一次,看过的朋友不妨再认真看一遍:
古印度时代有一个国王,过厌了锦衣玉食、奢侈糜烂的生活,忽然有一天善心大发,在王宫里宣布:他要造一张最珍贵的黄金床,每天找来一个全国最善良的人,让他在自己的黄金床上过一夜。
他让文武百官统计全国成年人的身高,得到一个平均值,定出了一个标准身高,然后下令按照全国成年人的标准身高尺寸,打造了一张黄金床,镶上了所有名贵的钻石和珠宝。
当这张最名贵的床打造好了以后,国王每天最期待、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到了夜晚,在寝宫里享受着美酒佳肴,在嫔妃、宫女的侍奉下,找来一个全国最善良的人,然后对他说:“今天你被选中在国王的寝宫里过一夜。”
那个人开心得不得了。
于是,国王让他躺在黄金床上。但是躺下去后,如果那个人个子太高了,国王就拍几下掌,就有两个刀斧手走进来,把他超过长度的地方“咔嚓”一斧头砍下来,包扎完再躺在床上。如果那个人太矮了,就来两个大力士,一人拉脚,一人拉头和身体,硬把他拉到和床一样长,这样拉的结果是骨头脱节了,或者断了。
那个全国最善良的人,就这样忍受着最大的痛苦,在国王最名贵的黄金床上过了一夜。
这就是国王每天最期待、最快乐的事情。
看完这个故事,觉得国王是个怎样的人?残忍,变态?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今天要讨论的是:我们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脑子里是不是也有一张“黄金床”?
也就是说,我们脑子里是不是有一个“理想状态的孩子”?
当我们身边的孩子达到了我们要求的状态时,我们就爱他、喜欢她;如果达不到,就很失望,甚至很焦虑,就给他扣上一个“叛逆”的帽子?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由于我们的“自卑(总认为自己过得不好)”和“自恋(总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加上我们对孩子过高的期待,导致我们头脑里有了一个“理想状态的孩子”,于是我们总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而“控制”孩子,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而“否定”孩子。于是导致孩子的“叛逆”。
而所有这一切,最重要的一个根源,现在很多父母,都存在很严重的“焦虑情绪”。接下来,我们重点探讨这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会这么焦虑?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个感慨:这个世界上可以说话的朋友越来越少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整个社会的互动模式,都切换成了“利益驱动”,大家都在为生活奔波,各操各的心,谁也没有“闲心”赔你聊天谈心。
的确,这是一个现实又冰冷的世界,而且今后只会越来越现实,我们已经进入“无利不往”的状态。
按照马斯洛对人的多层次需要的研究发现,人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
1、生存需要(吃饱穿暖)
2、安全需要(安全感)
3、情感需要(社会交往 情感共鸣)
4、尊重需要(被认可 被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五个需要,是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满足的阶梯式需求。
然而现在一个怪现象是:
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任务是解决“吃饱穿暖”这个最低层次的生存需要;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任务直接跳到了追求“自我实现”这个最高层次的需求。
放眼四望当今中国,几乎每个人都在追求“自我实现”。而中间三层的需求:安全需要、情感共鸣、尊重认可,在我们眼里都不值一提。
需求可以跳跃,但是,人性却无法越逾。
扪心自问,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中间三个层次的强烈需求,而且被长期压抑了——每个人都需要安全,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人都需要倾听,每个人都需要爱,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但是都被忽略了。
正因为忽略了健康安全需要,才有了地沟油、毒奶粉、有了雾霾。才让我们年轻时“用命换钱”,年老时再“用钱换命”。尽管我们知道这个道理,依然还是义无反顾地跳进这个循环里,参与轮回运转。
正因为忽略了情感共鸣需要,才有了日益增多的朋友间的背叛,有了越来越多的亲子对抗,有了日益升高的离婚率,有了无尽的孤独感,有了“举世滔滔,知己渺渺”的感叹。我们也明白,再大的成就,没有人分享都不圆满,但是,我们没有机会去理睬。
正因为忽略了尊重认可的需要,才使我们很多做父母的,总喜欢否定打压孩子,才使我们为了达到目的而放弃尊严,才使我们总期望“自我实现”之后再去找回那些尊严,才使我们跟着社会一起高唱“这个世界在你成功之前,没人会在乎你的尊严。”
可是,当我们的正当需求被忽略(被自己忽略和被别人忽略),或者被压抑(被自己压抑和被别人压抑)的时候,烦恼和焦虑便伴随而来了。
而当我们把这一切归结为外界原因的时候,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我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时候,是不是忽略了什么?
现实生活中,你越来越冷静,越来越现实。你已经不再参加无谓的饭局,每一次吃饭都是一次谈判,要么是工作,要么是生意。每顿饭需要多大规模,由谁来买单,都在遵守既定的规矩。
为了谋取更多收入换取未来,你背井离乡、抛开父母,一年回一次家,养育之恩只是用过年的一个红包来偿还代替。
你把孩子留在了家里,除了供他吃饱穿暖,就是要求他“努力学习,出人头地”,甚至舍不得花点时间陪孩子聊聊天玩玩游戏。
你已经习惯了与手机为伴,好友、粉丝、关注、点赞、转发、评论、订阅……你日理万机、乐此不彼,被千里之外的成功故事、明星绯闻所牵系,却不曾想过主动给邻座的同伴家中的亲人打个招呼通个气。
所以,看看现在的你:那么理性、那么麻木、那么机械化,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就像一台设定了既定程序的机器!
可是,你明明知道,这不是真正的你!你有心情、有感动、有兴趣,你有话要说,但是那个“你”在哪里?又有谁知道那个你?
所以,烦恼和焦虑便缠上了你!
chapter 04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
志愿者住进一个独立房间里,有得吃,有得睡,还有钱拿,但房间与外界完全隔绝,没有其它任何刺激(除了流通的空气)。
志愿者在里面呆得越久,得的钱就越多。但如果不愿意了,摁响床头的铃,就可以出来。
第一天,志愿者吃饱了睡,睡醒了吃,日子还挺好;
第二天,他们睡够了,睡不着了,开始坐着发呆;
第三四天,他们大部分已经开始胡思乱想了,特别痛苦,甚至出现精神异常,不得不出来。
结果,即使有金钱刺激,但志愿者在里面的平均时长,大概也就76小时。
人是情感的动物,即使物质满足了,没有情感,人也受不了。
这就是为什么在监狱里,最严厉的惩罚,就是关禁闭!
所以我们养育孩子,除了让他吃饱穿暖(第一层需求),给他“提要求,定目标”(第五层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有心理抚育(中间三层需求)。就是要舍得花时间陪伴孩子,关心他的内心世界,给他应有的理解尊重引导和鼓励,这比给孩子赚钱存钱更重要、更提气。
所以,孩子出现问题,父母没有借口,要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当然,就算找到了原因,心态的调整不是一朝一夕,更难的是,上面说到的种种心态,很多家长都是无意识的,是天长日久积累下来的,甚至很多是从老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这就更难在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目的。这里列举这么多状态,只是从接触到、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一个比较客观的罗列和分析,今天的话题也只能是“抛砖引玉”,相信各位聪明的家长朋友,看了上面的分析,一定会领悟得更彻底。
下面这首纪伯伦的诗,再一次向大家强烈推荐,各位家长朋友不妨多读几遍,相信您每读一次,必将会有新的启迪:
《论孩子》
黎巴嫩诗人 纪伯伦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因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不是为你而来,
他们整天与你相伴,但是不属于你,
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轨迹。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
但不能强加给他们你的意志,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见地。
你可以建造房舍庇护他们的身体,
但不是庇护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寓所,
是在明天的宫殿里,
那是你在梦里也无法到达的地方。
你可以让自己变得像个孩子,
但不要让孩子成为你的复制,
因为生命长河向前奔涌不能阻碍,
不会后退,也不会停留。
你是生命之神手中的一张弓,
儿女是从你这里射出去的生命之箭。
生命的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满,使他的箭射得又远又快,
飞向那无边无际的未来……
你在生命弓箭手的手中应该感到欣慰,
因为他既爱那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这强健沉稳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