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汇编 第009集 定弘法师 文字版

10-28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太上感应篇汇编 第009集 定弘法师 文字版

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请坐! 

  我们继续来学习《太上感应篇汇编》,请看经本第25页倒数第4行,我们昨天讲到这一段。这一段是提醒我们感应都在人最初的一个念头就引起了,念头虽然很微细,但是如果不能够及时观照,及时防范,演变下去就会形成很大的果报,那么善恶最后会有很明显的差别,所以古人提醒我们每天都要反省自己。儒家曾子每日都从三个方面来反省自己,不一定是三次,可能很多次,至少得有一次,叫吾日三省吾身。东汉的杨震他知道每做一事,每动一个念头,都有天知地知,遇到人虽然只有两个人在暗室之中的谈话,那也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就是所谓杨震四知,要警惕。
  这里经文又说:
  【更於鸡鸣而起。孳孳为善。无非时刻操存。令此心镜恒明耳。心镜明。则善恶自己作得主。而祸福亦作得主。固天命在我矣。故论祸福自召之理。推本於存心。再附先儒格论。以宣太上之旨云。】
这里是接着上面的论述,「更于鸡鸣而起」,这里又提到,鸡鸣就是早晨的时候,早上天还未亮,鸡就开始叫了,公鸡啼晓。古人没有时钟,所以都是闻鸡而起,听到鸡叫了就马上起床。
《朱子治家格言》里讲,"黎明即起,洒扫庭厨,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这是居家第一要务,极平常却极重要。第一就是早起,曾国藩先生说,如果一个家庭的子弟不能早起,这家就是衰相,将来必要败,所以子弟在家里先要讲求不晏起,就是不能晚起。古时候鸡鸣而起,那现在大概五点钟就得起床了。如果是学佛修道还要提早,像寺院里面三点就起床,四点或者三点半就上早课。一个人能够早起,养成习惯,其实他一天的精神都会非常好。在中医上讲三点到五点这属于寅时,寅时就要起来,如果不起来,肺经不能得到舒展。实际上你多睡一个小时,对你并没有什么太大帮助,反而可能会有害处。
古人早起是为了勤学,所以「孳孳为善」,早起起来读圣贤书。格言联壁我记得开篇第一句就教我们,"要读书,要积德",这两桩事要终身不能够懈怠。
孳孳这个孳字是通假,通孜孜以求的孜,意思就是要很勤勉很努力的来为善,就是行善,积德。凡见到善事无论大小、无论难易,都要努力去做,只要有能力、有因缘,就不能推托,必须是尽心尽力直至圆满而后已。一早起来就要想到,我这一天我要行善,行善就开始了。行善不一定说一定要做事,只要能保持你的心不做恶,不动坏念头,这就是行善。所以佛家讲《十善业道》,都不是叫你要做什么事,只是教你什么呢?不要干那些坏事。身不干杀、盗、淫;口不讲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不起贪、瞋、痴,这就是为善。你根本不用费力气,只要防非止恶就行了。
「无非时刻操存」,可见得一天从早到晚,时时刻刻,都是我们为善之时,会修的人就是这里讲的,无非时刻操存。这个"操存"这个词出自《孟子》,《孟子·告子上》,引用孔子的话说,"操者存,舍者亡",这是讲操存。操是讲操律,就是能够把持住自己,你的心志不会退堕,你的言语不会造次,你的行为不会做恶,这是讲操,操律,操者存。你就能够有生存的这样一个福报,如果舍了就亡了,能够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的操律。
「令此心镜恒明耳」,心就像一个宝镜,这个镜子本来是可以放光遍照。但是如果我们内心有很多的恶念邪思,行为有很多的不善,那就像是灰尘把我们的心镜给遮蔽了,所以镜光就显不出来了,就没有光明了。要恢复我们的心镜光明,那就是要努力的去除那些灰尘污染,所以心地上的恶念邪思要洗刷干净,行为上不能有丝毫不善间杂,努力做克己的功夫,心镜就能够恒常光明。
人总是保持觉悟,心就不会放纵,不会做恶,最怕的是什么呢?七情五欲一起来,贪瞋痴慢现行了,自己就迷了。这一迷了,心就随着人欲了,就忘了天理了。所以从早到晚我们仔细观察,其实就是内心中人欲与天理在那交战呢,看看谁胜谁负。如果天理能战胜人欲,你就是在做操律的功夫,为善;反之,随顺了人欲,天理就不显了,心镜就失去了光明。
所以「心镜明,则善恶自己作得主」这是觉悟了,心镜能够光明显发,那些恶念就不容落脚,怕的就是迷,一迷下去的时候,自己在造恶都不知道,做不了主。所以能到做得了主的这个境界,功夫已经得力了,这时候「祸福亦作得了主」了。换句话说命运掌控在你自己手里了,你根本不用去问那些算命先生,你的命运由你自己改造,因为你能做得了主。凡夫就是做不了主,所以业力在牵引,一生祸福就有个定数,而自己确实改变不了,所以要改变命运,就是做心地上断恶修善的功夫。能做得了主心必须是定的,平的,不能乱,不能够妄念纷飞,心越定你就越能做得了主。
  「固天命在我矣」,这天命就是命运,命运就在我了,我手上了。人出生的时候就有命运,所以你要拿生辰八字来算算就能算得很准,可以算得出来。这个命运是过去生中造作的善恶因果而决定的,但是假如你学了圣贤教诲,你就可以改。那么你不学圣贤教诲也可以改,就改成恶的了,拼命造恶,穷凶极欲,那你原来有的福报很快就享完,积累了很多的恶业,那也就是命运也改了,所以命运操之在我手上,不在上天。所谓上天的命运都是过去的因造的,所结的果,而未来的果取决于现在的因。所以古人讲的,"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是什么呢?我们一出生的命运就不好,就好比是天作之孽,孽障,命运很不好,但是可以去改变。如果自作孽,你自己去作孽,那就不可活,活不下去了,注定是死路一条,这是《书经》《尚书·太甲》这篇里面讲的。
  所以「论祸福自召之理,推本於存心」,"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个道理很深,它的根本、根源都在我们的自心。所以整部《感应篇》实际上就是讲的心法,能够依教奉行,究竟圆满,你可以明心见性。
底下,「再附先儒格论」,后面附上过去的大儒,大圣大贤他们的格言,他们的言论。这个格论的格字有格物的意思,所谓格物就是跟物欲格斗,用天理战胜人欲,这是格的意思。
用这些先贤的教诲,「以宣太上之旨」,把太上的要旨、大意宣说的更为明显。
  我们来看下面26页:
  【或问鸡鸣而起。未与物接。如何为善。程子曰。只主於敬。便是为善。】
下面的这些先贤的教诲句句都精彩,句句都是格言。这里做了个设问,这「鸡鸣而起」,刚才讲的鸡叫的时候就起床了,就要孳孳为善了,那现在还没有接触外面事物呢,你刚起来了,还在床上,还没下地,还未曾与万物有什么接触,如何为善呢?这问得好,你看这个问话的人,以为为善就是从事上来做,实际上下面程子说的,不是从事上做,从心上做的。程子就是宋朝的程颐先生,伊川先生,前面我们介绍过了,这是大儒,是理学家,理学的奠基人,后来朱熹可以说是他的私塾弟子了。
程子说:"只主於敬,便是为善。"主於敬就是说心里头以敬为主宰,诚敬,这是儒家最讲究的学问,所以你看《礼记》开篇,《曲礼》第一句就说:"毋不敬,就是没有不恭敬的,样样都得恭敬,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要恭敬。这跟佛家讲的异曲同工,佛家你看这个普贤行愿,菩萨最究竟圆满的行门,也是第一句讲"礼敬诸佛"。这个诸佛也包括很广泛,过去、现在、未来都有诸佛,有情众生、无情众生皆是诸佛。所以礼敬一切,这是普贤行愿第一条,所以敬字实际上是大学问,那么这个有这个敬字就是为善。你想想你心里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恭敬,不敢有丝毫怠慢、放任,你怎么可能为恶呢?你不做恶就是为善。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只要不做恶那就是本善。所以圣贤学问它不难学,它不是要求你得有钱去布施,或者有能力去干事。不是,你只要不去做恶,那就是修圣贤之道。
下面:
【宋张子曰。正心之始。当以己心为严师。凡所动作则知惧。如此一二年间。守得牢固。自然心正。】  
这是引宋朝张子的话,张子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创始人之一,是程颢、程颐二程的表叔,跟程子还有亲戚关系,大儒大贤,他号横渠,所以后人也常称他做张横渠。横渠先生曾经做过官,但是学问造诣很深。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脍炙人口,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他这段话,这就是他一生学问的写照,没有真实学问讲不出这个话来。
张子,就是张横渠先生,这里说「正心之始」,儒家讲诚意正心,这是四书中的《大学》,三纲八目里头讲到的。三纲是所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身,以修身为本,而怎么修身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是修身,所以修的就是心呀,心要正。心怎么才能正呢?意要诚才行,意诚而后心正。什么叫意诚啊?这个诚字曾国藩先生讲,一念不生就是诚,心里空了,清净了,一念不生的时候,那就是诚。怎么才能使这意诚啊?你让我一念不生我做不到啊。冷静观察自己的念头,妄念纷飞,从哪做起呢?格物致知,格物是格除物欲,断烦恼啊;致知就是开智慧,用佛家的话来讲就是看破放下。看破是致知,格物是放下,看破一分放下一分,放下一分就看破一分,相辅相成,最后你才能够使得意诚心正。
所以这跟张子在这里讲的一样,正心开始的时候就是下手处,「当以己心为严师」,己心就是自己能观照的这个心,自己动什么念头自己要知道,如果不知道那就是无明,颠倒了。要以己心为严师,这就是老师,而且是严厉的老师,对自己一个小的恶念都不能放过,不能自恕,自己宽恕自己,"没关系了,这小念头,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也不会造什么大恶。"动一念伤害别人的心,占人便宜的心,见她色美,起心私之这个心。这些心虽然事情没做,但是它起来了,这就是贼,当下要把它拿下,要非常严厉,不可以自恕,不可以自欺。
  「凡所动作则知惧」,这个动作既包括身体的,也包括心中的。心中一念,念头一起那就叫动作;凡有一个念头起来了,就知道恐惧敬畏,真的是天知地知、鬼神皆知。古人有所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大学》里讲,"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言乎。"别看就你一个人在暗室当中,以为干了坏事,动了个恶念头没人知道,孰不知就在暗室里头都有十双眼睛盯着,十个指头指着你,天地鬼神都在旁边,怎么能够不生恐惧心呢,所以要戒慎恐惧,要慎独。自己独处的时候,一个人的时候,不可以有丝毫的歹念,不能放肆,不能有偷心,偷鸡摸狗的念头起来了,这都不可以。为什么呢?这些念头都有果报,而且心动神知,鬼神都知道。如果能够这样的来力行,来克服自己的妄念习气,下这种功夫,真干。
  「如此一二年间」,你只要一两年时间,这个根就扎好了。
「守得牢固。自然心正」,这个守字就是提醒我们要坚持,可能你做一天两天很用功,之后就开始懈怠了,慢慢的就放任了,这功夫就中断了。所以要坚持,守得牢固,就是永远都不可以自欺自恕,要真干,有过必改,妄念一起就要克制,儒道佛三家都是这样教导我们做这种修心诚意的功夫。那么我们现在一起来学《感应篇汇编》,预计大概要三年,三年扎根,古人能一、二年间就能做到,我们用三年时间增一倍。如果你真有诚意,我们每个礼拜天在一起研讨,在一起学习,一起反省,一起忏悔。这一天听了之后,一个礼拜其余的六天最好也都能每天听一遍,重复的听,或者《感应篇汇编》这些话重复的读诵,细细的咀嚼消化,对照自己的言行,认真的改过自新。三年如果你不间断,守得牢固,「自然心正」了。你就能够做到儒家诚意正心的境界了,那么也就是佛家讲的得清净心了,我们师父上人提到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这个有了很好的基础。
  下面引朱子就是朱熹先生的话:
  【朱子曰。罗先生教学者。静坐中。看喜怒哀乐未发时作何气象。此亦养心之要。】
  我们知道朱子,是理学的创始人,也是集大成者,南宋时期的大儒,非常有造诣。他这里讲,他讲了很多话,都在这里引用。这里说罗先生,这位罗先生也是宋朝一位大儒,他曾经跟二程的首传弟子杨时在谈《易经》,杨时在听到罗先生,他叫罗从彦,听到罗从彦讲的这个《易经》,知道他已经对圣贤之道通达了,所以说我弟子千余人没有人能及得上罗从彦的,对他高度的评价。朱熹朱夫子,他的父亲和老师,他老师叫李侗,都曾经拜罗从彦为师,换句话说朱夫子可以说是他的徒孙,罗先生的徒孙。他跟程子,跟李侗,跟朱熹并称为四大名儒,是很有造诣,他的大部分的著作都收入了《四库全书》。
  朱子在这里说「罗先生教学者」,学者就是在学习圣贤之道的人,不是我们现在讲的学者,现在学者只是搞知识,搞学术,没有真正落实克己复礼的功夫,没有真正做诚意正心的功夫。这里讲的学者是真干的人,学儒的人,不是搞儒学。
  「静坐中。看喜怒哀乐未发时作何气象。」,这个我们要去落实,平常心要静,少言语,少应酬,静坐的时候把心定下来观心,看看喜怒哀乐未发时是什么样的气象,什么样的一个状况。喜怒哀乐未发这是处于中庸,原文是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是讲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意思就是什么呢?你没有动情绪,喜怒哀乐都是七情,七情里头的四样。意思说没有动烦恼,这个没有动烦恼,没有动喜怒哀乐,那个时候就叫做中了,所以中道就是没有烦恼时候的境界。实际上这个境界即使是在你喜怒哀乐的当下,它也不会失去,你就有烦恼也不会障碍中道,只是你迷失了而已。
  这中道讲什么呢?就讲我们的真心,喜怒哀乐达不到的那个境界,意思是说妄念达不到,那就是真心境界,这个叫中,中庸是这么个讲法,跟佛家讲的心性是完全一样。如果我们在喜怒哀乐迷的时候,当然见不到中道,就迷失了真心。所以发的时候不能迷,发而皆中节就是没有迷,你还是觉悟,觉悟那就是自性性德作用。所以喜怒哀乐无非性德,这叫和,中和是这么讲法,这个讲法是藕益大师讲的,比儒家讲的更究竟,直接讲直指人心,直指人的心性。所以那个和就是修德,中就是性德,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这是讲中和的意思。所以当我们喜怒哀乐未发时,也就是不动念头时,你才能观到自己的本性。
  作何气象呢?这话真的有点像禅宗直指人心的话。念头不动时你是什么气象?这不就是父母未生时你本来面目,都是一样的意思。这跟参禅道理相同,参禅就是把心定下来,念头不动的时候,你才能大悟,才能够回归本性。
  「此亦养心之要」,这是,养心最重要关键,养心就是不动念头,念头动了费心神。所以常常动念头、常常思考,神都会伤。中医上讲多思伤神,多欲伤精,多言耗气,这些都要防止,养我们的精气神。
  【又曰。心须令只在一处。勿有外事参杂。仍须勤勤操守。临事勿暂放宽。人之精神。习久自成。若勤紧收拾。真个提得紧。虽半月见验可也。】
朱熹先生又说:
「必须令心只在一处」,这个儒佛讲的都是一样的,佛也告诉我们,"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就是让我们的心专注在一点上,念头集中。
「勿有外事参杂」,就不要去想别的事,心要空、要专注,这就是功夫。你比如说你听课的时候,你现在心里会不会打妄想,你能不能专注,你能不能只在一处。所以听课也是练功夫啊,你能够定定的听两小时,就是修两小时定,不打妄想也不昏沉,你这是练功啊。把这心的能量练出来了,你可以无事不办,"制心一处,无事不办"。那个心的能量不可思议,为什么呢?宇宙万物唯心所造,你可以用你的心力念力,转动乾坤,所以无事不办。我们现在什么事都办不了,为什么呢?心力不集中、心神涣散、妄念纷飞,定不下来。好比那个光,这个光若是分散的,隔一张纸都透不过去,但是如果这个光现在集中,集中到一点上,就叫激光,激光的能量就很大了,连钢板都能穿透。所以我们就要练我们的心力,没有别的,"只在一处,勿有外事参杂",不要让妄念参杂进来,有的时候立刻觉照。念佛是最好的养心方法,当我们有妄念的时候,马上提起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打掉所有的妄念,任何的念头都是妄念,系心一佛,专称名号。你念的功夫得力了,妄念不起了,就能得念佛三昧。念佛三昧你能成佛,真是无事不办,成佛都行啊,你还有什么事办不了的。
  「仍须勤勤操守」,这个功夫要在日常去练,很勤恳的来练,操是操练,守是守得住这个念头。修行人真正用功在哪里用啊?就是在你日常待人处事接物当中练。如果你说你躲到深山老林里面,练不成功的,那只是把你的妄念包藏起来了,没有缘让它发出来。实际上你没有那个功夫,等到你一出来又乱了,所以在境界上练心,练出真功夫出来。比如说人家骂你,你不要生气,这就是练功;人家赞叹你,你不要飘飘然,这都是练功的地方。操持守住这个念头,不为任何境界所动,八风吹不动,这就是有功夫了。
  「临事勿暂放宽」,勿就不要,暂就是短暂的,短暂的时间都不能放宽。时时刻刻都得抓紧,操持你的念头,这念头不能散不能松。临事,不管遇到什么事,好事坏事,急事闲事,那个心总是提得起来。正念分,什么叫正念呢?没有念头就是正念,这是最高的标准了。无念就是正念,但是凡夫确实做不到,怎么办呢?那就单提一念,阿弥陀佛,这个就是正念。无论在什么境界当中,这句佛号都能随时提得起来,不迷不忘,这就是真功夫。
  「人之精神。习久自成」,你的精神就能得到保养,你的心力就会越来越集中,能量就越来越大,时间久了,功夫成片了,得三昧了,那真的是自在了,这时候你不用刻意用功,功夫自然得力。刚开始下手功夫不得力,那是比较艰难。那个时候用功,确实是要非常的努力,等到用功用到很容易了,很习惯了,这就是得力,不用刻意功夫自成,刚开始刻意,后来就不刻意了。
  「若勤紧收拾。真个提得紧。虽半月见验可也。」这是告诉我们时间不长,如果你真的很勤奋很抓紧,收拾你的念头,在这个临事待人接物当中,时时观照,不忘失正念,更不起邪念,那么真个提得紧。你能这样用功啊,半个月就见效果,时间不长,两个礼拜。那这见什么效果呢?你发现妄念少了,烦恼少了,心清净了,有智慧了,有定力了,看事情看得很清楚,待人接物一点不乱,这就是很好的效果。甚至业障消除,什么业障呢?过去生中乃至今生,作了不善业,留下了这种不良的影响,可以得到化解。《了凡四训》上给我们讲,业障消除有效验。比如说晚上做梦不再做恶梦了;或者梦到游步太空,在天空中飞;或者梦到夜吐黑物,脏东西吐出来了;甚至什么呢?大白天你都排出很多毒,有的人刚学了一两个礼拜,他发现天天上厕所,而且上好多次,排出来的东西又黑又臭,这都是身体里头的污染,业障啊,排出来了就好了,身体就觉得轻松了;或甚至梦到佛菩萨、梦到圣贤,这都是很好的效验。但是有这样效验不要生欢喜心、不要着相,知道这就是感应就好了,还要继续努力的去修行,这就对了。否则你要是在这里头着相,甚至还到处跟人讲,高兴得不得了,这就着魔了。
  下面又说:
  【又曰。涵养本源之功。最易间断。然才觉间断。便是相续处。只要常自提撕。分寸积累将去。久久自然接续。打成一片矣。】
这里又讲到「涵养本源之功」,这个本源就是心地,涵养我们的心地,也就是修心啊,诚意正心。
「最易间断」,这是真的,你像我们念佛吧,念佛就是涵养本源之功,常常间断,就这么四个字你都念不成片。念着念着就打妄想,甚至有的人可能这十句佛号都夹杂妄想,所以功夫间断成不了片。但是这是很自然的、很正常的,对初学者必然的,你不要害怕,也不要气馁,要有坚勇心来坚持,要锲而不舍,不要退心。既然它断了,断了再念嘛,我就是老念着它,我就花时间,我就花精力,在这上面真干。什么时候发现间断,什么时候就提起佛号。
「然才觉间断。便是相续处」,这话说得好,关键是觉,你什么时候觉察我这打妄想了、间断了,这就是你功夫相续的时候,立刻提起佛号。什么时候起了恶念了,立刻当下觉照,放下,就是你善念相续,所以这句佛号是最好的方法,它专、它容易方便,行住坐卧、穿衣吃饭、随时随地都能念。只要念到从早到晚二十四小时都相续不断,这就是功夫成片了,到了这个功夫,往生绝对没问题了。
「只要常自提撕」,提就是提醒自己,常常觉悟,念头一起来马上觉察,马上提起佛号。所谓才动即觉,觉之即悟,念头一动立刻觉,就是常自提撕。觉了那个念头就没有了,所以妄念起来就不要理它,回归到佛号上。你不要想那妄念从哪来,怎么回事?这个妄念为什么会出生?越想妄念越多,不要观照念头,不要观照妄念,观照这句佛号就行。那妄念你越观照它越多,也不要想着我怎么断它,你越想断它越断不了。就像夏莲居老居士念佛谒里头讲的:"念佛不断妄想",不要你断妄想;"欲断妄想去一添两",你刚想断一个妄想,就等于添了两个妄想,原来一个妄想,现在你又加了一个想断妄想的念头,两个妄念了,越断越多。所以不要理它就好,只理会阿弥陀佛。
这样「分寸积累将去。久久自然接续。打成一片矣。」,一点一滴、一分一寸这样积累你的正念,积累念佛功夫,这样久久自然接续,时间久了你就能成片。念佛功夫成片了,你《感应篇》全部做到了,所有戒律都能做得好,这叫定功戒。念久了就开智慧了,开智慧了就理一心不乱了,你现前就等于是做了法身大士,就大彻大悟的境界了。所以功夫要打成一片,得要老老实实的念,做钝功夫,不能够投机取巧想求捷径,想求捷径是永远找不到捷径,而且越绕越远,老老实实就是捷径。藕益大师讲,"要死尽偷心来念佛"。什么叫偷心?你想找捷径,想快速成就,这都叫偷心,都叫不老实。这句佛号你就老实,想起就念、想起就念;断了,断了没关系,也不要后悔、也不要悔恨内疚怎么我又断了?那都叫打妄想,断了我马上提起来就好了。不要花功夫在那里悔恨,在那里愧疚自责啊,不需要,想起来就念。所以才觉间断,便是相续处,你的功夫就相续了,那就念吧,念熟了,它自然就不间断。原来是妄想打得很熟,妄想功夫高,念佛功夫低。这古德讲修行就是"熟处做生,生处做熟",妄想原来很熟,现在让它生疏,不理它就生疏;念佛原来很生疏,现在念熟,这句阿弥陀佛把它念熟就行。
下面又说:
【又曰。静中私意横生。学者之通患。能自省察至此。甚不易得。此当以敬为主。而深察私意之萌。多为何事。就其重处。痛加惩窒。久久纯熟。自当见效。不可计功旦暮。而多为说以乱之也。】
这一段又讲到,「静中」就是静处静坐的时候,心平静下来了,你会发现「私意横生」,这是学者的通病。修学的人你不修你不会觉察,你真修的时候你会发现真的这样,心里一静来,哎呀,自私自利的念头生出来了,妄念纷飞。
我举几条,「私意」,什么私意呢?自私自利的念头。比如说跟人相处你有是非的念头:某人好某人不好,爱憎的念头,这人我爱他,我喜欢他;那人我厌恶他,讨厌憎恶,这都是私欲。还有什么呢?恩仇报复的念头:这个人对我有恩常常念着报答,固然这是好的,但是也是妄念;那个人一跟我有仇,我常常要报仇,想着这个念头,那是恶念。还有什么呢?高己卑人的念头:觉得自己很不错看不起别人。还有什么呢?面子很薄:人家给我们一个脸色看,心里就老寻思着放不下;人家稍有对我们不恭敬,有意无意,我们就老念着,心不平。这些都属于私意,有自己嘛。有自己就是私意,无我就没有私意了。你想想我都没有了,那人家对我恭敬也好、赞叹也好,我也不值得欢喜,根本没有那个他恭敬的对象,谁去欢喜呀。人家给我脸色看,人家打我骂我、障碍我、陷害我,我也不用生瞋恚,我都没有了,哪里有他障碍我,陷害我这个对象呢?只要放下我,妄念百分之九十都没有了。
但是这是「学者之通患」,患就是毛病习气,每个人都有,而且是什么呢?好像不修的时候你觉得没有,一修的时候它就有了。比如说不念佛的时候你好像还没那么些坏念头,怎么一念佛这念头全出来了,是不是念佛把它们念出来的?不是。实际上平常就很多,只是平常你心太粗了,心浮气躁,根本没觉察出来。一念佛心一静下来,全出来了,你看到了察觉了。这时候你不要害怕,不是念佛把它念出来的,是念佛中你发现了。
「能自省察至此。甚不易得」,很不错了,很难得了,你至少能观察出来了,这是第一步,你如果察觉都察觉不出来,那你这念头怎么克服。所以念佛第一就是察觉自己的妄念很多,然后怎么办呢?
「此当以敬为主」,主敬存诚,心里要诚敬,心要定下来。
「深察私意之萌」,去观察我这个念头从哪出来的,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这就是做反省。不外乎就十六个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 就是这十六个字,就是私意从这儿出来的,所以反省之后要把它放下。念佛的好处首先就是让你察觉到有哪些恶念,察觉了你才能放下,往往障碍你功夫成片的,就是你平常放不下的。
所以「多为何事」,自己问自己,到底什么事情我放不下。比如说你念佛的时候念着念着,念你儿子,那就是你儿子没放下呗,想着"哎呀他今天谁照顾呀,上学没有,今天有没有背《弟子规》啊,有没有打架,有没有骂人了",你想这些都是妄念,就是你没放下。放下了不是说你就不关心他,不教育他,不是,事上该做就得做,但是做完了立刻放下,提起佛号的时候,心就空了。这样你能制心一处,念佛也能念得好,照顾孩子也能照顾得好。
所以念佛觉察到自己私意从哪出来的?「就其重处」,那个最重的念头,对我影响最大的,那个地方。
「痛加惩窒」,朱子所谓惩忿,窒欲。惩忿,就是忿怒的时候要克服;欲望起来了,要把它克制,都叫惩忿窒欲,痛加惩窒,那就是不能有稍微的姑息纵容,要很认真很努力的来改正。往往就是忿怒、瞋恚、欲望,就是贪瞋会导致我们很深重的这些恶念。贪的对象很多,所谓欲就是贪欲,五大类:财、色、名、食、睡,这五大类自己检点。每个人贪的对象有轻有重不一样,但总不出这五条,贪世间的东西,那么出世间的佛法也不能贪。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学,这个老师好就跟这个老师,隔两天又听说那个老师好,又跟那个老师,那都是属于贪,就是欲望都要把它克制,心才能清静。不顺心的时候,逆境的时候不能生瞋恚,心平气和,这叫治心,对治自己的心所起的毛病习气。
「久久纯熟」,功夫纯熟了,
「自当见效」,效果自然就出现了。什么效果呢?就是刚才讲的烦恼少了,心清静了,智慧长了,他是自然而然。
「不可计功旦暮」,这也是学者通病,我以前就是这个问题,计功求速。听我们师父上人讲要扎根,好,规定自己四个月扎完,四个月下来了,功夫不扎实。好,规定自己一年扎好根,一年下来了,是有点进步,也还是不怎么样。就是这样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都想快速完成任务,计功求速的心理,实际上根都不深,往往就是拔苗助长,越想快越慢,欲速则不达。所以现在我们干脆"宽为限,紧用功",放宽期限。放多宽呢?我跟大家老实讲,这一辈子都来扎根,这是老实话,不要好高骛远。你的根越深,你修行成就就越大,它自然的。所以与其把你的志向往上去攀,不如你把志向往下去深扎,根越深哪树就长得越茂盛,一辈子扎根。
所以《感应篇》一辈子得念,一辈子要用它来做功过格,一辈子下来能够这样持守,那你就成圣成贤了,往生西方绝定有把握,而且你留下的著作真叫做永垂不朽。如果你想搞大经大论,忽视了扎根教育,搞到最后,只是变成学术,你的作品不可能传世。为什么呢?要传世的作品必须有厚德做根基。我们的德不厚,那个作品人死了以后就没人看了,就叫枉废工夫,倒不如拿这些时间来扎根。怎么扎根呢?就是这样天天用功过格对照自己,反省自己,起心动念都要省察,都不可放肆,从最重的习气开始改起痛加惩治,重的习气改了,轻的习气就容易改了。紧用功,但是我们不求速,我们甘心做钝功夫。这部《感应篇汇编》咱们就是一个礼拜认真的讲一次,其余的时间就是做对照做反省,这样我们的学问才是实学,脚踏实地。三年讲完,我们扎三年,五年讲完就扎五年。讲完之后再讲,你学完之后再学,反反复复。不要求多,要专精,功夫就得力。
所以不可计功旦暮,旦暮就是从早到晚,就能成就了不可能。因为从小我们没把根扎好,现在一辈子就得要扎,稍微一松懈,就前功尽弃。真的我们现在的定慧力敌不过外面的诱惑,如果一稍微松懈了,那财色名利外面的诱惑,自己真挡不住,真的会堕落。
不可计功旦暮,「而多为说以乱之也」,这就是什么呢?学的不扎实,听的很多,学的很乱不专精,自己反而就功夫不得力,所以为学修道重在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部《感应篇汇编》实在是最好的教材,这里面儒释道最精髓的教诲全在其中,读这一部书,儒释道精要都读了。印光祖师讲,这是最好的《感应篇》注解,而《感应篇》又是我们学习圣贤的第一善书。这是祖师慧眼,拈出这么一个小册子给我们,让我们一生受用。
下面又说:
【又曰。心存。羣妄自然退听。】
这个心是正念,心存正念,我们具体做法就是念佛,只要这句佛号在,你没忘你没丢;羣妄自然退听,所有的妄念自然就退让,听是听从顺从,顺从你的正念,这句佛号作主,正念作主,妄念就不生。
【 又曰。孔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便是存心之法。】
  这是引用孔老夫子讲的话,这句话在《论语》当中,樊迟问仁这一章,樊迟是孔子的学生,他有一天问什么是仁?仁爱的仁,孔子老师说仁。那什么是仁呢?孔老夫子就答复他,"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就是这三项即使到了夷狄,就是那个少数民族野蛮地区,都不可以放弃,不可以抛弃,就是终身要奉行。这三句,「居处恭」你无论在哪,日常起居,都要恭恭敬敬;「执事敬」,临事,做事了,也是这样恭敬;「与人忠」,与人是待人,待人要忠信,不欺,要诚敬。所以这三项就是讲诚敬,就是克己复礼。凡是不诚敬就是因为自己习气作主,把习气克服掉,那么诚敬心就现前了。这是「存心之法」,我们怎么样存心?我们心摆在哪?就摆在这诚敬。
  下面举两个例子说,让我们知道什么叫诚敬,其实一点不难。
  【如说话觉得不是。便莫说。做事觉得不是。便莫做。亦是存心之法。】
  这里讲得很具体,让我们就可以落实。你说诚敬,我怎么诚敬啊?我觉得我很诚敬了,那你在说话行事的时候,你就可以反省,如果说话觉得不是,这话不能说,那就不说呗。如果觉得不是,还要说,那就不诚敬。这件事觉得不妥当,那就不要做嘛,做了就是不诚敬。所以说话,行事用自己的良知去判断。王阳明先生讲至良知啊。良知人人本有,就是我们的良心,就是本性本有的智慧,本善,你要用它才行。用它不难,只要你自己不要自欺欺人,你自然就知道,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那是你良知在作用。如果你知道它不该做还去做,那叫自欺,那就是不诚敬,这就是存心之法。
  【又曰。学问须自警醒。瑞岩和尚。每日间常自问。主人翁惺惺否。自答曰。惺惺。学者宜法。】
这里又讲到学问呢,什么是真实学问?「须自警醒」,自己能够警醒自己,不要疑,这就是学问。你看圣贤讲的学问跟现在讲的不同,现在说你很有学问,你读的书很多,拿的学位很多很高,那叫学问,错了!学位不等于学问,知识不等于智慧,这里讲的学问是真智慧。真智慧怎么来的?你能够时时保持觉醒不迷,就是真学问、真智慧。
所以过去瑞岩和尚,他也是一位开悟的大德,他每天怎么来参禅呢?他就是坐在石头上,每天唤「主人翁惺惺否」?这是他参的话头,自问自答。主人翁是谁呀?就是自己的心,心是主人翁呀。惺惺,就是觉醒清醒,自己的心你是不是觉醒了,还是迷惑颠倒了。
那么问的时候,「自答曰。惺惺」,我的心觉醒,我没有迷。保持不迷,这就是佛,佛就是觉而不迷,迷了就是凡夫。凡圣就是一个迷一个觉,凡夫也本有如来智慧、德能、相好,只是因为迷了就迷失了,好像没有了,实际上没有真的失去,它还在,如来智慧德相还在,但是得不到他的受用。只要觉而不迷,这些受用就现前了。所以观自在菩萨修的就是这个功夫,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从她度人的这个德上讲,观自在从她自度这个方向上讲。什么叫观自在?教我们这个法门,观你自心在不在,就叫观自在。就是这位瑞岩和尚自问自答,主人翁惺惺否,自性在不在?自性在,觉了,自性丢了,这就迷了。
  「学者宜法」,真正修学的人应当效法。我们怎么做呢?我们念佛人也不需要问主人翁惺惺否,我们改成阿弥陀佛。观自在观什么呢?观佛号在不在,阿弥陀佛有没有丢掉,有没有忘掉,阿弥陀佛现在听得清清楚楚,这就在了。所以印光大师教我们念佛法,用十念记数,念十句佛号。每一句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心里记数记得清清楚楚,三个清清楚楚。摄住你的心、口、耳三根,佛号真在。佛号在你就是念佛,你没打妄想,就是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里都摄三根就把六根都摄了,心、耳、口,六根当中三个根够了。而三根当中最重要的是耳根,用耳朵听自己念佛,听得到就是惺惺,就是觉,就是念佛时;听不到了就迷了,就在打妄想。
  下面:
【门人周彦文问曰。】这是朱子朱熹先生的学生,周彦文他问。
【近觉行坐语默。皆瞒不得自己。朱子曰。此是得力处。心灵到身上来了。但时时默识而存之。】
你看学儒怎么学?从这里就看到了,大学问都是从这里点点滴滴克己功夫得来。朱子的这个学生他在用功,跟老师汇报,说近来觉得行坐语默,走啊,坐啊,讲话的时候啊,静默的时候啊,「都瞒不得自己」,意思说正念没有丢,能观照得出来。朱子,他的老师就赞叹他,这就是功夫得力了。为什么呢?你的心灵到了身上来了,你的心没有在外面攀缘了。孟子曾经说过,"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我们平常的心都放出去了,没有收回来,在六尘境界色声香味触法上面去攀缘追逐尘境,丢了本性。所以现在要把心从尘境上收回来,这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谓都摄六根。朱子说心灵到身上来了,意思是你收回来了,这是实学,孟子所谓的真实学问。
那我们念佛人用一句佛号叫净念,净念相继就能都摄六根,都摄六根才能净念相继,就用这个念佛方法。
「但时时默识而存之」,孔子在《论语》中讲"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这个默而识之,讲的很深,一般古德讲就是要静默,要记住;这个识就是记住,理解得很浅。要从深处理解是什么呢?那个心是寂然不动就叫默,不是不说话了就是默了,不说话心还在乱动都不叫默,心都不动了。那心如止水,就像湖水很平静,一个波澜没有,外面的境界,山河大地、树叶花草照得很清楚。如果稍微有一动,微风一过波澜起伏,这心就照不到了,照得不清楚了,所以"默而识之"是心完全平静的时候,能照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这叫识。它那个外面的境界没有被扭曲,完完全全记录下来了,这是真实学问。然后学而不厌,就是自己受用,诲人不倦呢,教他受用。孔老夫子一生就在追求这种学问,所以他说"何有于我哉",很谦虚,我哪里有做得到呢,实际上孔老夫子真正做到了。那么"学而不厌,诲而不倦",这都不难,难是难在"默而识之",心能不动,这就是佛家讲的戒定慧功夫。所以"默识而存之",让这个正念不失长存,所以儒家、佛家、道家讲的理是相同的。《感应篇汇编》可贵之处就是融汇三家道理,来给我们做开解,我们这里也会讲的很多,像儒家《论语》、《四书》都谈到了,佛家的经典这些都会引用,这本书可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国学,精要本。
下面又说:
【宋陈烈苦无记性。偶读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忽悟曰。我心不曾收得。如何记得。乃闭门静坐。不读书百余日。以收放心。遂读书。一览无遗。】
这里讲了宋朝的陈烈先生,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儒圣贤,从小就品行端正,敬老尊贤,所以学问品德在乡邻里都为人们称叹,很多人跟他学习,学生有数百位。他不做官,朝庭多次的要召请他,还有这些官员多次推荐他,他都婉言拒绝,真的名闻利养一丝毫都不沾,安贫乐道。他自己靠教书一点点收入,家里不富裕,人家给他一些供养,只要有余他都拿去布施济贫。四十年都是这样安贫乐道来深入经典,所以他是个大通家。司马光评价他平生操守出于诚实,为人非常诚敬,这跟佛家的出家修道人几乎都能够媲美了,安贫乐道,所以有真实学问,真实的品行。
你看这里讲了他的故事,他过去读书「苦无记性」,记忆力比较差。读书一个是讲悟性,一个是讲记性,两者都不可缺。陈烈记性很差,记不住,结果读到孟子讲到的,刚才我们也讲了这句: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我们学什么呀?不是说你要记很多那些文词、句子,那个不是学问,学问就是把自己放出去的心收回来。结果陈烈读到这句悟了,开悟了,就明白了。你看孔子、孟子都是这样来修的,这叫真学儒啊。后世的儒者只是搞文字辞章去了,忘了什么是真实学问。我们学佛也是一样,你有没有真实的修行,你能不能够开悟,跟你读多少经典,听多少经没关系,关键是你能不能够把你的念头收回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天台讲止观,止就是放下,把妄念放下你就把心收回来了。观就是看破,看破才能放下,放下就帮着你看破,看破是开悟啊。所以陈烈就开悟了,悟到什么呢?
「我心不曾收得。如何记得。」
我从来没有去做收心的功夫,即使是学经典也是打妄想,那怎么可能记得圣贤的教诲呢?真难得。悟了之后就真干,于是就做收心的功夫。
「乃闭门静坐。不读书百余日」,万念放下了,一念不生,把妄念全部都斩除掉,心就收回来了。书都不读,读书都会打妄想,你随着书里的意思你会思考,那叫打妄想。一百多天,三个多月,「以收放心」,就做这个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这样的功夫。
结果这一百多天下来之后,智慧开了,遂读书「一览无遗」。以后再读书过目成诵,自然就记住了,没有遗漏的。我们说这太神了,怎么却真的可以这样吗?确实。为什么呢?自性当中本来具足万法,圣贤教诲,一切的学问全是你自性中本有的。不用学他自己就具足了,所以只要把这些妄念放下,真心现前了,不学全通了。
所以我们看了这段,上了年纪的人也不用苦恼了,原来做学问不用你记很多,求其放心而已。记不住没关系,这《感应篇》背不下来也没关系,怎么做呀?老老实实把念头收拾干净。怎么收呀?最好是念佛。所以每天如果能够听经六个小时,念佛六个小时,天天都干,听经也不要记住,也不用做笔记,当然你学古文的例外,学古文你可以做。这个词怎么念,怎么意思,那是做知识的学习。年轻人可以这么做,上了年纪的也不必了,就是专心听,听懂了你就懂,听不懂你就放这吧,再重复听。听的时候全神贯注不打妄想,即不昏沉也不掉举,掉举就是打妄想心不定,就是专注的听,念佛专注的念,就是收心。等到什么时候你也开悟了,这个开悟不一定是大彻大悟,但是也是大悟,心真正清净了就有大悟。然后你再读书,一览无遗,过目不忘啊,而且你一听一看全懂。人家来请教你,你可以讲得头头是道,让他也开悟。
所以我们上了中年的人,读到这一段也就有信心了,原来现在读书也不晚,现在做学问也不晚,方法用对了就行,就是求其放心,就是都摄六根。实际上孩子背书也是都摄六根,也是在求其放心,背书主要目的不是记那些词章文句,主要目的就是让你能够心定下来,不能打妄想。小孩他也爱打妄想,想想我得吃冰淇淋了,我得吃汉堡包了,老想这个不行,就是让你背经,心就专注,放出去的心就收回来了,不想冰淇淋,不想汉堡包了,想着经文久了之后,他也能开悟,这就是修戒定慧。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有讲的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以上文稿仅供内部学习参考,由于水平有限,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大德批评指正。感恩顶礼!)

标签: # 这是 # 妄念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