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3大危机,你中了几个
01
大四临近毕业的时候,我找了个实习。
为了方便上下班,于是在公司附近和朋友合租。
每个月人均2000块钱的租金,去掉了工资的大半。
每天回到家精疲力尽,根本无心做饭,叫外卖总吃不完,第二天基本全坏掉。
后来慢慢习惯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搬家,一个人去医院。
有时会因为别人的一点善意而心潮澎湃,有时又会因为一件小事,在欣喜和绝望中来来回回,孤独往返。
典型的“空巢青年”。
我身边的朋友,很多也都是空巢青年。
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远离家乡,只身一人来到大城市奋斗。
虽然经常在网络上叫嚣着:每天都好孤单啊。
但实际上并不愿意出去社交,也懒得花时间去认识新人群。
在好奇心研究所发起的“你是如何扮演城市空巢青年”的调查中,受访者将“宅”的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工作日会计划一个完美的周末,然后到了周末一个人在家宅两天。
到周日下午了,觉得必须出去走走,去趟商场,哪里人多往哪扎,商场每层转一圈,空手回家。
穷且宅,总是独自一人又渴望社交和陪伴。
知乎上有一个“如何看待空巢青年”的话题,一些答主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
孤独的像条狗,但其实连狗都养不起;
我和siri成为了好朋友。在沙发上看电视睡着了,醒了发现一切如旧,没人给我盖被子,没人关电视……
其实随着资源的倾斜,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多,空巢现象只会越来越严重。
既然做出了一个人奋斗的选择,那就要有活出一支队伍的准备。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159:孤独》中提到:孤独是一种普遍的情绪。
与其抱怨,倒不如学会与孤独相处,享受独处。
02
除了孤独之外,年轻人还面临着健康危机。
一位医生朋友最近发微博感叹,说回了趟母校参加同学聚会,结果被朋友说她的头发越来越少了。
没过多久我看见她又发了一张淘宝订单截图。
说增发洗发水已经买好,维生素片也已经下单,枸杞和保温杯也开始准备起来了。
一开始觉得很搞笑,便在评论底下跟她打趣。
没想到她直接私信我她工作3年间的发量对比图,有图有真相,近期的发量确实大不如前。
不光是这位朋友,以前大学时期可以玩通宵不停歇的小伙伴,现在也慢慢开始把养生挂在嘴边了。
我们害怕变老、害怕脱发,害怕熬夜猝死,也开始担心着很多本不需要在这个年纪忧愁的健康问题。
曾经看过一个报道,调查了当代年轻人的健康状况。
一名在放射科工作的医生告诉记者:
最近几年,我国慢性病患病人群正呈现年轻化趋势。
很多年轻人健康意识淡薄,以为年轻就是健康的“本钱”。
然而,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会让身体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和疲惫状态,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普通如我们,对自己最好的投资就是保持精力,千万不要牺牲身体去换钱。
想起大学教师于娟写过的一段话: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加班,给自己太多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03
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天。
他说在上海工作了3年,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终于得到了上司的赏识,下个月就要升职了,工资还是之前的2倍。
刚想着要恭喜他,终于苦尽甘来了。
没想到他却叹了口气,告诉我最后还是决定回家乡工作了。
原来朋友的父亲,前段时间生了场病,为了照顾父亲,他请了半个月的假,以为病情很快就会好转,没想到却急转直下。
作为独生子,他不得不放弃在上海的工作,回到家乡重新开始。
他说他根本没想到,才刚进入社会不满5年,就已经提前感受到了养老危机。
知乎上有个很火的话题,叫做:年纪轻轻就面临养老危机是一种什么体验?
有个答主的真实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父母两人都60多岁了,父母的上一代还有一位老人,90多岁。
父母虽然大病没有,但是小病不断。
两人一边照顾90多岁的老人,一边还要互助养老。
但是最近,这种平衡越来越难维持了,因为父亲摔跤导致骨折,现在住进了医院。
这一下,原先照顾老人的主力没有了,还得找护工照顾父亲。
微薄的工资难以维持医疗的巨额开销。
每天睁开眼睛就是计算一下,今天大概要花多少钱。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没有人是不焦虑的。
社会的节奏太快,每个人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不停地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努力。
04
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
前有中年危机,后有现在大家常说的青年危机。
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几乎所有人在年轻时都会非常焦虑、晕头转向,所以不要惊慌。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童年不幸的小女孩问杀手莱昂:
是不是人生总是如此艰难,还是只有童年如此?
总是如此。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容易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踏实地去接受。
接受不能避免的低谷与迷茫,才能以最好的状态面对接下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