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专注力,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公共号:小说写作指南 作者:小涵 封面图:小南
老友们,七月好
根据上期的投票结果,小涵决定下期讲一讲言情小说的写作心得
这期咱们不聊特定类型小说创作套路,咱们聊一聊小说创作中个人动力不足以及如何保持专注的问题
有很多小伙伴给我私信说,我非常想写作,可是一写作就分心,一会儿打开手机看微信,一会儿刷微博,就是静不下心去写。自控力太差了,我该怎么办?
人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是你本可能成为那个自己想成为的人,和心爱的人过自己想过的的生活,却因为种种原因(主要是自己的原因)与这一切失之交臂,浑浑噩噩抱憾终生
一
你准备好成为那个自己想成为的人了吗?
输入输出的不对称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花了半年时间终于写完了一本小说,你的读者用不了半个月就能把它读完
从古至今,永远是内容输出者(创作者)付出的多,却得到的少;而内容输入者(消费者)仅仅花费少量时间与金钱就能得到不费力的消遣
曹雪芹耗费毕生的精力就写出一部红楼梦,而我们却不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去读它
内容输出者干的往往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们写作前耗费大量时间收集素材,写作时忍受着孤独与诱惑,对每一个字没一段话进行推敲,写完好面临着无人阅读的惨淡命运,即使有人读了,也觉得不过如此,甚至嘲笑作者
不仅写小说如此,拍电影,体育运动等劳动都是如此
拿篮球运动来说,球星科比曾说过一句很励志的话: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多少人只看到了他在球场上美如画的投篮,崇拜他英雄般的3连冠,或者嘲弄他总是框框框的打铁
可又有多少人看到我科背后日复一日的重复性训练?
为了在NBA赛场上打他个20,30分钟,多少球员在场下付出了2000,3000个小时的努力?
而观众们做到场边,吹着空调,吃着爆米花,就能享受着赏心悦目的比赛,还不时对他们的表现评头论足
最近,抖音大火,我们可以拿着手机毫不费力不动脑子地刷着各种各样的短视频,一刷就是好几个小时
可那些一个两,三分钟的短视频,拍摄者可能要用上两三天的时间,吃尽苦头才能拍好
我们不必羡慕他们出名了,挣钱了,因为那是他们应得的
还有千千万万个创作者们,创作出的东西无人问津
艺术大师梵高的作品在他生前无人问津,哲学家尼采被当时的人称为疯子
能在特定领域坚持输出的人,都不是普通人
因为人性就是趋利避害,好逸恶劳的,我们就是喜欢那些不经思考不经努力就能得到的快乐
输出,消耗时间精力不说,还面临着没有回报的窘境
但是如果我足够热爱某样东西,即使没有回报也没关系
如果我有足够的意志力,我就能坚持创作下去
如果我有一定的天赋,我就能创作出不错的东西
如果正好时代需要我的作品,我的创作就能影响更多人,变得有一定意义
还有,作为一个输出者,热爱,天赋,意志力,机遇,健康这些必备要素缺一不可
作为一个输入者,则没有那么多的要求,你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现在,明明知道了付出与回报的极不对等,你准备好做一个输出者吗?
想写出小说,我们控制不了天赋,机遇这些天生就有的或者外在的要素
我们能控制住的,只有自己的意志力
足够的热爱+强大的意志力能确保我们完成一部小说
二
如何知道自己足够热爱呢?
网球,圆圈,三万天
在一个宁静的早晨,独自坐在窗前,
列出自己的欲望清单,想一想自己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自己存在的理由是什么?
硅谷明星公司Dropbox创始人Drew有一句话说得好,工作最认真的人不是因为他们自律,而是因为他们在解决一个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每天精神爆棚……
他还有一个著名的理论,网球,圆圈,三万天
网球代表我们最想做的事,圆圈代表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五个人,三万天即我们一生所能活的的时间,大约是82年
你看,我们大多数人存在的理由,活着的理由无非是三点:这世上有我们喜欢的事,有我们喜欢的人,有可以虚度的大把美好时光
薛之谦在《暧昧》中唱到:现在的感情都暧昧,你大可不必为难找般配,付出的人排队谈体会……
在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今天,不管是职业还是爱情,我们的试错成本太低了,选择这么多,不行咱就换
我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心血来潮学画画,明天一时兴起玩音乐,后天又立志成为大小说家,
兴趣广泛没有错,可是要知道,我们的生命只有短短三万天啊,身为一个没有任何buff加持的普通人,在不断的选择试错中,很有可能挑花了眼,捡了苞谷丢了芝麻,最后成为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的人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专注力成为了人最宝贵的品质
年轻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尝试,多做选择,不这样做你怎么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擅长什么,适合什么?
可是到了一定阶段,我们的心就该定下来了,该给努力以方向,给努力以意义
著名作家九把刀的母亲生过一场大病,无钱治病,他别无选择,只能逼自己写出一部有一部畅销书,拯救了母亲
我们努力的意义不仅仅是期望自己能成为那个想成为的人,更是为了保护我们的亲人爱人友人能有尊严地活下去
人生有五度:宽度,高度,温度,深度,长度
输出者往往励志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深度
但也有人注重挣大钱开豪车,想让自己的人生有一定高度
还有人喜欢平平凡凡,和家人在一起就很快乐,他们注重的是人生的温度
……
这些没有高下对错之分,人各有志,人生短短三万天,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就挺好
所以说,经过一番试错后,发现自己不适合当输出者,做一个平平凡凡的普通人,有一两个小爱好也无可厚非
那些真正使我们快乐的东西,可以是金钱,可以是亲情,也可以是创作……
三
如何磨砺意志力,一步步接近我们想为之奋斗的东西?
有时候不是我们没有意志力,而是我们真的太累了,为了生计忙碌了一整天,工作了一整天,我们需要放松,需要消遣,承认自己的身体与大脑的局限性,适当的放松没关系
文学评论家唐诺曾说过:
我不反对休息(尽管我所理解心智的休息其实并不像肉体疲惫后的休息,它不是一种关闭式的不思不想,方式更接近饮食滋养而不是睡眠不动,因此看好的书,听好的音乐,想好的事,其实是心智的最好休息方式),但在此同时,当更好的东西出现时,你的鉴赏力不待你辛苦发动自然会起着作用,它不仅不会妨碍你的休息,反而会让你有着更多的满足和幸福之感
好的休息不是漫无目的地刷抖音刷微博刷知乎刷头条,玩各种手游
而是有目的去看一部电影,读一本书
好书好电影好音乐都是成体系的人类智慧的精华,他们既能让你消遣,还能让你体验不一样的东西
而抖音微博这些信息产品都是碎片化的,不成体系的东西,他们给予你短暂的刺激,让你不停地去刷去看,事后却往往不记得自己看过什么,干过什么,只得到了虚假的满足感和无尽的空虚
所以说,如果我们真想学一件东西,不要在公共号上,知乎上寻找答案,你想学习写作,就买相关的写作书籍,人家都是成体系的知识,而不是公众号这种碎片化的零散的“知道”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说,人们会渐渐爱上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们之所以总是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是因为在远古时期,原始人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当他们偶然得到一顿大餐后,总会吃到再也吃不进去为止,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获得食物。这种专注于眼下的快乐,即时的满足反而有利于原始人的生存
为什么有人愿意吃生活的苦,却不永远吃学习的苦?
最重要的原因是学习有着较长的反馈机制,你辛辛苦苦学习一年,才可能在期末获得好成绩
与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学习上,我为什么不玩游戏,刷抖音获取当下的,即时的快乐?
一把王者荣耀20分钟一局,我能立马得到结果,得到反馈
一则短视频两三分钟,我能立马看完,得到快乐
这些东西不需要我们怎么思考(当然,王者荣耀的职业玩家也需要思考局势),只需要我们凭惯性和本能就能得到大量当下的满足
只注重当下快乐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它消消吞噬者你的时间和精力
而在于它慢慢地消磨着你的心志,让你失去向上的意志和获取长期满足的能力
它让你变得越来越不耐烦,当你习惯了一个又一个两三分钟的短视频后,你可能再也看不进去一部120分钟的电影
当你习惯于头条式的碎片化文章后,在晚上的一个完整时间段,你可能再也看不进去一本300页的图书
当你习惯了当下快餐式的“爱情”(约炮)后,你可能再也不会像曾经那样花费大量时间和一个异性相知相爱相守
再举一个众所周知的心理学例子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他们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独自呆在一个小屋里,屋里的座子上放着好吃的糖果。心理学家告诉孩子,你可以现在就把糖果吃掉,或者等一会儿再吃,如果你能等一会儿吃掉糖果,你就可以获得额外的糖果奖励
大多数孩子不能控制住自己,立马就把糖果吃掉了,只有少数孩子经住了诱惑,获得了额外奖励
实验并未到此结束,心理学家继续对这批孩子进行追踪研究,多年后,那些当年克服了诱惑的孩子比那些立马就把糖果吃掉的孩子生活得更好
我想这个实验不仅仅告诉了我们忍耐的重要性,它更是告诉我们,人有欲望不是坏事,但人可以在诱惑面前,控制住自己的生物性本能,获取心智的自由
自由不是你可以做什么,而是你可以控制自己不去做什么
当下的即时的满足往往如过眼烟云,享乐之后是无限的空虚和对自己碌碌无为的懊悔
经过一定时间的忍耐,付出而得到的快乐,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有意义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不可见欲,使民心不乱
我们心中都有原始的本能的欲望,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能勾起这些欲望,让我们丧失自控力,臣服于短期的快乐之下
人心中的欲望难去,但我们可以远离勾起欲望的东西
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意志力,多少次玩完这把就睡,刷完这条就读书,成了可笑的完成不了的fiag
设计这些产品的人永远比你聪明,他们洞察人性的弱点,想的是如何让你上瘾,让你欲罢不能,好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
手机上瘾怎么办,玩游戏,刷头条,看微信停不下来怎么办?
很简单,一开始就不要安装这些消耗我们心智的app,
安装了的话我们可以增加打开难度,把他们统一放在一个不常用的次级文件夹里
当你独处的时候,把手机放在另一个房间或者直接放在抽屉里,让自己看不到它
把那些积极的刺激物放在我们随处可见,随手可拿的地方,比方说放一两本书在床头
比方说把你的目标写在纸上,贴墙上,让自己每天都能看见它,每天都能清醒地记着自己真正要做什么事,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结尾写到:
过去想阻挡思想言论,做法是阻挡信息流通。但到了21世纪想阻挡思想言论,反而靠的是用不相关的信息把人淹没
在信息爆炸的社会,我们无可避免地在网上获取信息,我们可以刷知乎,刷微博,刷各种自媒体号
但在这一过程中,千万不要被大量信息牵着鼻子走,你要时时刻刻保持清新,知道自己获取信息的目的是什么
今天xx上微博热搜好有意思,刚刚又有热点事件发生赶紧吃瓜
当信息被资本操控,自媒体人为了流量用一个个哗众取宠的标题获取你的关注
普通人被淹没了,我们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无所适从
就拿特朗普打贸易战来说吧,写这件事的人大多不是专家学者,多为民间人士,他们没有系统地学过政治学,经济学理论,只是用自己那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来做些漏洞百出的解释,用特朗普是疯子,美国要完蛋这些单纯情感宣泄的口号来博人眼球,就算是专家学者写的文章,也受到种种局限(此处不宜多说,你懂得)
如果你对这件事不敢兴趣,就不要关注它,毕竟贸易战这种宏观的事情,不是我们普通人所能控制的,如果你关注,请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读一读经典的经济学,政治学书籍(相关教材就行),你就会明白太阳底下无新事,明白表面事物背后更深次的原因
再次上网时,请你思考,这些信息是我主动搜寻的,还是搜索引擎、机器自动推荐给我的
这条信息和我有什么关系?对我有什么用?我为什么要看这条信息?
最重要的是学会筛选文章,写这篇文章的人权威不,站在谁的立场说话?这篇文章客观不,还是单纯的情感发泄?发布这篇文章的平台靠谱不?
我们不是嗷嗷待哺的小宝宝,我们能主动地去搜,去看信息,而不是被动接受各种信息,请保持专注,而不是漫无目的
厄廷根在《WOOP思维心理学》中介绍了一套非常有用的思维方法——WOOP
愿望(W)你最想做的事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
结果(Outcome)想象梦想实现后的美好结果
障碍(Obstacle)达成梦想最关键的障碍,是什么?
计划(Plan)遇到障碍,我该采取什么行动?
现在闭上眼睛思考一会儿,然后把这四样东西写下来,把我们宝贵的心智力量,用在这些有意义的事上来。人是有惰性的,你为什么没有女朋友,因为我昨天没有,你为什么不做xx,因为我昨天没做xx
现在,就是当下,请拿起笔,立马写,哪怕每天写100个字,你也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你会有一种力量感,因为你能掌控自己的生活,你能克服自己的生物性本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