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奴,孩奴,世事奴

10-14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房奴,孩奴,世事奴



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057篇原创首发文章



刚过完端午小长假的国人,在上班第一天(周二)接受了过量的重磅消息,随后的几天似乎都是为了消化这些消息而迅速过掉的。

那一天,沪指击穿3000点,下跌3.78%,上海的午后,一场狂风暴雨突袭,人们陷入了悲情,感慨连风雨都如此应景。

特朗普威胁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关税,回击中国报复美方;美国参议院推翻特朗普决定,恢复中兴销售禁令……世事变化,反复无常!

如《醒世恒言》所讲的那般——“世局千腾万变,转盼皆空”,像我们这样紧密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变化的新媒体人,都颇感疲累。

这个时代,焦虑还是好的,所以人们觉得当个房奴、孩奴,苦点累点也没什么。比焦虑更让人难受的,是不确定性带来的,是没有过硬智慧应付世事的恐惧。

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你也不可能有综合的知识和极高的智慧去审视、去预测。我们的每一天要不断劳作、劳动、工作、行动,每一天,都有很多事要做。我们要赚钱养家糊口,还要证明自己、实现自己,问自己,在这个不太看得清楚的时代里,我该如何存在?

这一年,我想让自己多跑跑,多看看,多认识些有趣的人。像海南、雄安、美国这些地方是一定要去感受一下氛围的。这一年注定是会留在历史上的一年,多留点相关地域的足迹和思考,作人生的亲证。

泰戈尔说,生命是不朽的青春,它憎恨试图阻拦它运动的岁月,实际上岁月并不属于生命,而是跟随生命,如影随形。

我们的生命像一条河,它拍击河岸并不觉得被河岸所封闭,而是每时每刻都重新认识到它不停地奔向海洋。这正像一首诗,在每一节上都得押韵,但诗却并没有被刻板的韵律规则所钳制,而是时刻都表现出诗的和谐的内在自由。

人总是为世事所困扰,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固有的阻碍和“难念的经”,那些改变不了的,僵化的岁月和现实状况,让人疲累。

那一天,2点半左右我也差点淋到暴雨,要去的地方也搬走了,后来找到地方避了雨,回到家的时候,发现一个小区保安正从刚被园林工人砍下的广玉兰枝条上摘下一个花骨朵,还欣赏了一会儿。我竟然不再想那么多了。



客房


人生是有代价的。而且是万事万物都有代价,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生而为人,你住哪里都要先选择,再付费。选择带着判断和运气,付费都是必然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一个年份,不也长得像酒店房间的号码吗?你选择的时间和价码不一样,你身边的邻居也不一样。

多数时候,你并不知道,谁跟你是一群人,你只是大致揣摩着别人差不多是什么样的特质。但是有人却知道你及你周围的所有人——大数据会显示你们的特征和特质。

正如大V饭桶戴老板在《从狂热到崩塌:股灾三年祭》中写道:“从某种角度讲,你借助来实现阶层跃迁的东西,很可能只是别人的一个工具:你觉得你在利用工具,而工具背后的力量却在利用你,无论是股票还是房子。”

房奴(mortgage slave)一词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如今这个词已经有十几年历史了。“房奴”意思为房屋的奴隶,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购房影响到自己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

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通过银行贷款买房家庭数量约2亿户,属于“房奴”人数约4亿人。4亿人,接近三分之一的国人,共有一个名字,这仿佛是现代生活方式里逃不了的称谓。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概念——“房价收入比”。它是指“房屋总价”与“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房价收入比指标主要用于衡量房价是否处于居民收入能够支撑的合理水平,直接反映出房价水平与广大居民的自住需求相匹配的程度。

中房智库研究院曾发布2017年全国35个重点城市房价收入比报告,报告显示:深圳最高,2017年房价收入比为39.64;三亚第二,28.16;上海第三,27.98;北京第四,25.7;厦门第五,25.15。房价收入比是一个全球通用的指标,但其合理范围却没有严格界定。就国际经验来看,在发达国家如果房价收入比超过6就可以视为泡沫区。就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一般认为,国内房价收入比保持在6~7之间属于合理区间。若按这一标准衡量,我国35个重点城市中,仅长沙的房价收入比合理,为6.67。

人生是一间客房,我们只是路过人间的灵魂。走一遭,代价很大,印象深刻。这一群勇猛精进的灵魂,都能谱写自己的历史。泰戈尔说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为亲证不朽的自我去探索未知物的旅程的历史。



客人


孩奴也是现代生活方式里的新名称,用来概括形容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生育成本高企、老龄化速度加快,看得到的问题和看不到的希望,都在压迫人的胸腔。

早些年,上海社科院青少所和上海市妇联抽样调查了2000名12岁以下儿童的家长,包含户籍和常住人口家庭,有35%的年轻父母在接受调研时主观感觉“养育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一个沉重负担”,而压力主要表现在经济和生活照顾两方面。

中国人的思维总是有很严重的“三分之一”判断。三分之一是好的,三分之一是有问题的,三分之一是灰色地带的,要打要拉的。中国人口那么多,三分之一的人口会具备某种特征也成了一种规律。中国人的思维里也有一种朴素的辩证法,一分为二看问题,然后这也可以,那也可以,或者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莫衷一是。

大部分人,还是选择要孩子的。所以,这个问题不可回避。

笔者前阵子听了复旦大学著名的哲学系教授王德峰老师的讲课。他说,他曾经的好多年不见的邻居有一天上门特意跟他请教,说自己跟在上中学的孩子的关系已经恶化到彼此都不愿意开口说话的地步了。王老师说自己其实也不是育儿专家,不过他还是支了一招,说,你就当他不是你的孩子,而是朋友寄养在你家里的,你只要给他吃,给他住,就行了。邻居将信将疑地执行了,有一天,邻居发烧了,本来即使站不起来也会撑着把饭做完的,但她那天就躺在床上休息,孩子却主动来关心她是不是看医生,是不是吃药了,药量是否对等等事无巨细。后来他们的关系就缓和了。

孩子选择不了自己的父母,父母也选择不了自己的孩子。父母看不惯很多孩子的诸多举动,孩子也看不惯父母的很多决定和顽固的生活习性。为什么很多家庭明明可以幸福,却会衰败,并不是意志品质的问题,而是一种依次发生的种种小麻烦和小事故引发的“蝴蝶效应”。

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总有太多的不甘心,因此需要做很多证明自己的事项。当孩子需要证明自己的时候,他会反抗很多周围人的意见,他宁愿磕磕碰碰,交学费,也要学得独立自主。父母也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打下的基业不会变少,证明自己还可以更好,以宽慰自己躁动不安的内心,以及给孩子更好的将来。谁知道,多少人多少事都在身不由己之中。

热播剧《扶摇》里唱着:“我不懂雁的迁徙,鱼的游历,草木山水孤寂,循着自己心意,一步一步,向前走去,伤情怯意,破碎带来新的生机,我担得起,无所畏惧。参不透命运,背离我的初心,生死往来如浮萍,我拼上所有,换心中无虑。过关斩将,所向披靡。”说到底,每个人都要有通透的勇气。

孩子,只是你生命中的客人。他/她会陪你适应和延续一段你的生活方式,然后开始自己的旅途。你们是平等的,是独立的,即便在金钱关系上,也只是暂时的。人生都是有代价的。



客观


世事纷纷绕绕。无能为力的情况,多的是。

但中国古人有一种记录历史与传奇的偏好:只要有人有谋略、有大智慧,是可以把复杂的局面解开的。三寸不烂之舌,三十六计以及各种排兵布阵,或是打通某个关键脉络和节点,突然间就庖丁解牛、势如破竹、迎刃而解了……,连战争都可以避免。这是我国特有的谋士英雄情结。

我也算是一个好学的人,从小都怀揣着一颗刨根究底的心。但越长大,我越发现我搞不明白、无能为力的事情太多了。我确实当不了那些化解局面的谋士,再怎么提高修为、加强学术研究好像也没用。

什么都想搞明白的人挺痛苦的,其实很多事是搞不明白的。连自己的情绪的产生,都是莫名其妙、不由自主的,何况是外面发生的事情。外面的环境变化如此剧烈,而自己的认识又停滞不前,这是最可怕的状况,当人改变不了外部的时候,就只能改变自己,也最需要调动所有的精力改变自己。焦虑的时候控制焦虑的扩大,恐惧的时候控制恐惧的发散。保持客观和冷静,训练自己的独立判断,并坚定自己的信念。

我记得这一年来我一直在写这类文章,如《康波中的人们,暴跌后的“建设性妄想症”》《任凭世事变迁,内心鱼鱼雅雅》《狐狸知道许多事情,而刺猬却只知道一件大事》等等文章,是一种自学自修,也是一种试图平静、客观的心态分享。

任凭世事变化,内心鱼鱼雅雅。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鱼行成贯,鸦飞成阵,威仪整肃,对抗内心和外在环境的动荡变迁。

最近听几个金融机构的朋友抱怨道:2018年过去一半,KPI只完成20%。每个人都要安身立命,养家糊口。有些人一睁眼就有“睡后收入”,而有些人一睁眼就是“醒来成本”——房贷、车贷、消费贷、教育费用、房租等等都会自动摊成每天的成本。

这是一个变动不居、正在分化的世界。这里滋生了很多的“阶层奴”,为了保持自己中产阶级的地位不滑落,甚至希望实现阶层跃迁,逼迫自己成为赚钱机器,逼迫孩子成为学习机器;还有很多工作狂(“工作奴”),学习狂(“学习奴”),只有在工作和学习状态下,他们才能安心,这些只是“世事奴”的最常见的形态……不为房子和孩子所累,总有会被其他世事牵累的方式……

万达中层管理人员跳楼、摩拜员工之死这样的新闻也在持续发酵,说到底,都是人生的不易和世事的艰难。并不是一定都有尖锐的刺刀般的理由,人才会想着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无数次绝望中生不出一点自然的希望来的时候,可能是生活下去最大的阻力。

美国藤校或者清华北大的学生去互联网公司或者跨国大企业实习,每天加班拼命,最后做的可能是发快递、复印资料、组合PPT,又或是每天用AI技术分析哪些无脑短视频点击率高,然后将类似有潜质的视频加权推送给用户。每天加班到晚上十二点下班……并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

国际局势怎么办?国家战略怎么办?区域发展怎么办?行业如何发展?公司怎么做好?绩效如何完成?孩子怎么养?自己内心怎么从容?一个人究竟要拥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素质,才可能较为成熟地度过这一生?

每个人如此忙忙碌碌,加班加点,究竟多少是沉浸在冷静客观的心境里的?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们做的决定都是在有限的努力和有限的条件下做出的。

这么多年,身边的人教会我的不是如何高效地完成一件事。高效地完成一件事,自我修行、自我教育就可以达成了。他们教会我的是——凡是都不简单,面对什么人要使用什么话术,在什么时机,反反复复演练一些简单的东西,等到演得自然了,或许才到了某种客观的境界里。人都是磨练出来的,练是一种自己的功夫,而磨是跟别人的无数次互动和误解中慢慢形成的信任。

生而为人,如此不易。我们都住在客房里,迎来送往一些客人,并且,更多的时间,还在为一些表面看来无效,没有性价比的事情不断消耗自己的内力,我们就是这样的奴隶,所以我们的心越来越向往真正的爱和自由。

在《人生的亲证》中,有一章是“在爱中亲证”,写着:在自然界巨大的工作场所中,有无数部门从事着无穷无尽的工作,你在这里看到的美丽的花朵,色彩艳丽,气味芳香,像是一位花花公子。但是,实际上它并不像它的外表那样,而是一位在风吹日晒下辛勤工作的劳动者,它必须对它的工作提交一份明确的清单,它没有一点空闲去享受充满了欢乐的嬉戏。但是当同一朵花映在人们的内心时,它的繁忙的实际景象就消失了,变成闲暇与休憩的真正象征。同一事物在外部表现为无数活动的化身,而在内部却是美与和平的最完善的体现。

先知说:万物从喜生,依喜而养育,向喜而前进,最终归入喜。不想当“世事奴”,先拈花微笑吧。

作者简介:水姐,又叫小瀑布,周水水等。

标签: # 自己的 # 孩子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