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什么样的人最容易失业
究竟什么,
才是你面对这个世界的底气?
春节期间,在亲戚的婚礼上,见到了堂姐。
才得知,她因为工作变动,目前赋闲在家。
堂姐是传媒硕士毕业,找工作时,经过层层选拔,终于进入一家报社当记者。
那个时候,新闻行业风头正劲,纸媒风光无限,报社记者是一份体面的工作,收入高,又有理想情怀。
每次家庭聚会时,我都能看到她脸上不经意流露出来的骄傲。
然而人的本质都是懒的,鸡血打了一段时间就凉了,人也开始慢慢懈怠下来。
之后的几年就拿着不多不少的工资,过着朝九晚五的稳定日子。
结了婚,生了孩子,于是生活的重心全部偏向了家庭。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了几年。
谁知道就在前两年,风云突变,报社的报纸发行量、广告量急剧下滑。
领导同事纷纷离职寻找新的出路,再不久,报社就倒闭了。
后知后觉的堂姐,面对这样的兵荒马乱懵圈了好长时间。
周围的同事建议她转战新媒体,她才突然醒悟:
在稳定的环境中待得太久了,对世界的变化越来越钝感,现在网络上说的好多东西,她都不懂了。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幕是这样的:
体制化了的“老布”,虽然通过正途获得了出狱的机会,但是因为已经在监狱中生活了50年,习惯了高墙内的生活。
时间的流逝和服刑的经历,给他的内心留下了无法摆脱的阴影。
出狱后无法面对遇到的各种挑战,不知如何适应现实的生活,善良的老布只有通过自杀来解脱。
这就是一个类似的隐喻。
你苦苦追求的稳定,正在一步步弱化你的能力,困住你的将来。
记得前几年,我大学刚毕业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孩子,你该找个稳定的工作,现在你还感受不到,以后你会后悔的......
然而这几年,当他们亲眼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变化,也就越来越少把“稳定”这个词挂在嘴边了。
一夜之间,人们从看报纸、看电视,变成了看手机;
而送报纸、牛奶的小哥,也变成了送快递,送外卖;
人工智能技术越发成熟,甚至出现无人驾驶,自主诊断疾病......
世界的发展速度让人触目惊心,我们身处新旧世界交替的夹缝里,每一个人都在夹缝里求生存。
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大胆预测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计算机算法比你更了解自己,人工智能强大后,大部分人将失去价值,机器将取代人承担更多的工作。
未来,大量的工作岗位将被智能机器取代,数十亿人将成为“无用阶层”。
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没有一种资产是稳固的。
机器人要取代蓝领、人工智能要取代白领,每个人都处在随时就被淘汰的风险下。
赫拉利之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
人在16 岁时一切都在变化,身体、思想、人际关系,不断地更新自己,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大部分人会拒绝变化,想要稳定。
未来没有稳定这回事。如果你想有稳定的身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价值观你就落伍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 唯一的破局之道就是:跟着世界的发展节奏终身学习,培养足够的应变能力。
最近看了一部感触颇深的记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
这是HBO拍摄的关于巴菲特最新的纪录片,在这部纪录片里,我们能看到巴菲特褪去众多光环,最真实的样子。
他会每天按时起床,长时间待在办公室或者书房,花大量时间去阅读各种新闻、财报和书籍。
他的办公室没有电脑,没有智能手机,只有身后书架上的书籍,和一桌子摊开的新闻报纸。
而他每天就坐在那里阅读和学习,六十年如一日。
一个人如果想要对自己的人生有把控感,注定与终生学习形影不离。
导演王潮歌在香港书展,曾做过一次名为《绝大部分人都“死”于36岁》的讲座。
在演讲中她这样说:
12年一个轮回,到36岁,家庭、工作,生活都趋于稳定。有人在36岁的时候会倦怠,每天做同样的事、吃同样的饭,走同样的路。
36岁,截然分成两种人:一种是重复着36岁;另一种就是开始寻找新的人生。
所以,趁年轻,千万别局限于“舒适区”内的安稳。
而是要不断地为自己寻找各种可能性,积极努力地向外延伸。
人生没有重来,希望我们都能费力去折腾,精进自己,活得热气腾腾。
作者:haruko,精读主创,一个老电影爱好者。本文首发于精读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