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最接近毁灭的十三天
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它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产物,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这次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但美苏双方在核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这个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在世界史中人类从未如此近地站在一场核战争的边缘。
一、古巴导弹危机的伏笔
冷战时期,自从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了同美国平起平坐的基本战略之后,美苏两国的争霸就没有停止过。
古巴危机前夕,美苏核武库(总量/战略核弹头)对比为(27000/5000):(3600/300)。美苏可从本土打到对方的洲际导弹对比为200:50。美国另有刚成军的5艘“华盛顿”级核潜艇,每艘可携带16枚射程1850公里的“北极星”(Polaris A-1)中程导弹,可藏匿北冰洋、日本海海底对苏联构成潜在核威慑,而苏联当时还没有相应的对抗措施。
基于以上极具优势的核力量,1959年美国又在意大利、土耳其布署了45枚“朱庇特”(PGM-19)中程弹道导弹,距离莫斯科仅约2000公里,进阶形成对苏联公开的强大核威慑。这令苏联极为恼火,也为日后的古巴危机埋下了伏笔。
二、美国和古巴的恩怨
1898年美国通过美西战争战胜西班牙,逼迫马德里放弃古巴主权,古巴成为独立国。美国与古巴订立不平等条约,直接干涉哈瓦那政策,古巴实际上是美国的傀儡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华盛顿扶植的巴蒂斯塔废除宪法,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引发民众反抗。
1959年1月,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党人终于推翻巴蒂斯塔政权,成立了古巴共和国。2月,32岁的卡斯特罗出任总理。新政权成立初期,美古关系尚好,4月卡斯特罗访问美国,还受到艾森豪威尔热烈欢迎。美国仍希望把古巴留在自己势力范围内,巩固它的拉美后院。中产阶级出身的卡斯特罗及他的多数战友,本来也同苏联没有任何瓜葛,甚至对马列主义、共产主义学说尚无基本的认识。
1959年5月17日,古巴颁布第一个土改法,征收了美国人在古巴拥有的大批地产,严重触犯了美国在古巴的利益。1960年5月27日,美国宣布停止对古巴的一切经济援助。随后,美国开始对古巴实行贸易禁运,从经济上制裁古巴。10月25日,古巴宣布将美国在古巴的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美古巴关系急剧恶化,卡斯特罗开始转向苏联。在1960年秋天在联合国大会上卡斯特罗面对美国人说:是你们促使我们寻求新的市场和新的朋友,它们就是苏联和社会主义世界。在这之后,我们就开始对这种社会主义产生了兴趣并开始研究它。
1960年,古巴和苏联恢复了外交关系。
1961年1月5日,艾森豪威尔于卸任前半个月宣布同哈瓦那断交,冻结古巴在美资产。
1961年4月16日,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三、猪湾事件
1961年1月20日肯尼迪上任伊始,即面临非常严重的国际挑战。冷战接近巅峰,苏联在欧洲腹地陈兵百万,用一道柏林墙将欧洲分割,双方随时可能兵戈相见。
对于倒向苏联的古巴,肯尼迪开始策划一场推翻卡斯特罗的行动:由一个古巴的反组织向美国求援,这样华府就可以向古巴提供军事援助了。
1961年4月15日,在美国的策划下,古巴流亡分子驾驶B-26型轰炸机对古巴进行了两天的轰炸,有5架被古巴战机击落。1000多名雇佣军登上古巴猪湾,意图占领一个临时机场,以迎接古巴流亡。当年只有34岁的卡斯特罗坐镇指挥部,下令击沉所有登陆船只。古巴革命部队击沉入侵者的两艘弹药运输船,只用了72个小时就击溃雇佣军迎来胜利。雇佣军中1000多人被俘,约90人阵亡。
由于“流亡”没有了可以降落的机场,巴流亡没法发出他们的“求援”。对肯尼迪来说,他也就没合法理由派遣海军陆战队介入。于是不顾中情局反对和军方压力,肯尼迪下令中止这次大损美国政治威信、让全世界嘲笑的草率行动。
猪湾事件后,古巴革命政权得到巩固,卡斯特罗逃过一劫,化身成反美“不死鸟”,这位大胡子在拉美左派圈广受欢迎,加快向莫斯科靠近。
四、苏联秘密在古巴部署导弹
猪湾事件后,古巴开始向苏联求助,古巴的求援正是赫鲁晓夫求之不得的事情。出于同美国争夺霸权的需要,当时苏联正想在拉丁美洲找一个立足点,克里姆林宫对哈瓦那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切。大举增加对卡斯特罗政权的经济、军事援助。
1962年7月,卡斯特罗访问苏联,苏古签署了苏联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的秘密协议,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
苏联把运往古巴的货物改由苏联船只运送,将几十枚导弹和几十架飞机拆开装到集装箱里运往古巴。同时,3500名军事技术人员也陆续乘船前往。每一枚导弹都携带一个威力比在广岛的原子弹大20或30倍的核弹头。经过伪装的第一批武器是在7月下旬用商船运抵古巴的。
在此期间,苏联在公开场合一直否认在古巴拥有任何进攻武器。赫鲁晓夫在给肯尼迪的信中表示:苏联不需要为了击败侵略,为了进行报复性的打击而将自己的武器转移到其他任何国家,例如古巴。赫鲁晓夫并且保证,在11月美国国会选举前,他不会挑起任何事件。一周以后,苏联发表了一个声明:苏联的船只是装运“给古巴人民日用品和食物”。
直到1962年9月2日,苏联才公开宣布,苏联将向古巴供应武器和提供技术专家。此时,苏联的武器和专家的运输计划已基本完成,部署工作已近尾声。
五、秘密被发现 美国海上封锁
1962年8月,美国发现了苏联设在古巴的导弹发射场。
1962年10月14日,两架美国U2飞机从南向北飞过了古巴西部上空。他们拍摄了大量照片。专家们仔细地研究照片上的每一个画面。他们认出了一座发射台、许多发射弹道导弹的建筑物,一枚中程弹道导弹。正在修建射程为2000英里的中远程弹道导弹基地。而且,美国鉴定专家确信,发射装置上安装的是导弹核武器。
1962年10月16日,约翰·肯尼迪总统才得到上述情况的汇报。他对赫鲁晓夫欺骗他的行为非常恼怒,感到苏联导弹造成了一种严重的威胁。肯尼迪决定,要使苏联明白美国不惜一战的决心。
1962年10月22日晚上7点,肯尼迪向美国和全世界发表广播讲话,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已经部署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
封锁令一下,美国地面、空中和两栖作战部队即开始集中。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军队也进入戒备状态。美国总统下令,载有核弹头的美国轰炸机进入古巴周围的上空。
美国如此强硬的态度着实让赫鲁晓夫吃了一惊,于是他下令加快向古巴运送导弹及苏式轰炸机的速度。赫鲁晓夫低估了美国的情报系统和肯尼迪的强硬态度。
10月23日,星期二。苏联发表声明,表示仍要按苏古协议继续使用武器“援助”古巴,“坚决拒绝”美国的拦截,对美国的威胁“将进行最激烈的回击”。
1962年10月24日,在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空母舰护卫下,由90艘军舰组成的美国庞大舰队出动了。美舰从佛罗里达到波多黎各布成了一个弧形,封锁了古巴海域。
美国对古巴实施的海上“隔离”于10月24日上午10时起正式开始。美国海军舰只控制了几千英里长的海域,监视往古巴去的船只的一举一动。整个古巴像个铁桶似地被团团围住了。
六、危在旦夕
在肯尼迪发表广播讲话以后的5天中,即从1962年10月23日至27日,局势紧张到几乎“难以忍受的程度”,核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加勒比海上空,整个世界危在旦夕。
10月24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命令空军战略部队进入大战前的最高战备状态。美国集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庞大的登陆部队准备参战,而且世界各地的美军基地也进入戒备状态,剑拔弩张地准备打一场全球性的核战争。
美国军方也做好了发射洲际导弹和潜载导弹的准备。美国军火库中所有可用的导弹都已处于战备状态。其中的一部分导弹已经加载了核弹头,预先设置了打击目标,机载后在空中持续飞行。“整整一周的时间,整个世界都处在战争的边缘,”苏联驻美国大使阿纳托利·多勃雷宁事后写道,“我们两国都处于一种备受煎熬的紧张状态之中。”
这种紧张感也体现在两国元首的思考和书信往来之中。10月26日,赫鲁晓夫在给肯尼迪的信件中写道:“我想,总统先生,您不免也会对世界的命运存有一丝忧虑吧”赫鲁晓夫用断断续续的威胁和鲁莽仓促的决定来掩盖他自己内心的恐惧,但事实上他是心存恐惧的。
六、“黑色星期六”险些触发全面核战争
如果说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年代的高潮,那么10月27日“黑色星期六”堪称这场高潮的巅峰。当天,三起意料之外的偶然突发事件,惊心动魄,扣人心弦,险象环生,差一点触发全面核大战。
1、美U-2侦察机古巴上空被苏军击毁
10月27日清晨,卡斯特罗给克里姆林宫发了一封电报,建议赫鲁晓夫无所畏惧,率先使用核武器打击社会主义阵营的共同敌人美帝国主义。
当天上午,美军一架U-2战略侦察机在苏军中程导弹阵地上空侦察。当时苏军最高指挥官普利耶夫大将不在指挥所,格列奇科中将擅自下令开火,U-2侦察机被击中后坠毁,飞行员鲁道夫·安德森少校身亡。
“噩耗”传到美国空军司令部后,鹰派将领暴跳如雷,认为苏军公开挑战,打响了古巴危机“第一枪”,决定空袭苏军防空导弹和中程导弹阵地。作战方案上报白宫后,肯尼迪考虑再三,否决了军方的空袭计划。他决定继续外交努力,把大规模空袭之日延期到10月30日星期二。
美军飞行员鲁道夫·安德森少校身亡
10月27日上午,美军飞行员莫尔茨比上尉驾驶U-2侦察机去北极执行采集空气样本的任务。极光强烈闪烁,莫尔茨比迷航误入苏联领空200公里。苏军6架米格-21战斗机当即升空拦截。
为了救援迷航的莫尔茨比,美空军司令部命令阿拉斯加防空指挥所,出动两架F-102战斗机前去迎击。要命的是,F-102是单人单座战斗机,唯一的防御手段就是一枚核弹头,核按钮没有电子锁定装置,不需要任何人授权,飞行员单独一人就可以决定是否发射核导弹,极易擦枪走火。
26岁的F-102飞行员莱昂·施穆茨中尉恐惧地回顾说:“即便是引爆一枚小型核弹头,都可能导致全面核战争。”
幸运的是,马上就要被米格机追上之时,迷航的U-2侦察机找回了正确的航向。惊出一身冷汗后,美苏与一场核冲突擦肩而过。
苏联在古巴附近海域部署了一个潜艇编队,共有四艘“狐步级”常规动力攻击潜艇,每艇配备21枚常规鱼雷,一枚核鱼雷。
10月27日晚,美军“兰道夫号”航母战斗群,为逼苏联潜艇浮出海面,向隐藏在海底的B-59号潜艇投掷了五颗训练用深水炸弹,杀伤力很小,但爆炸声响如雷鸣。在深水炸弹的震荡下,艇长瓦连京·萨维茨基中校已误以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打响,下令准备发射核鱼雷。万幸的是,潜艇大副瓦西里·阿尔希波夫中校执意不同意发射核鱼雷,建议上浮后与总部取得联系,终于避免了一场迫在眉睫的核冲突。
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馆长托马斯·布兰顿于2002年感慨说:“瓦西里·阿尔希波夫拯救了世界!”
七,妥协与让步
在人类濒临毁灭的边缘,赫鲁晓夫希望在不蒙羞的前提下解决这场危机。10月26日,他在给肯尼迪的信中写道,战争只会带来“死亡和毁灭”,“只有精神病人和自杀者”才会发动一场进攻战。赫鲁晓夫表示如果美国承诺不入侵古巴,“一切马上改观”。然而,10月27日的第二封信中则表示,希望够以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为交易筹码,换取美国从土耳其的基地中撤离木星导弹。
肯尼迪立即拒绝了这种交换方法。他没有答复这封信,但白宫发表了一份声明,指出土耳其与古巴危机毫不相干。
正当应采取什么对策一筹莫展的时候,罗伯特·肯尼迪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摆脱危机的办法。他说,为什么不可以不理睬赫鲁晓夫的第二封信而只回答第一封信呢?于是,约翰·肯尼迪向赫鲁晓夫发出了接受他10月26日星期五'提议'的信。
赫鲁晓夫领会了肯尼迪的暗示。此时他已通过情报部门获悉,如果第二天不给美国答复,美军就会在29日或30日轰炸苏联的导弹设备和古巴的军事目标。再拖延下去,就意味着死亡。
10月28日,星期六。莫斯科电台广播了赫鲁晓夫的回信。信中说:“苏联除了此前已下达的在武器的建筑工地停止施工的命令外,现又下达新命令拆除您所称为进攻性的武器,并将它们包装运回苏联。”
随着这一句话的播出,这场严重的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了。
1962年11月11日,苏联部署在古巴的42枚导弹全部撤走。1962年11月20日,肯尼迪宣布取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与此同时,苏联命令苏联武装力量解除最高战备状态。
加勒比海又平静了下来。
(综合整理:老农《非常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