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结婚了的90后,其实还只是个宝宝,但是……

09-27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一些结婚了的90后,其实还只是个宝宝,但是……


90后之所以任性,是因为他们有了任性的条件。时代观念的革新,给他们吃了足够多的定心丸。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与归


有的人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有的人是含着破勺子出生的。照此比喻,我构思了一下90后这个群体出生时的样子,大致是:左手拿着键盘,右手拿着鼠标,嘴里嘛,含着个话题。


从非主流到颓废的一代,从个性张扬到以自我为中心;从自私狭隘到自由奔放,从佛系青年到隐形贫困人口……


貌似从来没有一个群体遭受过如此之多的议论、争议以及非议。甚至还一度出现了“第一批90后”系列,深深地把这个群体扎了一遍又一遍。



从当年出生时就遭受严厉的限制,到成长过程中遭受各种审视,这注定是要被围观一生的群体。

 

近日有媒体从律师和婚姻咨询师那里,采访到不少90后闪婚闪离的故事,而离婚的起因多是小事。一时间,“第一批90后加入离婚大军”又引发热议。

 

据国家民政部统计,2014年全国共依法办理离婚登记363.7万对,比上年增长3.9%,这自2003年以来,我国离婚率连续12年呈递增状态。当时的说法是,80后正在成为离婚大潮中的主力军。

 

在《2016年陕西社会蓝皮书》中,一项针对陕西青年群体离婚现状的调查指出:最近5年,20-24岁的“90后”离婚人数比重为5.9%-7.3%,25-34岁的“80后”离婚人数比重约占50%,34-49岁的离婚人数比重为36%左右。

 

而去年,南京市民政部门披露的数据显示,与前两年每年一两千对90后离婚相比,2017年上半年南京全市办理离婚手续的有29127对,其中90后就超过5000对,这个比例已经占到了17%。



可以预见,以这样的增长速度,90后取代80后成为离婚主力军,指日可待。


1


一言不合就离婚,似乎成了不少90后的婚姻观。其实,很多90后的离婚案例里,都可以有这样一个发问:我有一个乐观的看法和一个悲观的看法,你先听哪个? 

 

我们就先说点开心的吧。乐观的看法是,这种现象恰恰反映了时代的进步。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制作的一份关于离婚纠纷的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出炉。大数据显示:在全国离婚纠纷一审审结案件中,73.40%的案件原告的性别为女性。而在中国的传统婚姻关系里,我们更常见的是男主动女被动的一纸“休书”。


当女性成为绝大多数原告,这说明什么?从以往被动地被男方休,到如今主动提出离,现代女性已经不是以往那种“三从四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附属品了。她们在经济上更加独立,在观念上更加开放,在选择上更加主动。

 

这也是90后这一代很多女性的特点:她们不再依附于婚姻、依附于男性,而是主动站出来决定自己的婚姻的去留、生活的方式。


女性拥有更多的自我选择权,这当然是社会的进步。

 

比如,上面谈到的“闪婚闪离”故事中,婆婆陪着度蜜月的一对夫妻,女方在欧洲购物遭遇了婆婆各种嫌弃,而同行的丈夫“总帮他妈拿东西,把拎了很多东西的老婆扔在后面。”“旅行中,去哪儿玩,吃些啥,都是婆婆拿主意,老公就会说‘对、好、行’”……最后,蜜月还没度完,婚离了。

 

这对夫妻身上有着鲜明的标签:90后、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差、妈宝男。

 

2015年,网络上曾出现一个词叫“男友力”,代指作为男友的魅力,用以形容男性体贴、暖心、霸道的男人气质。现在,我们不妨延伸一个词——丈夫力。显然,这场失败婚姻中的男方,还只有能力做个儿子,严重匮乏“丈夫力”。

 

对此,女方果断选择和一名度蜜月都需要妈妈陪的妈宝男断舍离,没有什么好批评的,这是她的权利。

 

2

 

悲观的看法是:一些已经结婚的90后,他们还只是个宝宝。


他们虽然到了结婚的年龄,拥有了结婚的物质基础,但并未达到结婚需要的心理年龄和性格基础。因此,在“闪婚闪离”的快速操作中,很可能伤害到他人,并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比如,“闪婚闪离”故事中,都出生于1993年的小张与小颖,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两人都留在哈尔滨工作,同居不久小颖怀孕了,在双方家长的安排下火速结婚。但是,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小张结婚后和结婚前一个样,吃喝玩乐样样不落,女方不乐意了,离婚。留下还不到两岁的孩子跟着妈妈,早早贴上了“离异家庭”的标签。

 

在这个故事里,孩子无疑是受伤最重的那个。年轻的小张与小颖,都可以再找一个另一半,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再找一份媲美血脉之情的“父爱”以及和谐的家庭,恐怕并不太容易。


而且,一些90后父母家庭观念轻、缺乏责任感是不争的事实。他(她)的内心依然还是个宝宝,又怎么指望他们照顾好宝宝呢? 

 

一些90后的这种任性和“晚熟”,不仅仅体现在婚姻上。一言不合就离婚,一言不合就辞职,一言不合就拉黑……


如果说,人文主义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人是第一位的;那么似乎在很多人看来,不少90后就是将人文主义发展成了个人主义,将以人为本发展成了以我为本。


不过,在我看来,是时代造就了如今的90后。

 

 

90后之所以任性,是因为他们有了任性的条件。那些离婚的男女,男的几乎不担心:我离过婚,我以后再娶不到老婆了;女的也不会觉得:我离过婚,我以后就再嫁不出去了。时代观念的革新,给他们吃了足够多的定心丸。

 

90后性格的张扬,某种程度上就是这个社会活力和张力的反映;90后的多元化背后正是社会的多元化;90后的自私,或许反映的就是社会的功利。 

 

3


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其实基本就代表着这个社会价值取向的趋势。甚至有时候,这个价值取向多元到不为一般世俗所接受。

 

比如,这两天,一则《宁波40岁男主管遭公司90后姑娘疯狂追求!他向老婆求助,结果更崩溃了……》的新闻就在网络上刷了屏。

 

有人指责90后女孩太过自我和开放,破坏大叔婚姻;也有人指责大叔得了便宜还卖乖,活该。但你不可否认的是,年龄、身份差距的禁忌感,在今天的婚恋磁场中已经越来越弱。


由于经济依附的崩塌和社会分工合作的剥离,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对婚姻无感。


比如,有一种观点认为,很多年轻人之所以对离婚不纠结,是因为他们是“三无”当事人:无子女,无较多共同财产,无债权债务问题,案件争议不大。

 

当婚姻不再是一个刚需的存在,不少人甚至奉行不婚主义,迷恋单身的状态。

 

全国妇联曾做过一个《中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报告》。调查指出,强烈的个性、价值取向多元、家长过度宠爱等原因,致使80后、90后因“非原则性问题”离婚人数众多。


那你说,“非原则性问题”成为普遍的离婚理由,是时代的进步呢,还是倒退呢?

 

我看好的,是前者。

 


去年,李银河老师在一场演讲中,提到了一个“振聋发聩”的观点:婚姻制度终将消亡。她给出了一组数据: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和法国已经有30%的人选择不婚。截至2015年8月,美国人16岁以上的人群,50.2%是单身。2016年国家民政部的数据也显示,中国单身男女的人数已经接近2亿。

 

那么,在这种世界潮流下,我们是要主张挽救婚姻呢?还是主张选择多元呢?

 

说实话,作为一枚90后,我更倾向于后者。


标签: # 婚姻 # 社会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