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连英语都说不好,居然还“崇洋媚外”

09-25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日本人连英语都说不好,居然还“崇洋媚外”


在英语发音被差评的日本,英语的“流行”程度,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知道”(nz_zhidao)告诉你,为什么常常被嘲笑英语不好的日本人,还如此“崇洋媚外”?


平成三大歌姬之一——滨崎步(资料图/图)


明星之所以能成为明星,绝对不仅仅是因为那张脸那么简单。


据早先的娱乐新闻报道,曾经因为体态发福被群嘲“胖成大妈”的日本天后滨崎步,用了短短一个月,就瘦成了一道闪电。天后的意志力,果然强大,出道近二十年的日子不是白混的。


假如有人曾经留意,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滨崎步在近二十年演艺生涯唱了的232首歌曲,多以英文命名。而且,这个现象在日本乐坛绝非孤例。


不过,滨崎步的英文水平实在有限。但是,假如把范围扩大到全日本,滨崎步略显吃力的英语就不那么显眼了。

日本人的英语有多差?


日本人的英语水平不咋地,这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可能是一大共识。不过,日本人的英语水平在亚洲究竟排第几呢?要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很难,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些公开的统计数据中看出一些端倪。


在2016年EST发布的全球托福考生成绩数据报告里,全球平均成绩在81分,而日本仅71分。即便是在亚洲国家里,日本也仅仅领先于老挝、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三国排在倒数第四。


2016年亚洲地区托福考生成绩数据报告(资料图/图)


虽然这仅仅只是托福成绩的排名,但在考得起托福的人群当中,日本人的英语之差可见一斑。其实,日本人英语说不好,和近代日语中引入大量的外来语不无关系。这些外来词引入日语后,直接转换为日本人熟悉的日语发音。这便是除“咖喱味浓郁”的印度式英语口音之外,人们所嘲笑日式英语口音的由来。


有一则略显肤浅的笑话,很能说明印度和日本这对难兄难弟各自的发音特点:


两个印度人嘲笑日本人的英语发音:“Jabonese agcent is vely, vely hard to undershdand.”;日本人听到了后,立马回击:'Indeian ekusento ishi belly belly haudo tsu andasudando.”


奇怪的是,就是在英语发音被差评的日本,英语的“流行”程度,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为什么常常被嘲笑英语不好的日本人,还如此“崇洋媚外”?


“崇洋媚外”的日本流行音乐


不妨仍以日本流行音乐为例。


八零后一定对于小学音乐课本里选录的日本民谣《樱花》还有印象。这首在中国人听来曲风略显怪异的日本传统民谣,不仅距离当下中国的“民谣”风格非常遥远,距离人们对于日本音乐的印象也相去甚远。


然而这首古风浓郁的歌曲除了曲风迥异,歌词也与如今的日本流行音乐大不相同。在今天日本流行歌曲(特别是摇滚和R B)的歌词中,英文的出场频率是非常高的。而以英文命名歌名的现象则更为直观和常见。正如前文所言,平成三大歌姬之一的滨崎步英语并不好,但其所唱歌曲除了一首翻唱歌曲之外,大多都以英文(极少数是罗马字母)命名。动画《Bleach》的主题曲《Rolling Star》的演唱者YUI所创作的歌曲中,也大都以英文命名。诚然,有一些日本歌手出生或成长于海外:与滨崎步齐名的仓木麻衣曾三次留学海外;宇多田光是出生于纽约州曼哈顿的“香蕉人”;日本流行摇滚乐队Monkey Majik的主唱Maynard则干脆就是加拿大人……但是,更多的日本歌手和乐队(滨崎步、B’z、ZARD等)时没有这样特殊的海外背景的。


滨崎步的单曲精选《a complete ~all singles~》,所有的曲目都以英文命名(资料图/图)


为什么日本流行音乐会和英语有扯不清的关系?


发源于美国的爵士乐,最为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所钟爱。他对爵士乐的喜爱,近乎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并不止一次在他的小说中加入爵士乐的元素。而日本流行乐的开端,也正是拜爵士乐所赐,并与西方的背景密不可分。上个世纪20年代,爵士乐开始在日本流行起来。然而由于二战的缘故,爵士乐在日本的演奏一度被中断。到了战后美国占领时期,随着现代演歌的诞生,爵士乐又重新开始复苏,并伴随着乡村音乐、布鲁斯、Boogie-woogie等多种音乐曲风开始在日本传播并发展,1952年则更是被定为“爵士音乐发展年”(Year of the Jazz Boom)。从西方传入日本的各种曲风,使日本流行音乐追求国际化的道路自诞生起就开始了。而J-pop本身就是因欧美文化而产生的流行乐。


然而,在早期的日本流行音乐中,英文在歌词中并不常见。由坂本九演唱的歌曲《上を向いて步こう》是日本流行乐中的经典曲目。除了在日本风行一时,它还是唯一一首在美国Billboard排行榜获得冠军的日本歌曲。虽然歌词中并无半句英文,但它能在海外成功,却与英文不无关系。1963年,一位英国爵士乐手Kenny Ball到日本访问时听到这首歌,出于喜爱就把这首歌的曲子由他的乐团重新演奏录音并在英国发行。由于不懂日语,他们在给曲子命名这件事上犯了踌躇。于是索性就把这首歌胡乱命名为'Sukiyaki'(英语中的日语外来词“寿喜烧”),结果在英国大受欢迎。同年,美国的一个电台DJ以“Sukiyaki”在电台播放了这首日本原版歌曲。尽管美国人听不懂歌词,但《Sukiyaki》却在美国大热,在6月中旬成为美国Billboard排行榜冠军,并蝉联冠军长达三周之久。


而从爵士乐开始,包括摇滚、布鲁斯等多种音乐类型原本就是欧美的舶来品,这种外来情节致使歌名或歌词多用英文或片假名。更重要的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从海外回到日本演员及歌手的增加,使用英文方便进入国际市场也是他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事实上,不仅仅是日本流行音乐,在当代日本,英文的痕迹无处不在。日本的文化产品,都喜欢和洋名字沾边。大量的日本电影和电视剧海报(日本国内发行版本)都是以英文作为名称。日本的畅销杂志,也多以英文命名。


2015年日本发行量排名前10的女性杂志,全部都以英文名称命名(资料图/图)


可以说,日本当代流行文化多源自于西方,以及如何让流行文化更利于国际传播,正是英语在日本如此常见的原因。而西化更是日本的立国之本,也是日本快速发展的主因。纵观日本历史的整体走向,便是一个“西化”的过程。自然,这其中也包括古代日本向西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


日本“崇洋媚外”的道路变迁


然而,看似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日本人,对英文也曾有过一段拒绝的历史。


明治维新后,时任外务大臣的森有礼认为,日语是“无法通用于日本列岛之外的贫乏言语”。为了更好地学习西方,他主张改造语言,废除日语,将简化的英语作为日本国语。然而,在日本改革过程中,随着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逐渐取代了自由主义,反西化的浪潮愈演愈烈。19世纪80年代“国粹主义”开始在日本兴起。许多知识分子开始焦虑:如果从“器物”到“制度”全都学习西方,和西方一样,那还有什么日本特色?什么是日本的主体性?什么是日本的身份认同?日本的自信在哪里?因而在当时的日本,掀起了一股抨击欧化的潮流,排外主义开始在全国泛滥,日本进入“国粹主义时代”。英语在日本彻底没有了市场。而作为早期主张学习西方的代表人物森有礼,虽然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家主义的代言人,但仍然逃脱不了被狂热的“国粹派”青年暗杀的命运。直到二战结束以后,日本被美国占领,日本人反英语的情绪才随着失落的帝国梦而逐渐消退。从废除日语改用英文的激进改革到国粹至上的排外狂潮,曾经因自卑而自负的日本人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二战后,日本经历了更加全面的西化,但绝大多数日本人已经不再热衷于讨论西化的问题了。不过,在这个“崇洋媚外”最好的时代,日本人也并不如人们所想的那样盲目崇洋。一方面,在守住本土市场的基础上进行国际化,依然是日本流行文化领域的流行议题;另一方面,大部分日本人对学习英语不思进取,在学术界和商界,都大量依靠专业的翻译充当日本和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而随着日本的流行音乐进入偶像时代,日本歌手们更加放飞自我,有些歌词中所使用的英文甚至已经不再具有实际的意义了。


出生于1993年的きゃりーぱみゅぱみゅ,因《PonPonPon》一曲中没有实义的“PONPONWAYWAYWAY,PONPONWAYWAYPONWAYWAY”被中国网友们称为“彭薇薇”。(Ken Ishii/图)


标签: # 日本 # 英语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