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案分享】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治肿胀
前言:本例医案,邢斌医生通过对患者的辨证,诊断为血瘀加寒湿阻滞,选用血府逐瘀汤、五苓散加减治疗效果显著。
【医案】
黄某,女,38岁。
2016年4月15日初诊。
主诉:下肢肿胀疼痛2月余。
病史:下肢肿胀疼痛,长时间不动更甚,畏寒肢冷,神疲乏力,性急易怒,大便溏薄,纳可寐安。月经量正常,但色紫,有血块,以前都准时而至,但最近这次衍期四五天于4月6日来潮,现已干净。白带正常,无脚癣。面色晦滞,长痘痘,唇舌均紫,有舌缨线,脉弦涩。
处方:柴胡9g,赤芍9g,枳壳9g,甘草3g,生地12g,桃仁9g,红花9g,川芎9g,桔梗6g,牛膝9g,猪茯苓(各)15g,白术15g,泽泻15g,肉桂(后下)6g,党参30g,7剂。
2016年4月22日二诊:服药2剂下肢肿胀疼痛大减,精力较前充沛,大便较前成形而畅快,心情舒畅,面色好转,舌苔薄白,舌质紫减轻,脉弦涩。
处方:守初诊方,加生黄芪30g,7剂。
2016年4月29日三诊:上症已除,精力充沛,今天看病前走了6km也不觉疲劳,下肢也无不适。大便成形而较细,通畅,矢气较多。面色好转。舌苔薄白,脉弦。
处方:守二诊方,加小茴香3g,7剂。
2016年5月13日四诊:诸症安,唯大便溏薄。月经5月7日来潮,色转鲜红,血块明显减少,畅通。舌苔薄白,脉弦。
处方:猪茯苓(各)25g,白术25g,泽泻20g,肉桂(后下)6g,党参30g,柴胡9g,赤芍6g,枳实9g,乌药12g,小茴香3g,黄芪60g,7剂。
效果:药后大便色转金黄色,较前明显成形,面色已华,诸症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