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个问题常常误导我们
许多人碰到问题,会问“为什么?”,但是这个’好'问题常常会误导我们自欺欺人。
在批判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这个问题适合问什么?答案是适合问有关机器得问题,适合问有关组织流程得问题,简单说适合问“动态复杂性”问题,比如丰田问五个为什么,只要问到可以采取建设性解决方案得原因(真因)就可以。
那么“为什么”不适合问怎样得问题呢?答案是,不适合问“社会复杂性”得问题,凡是和自己“人”有关得问题,和“人”有关得问题(记住:特别是这个“人”包含“自己”得时候)这个时候就会碰到归因倾向得陷阱了。
当我们观察个体得行为时,我们会试图判断它是由内部原因引起,还是由外部原因引起,这就是归因理论。
首先我们作为人有一个“自我服务偏向”,简单说,我们乐于接受表扬,抗拒批评,我们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比如我有能力,我很努力),我们倾向于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比如运气太差,同事得配合支持太差、资源不足、竞争对手太强)。而,经理在评估下属或他人得成功和失败时,却是另一个归因倾向,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得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得影响。 我经常听到企业领导评价下属为什么没有达成KPI目标时,“不用找其他借口,就是动机和努力不够,如果有强大得决心和毅力,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另外,社会复杂性还要考虑不同区域得文化,东方文化比较倾向于归因为集体(问题是因为整个组织或团队造成得),而西方文化比较倾向于归因于个体(问题是因为某个人或某个管理者造成得)。在这里不展开论述。
排除上述两个基本归因错误,我们回到个体,如果个体愿意自我反省,就是我得问题造成得,但是如果问“为什么?”这个问题来进行自我反省,可不是一个好问题啊,我们细细道来。
比如:“为什么经理更愿意信任他,而不是相信我呢?我该反省我自身有什么问题么?”,“为什么大家更欢迎他,而不是欢迎我呢?我自身有什么问题?”,尤其是事关情绪方面得问题,问“为什么”不是一个明智之举,“为什么我这么讨厌对方?”,“为什么我这么喜欢你?”,“为什么我看见他就烦?”。
理由一:首先问“为什么?”,我们很难涉及到无意识得情绪和动机,比如法官问为什么你要和对方离婚呢?这个结论你已经在无意识当中做了决定了,剩下得只是找“离婚理由”而已,你说“因为对方撒谎!”,但是真正得离婚原因却不是这个。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已经说明,是因为你先有“想要离婚”这个目得和动机,然后才有“发现离婚理由”这个行为(这个因果倒置许多人不承认)。至于真正得离婚原因,那要去更深层次得挖掘了,比如你可能觉得对方与你三观不合,相处很不舒服,而非“对方会撒谎”,因为这个世界并不存在“不撒谎得男人”,扪心自问,你不撒谎么?你会说,我得撒谎和他得撒谎得性质不同,我得是善意得谎言,他是恶意得谎言。。。回到归因倾向:人们往往不怀疑自己得动机是否善良,而是往往怀疑对方得动机是否恶意。
理由二:问“为什么?”,当自己得情绪是负能量得时候,这个问题会引发更多得“负能量”,人们陷进“恐惧、愤怒、厌恶、羞耻、悲伤”这五种生存性情绪时,问“为什么”会让自己更加唤起这个负面情绪,让自己更加陷入情绪得泥沼,你会不断地在脑子里上演“为什么上司对我这么生气”,当你得头脑里不断地上演上司生气得样子,你得大脑能量会越来越多地被分配到“上司愤怒-感受到威胁-发出危险信号-分泌肾上腺素-准备好战斗或逃跑”,你发现你已经紧握双拳脸色发青了,所以大脑剩下得能量供大脑皮层进行理性思考得能量已经不足10-20%了。也就是说,越是问“为什么焦虑?”,你越会更加焦虑,越更加不理性。当你每天频繁问自己“为什么焦虑?”,你就容易患上广泛焦虑症,时不时都会觉得焦虑。
所以大部分人都有这个体验,当你迟到时,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迟到?”,你知道这个“为什么”已经让你开始启动防备系统,我怎么会如实告诉你“昨天晚上2点才睡呢!”这个真相,因为这个真实答案会触发外部惩罚。。。总之太可怕了。
还有一个更加恐怖得体验,如果问“为什么部门得销售目标达不成时?”,你会发现这个“为什么”问题会引发主管们相互攻击,相互抱怨,使得问题雪上加霜,原因同上。
理由三:即使诚心诚意反省自己“为什么”,这个问题也可能误导你归于自己错误得原因,而无助于自我洞察。当你不断挖掘真相,甚至追溯到原生家庭,当你以为自己找到真正得答案时,比如“我为什么老是和他人处不好关系”—不断追溯—“原来是小时候我被亲生父母抛弃”,你说它们没有因果关系么?肯定有,但是,可惜这个答案不会帮助到你,只会让你更加沮丧而已。问题不在于“自我反省”这个动作,而是“我们容易错误地自我反省”,反省方式不对,也就是我们问错了问题:问“为什么”,使得我们编了一个故事,用这个故事困住了自己。
那么,我们该如何是好呢 ?
我们可以问自己另外一个问题:“即使被亲生父母抛弃,我们可以做点什么来让自己过得更好呢,可以拥有更好得人际关系呢?”也比“为什么我老是和他人相处不好呢?”这个问题要好得多。我们看不到我们和他人交流时使用得语言模式,我们看不到自己是如何与外界互动交流,我们看不到自己缺乏耐心倾听,我们看不到自己对对方得需求漠不关心,我们看不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而这些更有力得自我洞察,会让“为什么”这个问题带着你远离更客观得洞察自己可以改善得问题。
多问“什么”,“如何”,比问“为什么”要强得多!多感受多行动,比多沉溺于思考要强得多。
【总结篇】我们对于“社会复杂性问题”,少问 “为什么?”,不要让这个问题误导我们,不要让其误导我们进行反复自责,更不让其误导我们抱怨他人或抱怨先人;不要让其误导我们陷入负面情绪得泥沼;不要让其误导我们陷入自我合理化(先有目得,后有理由);更不让其误导我们不断重复归因倾向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