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足为啥不行

09-18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中国男足为啥不行


世界杯又来了。

在莫斯科,俄罗斯世界杯的第一场比赛,将在东道主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之间进行。四年一度的世界顶级足球赛事,战火重燃。

当然咯,这一次仍然没有中国男足。

20年一轮回。自1998年法国世界杯到2018俄罗斯世界杯,我们的男足宝宝们只给了大伙儿一次惊喜,虽然这次惊喜最终也以九个蛋的惨痛失败告终。

20年间,中国男足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奋斗,但努力奋斗的结果,却是一蟹不如一蟹。明天,也就是6月15日,是6·15合肥惨案5周年祭。

5年前在合肥发生了什么,怕影响大家看球的心情。最爱君就不提了。

▲ 还是提一下吧~

有人说,中国球迷是世界上最棒的球迷。对自己的球队,他们就像对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就算这次期末儿子考挂了,当爹的骂完还是要给他准备下一年的书包铅笔盒,继续满怀期待地送他去上学——哪怕下一次儿子还是挂。

看着儿子年年惨淡的成绩单,有的爹不止一次痛心地问:

为啥我这儿子老不行?

作为一个搞历史的伪球迷,这话在最爱君看来有点不严谨:

中国男足其实行过。

在大概一百年以前,那会儿的中国男足是非常“行”的。虽说与世界一流水平有差距,但却是当之无愧的亚洲霸主。

翻翻这段历史,说不定能给各位爹们的疑问找到答案。


1

说起“足球”这项运动,中国人理应是非常擅长的。因为早在遥远的战国时期,我们的老祖宗们就开始“踢球”了。

在当时,踢球叫做“蹋鞠”,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蹴鞠”。

据载,战国时期的齐都临淄,有民七万户,家家“甚富而实”。人有钱了,闲的没事干,就琢磨怎么玩好玩,以便消磨时光。有人突发奇想搞了个球来踢,大家跟着一起踢来踢去发现很好玩,于是这项运动就传开了。

▲ 蹴鞠

唐宋时期,蹴鞠迎来了巅峰,各种花式踢法层出不穷。在宋代,上至皇帝,下至草民,都喜欢这项运动,有的人甚至因为踢球踢得好,飞黄腾达。

假如这种踢球的传统能够流传到现代,再加上中国人独有的所谓的“功夫底子”,称霸世界足坛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 少林足球了解下?

然而,明朝之后,蹴鞠这项运动竟然渐渐沉寂了。大家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一项刺激、好玩又好看的运动。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叩开了老大中华帝国的大门,蹴鞠的胞弟“现代足球”,才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重新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

沉睡在中国人血脉里的足球基因被唤醒了。

最先接触现代足球的,是沦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之后是各个通商口岸的租界区,以及西方传教者设立的教会学校。中国的洋务学堂如天津水师学堂、吴淞船政学堂等则紧随其后。

▲ 香港皇仁书院,出巨星的地方

到了20世纪,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政局的改变,现代足球渐渐由沿海传入内陆,中国本土的足球运动迅速发展起来,连当时身在苏区的毛委员也说:

“踢足球这个运动很好,一面锻炼身体,一面训练快……”

到1933年第五届全国运动会的时候,参加足球比赛的球队已有18支,分别代表福建、四川、安徽、北京、湖北、山西、河北、河南、辽宁、江西、南京、香港、广东、湖南、江苏、山东、绥远,以及上海。同年,在江西革命根据地举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运动会”上,竟也设置了足球比赛。

▲ 香港足球牛不牛?老铁可知五·一九

由于较早接触现代足球运动,来自香港、上海的足球队有着其他球队难以比拟的先天优势,常常能以很夸张的比分取胜,比如香港对安徽就曾打了个19 : 0。

作为中国现代足球始祖,香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代表中国足球的最高水平。当时的“国脚”,大多都是香港球员。比如在1934年的中国男足国家队21人名单里,香港球员占了17个。

而提起香港球员,就不得不提一个人的名字:

李惠堂。


2

1905年,李惠堂出生于香港。此人生下来似乎就与球有缘,据李惠堂自己说:

“余呱呱堕地后,即有嗜球癖,几有一刻不能离球之怪脾气,即饮食上课,亦必无球不乐。”

干什么事都要抱个球?没球就不开心?这画面也是很美的。

五岁时,李惠堂随母返回家乡——广东梅州五华县。没球踢的时候,李惠堂就以布团、柚子为球,以狗洞为门练球。

▲ 知道“铁腿”是怎么炼出来的吗?

十岁时,李惠堂返港。1921年,他考入著名的香港男校皇仁书院。该校早在1900年以后就成立了足球队。在皇仁书院,酷爱足球的李惠堂如鱼得水。

李惠堂的父母不许他练球,因为看球和赛球而受到其父鞭挞,“实不可以数计”。但李惠堂没有屈从,还是坚持自己的爱好。

在考入皇仁一年后,李惠堂就因为出类拔萃的球技被选入当时赫赫有名的“南华足球队”,担任主力前锋。在当年香港的联赛中崭露头角。

▲ 李惠堂(1905-1979)

1923年,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在日本大阪举行,李惠堂成为“国脚”,随中国男足出战。

此次比赛,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不改往日王者风范,接连以3 : 0、5 : 1的比分横扫菲律宾和东道主日本,蝉联东亚运动会足球冠军。

对此,当时的日本媒体惊呼,称中国男足为“中国足球铁军”,甚至感叹:

“既生瑜,何生亮?”

啥?这不是今天日本人形容我们乒乓球用的字眼吗?

▲ 我就笑笑,我不说话

你没看错,当年的中国足球在亚洲就是这么牛。

自1913年到1934年,远东运动会开了十届,除了第一届没拿冠军之外,后面九届中国男足九连冠。像日本这样的球队,在中国男足面前只有被碾压的份。

作为中国男足的主力前锋,当年的李惠堂是新秀,也是顶梁柱。

1923年8月,应澳大利亚足球界的邀请,李惠堂随队出访澳洲。当地有媒体故意黑中国男足。在他们的画笔下,中国男足队员穿着长衫、脑后托着辫子,弯腰驼背、面黄肌瘦,手里甚至还举着一面旗子上面写着“东亚病夫”。

▲ 历史上,中国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靠的是足球不是功夫

然而首战澳洲南修威省联队,憋了一股气的中国男足就打出风格,打出气势,李惠堂更是独中三元,最后与强敌踢成3 : 3。

此战使中国男足第一次在亚洲之外声名大噪,更将“东亚病夫”的帽子扔进太平洋。

当时的中国国弱民贫,近百年来受尽了列强的压迫和欺侮,但这一次,足球真真给国家挣了光。

而凭借着出色的发挥,李惠堂也第一次被当地媒体称为“球王”。


3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

在民国时期,这句顺口溜家喻户晓。李惠堂的名气如日中天,由他领衔的中国男足,也成为亚洲霸主。

1936年柏林奥运会,作为亚洲第一的中国男足,毫无悬念地获得了参赛资格。

然而由于当时的中国国力有限,这支亚洲第一的足球队,前往欧洲参加世界级的赛事,居然要经费自筹!

▲ 1936年,参加柏林奥运会的中国足球队员合影

不得已,中国男足选择下南洋,通过比赛筹款。

因为没钱,在途中,队员们只能自己买菜,自己下厨;住宿选最便宜的旅馆大通铺,遇到床位不够还要打地铺;坐船也是选最差的舱位。

虽然排场不够,气场寒酸,但毕竟是亚洲第一,东南亚又是华侨聚居地,以致中国男足每到一处,都是掌声雷动、笑脸相迎。在缅甸,许多华侨还去寺庙里祈祷,愿中国男足“每战必胜”。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男足途径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和印度等地,共比赛27 场,平均不到3天就有一场比赛。在这样紧密的赛程中,中国男足胜23 场,平4 场,一场不败。其中,李惠堂独进28 球,平均一场一个球。

去柏林的钱总算凑够了,但队员们的体能却也消耗殆尽。

在这次奥运会的足球比赛中,参赛各队通过抽签决定对手,一场定胜负,胜者晋级,败者淘汰。中国男足手气不佳,抽到了的对手是英国……

对这场比赛,作为现代足球发祥地的英国相当重视,英国队员声称要“维护国家荣誉”。而对首次站上奥运赛场的中国男足而言,历经两个月的艰辛跋涉,自然也没有束手投降的道理。当时中国驻德大使程天放也亲自带领五六百人的拉拉队到场助威。

▲ 参赛的中国队

一开场,作为中国男足的灵魂人物,李惠堂就被英国队两名队员死死盯住,得不到发挥机会。而英国则凭借强大的整体实力频频向中国队发起进攻。

然而先拔头筹的却是中国队:号称“铁腿郎”的中国球员孙锦顺抓住机会,在英国对门前凌空抽射打进一球。

可惜进球被裁判以越位为由吹没了。

赛后据孙锦顺说,那球根本不越位,是球打在英国球员身上后,他迅速插上得球破门的。

最终,由于实力差距,加上之前体能损耗过大,中国队0 : 2不敌英国队,结束了首次奥运足球征程。


4

虽然败了,但在与英国的比赛中,中国男足所发挥出的竞技水平却让欧洲各大“足球列强”刮目相看。在结束奥运会比赛后,中国队应邀到奥地利、瑞士、法国、荷兰和英国等国进行访问比赛。

作为中国队的绝对核心,李惠堂再一次成为焦点。

与巴黎红星俱乐部比赛结束后,俱乐部的负责人找到李惠堂,给出高薪,希望李惠堂签约巴黎红星。

在英国访问比赛结束后的招待宴会上,英国阿森纳队主教练也对李惠堂表示出兴趣。他问李惠堂多大,时年32岁的李惠堂如实相告。

兵工厂主教练听闻连连叹息,说如果你年轻10岁,阿森纳一定会有你的位置……

▲ 阿森纳粉请举起手来~

1947年,43岁的李惠堂挂靴退役,在职业生涯中,李惠堂共打入1860个进球。后来,李惠堂被外媒誉为“亚洲球王”,被外媒评为“世界五大球王”。

随着李惠堂的退役,中国足球的一个风光时代,就此画上了句号。他退役的那一年,中国战火滔天……

回看这相差百年的两支中国男足,我们不禁要问,在国家内忧外患,没有充足的资金、技术、人才来支持足球运动的发展的情况下,百年前的他们,为什么能战胜当时国力远超自己的日本,称霸亚洲,在世界足坛获得一席之地?百年前的他们,为什么会出李惠堂这种足球巨星?

而百年后的我们,啊,还是不说了……


5

答案就在李惠堂身上。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天赋、勤奋、荣誉感,甚至民族情结都是必备的。这些,李惠堂身上都有,而当今的中国男足球员,其实也有。

与李惠堂相比,他们不仅有天赋,而且还有百年之前无法比拟的训练方法、训练条件;他们不用为国字号球队的经费操心,更加不用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担心。

他们当然也有荣誉感,知道踢输了会被骂,知道输离谱了会被劈头盖脸地骂;他们当然也有民族情结:“恐韩”三十年,他们肯定也不爽,世界杯出线,也必然是他们的梦想。

但有一样东西,“初心”,李惠堂有,当今的中国男足球员却不见得有。

▲ 中国足球是有过巨星的!

“初心”是啥?

很多人喜欢把“初心”和“目标”划等号,比如中国男足的“初心”自然是“称霸亚洲,走向世界”咯。

但这却不是李惠堂的“初心”。

为什么要踢球?李惠堂在他的著作《(足球)启蒙课本》里,是这样说的:

“凡学足球,首先要明了足球的利弊,要认真透彻从习足球的主旨。简单说有三个大目标:

第一是求人格的培养;第二是求高尚的娱乐;第三是求身心的锻炼。

从合理的足球训练和比赛当中,可以养成忠勇、仁侠、机智、廉让、知耻、明礼、有恒、互助、公正、服从、团结、真诚、涵养、守时、信义种种美德,和临难不苟、见义勇为、百折不挠,种种的本领……”

同样是踢球,一个为了出名为了钱,一个则是为了修养人格、娱乐精神、强健体魄。本心不同,初衷不同,结果自然也大不相同。

▲ 梅州五华,李惠堂雕像

李惠堂其人,所做即如其所言。

他出身在富商之家,自幼家教甚严,受过良好的古典文化教育。进入皇仁学院后,虽然醉心踢球,却也未曾荒废学业,毕业时精通英语,能写会译;英语口语流利,中文能阅四书五经,是妥妥的文武全才,中西全才。完全不像当今某些男足球员,踢球是唯一的“一技之长”,退役等于失业。

有这样的文化背景,做事、踢球自然不一般。当时的评球的人评价李惠堂的球技,说他在球场上擅长以柔克刚,从不正面与对手冲撞,“宁让人以先,而避无谓之牺牲”,但该赢的赢,该输的还是赢。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踢球用脑子。

所以同样是“球王”,今天的“球王”和百年前的“球王”,差得何止一百个“球王”。没开踢,境界上就已经输了。


6

20年来,中国男足到今天,国脚换了一茬又一茬,教练换了一个又一个,然而弯路走了不少,机会失去很多。

好在没了2018,我们还有2022,我们还有未来。

但愿中国男足能早日复苏,重拾百年前的精气神。借用一位学者的话:

“追梦的路不怕长,就怕迷失,愿清醒后的中国足球早日圆梦。”

最后祝大家看球愉快!


标签: # 男足 # 中国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