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层次决定你的人生
作者:歆小迪(富书签约作者),来源:富书(ID:zhongchoudushu),
认知层次高的人自我归因,认知层次低的人自利归因。
知乎网友讲过一件有意思的事。
有个妈妈抱着孩子挤早高峰地铁,因为人太多了孩子挤得哇哇大哭,她忍不住大喊:“别挤了,赶着投胎吗?等下一趟会死吗?”
旁边一个人小声回应说:“大家赶着上班怕迟到,互相体谅一下吧。”
这位妈妈突然歇斯底里地大喊起来:
迟到的那几个破钱,我赔给你行了吧!
怕迟到不知道早点出门吗?非得挤在这时候,简直有病
你更有病,我说你了吗?你为什么要回答我?
......
整个车厢里,只听到这位妈妈一个人歇斯底里的咒骂声。
这种奇葩的归因,不是经过大脑加工的有意甩锅,而是低层次认知的本能反应,是典型的自利归因,这些人一旦遇到不利自己的事情,就会归因于对外界环境,对别人生出巨大的敌意,觉得一切都是别人的错。
他们习惯于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身,失败归因于环境。
同事小冀就是这种人。
如果这个月绩效得分高了,就满脸自豪的说我这个月工作做得好,得了个A;反之,一旦得分不理想,就愤愤不平的抱怨领导不公平,居然打了个C。
这种想法,也许可减轻对自己的责备,为失败寻找到一个妥善的借口,但也正是这一点让他们止步不前。
中午吃饭时,同事小惠向我们吐糟她表弟沉迷借网贷,她说:
现在的网贷平台太害人,一张身份证就可以贷款,没有一点门槛,专坑那些少不经事的学生。如果这些平台都能向银行申请信用卡那样有严格的审核,就不会有那么多学生陷入不良债务危机……
这让我想起了邻居家上个月来了两个催债的一件事。
他们正在上大学的儿子,在大学期间借了校园贷,已经累计到12万,孩子自然还不上,借贷方只好找到了父母。
遇到这种事情,一般父母都会狠狠惩罚或教育儿子,避免此类事再度发生,然而邻居不同,他们并没有责罚或教育儿子,而是转去教育借贷方。
夫妻俩苦口婆心的劝说人家以后别做这种害人的生意,还提出让借贷方与他们签个协议,以后不再借钱给他儿子。
这个做法让大家很无语,更让借贷方哭笑不得。
借贷方忍不住说:“即使我们不借,还有别的借贷方,你们最主要是管好自己的儿子。”
同事小惠和邻居这种喜欢把锅甩给外界环境或其他人,是一种低认知的表现,在归因理论中,是典型的“外部归因”。
认知层次不同的人,归因能力有很大的差别。
认知层次高的人自我归因,认知层次低的人自利归因。
对于网贷这件事,认知高的人会先反省自己,主动承担责任,即“自我归因”;认知能力较低的人,却只考虑有利于自己的某一方面,把错误都归因与周遭的外部环境,这让他们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极大的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艾森豪威尔还是士兵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军官查岗时,看见一个他戴的帽子很大,大的都快把他的眼睛给遮住了。
于是军官便问:“你的帽子怎么这么大呀?”
士兵艾森豪威尔答:“不是我的帽子太大了,而是我的头太小了。”
“头太小不就是帽子太大了吗?”军官问。
士兵艾森豪威尔接着回答说:
我母亲教导我,一个人如果遇上点什么,应该首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不是从别的什么方面找问题。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人们习惯用自己既定的归因风格寻找原因和解决问题,只是不同的归因风格,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心境。
认知高的人主动反思自己的问题,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取得进步。
很多时候,影响我们的不是那件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当下这件事情的认知,认知不同,随之而来的情绪、状态以及处事方法可能千差万别。
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在美国有一家兄弟两人,其中一个出奇的乐观,另一个却非常悲观。
他们的父母想让他们的性格都改变一些,于是就把那个乐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屋子里,把悲观的孩子锁进放满漂亮玩具的屋子里。
一小时后,当他们打开悲观孩子的屋门时,发现他坐在一个角落里,又抹鼻涕又抹眼泪地哭泣,非常伤心,原来他怕不小心弄坏了玩具,怕挨父母的责骂。
当打开满是马粪的房间时,发现乐观的孩子正在兴奋地用一把小铲挖着马粪,并不断地把散乱到门口的铲干净。
看到父母,乐观的孩子像发现奇迹似地嚷道:“看这儿有这么多马粪,附近一定会有一匹漂亮的小马,我要给它清理出一块干净的地方来。”
这个乐观的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从报童到好莱坞明星,再到州长直至走上总统的宝座,这一路发展都得益于他较高的认知。
认识了解自己的归因方式后,你会发现乐观和消极、幸福和悲伤,都是由他们形成的归因模式所决定。
认知高的人都有积极自我归因的习惯,凡事先反省自己的错误,主动承担责任,认定事情可以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积极乐观,因此更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归因理论,后来形成了一套解释人们行为的“自我认知理论体系”。
海德认为:
很多人在解释别人行为的时候,会把原因归到目标人的性格、能力等内因上,在解释自己行为的时候,通常会归到环境、经历等外在因素上,这在自我认知上就很容易产生固执的偏见,从而限制我们的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于依靠自己的感知和认知来认识这个世界,看法不同,观点不同,你的行为也就不同,产生的结果自然也不同。
认知明晰的人,面对现实能够问对问题,及时行动起来;认知不足,就会陷入到低劣问题的泥坑中。
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不傻,做事说话却很愚蠢,这其实是认知能力不够。
认知水平高的人,善于用多元化的角度去看待人或事物,不偏颇,他们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因此判断能力更强。
当今社会比拼的,不是学分成绩,不是名校名师,不是专业科目,而是你对自我与社会的终极认知。
作者简介:歆小迪,富书签约作者,一个醒的早起的晚的80后工科硕士,目前供职于国内大型企业,爱读书,好独处,白天职场晚上写作,专写温暖治愈系的正能量文字,简书@歆小迪。本文首发富书(ID:zhongchoudushu),百万新中产生活认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