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天,你会感谢那个存钱的自己

09-16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总有一天,你会感谢那个存钱的自己

在中国,如果你能给自己存个一两万的急用钱,差不多就能超过60%的国内成年人了。


比起“存多少”,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养成存钱的习惯。


01

 

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会花钱的人才会赚钱”。


这句话的重点是“会”,可在“月光族”眼中,这句话的重点变成了“花”。

 

朋友说,他的同事李林就是高薪月光族。他都40多了,还没买房和车,一家三口十几年来一直蜗居在集资房内。

 

其实,以李林的月收入,如果愿意存钱,在这个二线城市买套房并不难。可问题就在,他既不想负债,也不想存钱。

 

他觉得,每个月挣多少就花多少,对生活质量一点影响都没有。在国外,还有人拿房产抵押贷款去旅行。而他,十几年来没有任何债务。

 

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他一直坚持到孩子上了初中。有天,儿子突然在学校病倒了,他接到老师的电话后,焦急地把孩子送到医院。结果却发现自己连给儿子看病的救急款都拿不出来。无奈之下,他只好拨通了朋友的电话。

 

不负债的记录就这样被打破了。李林也和很多悔不当初的月光族一样,深刻认识到,自己必须存一点钱了。

 

可存钱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尤其是他这样的月光族,多少年来,一直是有多少花多少。还有很多月光族,本身也是高负债人群。

 

也许偶发事件能让他们在一夜之间意识到存钱的必要性,但却不能让他们马上学会合理支出。

 

李林在整理自己的支出情况时,觉得每一笔支出都是必要的。如果想缩减开支,根本无从下手。

 

在咨询了身边理财达人们的建议后,他决定从记账开始,逐步弄清自己的支出结构。

 

不记不知道,一记吓一跳。坚持一个月下来,他发现自己印象中的支出和实际支出,至少有一万左右的差距。

 

那一万块去哪儿了?


以前不记账,根本不知道这之间的差距有这么大。很多高频率的小额支出,好像在不知不知觉中,就把工资“偷走了”。

 

这种情况,很多人都遇到过。比如,如果我让你回忆今天的消费情况,你多半能记清。但如果要你回忆一周,一个月的消费呢?

 

不记账的时候,我们多半只记得大额开销。比如装房子买台油烟机,花了5000元,装热水器又花了5000元。但你肯定不记得这个月你买了多少瓶矿泉水,又买了多少螺丝钉。

 

你千万别小看这些花费,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它可不是一笔小开支。

 

经济学家就曾统计过,如果一对夫妻在每日饭后喝一杯咖啡,30年累计下来,支出接近70万。

 

我们总是容易忽略像喝咖啡、手续费、打车费等小额支出,尤其在不记账的情况下,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些支出根本不会给收支平衡带来什么影响。


可如果你坚持记账,就会发现结果并非如此。


02

 

在这个便捷支付的时代,电子支付极大地降低了支付痛感,用信用卡刷一万元和直接付一万元现金,给人带来的消费痛感完全不一样。

 

正是因为电子支付痛感低,所以负债就成了很多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当然,这种负债要分成两种情况来看。


同样是刷信用卡,有的人就是为了挣钱,而绝大多数人,是为了花钱。

 

信用卡有一个月的免息期,对擅长理财的人来说,使用信用卡,就能把这个月的额定支出变成理财资本。


而对不懂理财的人来说,信用卡就是为了负债消费。

 

这一切,都建立在对现有资产结构了如指掌的基础上。当你明确了每个月的消费情况,知道了固定支出的配比,才能实行理财计划。

 

前几年,美国一家公司做过调查,在美国,大约有43%的成年人拿不出急救用的1000美元。


据英国乐施会的分析报告,到2016年,你只需要有7.7万美元,就已经成为全球前10%的有钱人了。

 

按照这个数据分析,在中国,如果你能给自己存个一两万的急用钱,差不多就能超过60%的国内成年人了。

 

如何让资产升级,这是个问题。


工资增长的速度,好像总赶不上通货膨胀。加上现在越来越流行的高品质旅行,更是让很多人请假去追寻一次灵魂的艳遇。

 

在系统的理财课程中,合理的收支配比是长期储蓄占工资的20%,日常支出占比50%,非必要支出占10%,偶发的必要支出占20% 。

 

如果平时养成了记账的习惯,那么根据收支配比,就能合理地进行理财,同时,又不影响生活质量。

 

比如,在日常支出中,有一些支出是每日必须的,这些就适合存入货币基金。如果是一个月交一次房租,那么就可以按月定存,确保钱可以在交租日之前能够取出。


而一年不用的钱,就可以考虑做P2P投资。更长期的,比如孩子的教育金,养老金的储备,就可以考虑基金配比了。

 

理财不是一天就能学会的东西,同样,合理的消费习惯也需要一个养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收支情况,就显得尤其重要。 


因为记账是个很繁琐的事情,很多人不能坚持,无非是记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些,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03

 

每到节日,根据工资等级,就会有欧洲游、亚洲游、国内游以及省内游的旅游概念推出来。

 

旅行是个考验合理支出的好方法。如何玩好又省钱,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好友落落就曾在旅游攻略里抱怨过,说自由行的确玩得尽兴,但记账好麻烦。

 

和落落一起出行的有三个人。为了出行方便,每个人每天都会上交300元到公款里面,而这个公款就交由落落保管。


遇到订酒店,买门票或者乘车等支出,就是公款负责。公款不够的时候,大家会额外补交。

 

当然,这个小团体的分工还不错。有人负责乘车路线,有人负责预约酒店,有人负责购买零食和必需品。


而落落,因为要付账,所以基本是走到哪里停下来,她都要在本子上记下“XXX花了多少钱”。

 

如果因为掉了发票,导致钱对不上,她就得花更多的时间去回想。


有天爬完山回酒店,大家都累得不想动,只有落落,还得坚持着把账记完。

 

落落跟我说的时候,我深有感触。记得我和闺蜜去庐山爬三叠泉的那次,回酒店后,她都已经睡了,我记账记到一半,忘了一项支出,只好把她喊起来,一定要她想起来才许睡。


以致最后她说,这次爬山除了累,就记得我强迫她回忆前一天的支出情况。

 

这的确是无奈的事实。因为在外出行,消费太密集了,隔了一天,很有可能忘记好几笔支出。为了让大家最后有个比较好的旅行体验,只能及时记账。


04

 

日常生活中的支出,一般不会像旅行那样高频,但养成了记账的习惯后,针对资产分配,就能做出比较详尽可行的分析。

 

对于低收入人群,尤其如此。很多低收入人群,都想过要存钱,可拿什么存呢?


每个月工资发出来,交了房租水电,没剩多少了。

 

工资1000时他们不存,工资5000时,感觉消费上涨了,需求变多了,存不住。


结果,可能等到工资过万了,也还是“月光”。每一个“高薪月光族”,都是这样养成的。

 

因为存钱这件事儿,不是一种可以马上习得的技能,它是需要长期进行,并且养成习惯的。


所以,比起“存多少”,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养成存钱的习惯。

 

收入低存不下1000,存100可以吗,如果连100都存不下,那就存10块。存下的10块钱,除非到了危及生命的地步,否则,就不要去用它。

 

因为重要的是存钱的习惯,而不是存多少。


和有钱的人比起来,大部分人的存款,都是别人的余额,但不能因为少,就不存。

 

很多人都对守财奴持否定态度,觉得他们明明很有钱,还拼命地存,导致生活质量和贫苦人一样,甚至不如贫苦人。

 

我们不讨论这种心理是不是健康,我们只看,守财奴和穷人之间最大的不同。


守财奴不论过得多清贫,他们的内心始终是富足的,因为他们没有生存的压力,他们只要数一数自己的钱就能满面春风。

 

可对低收入人群来说,他们不只生活清贫,更是时常吃了上顿儿担心没下顿儿,这种心理压力,无形中会让人越活越沮丧。

 

所以,收入越低,就越需要记账。因为记账能增强人对金钱的掌控感,而这种掌控感,能有效降低焦虑,同时,也能把每笔钱花在刀刃上。

 

不记账,不明确自己的支出详单,就会让内心一直处在焦虑状态。因为总怕自己花多了,花错了,甚或出现了遗漏。

 

我就见过,在生活最窘迫的时候,我妈天天在本子上写每天买了什么菜,花费多少。识字少的她,甚至会问我某个字该怎么写。

 

有时候,我见她坐那儿想很久,都想不起来到底是遗漏了哪笔支出。


还有些时候,因为想不起来,她索性认定是自己掉了,或者别人找错了,这个时候,她就会神经质般地念叨和自责。

 

对打工族来说,通过记账来“节流”,省下小额支出,就等于有了提升生存技能的储备金。而这个,才是挣钱的资本。


05

有时候,真实的支出比我自以为的高出两三倍,我却还不自知。

 

理财离不开合理的消费习惯,而消费习惯的养成又和支出结构密切相关。


坚持记录,通过记录来分析财务状况,再根据合理配比来执行理财计划,才是通往财富自由的必经之路。

标签: # 支出 # 就能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