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其实是文学史上最巅峰的存在,我们都理解错了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指得是文章的八个部分,是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其中后四个部分,每一股又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就好像是人的两股(腿)相对一样,合起来共八股,故名八股文。
对于八股文,很多人都认为是死板的代表。顾炎武在《日知录·拟题》中就曾愤而指出:“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甚至还有人直接就把明朝的灭亡归结于八股取士的制度。崇祯末年,有人写了一份诉状置于朝堂之上,是为“谨具大明江山一座、崇祯夫妇两口,奉申贽敬。晚生文八股顿首。”
其实八股文是一个天才的发明,它是用一种固定的形式,让人好最省力的表达出严谨的意思。可结果却是所谓的秀才、举人与这种境界相差太远,根本就无法达到这种高度,如此一来,好事就变成了坏事。
最让人诋毁的地方其实不是它的坏,而是它太难写了。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绝对的逻辑严谨性,这点就如同现代人在学过了逻辑之后,仍然不愿谈哲学一样,古代没有学过逻辑的他们,要想谈清这些问题,则更是难上加难。不信你回头看看古人一些著名八股文,可以说,还达不到先秦诸子的水平。
方苞《四书文》凡例说过:“欲理之明必溯源六经而切究乎宋、元诸儒之说,欲辞之当必贴合题义而取于三代、两汉之书,欲气之昌必以义理洒濯其心而沉潜反覆于周、秦、盛汉、唐、宋大家之古文。”明清时期的文学大家无一不是经过上下求索,其作品才达到理、辞、气三者具足的境界。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就曾写道:“八股文若做的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对于八股文的作用,首先,读书人从研习八股文中受到了儒家伦理道德的熏陶。他们于四书五经之中习得“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并以此作为人生的言行准则。明朝虽说是八股文的黄金时代,但也是知识分子最为光辉和悲壮的一代。明朝对待群臣百姓以严酷著称,而知识分子前仆后继,至死不改初衷的却数不胜数,像方孝孺、于谦、海瑞等人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其次,我们再从文学上来看,《文心雕龙·丽辞》里曾说过:“事对为末,意对为先。”意思就是说这个对仗对得好不好,不是看文字,而是要看它的意思。我们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红花、绿叶,想必大家都觉得很搭配,没毛病;可你要是换成绿肥、红瘦呢?是不是就立马不同了,除了客观存在,看得见的事物之外,一肥一瘦,正好相反,既是意对,又是反对。
最后,我们再从理上来说,小编个人认为古人之所以采取八股文作为科举的手段,并不是为了考其文采,而是考他们的思维推理能力。当官什么最重要?自然是思维判断能力,而八股文恰恰是一种能将杂乱想法归纳清晰的方法,可以说这是古人“程序化思想”的先驱,是一种极为先进的思想。八股文发明人的原意应该是希望考出官员有分析的能力,有左右辩证并综合的能力。
而且与一般人所认为的八股文犹如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相反,它一般的字数仅为五百到七百字,这就使得人们不得不在有限的字数里,酣畅淋漓而又字斟句酌地阐论文章的意思。八股文的经验实在是医治文章长而空的灵药,为后世提供了文精意赅的典范。
顾炎武在《日知录·程文》中说:“唐之取士以赋,而赋之末流最为冗滥。宋之取士以论策,而论策之弊亦复如之。明之取士以经义,而经义之不成文又有甚于前代者。”可见八股文在科举中的问题,是考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绝非八股文的毛病。这就如同刀太锋利,但刀杀人后不能因此就说刀不好,甚至是说刀不锋利,其实正好相反。
八股文在形式上是最简炼的方式;在思想上则表现出了程序化决策的萌芽;在逻辑上类似于形式逻辑;在哲学上,更是完全不输所谓的西方哲学。还是那句话,八股文属于绝对国学性、纯知识性、绝对的真理,以古人的能力很难做到,特别是在论理上,几乎是无一人能做到,主要原因还是它太难写好了!它就如同《诛仙》里的诛仙剑,没有道行的人使用他,害人害已,也就是说:没有人能使用得了它。
废除八股文从理论上讲是一种退化,其实也无所谓,反正没人会用八股,废除就废除了,反正好东西没有人会用,废不废除都一样。当然现在已没有必要学习八股文,因为可以学习逻辑。可是,逻辑与哲学其实也与八股文的命运相类似,很多人是最讨厌逻辑与哲学的。
编后:古历小军(gulixiaojun)的微信公众号同步开通啦,感兴趣的朋友欢迎订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