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打坐十二步秘功
原文地址:道家打坐十二步秘功··第1步、2步、3步、4步.作者:
第一步收心求静 法诀 初打坐,练静动,全身内外要放松。 二目垂帘守祖窍,舌闭天池津自生。 深细长匀调呼吸,心定念止是正功。 身心两忘万籁寂,形神俱妙乐在中。 掐子午,除杂念,祖炁修足玄关现。 脸似蚁爬丹田暧,口满津液要吞咽。 下座拂面舒筋气,浑身上下搓一遍。 筑基炼己全赖此,静极而动一阳现。 功法详解 收心求静,是道家的修身养性、打坐参禅,也是性命双修基本功。入坐前,先将衣服上的钮扣解开,宽衣解带,全身内外放松,心里预先要有一种愉快感,用舒畅愉快、乐在其中的情绪来帮助入静。
第二步收炁降龙、安炉立鼎 法诀 一阳初动本无心,收炁必须先提根。 吸从督脉升泥丸,呼由任脉降会阴。 以神领炁行周天,后升前降转法轮。 七口呼吸阳不缩,无孔笛吹要紧跟。 无孔笛,两头吹,一提一降自然回。 收炁古称是降龙,龙归大海不乱飞。 玄酒味淡休妄动,静等二侯响春雷。 珍惜自身活子时,逢动必收炁不亏。 功法详解 第二步功夫,按道家传统说法,是安炉立鼎。鼎,又谓玉鼎,在大脑中心,内藏一胞为先天真性所居之处,即元神室也。其两边各有一管,联于眼珠,下通于心,故曰:性者,心也,发于二目。实际鼎原无鼎,真炁发时与性合一而得名。炉谓金炉,又名真炁穴。前对肚轮后对肾,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是存神养炁之所,又叫丹田。炉原无炉,气发则有此名。玉鼎、金炉是道家炼内丹假设的无形器具。 一阳初动本无心,收心必须先提根。
下手炼精化炁,正是《黄帝内经》上所说的“把握阴阳,呼吸精气”,也是还精补脑,壮骨实髓,说来复杂,行之简便的延寿法。炼精化炁,在我要介绍的十三步功夫中,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一步。对于推迟衰老,延长寿命,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欲想做到药产神知(这里所说的药产是指自家身内之元精欲突关而出,神知是指自己的元神立知),二候一到,便能下手点窍即下手采药,就必须行有为之法,存无为之心,运用自如,毫无勉强,夺天地之造化于片刻之间。要做到准确无误,应在用功之余,加以练习,方不致临时无所措手足。所谓练习是指意领神会,头手动作比划而已。切不可热火煮空铛,空转法轮,更不可以手淫作练习,应戒之,慎之。另有一种说法:以后升前降空转法轮为小周天,从百会到涌泉转一圈为大周天。完全以意领空转,在初练阶段作为止念法还可以,如果认为这即是性命双修的大小周天实大错而特错。这样空想空转无异于锅里无水,釜底加火。只有锅里有水,经火化才能成气,也只有坎中的精动(元精),才能用收精法炼而化之。正如丹经所说的“起巽风,运坤火”,风吹火化将元精化为元炁,进一步将元炁再化为元神。若有人问,精收回去能否成病呢?我的回答是不会成病,因为下手炼精化炁,风吹火化而成炁,是道家秘而不传的法子。只要照口传心授的法诀去做是万无一失的。不过只从书本里、文字上实难寻到妙处。据我几十年的亲身经验,不论是静中得来还是睡梦中得来,都可用下手法收回,也都是有益无损的。不过若不是由纯静与火候足得来的,只能养身而不能结丹。 千峰老人曰:“此诀是各丹经道书所谓的下手法。精顺出者是元精能生人,逆回者是元炁能生丹,正在中间颠倒颠,可不是采空气,炼的是真阳之精,将身补足可延年益寿。”其所著《性命法诀明指》有云:“身、心、意谓之三家,精、气、神谓之三宝,又谓之三元。以身心意为主,以精气神为用。三元合一而丹成。摄三归一在于虚静。虚其心则神与性合,静其身则精与情寂,意大定则三元混一。情合性谓之金木并,精合神谓之水火交,意大定谓之五行全。然而精化为炁者,由身之不动也。炁化为神者,由心之不动也。神化为虚者,由意之不动也。这即道家所谓的三花聚顶,三华即精花、炁花、神花。所谓的五气朝元,即身不动则精固而肾水气朝元,心不动则气固而心火气朝元,真性寂则魂藏而肝木气朝元,妄情忘则魄伏而肺金气朝元,四大安和则意定而脾土气朝元,这即是三花五气皆聚于顶成为这个元极,道家谓之炼已。以上是小周天下手炼精化炁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循序渐进,柳暗花明又一村。再接再厉将下手炼精化来之炁,再炼炁合神,使神炁合一,功夫更上一层楼(炼炁合神为采内药卯酉周天)” 下手炼精化炁是道家的绝秘,历来不著于文字,惟独千峰老人所著的《性命法决明指》与本书将此法合盘托出,但不经师传恐难使用。 (一)炼精化炁小周天,从古到今少人传。 比龙喻虎谈阴阳,指天划地论坤乾。 明明都是简易法,偏偏故意弄虚玄。 现将此法公于世,愿与同道共钻研。 (二)养生功法数千年,黄帝内经露真诠。 提挈天地斡坤乾,把握阴阳颠倒颠。 呼吸精气壮骨髓,独立守神自湛然。 比喻隐晦难猜测,说破消息在眼前。 (三)抽得坎阳离中填,二炁合一结金丹。 待到精尽化炁时,我命由我不由天。 下手炼精炁,必须口传,不经口传,万勿乱用以防出偏。因为此法从来不著于文字,用文也实难表达清楚。虽说简便,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极易出偏。故再三强调,必经口传,甚至有的功法必须三番五次方能领悟。望后来之者慎之慎之。
第一步收心求静 法诀 初打坐,练静动,全身内外要放松。 二目垂帘守祖窍,舌闭天池津自生。 深细长匀调呼吸,心定念止是正功。 身心两忘万籁寂,形神俱妙乐在中。 掐子午,除杂念,祖炁修足玄关现。 脸似蚁爬丹田暧,口满津液要吞咽。 下座拂面舒筋气,浑身上下搓一遍。 筑基炼己全赖此,静极而动一阳现。 功法详解 收心求静,是道家的修身养性、打坐参禅,也是性命双修基本功。入坐前,先将衣服上的钮扣解开,宽衣解带,全身内外放松,心里预先要有一种愉快感,用舒畅愉快、乐在其中的情绪来帮助入静。
第二步收炁降龙、安炉立鼎 法诀 一阳初动本无心,收炁必须先提根。 吸从督脉升泥丸,呼由任脉降会阴。 以神领炁行周天,后升前降转法轮。 七口呼吸阳不缩,无孔笛吹要紧跟。 无孔笛,两头吹,一提一降自然回。 收炁古称是降龙,龙归大海不乱飞。 玄酒味淡休妄动,静等二侯响春雷。 珍惜自身活子时,逢动必收炁不亏。 功法详解 第二步功夫,按道家传统说法,是安炉立鼎。鼎,又谓玉鼎,在大脑中心,内藏一胞为先天真性所居之处,即元神室也。其两边各有一管,联于眼珠,下通于心,故曰:性者,心也,发于二目。实际鼎原无鼎,真炁发时与性合一而得名。炉谓金炉,又名真炁穴。前对肚轮后对肾,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是存神养炁之所,又叫丹田。炉原无炉,气发则有此名。玉鼎、金炉是道家炼内丹假设的无形器具。 一阳初动本无心,收心必须先提根。
下手炼精化炁,正是《黄帝内经》上所说的“把握阴阳,呼吸精气”,也是还精补脑,壮骨实髓,说来复杂,行之简便的延寿法。炼精化炁,在我要介绍的十三步功夫中,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一步。对于推迟衰老,延长寿命,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欲想做到药产神知(这里所说的药产是指自家身内之元精欲突关而出,神知是指自己的元神立知),二候一到,便能下手点窍即下手采药,就必须行有为之法,存无为之心,运用自如,毫无勉强,夺天地之造化于片刻之间。要做到准确无误,应在用功之余,加以练习,方不致临时无所措手足。所谓练习是指意领神会,头手动作比划而已。切不可热火煮空铛,空转法轮,更不可以手淫作练习,应戒之,慎之。另有一种说法:以后升前降空转法轮为小周天,从百会到涌泉转一圈为大周天。完全以意领空转,在初练阶段作为止念法还可以,如果认为这即是性命双修的大小周天实大错而特错。这样空想空转无异于锅里无水,釜底加火。只有锅里有水,经火化才能成气,也只有坎中的精动(元精),才能用收精法炼而化之。正如丹经所说的“起巽风,运坤火”,风吹火化将元精化为元炁,进一步将元炁再化为元神。若有人问,精收回去能否成病呢?我的回答是不会成病,因为下手炼精化炁,风吹火化而成炁,是道家秘而不传的法子。只要照口传心授的法诀去做是万无一失的。不过只从书本里、文字上实难寻到妙处。据我几十年的亲身经验,不论是静中得来还是睡梦中得来,都可用下手法收回,也都是有益无损的。不过若不是由纯静与火候足得来的,只能养身而不能结丹。 千峰老人曰:“此诀是各丹经道书所谓的下手法。精顺出者是元精能生人,逆回者是元炁能生丹,正在中间颠倒颠,可不是采空气,炼的是真阳之精,将身补足可延年益寿。”其所著《性命法诀明指》有云:“身、心、意谓之三家,精、气、神谓之三宝,又谓之三元。以身心意为主,以精气神为用。三元合一而丹成。摄三归一在于虚静。虚其心则神与性合,静其身则精与情寂,意大定则三元混一。情合性谓之金木并,精合神谓之水火交,意大定谓之五行全。然而精化为炁者,由身之不动也。炁化为神者,由心之不动也。神化为虚者,由意之不动也。这即道家所谓的三花聚顶,三华即精花、炁花、神花。所谓的五气朝元,即身不动则精固而肾水气朝元,心不动则气固而心火气朝元,真性寂则魂藏而肝木气朝元,妄情忘则魄伏而肺金气朝元,四大安和则意定而脾土气朝元,这即是三花五气皆聚于顶成为这个元极,道家谓之炼已。以上是小周天下手炼精化炁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循序渐进,柳暗花明又一村。再接再厉将下手炼精化来之炁,再炼炁合神,使神炁合一,功夫更上一层楼(炼炁合神为采内药卯酉周天)” 下手炼精化炁是道家的绝秘,历来不著于文字,惟独千峰老人所著的《性命法决明指》与本书将此法合盘托出,但不经师传恐难使用。 (一)炼精化炁小周天,从古到今少人传。 比龙喻虎谈阴阳,指天划地论坤乾。 明明都是简易法,偏偏故意弄虚玄。 现将此法公于世,愿与同道共钻研。 (二)养生功法数千年,黄帝内经露真诠。 提挈天地斡坤乾,把握阴阳颠倒颠。 呼吸精气壮骨髓,独立守神自湛然。 比喻隐晦难猜测,说破消息在眼前。 (三)抽得坎阳离中填,二炁合一结金丹。 待到精尽化炁时,我命由我不由天。 下手炼精炁,必须口传,不经口传,万勿乱用以防出偏。因为此法从来不著于文字,用文也实难表达清楚。虽说简便,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极易出偏。故再三强调,必经口传,甚至有的功法必须三番五次方能领悟。望后来之者慎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