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代油画家以油画“讲述”外滩百年历史变迁与记忆

09-05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上海三代油画家以油画“讲述”外滩百年历史变迁与记忆

方世聪 《外滩交响》108cm×150cm

外滩是上海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她记录了在此开埠的历史,也是中西文化水乳交融的象征和一个时代不可磨灭的记忆。但曾几何时,外滩逐渐被符号化,成为了一个观光客的“景点”和消费场所,距离市民生活越来越远。

为重构外滩在当代语境中的特殊意义,从2017年年初开始,主办方便组织油画家多次在外滩写生并开设讲座从多重维度解读外滩,通过对外滩的深入了解,此次呈现的作品从不同历史阶段、审美视角以及不同季节表现出外滩建筑的特色与风貌,从而表现出上海的城市精神和人文关怀。此次展览的策展人黄一迁也希望,这次展览艺术价值与教化功能并重,使对外滩的创作、研究、探索成为持续性的工作。


黄阿忠作品《霞光》、《远方》、《晨曦》

外滩不单是文化符号,更有艺术家的生活轨迹

走入展厅,迎面而来的是画家黄阿忠的三联画,他描绘了外滩的霞光、晨曦和日光,观众仰头观看,从中辨认出熟悉的建筑,“这是东风饭店,小时候在那里吃肯德基的”。的确,外滩和太多的人和事休戚相关,成为了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不可磨灭的记忆,只是记忆中的外滩各不相同:

1950年代出生在上海的陈燮君,几乎是伴着海关的钟声长大的,他在被他誉为“外滩后街”的圆明园路生活了50多年,此次他的参展作品《儿时记忆》就是自己的生活轨迹。对于展览的名字“百年交响”有更多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外滩的交响不止百年。唐宋时代,上海就率先开始了城市化进程,1843年上海完成了一次现代意义上的转型,1986年上海成为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外滩建筑群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做不完的文章,讲不完的故事。而外滩也是历史的外滩,变迁的外滩。


陈燮君,《儿时记忆》,60cm×80cm

另一位1950年代出生的参展艺术家朱刚则回忆起学生时代在天津路上的美校的时光,当时写生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外滩,每一栋房子他几乎都画过。而1976年他和同学们通宵绘制漫画并贴在外滩建筑上的经历成为他记忆中青春的美好。在他看来,“今天的外滩跟过去完全不一样——过去外滩是最高的建筑,要仰视它,现在既可以平视,也可以俯视。现在从各个角度都可以看外滩、画外滩,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变化。”


朱刚 ,《外滩》,100cm×100cm

同样“50后”的画家姜建忠则将视角放到了室内,他创作的《外滩写字间》是自己爷爷当初在外滩洋行工作的场景。他也从油画本体的角度解读了这次活动,看他看来,“百年交响”是有体裁和题目的,属于是“二度创作”。平时画家可能不会去画外滩,但是当带着一种文化任务时,这要把自己平时的经验跟主题结合起来。将现代的构成、平面以及当代对色彩的理解结合到传统的油画形式中,是画家们在努力尝试的。


姜建忠,《 清末外滩打字间》,92cm×120cm

年纪稍长一些的画家张安朴,因为在外滩呆了30多年,对外滩再熟悉不过了,但每次看都会有新的感觉。这次他画了一张外滩全景。画中的这个角度,他在两年前的冬天拍过照片,今年夏天又去拍了一次,光线竟然完全不同。为了拍这个角度,他今年三次登这个楼,都没有找到当年的光线。所以,外滩的一年四季永远是在变化的,它是活的。


张安朴,《上海外滩》,100cm×140cm

而此次参展的“80后”画家周胤辰从门的图式解读外滩记忆,她出生在上海,小时候到过外滩,如今为了创作再次了解外滩,从门里门外看到了不同的外滩。另一位参与创作的年轻艺术家任敏是一位新上海人,在上海的10年让她对上海人和上海的城市精神有了更多的了解。她的作品《少女之心》也寓意外滩建筑与城市更新的关系。


任敏,《外滩6号·少女之心》,80cm×100cm

从“显学”到“看不见”的外滩

外滩是一个人文工程,甚至是一个百年工程,是多年来学界、艺术界的一个夙愿。对于以外滩为主题的艺术活动,上海美术学院教授李超提到了三个关键词:“经典传承”、“文化创意”和“社会服务”。在经典传承方面,李超想让第一代、第二代油画家回忆他们在上海的生活,描画对外滩的印象,同样可以表现成一个生动的百年外滩题材的画展,用前辈艺术家的作品、文献,可以串起另外一个“百年交响”,和此次画展承前启后。


魏景山,《外滩风光——27号》,100cm×120cm

此次展览的合作方“久事集团”负责外滩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性使用已有近20年,他们也在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外滩的建筑。他们希望公众看到的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活的”外滩,未来的外滩应该是一个宜业,宜居,宜乐的上海地标,成为城市中心的样本。


张达兴,《汉口路309号》,100cm×80cm

此次展览也邀请到“巴马丹拿”建筑事务所的代表,这座1868年由英国建筑师威廉·萨尔维创立的建筑事务所曾经设计了外滩3号、有利大楼(外滩4号)、汇丰银行大楼(外滩12号)、沙逊大厦(外滩20号和平饭店)、中国银行大楼(外滩23号)、扬子大楼(外滩23号),以及上海大厦等,“巴马丹拿”和外滩的关系让我们看到外滩的建筑和文化在历史文脉中层层相传。


夏葆元,《外滩——民国的下午》,120cm×100cm

“建筑是可以阅读的”。当我们走进不同的外滩建筑内,就如同审视某个特定的时代,阅读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一页页史书。外滩万国建筑群是一部中外千年建筑史,一部中外文化艺术史,更是一部开启百年上海大门的发展史。


李向阳 ,《远望》,50cm×60cm×2

更多作品:


丁设 ,《灿》,80cm×100cm


李朝华,《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队》,120cm×140cm


申娟娟,《海上霓虹》,100cm×80cm


石滢,《浮尘》,80cm×100cm


周胤辰,《上海清算所》,120cm×100cm

标签: # 外滩 # 上海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