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明白这2个字,再忙碌也是白费
曾看过一部喜剧电影叫《遗愿清单》。
它的另一个译名是《一路玩到挂》,看到这个名字,大家大概就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了吧。
主人公是两位处于癌症末期的爷爷,两位爷爷在被医生预告死亡日期之后,深感要做一点什么以免遗憾终生。
于是,他们开启了一段实现愿望之旅:笑到流泪、欣赏最壮丽的风景、文身、跳伞、去埃及看金字塔……
他们穿梭在世界各地去实现共同的愿望——极地冰原,印度,开罗,北京,香港,西藏……
原本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两个人,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有了交集。
随着清单上的愿望一条一条被划去,却有更多的愿望加入进来。
他们用时间赋予给他们的洞察力和幽默感,令生命变得彻底地圆满。
生命的最后几个月,让两位爷爷又一次成长,发现了那个一直隐藏起来的真正自我,给自己的生命带来了一次又一次难以忘记的改变。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一个人彻底改变自己有多难?需要多大的勇气?
就如这个问题所展现的一样,改变自己是艰难且需要足够勇气的。
我想,《遗愿清单》里的两位爷爷,若不是在得知自己因病而时日无多的情况下,那这份清单里的列项想必也不会被一一实现。
是否我们总是要在这样迫切的时候,才会想到主动去改变?
美国心理学家杰弗里·科特勒在《改变》这本书中,说到:
任何渴望生活有所不同的人,最终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主动做出改变。
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列出了通常会促使我们想要改变的原因:
①生活的转变
一些自然的发展过程迫使我们做出必要的调整,改变能力、体能或环境。
比如离家、结婚、退休等等类似的生活事件需要我们适应新的角色,承担新的责任。
②无趣
有些人单纯为了快乐而寻求改变,尽管有时会事与愿违。
③回报
我们需要一些激励,才会更愿意调整日常的行为习惯和模式。
④危机
比如失业、离婚、重大疾病等那些我们不愿发生的事。
正如我们所见,这些事引发的后果,一半是从创伤中成长,一半是沉重的打击。
就像《遗愿清单》里,重大疾病给爷爷们带来的危机感,促使他们选择改变,因创伤而成长。
3改变可能是突然性的,也可以是渐进的;可以是持续性的,也可能重回现状,回到原点。
改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许多事物,会阻碍我们改变。
杰弗里·科特勒列出了通常会阻碍我们改变的3个因素:
①态度
很多时候,人们受到不切实际或者过犹不及的想法、态度的影响,经过多次尝试改变后,发现并无效果,便会感到沮丧和泄气。
通常这样的态度表现为:
用“也许改变不是必须的”说服自己维持现状会更舒服;
用“这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质疑改变的作用;
用“以后再说”拖延改变;
用“我知道要做什么,我只是好像没办法坚持下去”,将改变毁灭在懒惰之中。
②人格特质
比起那些总是想到最坏结果的人,乐观向上的人行动起来会更轻松。
总是将自己的境况归结于运气、命运、基因、父母的疏忽、经济或其他不受控的因素的人,不如个性坚强的做得好。
后者通常都是乐天派,勇于接受挑战,把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典型例子就是《当幸福来敲门》里屡败屡战的主人公。
③消极情绪
当你想要做出改变时,常常会遇到情绪方面的阻碍。
这些有可能跟忍受程度低、高度警觉、情绪起伏不定,以及长期处在压力等其他过度反应有关。
这些过度反应会让你对生活应接不暇,更别说改变了。
总的来说,改变的能力和意愿,一定是伴随个人素质、看法、选择、态度而增强或减弱的。
尽管这些是相对稳定的特点,但一旦你认清自己的长短处,你就可以下决心制定计划做出改变,以获取自己的最大利益。
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
迈出新的一步,甚至发出一个新单词的声音,也令人担心。
开始改变就需要很大的决心,坚持改变更是一件磨人的事。
也正因如此,能够改变自我的人,更能够成为人群中的1%。
词条《43:舒适区》里说:改变你所习惯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走出舒适区,尽早进入学习区。
改变是痛苦的,但不改变会更加痛苦。
《谁动了我的奶酪》里曾说,当你改变了自己的信念,你也就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因此如果你想要改变自己,就请给自己充分的决心与目标。
愿我们在这充满挫折与未知的人生中,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