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自杀的“杀鱼弟”
近日,“杀鱼弟”的新闻,深深地牵动着小书的心。
“杀鱼弟”,真名孟凡森。
2011年,年仅9岁的他,因为一段视频而走红网络。视频中的他,眼神冷酷,杀鱼的动作干净利落,和他稚气的面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最后,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后,9岁辍学杀鱼的他,在好心人的帮助下重返校园。
2018年,17岁的“杀鱼弟”孟凡森重回大众视野。
只是这一次和他一起出现的,还有“自杀”二字——
因为在卖鱼过程中和客人发生冲突,受到父母责骂后,孟凡森选择了服百草枯自杀,目前仍在医院抢救。
人们禁不住追问,这八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把时钟拨回2011年。
当年,孟凡森在好心人的帮助下重返校园。
然而好景不长,时隔一年,因为跟不上课堂节奏,孟凡森的父亲又让他重新回到鱼摊杀鱼,并且将“杀鱼弟”作为了自家鱼摊的招牌,用来招揽顾客。
八年后,因为和父母的口角,孟凡森冲动之下喝下百草枯,随后,仓惶跑到医院求医。
有人说,百草枯最残酷的地方在于,它留给了人后悔的时间,却不给人重来一次的机会。
目前,孟凡森被转送到山东齐鲁医院治疗,每个人,都希望他能平安地渡过危险期(喝下百草枯后,7到14天是危险期)。
事发后,人们在同情孟凡森的同时,一些对他父母的质疑声也接踵而至。
有人说,孟凡森的父母经常打骂他,有次还严重到差点摘除眼球。
他的父母则站出来否认,说没有打骂他,眼睛是因为燃放爆竹所伤,更是告诉媒体,不管花多少钱都要竭力救治儿子。
只是,不管孟凡森的父母有没有虐待他,无论从哪一方面看,他的父母都难称得上合格。
“杀鱼弟”初次走红是在9岁,第二次因为自杀出现在大众面前时是17岁。
未成年、杀鱼、辍学、自杀、父母打骂……这些沉重的词语,从始至终,都伴随着年少的他。
然而,孟凡森的父母谈到孩子喝农药的行为,只能想到那场因为2毛钱引发的争吵、孩子的脾气急,他们想不到,这个苦果的因,种在很早之前。
今天的孟凡森,让小书想起了王安石笔下的名篇《伤仲永》: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方仲永的父亲因为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商机,认为有利可图,于是不让孩子学习,最终使得神童方仲永“泯然众人”,和普通人无异。
王安石对此很是惋惜,由此生出感叹,“天才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会变成平凡的人,那些本就普通的人,又没有接受到后天的教育,岂不是连平凡都做不到?”
嘈杂的菜市场、脏乱的环境、争吵的父母、日益封闭的内心……
蝴蝶在看不见的地方扇动翅膀,所有细微的日常最终汇成了今天惨烈的结局。
孟凡森的母亲说,百草枯是儿子从市场一个月前搬走的商家那里买来的,可见,孟凡森的求死之心,早已有之。
如果说方仲永是没有受到正常后天教育的天才;
那么孟凡森,大概就是没有受到正常后天教育的普通人吧。
那么,导致孟凡森辍学的,是家庭贫穷吗?
不,不是的。
孟凡森的原生家庭虽然挣钱辛苦,但一家人并不是不能过活。2011年“杀鱼弟”孟凡森引起关注之际,媒体更是有学校减免费用助他入学的报道。
导致孟凡森辍学的,不是贫穷,而是贫穷造成的短视。
之前,小书就写过一篇关于贫穷的文章《别教你的孩子“感谢贫穷”,教ta战胜贫穷》,无疑,贫穷是可怕的,然而贫穷最可怕的之处,不在于它造成的物质短缺,而是它导致的精神短视。
《史记·陈涉世家》载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作为揭竿反抗暴秦第一人的陈胜,年轻时受雇耕田,休息之时,他望着天空对身边的人说,“苟富贵,勿相忘”。
周围的人都笑他,“都在耕田了,还想什么富贵。”
陈胜只好长叹一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或许每人生来,在物质上都不平等: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
可每人生来,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
有人在高楼上蝇营狗苟,却也有人在深沟中仰望星空。
然而,
精神上的短视,让陈胜的乡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境遇;
精神上的短视,让方仲永的父亲只能看见眼前的利益;
精神上的短视,导致孟凡森的父母违反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法,让孩子辍学在家杀鱼。
如果说,“穷”是一种病,那么“穷”病造成的并发症——短视、浅薄、愚蠢……更是让人心痛又心忧。
“穷”病怎么治?
西汉刘向有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如果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病名为“穷”;
那么世界上也只有一种药,药名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