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被判斩首,行刑前却大笑不止,朱元璋下旨:将此人无罪释放
导读:明朝建立后,为了更好地管理整个国家,明太祖朱元璋立马命人制定了严格的法令条例,即《大明律》。从此之后,凡是有人触犯了《大明律》,不管是朝廷重臣,还是皇亲国戚,朱元璋都会按照《大明律》的规定进行相应的惩治。当年安庆公主的丈夫,也就是驸马欧阳伦,因仗着自己的权势,欺压当地百姓,朱元璋闻之大怒,不顾女儿的多次求情,毅然决然地将欧阳伦斩首。
从此之后,满朝文武和那些皇室成员,都选择了低调做人,害怕落得与驸马一样的下场。久而久之,天下人都知道明太祖执法必严,绝不会徇私,政治比较晴明,各级官府也不敢欺压百姓,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俗话说,凡是总有例外,一向执法如山的明太祖朱元璋,也有“放水”的时候。当时一位少年为其父亲伸冤,因其太过固执,惹怒了皇帝,朱元璋就命人立即将他拉出去斩了。在行刑之前,少年不仅毫无畏惧,反而大笑不止,朱元璋得知其大笑的缘由后,果断将其无罪释放,并赏赐了一个官职给他。这究竟是为何呢?
这位少年名叫周琬,明初江宁(今南京)人,父亲在滁州任职,因受到一些案件的牵连,皇帝朱元璋下旨将其打入大牢,并判处死刑,准备秋后问斩。此时周琬年仅16岁,是个极为孝顺的少年,得知父亲被叛死罪后,非常的伤心,但他深知父亲的为人,肯定是被别人诬陷的,故决定请求代父受刑。
为此,他独自一人来到皇宫外,敲响了登闻鼓,表达了要为自己父亲伸冤的目的。没多久,周琬就被带到了皇帝朱元璋面前,他毫无惧色,并说自己甘愿代替父亲受死。朱元璋感觉他年纪那么小,怎么会想到这种方法,就怀疑其背后一定有人指使,就想试他一试,下令立即将周琬斩首,但面不改色,神态从容不迫,这让皇帝相当惊讶,认为周琬听孝顺,就改判他父亲戍边。
令人意外的是,周琬却仍旧不死心,且怒怼道:“我父亲年近4旬,身体一向不好,戍边和杀头没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死。若父亲死了,儿子还有什么颜面活在世上,干脆皇上把我也杀了吧。”朱元璋戎马一生,岂能容这个16岁的少年如此猖狂,遂命人他捆绑押赴市曹斩首示众。
若换作一般人,估计早已吓得不行了,而周琬非但不害怕,反而非常开心,行刑前狂笑不止,监斩官都感觉瘆得慌,就大怒问道:“你马上就要被砍头了,为何如此开心,不会被吓傻了吧?”周琬笑着回道:“若能以我之死,换得父亲的自由,此生无憾;若是皇上并没有赦免我的父亲,我也能与父亲同死,这能不值得高兴吗?”
监斩官将周琬说的话,一字不落的禀报给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感动的一塌糊涂,认为周琬是个世之罕见的大孝子,果断下旨赦免了他们父子二人的罪行,并亲自题写了“孝子周琬”四个做为嘉奖。另外,还破格赏赐周琬兵科给事中的官职,以表彰其对父亲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