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六个皇帝的刘裕,自己也当了皇帝
传说刘裕他妈生儿子,有神光照亮,当晚还降了神奇的甘露。帝王要出生,总得编些神奇故事,不这样,显摆不出帝王尊贵。六朝初期的南京,一直习惯用童谣来为天子造势,孙权当皇帝是这样,司马睿当皇帝也是这样。转眼间,南京这座城市即将迎来六朝时期的第三个朝代,刘宋就要开始了,童谣已经落伍,现在必须要为它现编点段子。
类似的天子降临故事,结束刘宋历史的萧齐也编过,譬如说齐太祖萧道成小时候,他们家旧宅门前,有一棵巨大的桑树,树的形状很像皇帝出巡时的华盖。萧道成常在树下与小伙伴们玩,堂兄萧敬宗便跟他开玩笑,说这棵神奇之树就是为你而生长,你以后可是要当皇帝的。
宋武帝刘裕出生在京口,也就是今天的镇江,祖籍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用现在流行的话说,祖上是徐州人。他应该算是出生寒门,基本上就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根据暴发户必须造家谱的原则,他的先人是西汉楚元王刘交,这个刘交又是何许人呢,是汉高祖的异母弟弟,反正五百年前的故事,信不信也无所谓,用不着太当真。可以肯定的一点,刘裕是过江诸人的后代,他的先人早年随晋室衣冠南渡,长居京口。因此说起来,他也应该算是吴化了的北人,已经沾上了吴人的野性,身上并没有多少鲁人的憨直。
刘裕身高七尺六寸,风神奇伟,不拘生活小节,早年因家境贫寒,砍柴,种地,打渔和卖草鞋,什么活都干过,还喜欢赌博。周围的人并不看好他,只有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谧独具只眼,曾对刘裕说:“卿当为一代英雄。”这话当然是随口一说,不曾想真被说中了,刘裕不仅成了英雄,而且还在南京当上了皇帝。
刘裕的成功,应该从南京的混乱开始说起。自东晋定都建康,南京城出现过几次重大的叛乱,其中后果最严重的一次,就是苏峻讨伐庾亮,带着部队说打进来,就打了进来。根据《建康实录》的记载,南京深受其害,当时除了常见的烧杀抢掠,还有驱役百官,把当官的都抓了起来,“捶挞光禄勋王彬”。最恐怖的情景是 “裸剥士女”,《晋书﹒苏峻传》专为“裸剥士女”这一条加了注:
皆以坏席苫草自鄣,无草者坐地以土自覆,哀号之声震动内外。
被扒光了衣裤的男男女女为了遮羞,不得不以破席和草帘遮挡自己的身体,找不到破席草帘的人,只能坐在地上,以泥土“自覆”。这个场景,很可能是有文字记录以来,南京人遭受的最大一次羞辱。
在东晋历史上,有过很多次叛乱,这些叛乱大都发生在宫廷和门阀之间,对南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影响并不太大。苏峻作乱是个例外,时间是在东晋初期,再以后,就是桓温之子桓玄的叛乱,这时候,已经到了东晋尾声。公元402年,元兴元年正月,司马道子之子司马元显讨伐桓玄。 二月,桓玄败王师于姑孰,三月,桓玄进至建康新亭。司马元显的军队开始溃散,元显被杀,桓玄进入南京。
那时候,南京老百姓对桓玄并不算太排斥,由于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父子把握朝廷,弄权乱政,大家对他们父子有着诸多的不满意,因此对桓玄侵入京师,杀司马道子父子,倍感欢欣,觉得又有了振兴朝纲之象,《晋书﹒桓玄传》上有记录:
自祸难屡构,干戈不戢,百姓厌之,思归一统。及玄初至也,黜凡佞,擢俊贤,君子之道粗备,京师欣然。
然而好景并不长,作为京师的南京人很快就失望了。桓玄只是个野心家,并不是中兴东晋的适合人选。三十年前,他父亲桓温就有篡位之心,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并没有能颠覆在南京的东晋政权。与桓温相比,桓玄各方面水平都差,野心却更大,也更狂妄。他“陵侮朝廷,幽摈宰辅,豪奢纵欲,众务繁兴”,结果就是“朝野失望,人不安业”。偏偏东晋末期的朝廷百官,以及世族豪门的实力都相当衰弱,请神容易送神难,南京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桓玄为非作歹,根本无力阻挡桓玄的篡晋之谋。
公元403年,桓玄得寸进尺,筑坛告天,在姑孰登位称帝,改元“永始”,改国号为“楚”,又称“桓楚”,改封晋安帝为平固王。姑孰离南京不远,现在属于安徽当涂县。桓玄篡位不久,迁居南京建康宫,骄奢荒侈,游猎无道,通宵玩乐。又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完全是一个地道的昏君形象,百姓因此困苦疲惫,民心于是思变,希望有人出来推翻他。就在这时候,北府旧将刘裕乘时举义兵,讨伐桓玄,最初只有残余兵将一千七百余人,很快便成了气候。
元兴三年二月,刘裕率兵斩桓玄所署徐州刺史桓修于京口,杀青州刺史桓弘于广陵。三月进军至江乘,临阵斩桓玄将领吴甫之,又进至罗落桥,斩皇甫敷。罗落桥就在今天南京的东北角,位于长江南岸,再下来,刘裕兵至蒋山,开始攻打覆舟山,命令兵士大张旗帜,数道并前,并乘东北风放火,浩浩荡荡地开往当时的建康城。桓玄诸军顿时崩溃,慌乱中,桓玄率亲信子弟仓皇出逃,从石头城乘船南奔,刘裕大军进入建康城。到了五月,桓玄兵败被杀。次年正月,桓玄残部被彻底攻破,三月,安帝被迎回南京复位,改年号为义熙。
刘裕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他被授予了一大堆重要头衔,数都数不过来。义熙四年,也就是公元408年,刘裕担任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实际掌握了东晋的中枢大权。在六朝时期,扬州刺史一直是个非常显赫的位置,就管辖范围看,相当于南京军区司令员,整个长江下游都在其掌握之中。最为关键的是,它的治所在南京城里,就在天子脚下,因此,扬州刺史一职,又仿佛是北京军区司令员,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控制好军队,也就直接掌控着。
当时南京的扬州刺史治所在东府城,位于建康城东的一座重要城堡,这里也是司马道子的旧宅东第所在地。东晋孝武帝时,会稽王司马道子担任丞相,其手下心腹赵牙为其修建东第,“筑山穿池,列树竹木,功用巨万”。晋孝武帝曾经批评过东第,觉得它“修饰太过,非示天下以俭。”东晋安帝时,司马道子进位太傅,兼扬州刺史,仍居住在东第,时人便称为“东府”。刘裕当了扬州刺史,便搬进东府城居住,在这发号施令,运筹帷幄。此处可以说是他的发迹之地,刘裕临死前,有感于自己是通过扬州刺史一职镇守东府,拥兵自重,进而取得天下,于是手诏太子曰:
朝廷不须复有别府,宰相带扬州,可置甲士千人。
很显然,刘裕已意识到“东府城”对朝廷可能会有的威胁。关于南京东府城的具体位置,有两种观点。一是出自王少华先生,其观点发表在《南京史志》的《建康何处“东府城”》一文中,认为东府城遗址在南京城东郊天堂村,亦明代天坛所在地。此处南临秦淮河,东靠海福巷,西近明城濠,其北为靶场和童子仑山,连接卫岗苜蓿园。一是马伯伦先生的观点,发表在南京地方志编纂编纂的《南京建置志》,认为东府城遗址在通济门附近。当然,双方有个结论是一致的,这就是旧迹早已荡然无存。
南京人大约也不会想到这个叫刘裕的人来了,对于建康城会意味着什么。他们像当初欢迎桓玄一样,迎接他的到来。接下来十多年,这个姓刘的家伙不断地给这个城市带来惊喜。刘裕送给南京的第一份大礼,就是以和平的方式,收复了被后秦占领的淮北诸郡。公元405年,刘裕遣使到后秦,要求归还之前占领的南乡和顺阳等地,后秦皇帝姚兴鉴于西面战事吃紧,不想在东面又与刘裕为敌,竟然答应了将淮北的南乡等十二郡,全部归还给东晋,《资治通鉴·晋纪三十六》上是这么写的:
刘裕遣使求和于秦,且求南乡等诸郡,秦王兴许之。群臣咸以为不可,兴曰:“天下之善一也。刘裕拔起细微,能讨诛桓玄,兴复晋室,内厘庶政,外修封疆,吾何惜数郡,不以成其美乎!”遂割南乡、顺阳、新野、舞阴等十二郡归于晋。
这个姚兴宽宏大量,成人之美,他大约不会想到,过了十二年,就在他死后的第二年,刘裕这个人会不念旧情,会恩将仇报,攻打后秦,将他的继承人长子姚泓带回南京砍头,同时顺便也将后秦给灭了。刘裕结束了东晋迁都南京以后的软弱形象,他不仅杀了后秦的皇帝姚泓,还杀了南燕的末代皇帝慕容超,杀了东晋的最后两个皇帝安帝和恭帝,加上楚国的桓玄和蜀国的谯纵,他一生中居然杀了六个皇帝。
需要补上一笔,刘裕几乎用同样方式,在南京的闹市中,将作为俘虏的姚泓和慕容超斩首示众。在刘裕取代东晋之前,前代的禅位君主至少都能够得以保全性命,刘裕根本无视这个规矩,宋元之际的历史学家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时便说,“自是之后,禅让之君,罕得全矣”。三国时的曹丕,还只是触发了人人都能当皇帝的野心,到了刘裕这里,不仅是敢当,而且敢杀。皇帝也是人,为什么杀不得,杀了就杀了,真是“卿当为一代英雄”,名不虚传也。
出身于寒门的刘裕给南京人带来了很多惊喜,首先是他让与自己一样的寒门子弟,看到了上升希望,见到了个人发展的通道。在刘裕称帝之前,南京基本上就是皇室与豪门的天下,各种好事基本上与老百姓无关。皇家与门阀之间相互通婚,血脉相连,譬如王敦和桓温,就都是附马爷,又譬如王羲之的孙女王神爱,就是皇后,不仅仅是皇后,她还是晋孝武帝的外甥女,是孝武帝姐姐的女儿。王神爱十三岁的时候,被封为太子妃,还是一个小丫头片子,就已经是未来要做皇后娘娘的命。
南京的老百姓并不知道,一个做了皇后的女人,未必就是真的幸福。王神爱的老公是晋安帝,一个傻不愣登的家伙,历史书上关于他的文字,惨不忍睹,《晋书·安帝纪》上记录:
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
《资治通鉴》上说的更具体:
安帝幼而不慧,口不能言,至于寒暑饥饱亦不能辨,饮食寝兴皆非己出。
也就是说,这位晋安帝从小到大,从生到死,既不会说话,也不知饥饱,不辧寒暑,吃喝拉撒一概不能自理,大小事务全靠别人照料。摊上这么一位人主,司马道子父子想不擅权都不可能。
晋安帝像
刘裕的国号称“宋”,因为他曾被封为宋王,按照惯例,王转为“皇帝”,晋升为天子,必须要用自己的封地为名。譬如汉王刘邦登基称汉,吴王孙权登基称吴,刘裕虽然姓刘,与“汉”也沾点边,然而他这个帝位是从东晋禅让过来的,因此称“宋”,意味着对晋的合法继承。这个合法性对于刘裕来说,说不重要,也不重要,说重要,还真的很重要,毕竟“禅让”与“篡”有着天壤之别。
刘裕真正在乎的其实是华夏正统这个旗号,何为正统,既说不太清楚,又似乎是一直明摆在那里。《三国志》以曹魏为正宗,《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六朝时期,南方人笔头厉害,会写善辩,况且这些所谓南方人,又都是从北方南渡过来,所以必然会以东晋为正统。魏晋南北朝应该分开来说,应该是魏晋和南北朝,魏晋虽然并称,却有先后,南北朝则是同时存在。六朝只是南京人的说法,南方人的认同,刘裕开创了宋朝,意味着中国历史已正式进入南北朝时期,这时候,北方也不再是五胡十六国,南方有宋齐梁陈,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大家都觉得自己是正统,是正宗。南朝称北方为“索虏”,为“魏虏”,为“夷贼”,强调“魏朝虽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这个魏,当然已经是鲜卑人的“魏”。
北人也是这样看南方,“汉之名,皆不以江南为中国”,匈奴刘渊就以“吾又汉氏之甥”作为登基依据,定国号为“汉”,并“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北魏拓跋氏以“魏”为国号,认为自己才是曹魏的合法承继者。北朝史家魏收写《魏书》,分别以“岛夷桓玄”,“岛夷刘裕”,“岛夷萧道成”,“岛夷萧衍”记述宋齐梁三朝之史事。《魏书》同样名列二十四史,好歹人家也是正史。
正统不正统也许根本不重要,以南京人的眼光看,当然更愿意以刘裕为正统,为“正朔相承”。何况刘裕还很能打仗,居然灭了后秦和南燕,带兵一直打到了遥远的长安,这是何等的荣耀。刘宋的领土也是南朝中最为辽阔的,俨然已经是个大国风范。自东吴以后,南方什么时候这么厉害过,一向被人轻视的南京人,突然觉得自己很牛B起来。
原标题:《甘露降生,国号曰宋》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