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的20个益处
作者:乔鸣麟
特此说明:此稿是我多年在我国朗诵名师培养下、积累多年朗诵经验的总结字数太累赘了,但是删节又怕说不准确、说不完整,所以没有删节。借以此文,向辅导过我、帮助过我的朗诵界前辈、导师、老师致敬!向一起参加过朗诵活动的朋友们致以问候!
朗诵是把无声的文字作品转化为有感情的音符 形体语言的创作活动。是一种通过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共同参与,将诉诸视觉的文字转化为言语的过程。从字意上理解就是:朗,即声音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除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背出来,还要借助眼神、手势体态来完善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及音乐的韵律美,引起听众共鸣的一种语言艺术。所以说,朗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朗诵不仅仅是口耳艺术,更不是仅仅大声诵读出声音而已。它还综合了音乐艺术的特点,在朗诵时要有音乐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朗诵比唱歌难,因为唱歌有现成的歌谱。而朗诵没有现成的韵律,在朗诵过程中要体现作品的韵律美,就要自己把握音乐的韵律。所以说,朗诵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是人类文明现象中的重要一环。
真正的朗诵不是高喊口号、卖弄嗓音、更不是纯粹的陶醉和宣泄……,而是像正常有情感地说话。朗诵,是在说话的基础上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通过语言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语势、节奏分明、声情并茂、起承转合充分地表达出来。简言之,朗诵的精髓是还原自然。我们的文字都源于生活。我们的朗诵也要调动生活的积累去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语言声情并茂的展示出来。所以语言的口语化、语调的生活化很重要。所以说,朗诵是一种非常高雅的艺术,是一座高雅的艺术殿堂。
朗诵,是口语表达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有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提高朗诵能力或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训练的促进作用。
一、朗诵有利于开发右脑调查显示,95%以上的人仅仅使用了大脑的一半,即左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科学家认为,这主要是和人类的生活习惯有关,人类总是习惯于用右手使用工具,而使左脑每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再加上语言中枢、逻辑分析、数字处理、记忆等,都由左脑处理,所以造成左脑满负荷运转;另一方面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使孩子缺少非语言思维能力的教育,许多学校和家庭不重视右脑的开发,不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因此,培养了一大批只会循规蹈矩,缺乏应变能力、创造能力的左脑型人群。
科学家认为,右脑是形象的脑,右脑是音乐的脑。当我们在背数字、文字或字母的时候,把要记的东西的形象地刻在脑海中,不仅记得快,而且记得牢。如果在背诵美文和诗歌时,将朗诵的文字呈现在脑海里,或将美文和诗歌里的情景呈现在脑海里,同时,加上朗诵伴随的音乐美感来欣赏和表达着美文和诗歌,记得又快又牢,而且还能准确表达其思想内容和情感。按此方法长期练习,久而久之,特别有利于右脑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开发。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锻炼活跃了前额大部分的大脑皮层,增加了神经元的数量和神经网络之间的联系功能,激活和促进了脑内电化学反应,这就是大脑健康的要素。
二、朗诵能够培养自信读诗使人灵秀,读诗让人丰富,朗诵可以让你树立自信,帮助朗诵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大声说出来,这是表达所必须的。但有一些比较内向的、心理自卑或是害羞的人,有时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长时间朗诵过程中,你能感觉到自己的声音流畅、表达清晰,就会逐渐树立自信,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在众人面前公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想法。
教育学者曾做过这样的试验,通过让学生相互训练“喊口令”等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非常有效。尤其是那些来自农村的学生,自小缺乏体育训练,自我形体意识淡薄。通过两人一组相互训练“喊口令”这个有效的训练项目,直到声音、姿势规范为止。最后,每个学生依次跑步上台指挥全班同学。经过两课时内一直在反复练习几种基本的站姿,还焕发出最大的勇气,声音宏亮、潇洒地指挥了全班,从此不会再以当众立正和亮嗓发声为别扭了。由此可见,在人前表演能够增加自信。而朗诵要比在全班面前喊口令难得多,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朗诵能够改变性格和精神面貌教育专家和学者认为:学点诗,读点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特别是对小学生朋友来说,学点诗,读点诗,是提高语言素养和文艺欣赏能力的必要前提。在朗诵时,性格内向的人往往发出的声音也很小,如果朗诵者能坚持大声朗诵,很容易使其爱讲话,性格也就随之而变。
诗,对于幼儿、小学生朋友的人格塑造、性情培养,也是有诸多好处的。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在《我为什么给儿童写诗》一文中说道:“一个小孩子从小受到诗的熏陶,可以使感情世界丰富多彩,善解人意,与人和谐相处……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学会了欣赏诗,就会欣赏其他文学样式,以至其他艺术形式。”
经常朗诵散文和诗歌,慢慢地会背诵下来了,丰富了朗诵者的知识。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常朗诵自然会培养朗诵者的文采和气质。特别是杰出的朗诵,是艰苦的创造性的艺术劳动成果,其冲击力、感染力和生命力是经久不衰的,对热爱朗诵的人有着很深的影响。
朗诵可改善精神面貌。因为,朗诵使人体的血液循环更加流畅,排解掉腹腔的寒气。随着朗诵声音的加大,身体的姿势也自然越来越端正,因为不挺胸、不收腹是无法放开音量的,没有一个含胸驼背能朗诵到位的。如果坚持长期锻炼朗诵,会纠正不良站姿,使人精神状态处于兴奋状态,总有一种精神头儿。看一看朗诵家们上台演出的状态,他们都是长期坚持朗诵使他们的精神面貌总是处于最佳状态。
四、朗诵有助于审美能力的提高准确的理解文意要借助朗诵,因为朗诵是打开文章大门的一把钥匙,通过朗诵才能更准确地感受到文章和诗歌的美。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往往经我们朗诵出来,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更准确地领悟文字内在的思想情感。如《孙权劝学》一文,只要我们认真朗诵文章,读出文中孙权、鲁肃、吕蒙三个人物语言的语气,就能感知这些人物的特点,就能进一步体会文章要表现的主旨。又如,朗诵朱自清的《春》,就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美、语言的形象美;朗诵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能感受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朗诵刘禹锡的《陋室铭》及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能感受到语言的音乐美。
优秀散文和诗歌,蕴含着汉语言的悦耳动听的音乐美、象形文字所表达的意象美、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浓郁温馨的人文美、淋漓尽致的情感美、鲜活灵动的人文美。朗诵者要把这些美和作者心灵跌宕起伏的旋律,以及自己的领悟、感知结为一体,完全沉浸在作者营造的意境中。同时,还要根据文章的内容,调节语音的轻重、节奏的快慢、抑扬顿挫、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情感的褒贬、从而感受美、体验美。
五、能够提高朗诵者的修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朗诵有利于朗诵者体会到辩论、争论的价值,这是更好的、高质量地参与未来的事务的一种素质。特别是,通过朗诵优秀作品,让优秀文化在人们的心灵中温润着、积淀着、陶冶着、升华着。
朗诵的选材,要选那些思路清晰、思维流畅、语言富有表现力、可读性强的文章或诗歌,要选择那些思想品质高尚、人生境界高远的、哲人思想火花迸射的灵感之作,选择那些富含有宇宙人生真谛的经典之作,选择那些符合语法规范的、语言优美的、人生生活体验和感受之作。尽量不要选择那些学者和学究们的思辩之作,不要选择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的文章和诗歌。
六、通过朗诵可以使说话吐字清楚、连贯畅顺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
朗诵要求吐字清楚、字正腔圆、连贯畅顺。如果朗诵时出现个别发音错误,不仅使朗诵内容的美感受影响,而且使听者有一种正在品赏大餐时却吃到一粒沙子一样。所以,朗诵时要求吐字清楚是最基本的要求。经常朗诵对说话吐字清楚、字正腔圆、连贯畅顺有很大的帮助。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演讲会、辩论会上更好的、高质量地发挥,而且还利于学生提高参与未来的事务的一种素质。
七、朗诵可以锻炼培养表达心意和与人交流语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语言在人们交流中产生,也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重要的工具。语言是最为重要的交流工具,无论是沟通、讨论,还是交谈、演讲都表达清楚、准确、生动才是关键。长时间坚持朗诵可以让你的发声更加清晰、有力,也可以让你字正腔圆、语言流畅,纠正发音不准的习惯,有助于你的情感表达,是培养交流和演讲能力的好方法,有时还会对交流效果起着至关作用。在交流中,如果你的地方口音很严重,难免使人听不懂、听不清,甚至引起误会。比如,一些农村的人来城市找工作,他们不会说普通话,跟老板说话时,简直是“鸡同鸭讲”,那就不会得到老板的欣赏,基本上也没有被录用的可能。由此可见,要是不会说普通话,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
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学识渊博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所以,练习朗诵从学校抓起,对培养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至关重要。
八、朗诵有助于理解文章、感知文章传递的思想和情感朗诵之所以高雅,在于比唱歌难。因为,朗诵绝不是把文字大声读出来而已。而是要求朗诵者把握好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语势;要求读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声情并茂;要求朗诵者把自身的感情融合到作品中去,把情绪最广泛地调动起来,把名篇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充分地体现出来;要求朗诵者准确、清晰,并能绘声绘色、娓娓动听、耳濡目染、心领神会,使听者感染到“声声入耳,心心相应”。唱歌是按着歌谱来唱的,而朗诵没有谱曲,朗诵者要在朗诵中体现出音乐美来,是一件很难的事,需要有一定的修养和审美感。正因如此,朗诵有助于理解文章、感知文章传递的思想和情感。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在一切艺术里,诗的艺术占着最高的等级”。要把“最高的等级的艺术”朗诵好,绝非仅仅大声读出声那样简单。因为,朗诵对演绎作品具有巨大的支撑作用,将朗诵的技巧充分运用到剧中人物里,可以令人物更加鲜活、饱满。在朗诵大赛中,评委给每一位参赛选手都设定了很多的要求,但是,最终评委看重的只有一条:他的朗诵作品是否能够打动人。也就是说,选手语言的感染力和舞台的表现力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与选手对作品理解的程度直接相关。试想,如果对作品理解不深刻,他的表演怎么能够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呢?所以朗诵艺术家常说,朗诵考试,就是考你对作品的理解程度。
艺校在招收考试时,必考朗诵这一项。就是因为通过朗诵,看其是否能够理解文章、感知文章,理解和感知文章后还要懂得传递思想情感。这就要求朗诵者懂得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去体验、去占有名篇佳作的精髓,主动地消化和吸收;懂得真正地体悟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通过朗诵文章的起、承、转、合表达出来;懂得读物的形象感、意韵感和情趣感,通过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体现出来。所以说,酷爱朗诵的人都能体会到朗诵对培养语感和情感有很大帮助。
九、朗诵可以让人感觉到文章独有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和感知语言的美感语言的表达有很强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这就是语言美的一面,书面语言体现的更加明显。这种韵律感、节奏感、音乐美感、排比和对仗,只有用嘹亮多情的声音才能充分体会出来。要凭借声音来表现,只有通过朗诵才能真正体悟到。尤其是古诗文,只有在朗诵中、在流畅的声音里才能更好地感觉那种平仄起伏的韵律和抑扬顿挫的节奏,才能更好的感觉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贴切、入心,才能品味汉语那种特殊的音乐美,吟诵出作品的精神和风采。
为什么好的朗诵很吸引人呢?因为,影响朗诵效果的主要因素最根本的是人的因素。对于朗诵者而言,长期的生活历练、厚重的生活底蕴、丰富的生活阅历会增加个人的沧桑感,提升他对生活的理解、认知和感悟,再加上本身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这是成为一个好的朗诵者的首要前提。很多年轻的朗诵者浮光掠影,把诗词简单看一下,开口就来,肯定达不到朗诵吸引人的效果。所以,朗诵者应该在不断增加生活历练的基础上,多读书,多接触书本中的各种角色,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他们的思想情感,仔细揣摩作品的时代、作品的意图、作品的思想等。长期坚持用这种要求去朗诵,对朗诵韵律和节奏、培养语言美感有着重要的帮助。
十、朗诵有利于“诗性美”的再现中国文学语言之美不仅表现在内容、意义和外在的形式上,还表现在它特有的声音韵律上。节奏和韵律、无论古文还是现代文,其特有的韵律与美感足以引起我们在朗诵的时候“手舞足蹈”、“激情澎湃”。这是因为每篇美文、诗歌都有着“诗”的美,都有着作者美的灵感。通过朗诵,可以将这种美还原。诗歌是音韵和节奏的艺术,诗歌本来就是吟出来的。所以,唯有还原诗歌的音韵和节奏,才能感受诗的美感,发掘出诗歌的魅力。
深情的朗诵,一边慢慢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对那些优秀篇章、名言佳句,反复朗诵,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愈诵愈有味,趣味无穷。而默读、速读、浏览等,都不能欣赏到诗歌的节奏音韵之美,难以体验到诗歌的丰富意境。
“写诗的人是诗的作曲家,诵诗的人好像是演奏家”,“一首诗如果不加朗诵、没有吟诵,那么它的生命就没有完成”。如果朗诵诗歌,特别是用声音艺术去对诗歌进行二次创作,那么,诗的美感就会得到还原,诗的魅力就会重新展现。所以说,朗诵有很高的规范要求,切忌总使用自己的习惯语调,必须学会从作品内容出发,改变自己不适宜的语言习惯,恰当再现原作内容。只有这样,使朗诵者才能再现“诗性美”,使朗诵者通过朗诵不断升华,使听者感动和受益。
吟诵佳诗妙词,品味中国文化。唐诗宋词是古典诗词群星中璀璨夺目的双子星座,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两颗明珠。唐诗让仁者展其怀,贤者抒其志,勇者伸其气;宋词让智者达其理,劳者歌其事,窘者骋其情。唐诗阔大浑厚、清新健朗;宋词温柔缠绵、婉曲工巧。唐诗象一支凌空的响箭,飘逸悠远,把人类的情感指引到理想的天国;宋词象一位风度翩翩的英俊少年,自信潇洒,雄视千古。唐诗是生命的告白;宋词是心灵的私语。唐诗以韵神,故浑雄,而贵酝藉空灵;宋词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彩;宋词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词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懂得了古诗词的诗性美,如同登高而望远,临山而探幽,无限风景,让人目不暇接,让人叹为观止,让人如痴如醉。读之思之,美在心间,朗诵者才能在朗诵过程中自然地把诗性美表达出来。
十一、朗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学家发现,朗诵是打开文章大门的一把钥匙,准确的理解文意要借助朗诵才能更真正地领悟文字内在的思想情感。古人早就对朗诵有大量精彩的论述。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千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而且古人对于朗诵的要求、方法、要领等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古代大教育家朱熹对朗诵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又指出:“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教育专家认为,朗诵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为朗诵有助于理解文意。语文老师的朗诵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生们朗诵水平的高低。所以,教育专家强调,要解决多年来只重“写的语言”而忽略“说的语言”的偏向。
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和当代语文教育家都提倡朗诵。徐世英先生的一段话真是独到而深刻。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诵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章,朗诵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诵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诵是活的,如同赋予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诵更能使人感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诵比讲解更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学”是不变的真理。聪明的语文教师,善于朗诵来提高差生学习的兴趣,使差生通过热爱朗诵而热爱学习。因为,只有学生想读、乐读,才会用心去读,才能读得入文、入情、入景、入戏。不仅如此,还会增加差生学习的思考力。
十二、朗诵有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活到老读书到老,读书改变人生,读书就是力量,就是快乐。教育研究人员呼吁:审视我们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似乎学生人人在朗诵,但朗诵水平普遍低下。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对于朗诵的地位没有形成准确的认识,对朗诵教学没有形成明确的目标,对朗诵的指导没有形成有效的方法……。教学时,朗诵目的不明确,读前缺乏明确要求,读中没有具体指导,读后忽视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老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有口无心地念着,毫无美感可言,何谈良好的朗诵习惯、声请并茂的琅琅书声。因此,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我们要把“朗诵” 提到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教育研究人员发现:喜欢朗诵的学生,能提高其它学科的学习。这些喜欢朗诵的学生,在朗诵过程中容易因朗诵内容而兴奋,学习不易疲倦。同时,也是一个换脑休息的过程。朗诵完了之后,在兴奋的状态下又开始另一科的学习,因为调解朗诵者的兴奋情绪还在持续之中。
很多文科状元介绍学习经验时说,利用早晨上学的路上背诵英语,利用中午放学和下午上学的路上来背诵课文和诗歌,把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特别是中午开始有些疲惫了,这个时候背诵课文或诗歌,能提高兴奋情绪。
十三、朗诵培养专注力研究人员发现:好的朗诵必须动用口、脑、心、眼、耳、手等器官的协调配合。用口准确发音而清晰、有力;用脑判断每个字的正确读法;用心判断情感是否用得准确;用眼感触朗诵内容的视象;用耳感觉断句、停顿、语调、语流、语速用得是否得当;用手势表达内容和增加气势。做到这些可不是简单的事儿,必须全身心投入到朗诵的作品当中去,才能朗诵的更流畅,更有激情,自己得到感化,听者得到感动。长时间的坚持这种朗诵,可以培养朗诵者的专注力。
研究人员还发现:朗诵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因为文章是作者描写现实、反映生活、抒发感情、寄托理想的载体。朗诵作品是一种感化和熏陶。朗诵好一篇文章会情思横溢、心荡神弛、如饮甘露、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从朗诵活动中得到的宝贵教益,对其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生活信念,培养定力,振奋进取精神,激发意志,都会产生巨大的作用。
十四、朗诵锻炼记忆力记忆是人们一直关注的话题,也是人们一直研究、并设法解读的领域。朗诵需要口、脑、心、眼、耳、手的相互配合,而研究表明,听、看、理解是记忆最有效的途径,所以朗诵会有助于记忆。
大声朗诵,不仅不易让人倦怠,而且还会使人扫去倦怠,让自己兴奋起来。朗诵,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朗诵时,口、眼、耳、脑、心并用,增加了文章向大脑输送的渠道。这不仅使阅读真正活起来,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理解。所以,教育研究人员提示:教师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时间进行课文背诵,让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更有利于增强记忆。因为脑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这本身就能刺激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书籍。大声朗诵需要集中精力,大脑处于“排空”状态,有利于记忆材料。
日本东北大学川曷隆太教授研究发现,人在朗诵时,70%以上的神经细胞参与大脑活动,超过默读和识字,相当于大脑的“热身体操”。如果长期坚持,反复练习朗诵,能强化学生的记忆和提高学生注意力,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增强学习效果。
记忆是人脑的一种特殊功能,是人类储存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朗诵能加深记忆,巩固记忆,能呼唤人们的感知和想象,起到联想记忆的作用。因为,知识只有真正的理解了,才能更好的记忆,才能更好的运用。在朗诵的过程中,能感知语言的意义,有助于理解文章,接受知识。通过音韵调的变化可以产生一系列的声音形象,并使之牢牢印入人们的脑海之中。总之,朗诵可以通过视觉、声觉、听觉等器官的协调活动,把知识信息输送到人脑的储存区域,从而起到增强记忆和加强健康的作用。
十五、朗诵可以增长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古典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朗诵优秀的古典诗歌文学作品,不仅会加深我们的文学修养、丰富美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而且还会通过了解古典诗歌文学作品背景时,增长了历史、地理、科学等知识。
朗诵,是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朗诵,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朗诵,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朗诵,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洗练语言、规范口语;朗诵,能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朗诵,能完善知识结构。
十六、朗诵提高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有人说,朗诵他人作品是学习的过程,朗诵自己的作品实质是修改完善的过程。朗诵他人作品,可以通过朗诵学习领悟他人的文字内在的思想情感、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和结构的起、承、转、合。朗诵自己的作品,可以通过朗诵检查语句是否通顺流畅、结构是否合理、韵律和韵脚是否得体。其实,朗诵的意义远不止这些,可以说,它是一切语文能力形成的手段和桥梁,有利于提高说话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长期坚持朗诵,就会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去体验、去占有名篇佳作的精髓,主动地消化和吸收;长期坚持朗诵,就能使人熟悉句型、洗练语言、规范口语、积累词汇、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出口成章”;长期坚持朗诵,就能养成眼到、口到、耳到、心到的良好习惯,能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长期坚持朗诵,可以帮你掌握更多的字、词、句子,有助于你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当背过的东西,写文章时若能用到它,便能召之即来,呼之欲出,“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教育学家研究认为:朗诵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也许这正是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现代诠释吧。
一个文科高考状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有一个习惯,每天中午花二十分钟进行有感情的朗诵。包括散文、议论文、记叙、写景文等等。之所以选择中午,因为中午脑子相对来说不是那么清醒,如果用来做理科的题目,错误率会很高。另外,平常只要是看到文辞优美、气势澎湃的好文章,我就会下意识地保存下来,留到中午进行大声的朗诵。每天的朗诵对写作文产生了影响,朗诵过的内容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写作时不用刻意去想着遣词造句,那些优美的词句就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了。
十七、朗诵培养想象力和表现力美文和诗歌的意境有韵味,能唤起人的美感、想象力和表现力。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意境美含有言外之意、景外之意。韵味之至,能产生一种蕴藉隽永、余味无穷的美感。在朗诵这类诗歌时,根据诗歌的情感起伏设计和褒贬色彩揣摩,朗诵者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与作者一块同悲同喜、同爱同恨、同歌同泣。如果只看文字不朗诵,是很难与作者一起共鸣的。所以,朗诵作品时,要真听、真看、真想象、真进入意境、真感觉、真触动,与作者一起共鸣,带动听者一起进入意境,自然就会唤起朗诵者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朗诵有助于创设文章情景,再造意境。通过反复朗诵文章精华所在,可以启发朗诵者深入思考,朗诵者会对文章产生丰富的想象,会很快进入到字里行间所创设的情景中去。这时,原本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音符,文句的生命力跳跃并迸发出文章所体现的情感。譬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作者通过热切的呼唤和山谷、大地、松涛、海浪、广场的回音,表达了亿万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厚感情。要想通过朗诵表达这种深厚的感情,朗诵时必须有情感、有想象、有表现力。有情感,没有想象不行。有想象,没有情感也不行。有了情感和想象,表达不准确也不行,绝不是把字读出来而已。不仅要求读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声情并茂,而且还要求把握好停顿、重音、语调、语速、语势、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绘声绘色、娓娓动听、使听者感染到“声声入耳,心心相应”。可见,要想达到这种朗诵要求,自然会培养和提高朗诵者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有的人认为朗诵就是大声背诵或大声诵读,刻意去营造一种所谓“激情澎湃”的氛围,这是不对的。不同的作品需要不同的朗诵技巧,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不同的作品,需要不同的美感、不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十八、朗诵可以锻炼肺活量、有助于心肺功能的提高朗诵的美文或诗歌有短句、也有长句。短句比较好朗诵,但长句朗诵起来,就比较难了。所以,朗诵的时候必须把握呼吸和气息的运用,这样才不至于气短或是中断,尤其是在大声朗诵时,长时间有助于心肺功能的提高。朗诵长句子,肺会彻底排空,转入下一次吸气动作时就可以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横膈肌动作加大还会向大脑传递放松的信号。接收到这一信号以后,大脑会向肌肉、血管发出缓解紧张的指令,导致血压下降。
健康学家们认为:朗诵有如歌唱,增强肺功能。因为,朗诵和唱歌一样,也要求腹式呼吸(丹田呼吸法)。采用腹式呼吸有以下好处:第一,扩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能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缩,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改善心肺功能。第二,避免完全使用嗓子发音而造成的嗓子沙哑。第三,经过训练而从丹田发出的声音富有磁性。第四,它能改善脾胃功能,有利于舒肝利胆,促进胆汁分泌。第五,腹式呼吸可以通过降腹压而降血压,对高血压病人很有好处。第六,对安神益智有好处。
研究人员认为,朗诵健身的实际效果要比跑步强。第一、朗诵时只加强肺的开合,不增加心脏的负担。而跑步使肺增强呼吸的同时,心脏跳动也会明显加快。如运动量没有掌握好,容易增加心脏负担。第二、朗诵不存在安全问题,完全可以将身心完全放松,无忧无虑地陶醉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而在户外跑步锻炼容易出现交通安全等问题,这也使锻炼者身心不能完全放松。第三、朗诵不需要特殊的场地,而跑步受场地限制。第四、朗诵不受刮风下雨和天黑的干扰,而跑步受天气变化和天黑的影响。第五、朗诵不受年长年幼的局限,而跑步不适宜年长和年幼者。第六、朗诵时人体是完全放松的,这有利于气血循环,特别是微循环网络的开放。跑步时肢体是紧张的,微循环网络是关闭的。
十九、朗诵是健身又健心的运动朗诵时人体基本处于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修复调养状态。所以说,朗诵是一项健身又健心运动。最新医学证明,朗诵健身活动包含有多种健身机理。如:声波对人体内脏的穿透、震动、按摩、调理作用;肺开合导引气血循环的作用;肺反复开合增加肺的张力,增加肺活量;良性信息心理暗示作用等。人在朗诵时,副交感神经会加强工作,大脑得到放松,心情也就爽快了。可以说朗诵健身是一种全面的“身心”锻炼。
健康学家们认为:朗诵犹如“健脑体操”,是“大脑的全身运动”,可使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过程达到相对平衡,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调节处于良好状态。在朗诵时,70%以上的神经细胞参与大脑活动,超过默读和识字,相当于大脑的“热身体操”,不仅如此,朗诵能怡情养性,增加肺活量,使全身畅通;它能使人进入兴奋状态,给人以青春、活力和激情,唤起对生命的追求。同时,朗诵调节大脑皮层的相对平衡,促使机体的新陈代谢更加旺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各种酶等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将神经系统的细胞调节到最佳状态,使人精神振奋,身体健康。
教育学家认为,劳逸结合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饱满而且情绪高涨,那样在学习一样东西时就会感到很轻松,学的也很快,其实这正是我们的学习效率高的时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绪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一是要适当的休息,二是要娱乐自己的心情。娱乐自己心情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复习理科出现疲惫时,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要用朗诵的方法自我放松一下,强迫自己先装出一副斗志高昂的样子,坚持那么十分钟左右,状态也就上来了。这样,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帮助。长期坚持这种劳逸结合的学习方法,可以每天有个好心情,学习积极投入,学习效率自然高。
二十、朗诵有益于预防老年惊呆和大脑中风后的康复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做大声朗诵训练,大脑可以明显提高氧气的输送能力,以及血液和多种氨基酸到达大脑主要区域的能力,可使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过程达到相对平衡,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调节处于良好状态。所以,老年人吟诵诗词有助于长寿。这是因为,第一,吟诵诗词能把人的感情带入空旷无际的世界,使人情绪高涨、心旷神怡。吟诵诗词犹如唱歌,尤其是朗诵旧体诗词时,讲究平仄声调,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其次,吟诵诗词能使人增长知识,丰富人的想象力,锻炼人的大脑。第二,朗诵是一种浪漫的、陶冶情操的、抒发人内心情感的文雅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资深心理学家发现,朗诵特别有助于减轻老人“黄昏思想”的精神压力,锻炼老人的记忆力和表达力,帮助老年人回忆美好时光,带来精神愉悦,活跃了社交生活,还能增进人们之间的友谊。特别是有助于帮助老年人减缓记忆衰退,甚至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平淡无奇的朗诵竟然有如此功效,难怪朗潮流正风靡日本列岛,有关朗诵的民间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增多起来。日本乓库县老年朗诵队经常“上山下乡”为残疾人(特别是盲人)作表演。日本名古屋的“中风患者朗诵队”更是举世无双,据悉所有队员都曾由于脑血栓而出现语言障碍,而且几乎全是70岁上下的老年人。中风引发的功能的大部乃至全部丧失使得他们不得不像牙牙学语的幼儿那样对口型、发音素,完全从头学起!他们则通过表演重获了自信和自尊。
目前,我国的朗诵热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在歌颂建党90周年之际、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联合举办“夏青杯”朗诵大赛以后,朗诵热潮空前。相信,今后随着朗诵在中小学校的普及,以及人们对朗诵有益健康长寿的认知,朗诵的大热潮会即将到来。
借以此文,向辅导过我、帮助过我的朗诵界前辈、导师、老师致敬!向一起参加过朗诵活动的朋友们致以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