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半岛外交当求“最不坏”

08-18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中国的半岛外交当求“最不坏”

本文写于2016年9月,当前朝核、萨德问题趋于严重,半岛外交陷入僵局,鄙人谨以此文供各位参考:


伟大的马基雅维利外交家奥地利首相克莱门斯·梅特涅在1813年的关键时刻,曾经这样阐述过他对于外交工作的理解。“真正的外交家追求的并非完美,而是在地缘现实之上‘最不坏’的结局。”

梅特涅的这句话,对于今天中国双重危机下的东亚外交来说,同样合适——中国需要在权衡实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争取自身地缘利益的“最不坏”结局。

1、朝核与萨德

“对于奥地利来说,1812年的对法外交和1813年的对法外交,有着不同的政策原则是很正常的,因为外交原则的政治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梅特涅布拉格会议致信法国特使科兰古侯爵

无论是朝鲜的核武计划,还是韩国的萨德系统部署,实际上都是对中国利益的伤害,也是中国外交难以妥协的底线。不过,一旦朝鲜半岛无核化的事实被朝鲜连续不断的核武装打破,那么韩国萨德系统的部署就不可避免了。地缘政治的古老常识在东北亚再一次得到验证:当第一条外交底线被打破之后,第二条底线的垮塌就将接踵而至。

另外,朝鲜堂而皇之的核武计划表明,中国并没有实力阻止朝鲜进行背叛外交道德的核武冒险。同样,在不断攀升的核阴云威胁之下,中国也不具备道义和实力去阻止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以求自卫。这些都是无可奈何、必须考量的地缘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依然试图同时固守两条业已崩溃的底线,那么中国就很可能遭到朝鲜半岛各方的误解和排挤,并在东北亚地缘外交上迅速丧失影响力,从而使中国自身的利益遭到破坏——在无效底线上的过分执着,与其说是对原则的坚持,不如说是对现实的逃避。

缘于此,中国的半岛外交原则势必需要作出一些微妙的调整。

2、中国的现实利弊和长远威胁

实际上,朝鲜半岛局势对中国的利弊影响是相当复杂的。

尽管国内部分人群标榜朝鲜乃是中国的血盟,但实际情况很可能并非如此。

从经济上来看,朝鲜的存在极大地损害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凋敝的俄罗斯远东和蒙古以及锁国的朝鲜如同一层密不透风的棉膜,封死了东北大部分地区的对外经济活力,而朝鲜层出不穷的外交军事冒险更增添了东北投资的政策风险。今天东北日益困顿的经济难题和维稳形势,朝鲜的存在实际上与有功焉。

从地缘上来看,朝鲜的冒险政策正在产生对中国极其危险的地缘后果。

尽管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极大程度地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但事实上,美国的这一决策也避免了更坏结果的出现。因为,如果美国不能部署萨德以保卫日韩在不确定对手核武器威胁下的安全,那么日韩必然会想方设法拥有自己的核武器——他们完全有实力、也有理由这么做,而且中国并没有实力阻止这一切。

况且,朝鲜不断升级并逐步成形的核威胁,正迅速迫使韩国、日本和美国形成军事、政治、经济和外交上的全方位联盟,以协调彼此的地缘政策。而这一联盟的存在,不但会极大程度地消减中国在东亚事务上的影响力,而且随着此联盟在朝鲜核威胁下的不断稳固,很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东亚版北约,甚至吸纳台湾加入,从而全面挤压中国的地缘空间。

考虑到朝鲜的核武器计划并没有明确的、可预期的终点,其对中国的地缘危害也很可能没有底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最大程度上降低萨德系统这一既成事实对中国的伤害,以及防止未来东亚各国核武装和东亚北约的形成,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9月7日,朴槿惠与安倍举行双边会晤,不久,双方就情报共享达成协议——朝鲜核威胁正在迫使日韩美三方结成全面意义上的军事外交同盟

3、参与萨德部署

“如果奥地利不能参与到未来的欧洲仲裁,那就意味着奥地利的利益将在其他国家的主导下无可避免地遭到最大程度的牺牲。”——1813年,奥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劝说奥皇参与反法同盟

如果萨德系统的部署已经成为韩国无可阻止的必然选择,那么,中国最佳的策略并非强硬的反对,而是在彼此理解的基础上,以中国国家安全和地区责任为由,通过谈判请求参与萨德系统部署的协调进程,并争取在这一问题上的部分权利。

之所以如此最佳,是因为:

一方面,如果朴槿惠和美方粗暴拒绝了中国的参与权利,那么中国将在此基础上赢得对韩外交的政治道义主动权。因为,中国理解和谈判的柔软政治姿态,不但能够最大程度分解韩国内部对中国的不满并争取更多的好感,从而为朴槿惠的反华决策制造更多的政治分裂,而且也能为中国本身的对韩反击政策凝聚更多的国内认可与共识——所谓“后发制人”,正在此理。

另一方面,如果朴槿惠和美方允许了中国明确要求的参与权利,那么中国将在此基础上将萨德系统的对华威胁尽可能地缩小,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萨德系统对中国的危害。

而且,中国的参与,不但能够降低萨德系统的危害,还能够阻碍日、韩、美三国联盟的巩固,巩固中国东亚地区的长远利益。

总之,在萨德系统部署的过程中,中国都应该尽可能地争取参与的权利,这不但是保障中国利益的必须手段,也是分化对手的微妙伎俩——在政治博弈的很多时候,谈判的姿态甚至比谈判本身还要重要。如同梅特涅在统帅反法盟军进攻拿破仑的过程中所说的那样:“我一手持剑,一手挽着花环,前者是为了消灭敌人,后者则是为了分化敌人,而这两者都是实现最终政治目标必不可少的手段。”

布拉格会议前夕,梅特涅和拿破仑两位历史巨人的最后一次会面,梅特涅以请求谈判的姿态在拿破仑的内部制造了裂痕,并消减了法国民众的抵抗意志——政治家应该时刻铭记一点,即任何敌人都不是铁板一块的

4、巩固与朝韩之间的双向信任

在实现脆弱朝鲜半岛迈向新稳定的过程中,中国的外交立场应该竭力避免出现方向性的剧变。

因为,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的优势不仅在于自身实力,也在于中国能够与朝鲜和韩国双方同时维系一种基本的信任,并保留畅通的高层交流,这是相当难得的资源。

而在国际社会逐步制裁朝鲜的过程中,中国不仅要秉持国际共识,更要尽可能地在中朝之间达成对于核问题升级与否上的基本共识——朝鲜的遵守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旦朝鲜破坏它,中国的制裁将会变得名正言顺——这一点,对于中朝之间的未来信任至关重要。

如果中国能够始终维系与朝韩两国的信任,再加上中国举足轻重的实力,那么这种信任将成为中国未来参与东北亚外交的巨大资源。朝核问题升级的根源在于双方的互不信任,而中国的特殊影响力则能够保证中国在未来朝核问题上始终发挥核心甚至关键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本身就可以成为与各方讨价还价的基础。

“帝国外交力量的优势在于同时能够维系与法俄两国的共同信任。”——梅特涅1813(图为拿破仑、梅特涅与拿破仑妻子奥地利公主玛丽 路易莎)


5、从现实的角度看待朝核问题

如同梅特涅自身所言“不可预期的盟友,往往比可预期的强敌更加可怕。”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来看,朝鲜不可预期的核武目标决定了她将是中国利益的真正妨害者——因为,中国绝不可能容忍东亚各国的核武装或者东亚北约的形成。

那些以盟友眼光看待朝鲜作为的人,不但不能预见朝核危机的长远恶果,也无法看清朝鲜危机对中国的现实影响,更像是沉迷在遥远过去而难以自拔的感情用事者。

今天中国的东亚外交目标乃在于,通过参与部署,尽可能消减萨德系统的现实威胁,并力求避免长远最坏局面的出现——努力延缓日韩美三国同盟的进一步整合,以及降低日韩核武装的可能性。

事实证明,在冷静评估自身利益和实力的基础上,站稳国际道义的脚跟,通过谈判的姿态,坚定有力、有条不紊地追求最“不坏”的结局,乃是大国实现自身地缘利益成本最低、收获最大、后果最小的外交法则。

这一点,既曾经适用于17世纪的黎塞留枢机,也曾经适用于19世纪前期的梅特涅伯爵,更曾经适用于19世纪后半期的俾斯麦首相。今天,它同样适用于中国。

“第一流的外交家不仅仅在于他们能够通过行动来攫取利益,更在于他们能够在行动之中通过尊重法律和道德使得利益合法化,并避免后续恶果。”——梅特涅1813年反驳俄皇亚历山大对奥地利的过分许诺(接受这一许诺将导致奥地利陷入无休无止的中欧战争,图为1815年维也纳会议中的梅特涅)——这一外交思维使得俾斯麦和基辛格深深折服

标签: # 中国 # 朝鲜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