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60%的时间都被浪费了—— 一场 14 天重塑大脑的专注力实验
最近一年,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遇到了一个问题——学习的性价比开始降低:
▷ 一年下来,我系统性的学了很多课,也听了不少的专栏,眼界大开,想事也有了不同角度,但总觉得还是成长不够快。
▷ 我报了3个在线平台的8门课,一开始刷新知很爽,但越学越觉得和日常生活没什么关系,现在就想听点具体的干货,学了马上能用得到的。
▷ 当年我也是写作的狂热者啊,但发现最后能真正写出来的人少之又少,而且都是之前就有这方面功底的。
动力小了,焦虑却更大了:
▷ 学的速度根本赶不上知识的更新:我还没搞明白“互联网思维”——不过我不好意思说——大家就开始聊“第一性原理”(有觉得自己懂的教我一下,我也不懂,作者注),现在大家又在聊新的什么不连续性了;
▷ 我每天早上能看到2个公众号更新,明明知道里面都是特别好的干货,就是不想点开,觉得累。手一滑点开了《萌妃驾到》,连刷10集,倒是感觉好极了……看完又觉得自己堕落。
总结起来就3个问题:
1,知识太多,学不动了;
2,学习的瓶颈到了,不知道下一步往哪突破;
3,怎么在这种知识狂流里,保持内心从容平静。
第一条以前讨论了很多——要功利性学习、要系统化学习、要使用工具学习、要输出倒逼输入……
今天探讨另外两条:如何走通学以致用这条路,以及如何让自己在知识洪流里从容不纠结。
为什么这么说?
每个人今天的生活,都是过去一个个“选择”和“行动”的叠加。
大的选择比如高考、专业、职位、生活城市、和谁结婚、是否要孩子、要不要创业、战略方向……
做了一个选择,选了一个方向,走出一片天地,发现一些可能。
回想今天你的生活,是不是某个瞬间选择和持续行动的结果?
人生 = 选择 + 行动
学习当然为了更好解决选择和行动的问题——
选择和机会太多,怕自己看不见、看不懂、选不对,所以需要学。
行动的挑战很多,怕自己做得慢、做得糟、做得笨,所以也需要学,因为学习能提高选择和行动的正确概率。
关于“选择还是努力更重要”是个无聊的讨论,都很重要。要做好都要不断学习。
好人生 = 正确选择 + 高水平行动
过去的十年里,知识被封存在四个地方——专业书本、精英圈子、英文资料和搜索引擎,有信息就能跑得比别人快。
感谢这两年知识付费的热潮,这些知识被大众化、音频化、碎片化,唾199块可得——你可以通过TED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人联机;也可以在“得到”学习北大清华的课程;在喜马拉雅听到极少数人才能进入的湖畔大学的分享。
信息壁垒的竞争逐渐消失,接下来比赛的,是处理信息的能力。
正如一位智慧的时代观察者曾经说道:
“ 现代人每天用几小时点开一个又一个的链接,希望从新信息里找到让自己脱困的良药——这让他们焦虑惊喜,也让他们心神涣散——却很少用每周哪怕5分钟,安静思考,自己到底为何所困。”
——哦,以上的话是我说的,装神弄鬼是希望你能专注的读完这行字。
在这样一个信息充分,环境多变的竞争格局里,拥有“快速理解复杂事物”和“高水平的执行”能力的人才会拥有终极的竞争力。
好的人生
= 快速理解复杂事物 + 高水平执行
快速理解复杂事物很重要,是因为看到机会并不意味着抓住机会。
如果缺乏识别、思考、决策的能力,还没有来得及细想,就被下一波信息带着跑,永远没有出路。就像我一位参加各种创业营的朋友总结的,“大脑终日极度兴奋,仔细一想全是二手信息。”
趋势是机会,但趋势+优势才是你的机会。
你对此理解的有多深,有多快,你抓住机会的能力就有多好。这背后的核心技能是“独立深度思考”。
对于高手来说,认知的广度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认知的深度。埃隆马斯克的思考工具就是第一性原理、乔布斯的是简洁、巴菲特的是价值投资……他们都专注一个最朴素的方法论。
在一个领域成功扫平天下的方法论,放到一个新的领域,依然还是能用。关键是围绕这个认知,深度思考搭建自己的思考体系——这种思考往往重剑无锋,工具越牛越朴素。
高水平执行则更好理解——在任何一个真正的机会面前,最终跑出来的20%是先驱,其他80%都是炮灰。
高水平的执行需要你抵抗住各种新机会的干扰、同行的压力,专注在一个领域很长时间,这背后是“刻意练习”的投入。
不管是深度思考,还是刻意练习,都必须在极其专注、深度工作的状态下完成。
没有专注力,再好的选择放你面前,你静不下心来分析;再好的机会丢给你,你发现自己没有核心竞争力,人生还是一场空。
所以,最后我们得到:
好的人生
= 正确选择 + 高水平行动
= 快速理解复杂事物 + 高水平执行
=(深度思考+刻意练习)× 专注力
保持学习,保持深度思考、刻意练习——前提是保护自己的脱离焦虑、心智集中——专注力是好人生的元技能。
如果专注力是元技能,那么,专注力可以被训练吗?
可以的。
心理学认为,智力分成5种: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而注意力是一切的基础智力。
你应该有很多这样的体验——注意力不在场,观察和记忆力就会降低:开车时听的某本书,一周以后什么都想不起来了;至于你竟然没注意你女朋友换了发型这种滔天大罪,她的控诉也是对的,你心思根本没有放在我上面!”——因为注意力是记忆和观察的门户。
心理学里有一个很有趣的“鸡尾酒效应”:即使在嘈杂的鸡尾酒会里,你也能在各种声音里分辨出自己想听到的哪怕细小的声音。
仔细想想其实挺神奇的,因为这些声音已经完全叠加到了一起,形成一种复合波,目前即使最好的 AI 都区分不出来。但如果只要你用小小的注意力,你依然可以区分开来每一个人的声音。
每天的信息洪流正如鸡尾酒会嘈杂的声音,如果没有注意力的加持,你听到的所有信息的叠加,只是噪音。信息越多的时代,你越需要专注力。
更高级的思维和想象力,则更需要注意力的加持。
大部分的思考和灵感,都在全情投入之后。高斯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专心和持久的思考数学真理,他也会做出同样的发现 。”
稻盛和夫讲得更加好玩,他认为专注能带来“神启”,在《干法》里,他讲了个自己的故事:
“ 镁橄榄石粉末非常松脆,无法成型。像做面条一样,需要有黏性的材料,过去都是添加黏土,但黏土总含有杂质。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黏性的问题,我每天思考、实验、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天,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那天,我一边想着这个难解的黏性问题,一边走进实验室,突然,我被某个容器绊了一下,差点跌倒,下意识一看脚下,鞋上沾上了实验用的松香树脂。
‘谁把松香搁在这个地方!’正当我叫喊道,就在那一瞬间,‘就是它!’一个念头从我脑子里闪过。”
……
看到我那样拼命地工作,那样苦苦思索,神都看不过去了,神可怜我,赋予了我智慧。我想事情只能这样来解释。”
吴伯凡老师对此有个神解释——这叫“ 聚 精 会 神 ”,聚集起来所有的精神,以致于触碰到了神灵。
常说天才般的思想家、艺术家、设计师和疯子只有一线之差——如果真的有差距,那么这个差距显然不在想象力层面,而是天才拥有自控的、专注的、高品质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一种底层智力,专注是一切智力的基础。
那什么叫做不专注呢? 医学上把不专注定义为:“大脑不自控的多点兴奋”。
想象一下你经常出现的大脑状况——
比如说你是产品经理小明,你正在画线框图,找素材,突然发现网页右边有一个帖子“产品经理不得不知道的20本书”,手欠点开,看完收藏。
很快你又就被右下角的图片吸引,说“游客拍到赵薇舒淇没有P图的样子,太震撼了!”
然后你又点开,再然后是左下角的购物网站,展示了你在某东上看的一双鞋,总是闪啊总是闪……而这个时候,邮件弹出,一封来自同事的邮件催你回复……
常常忙了一上午,什么都没做完。
你怪自己手欠,手是冤枉的,你是脑子欠。
——对,这就是“大脑不自控的多点兴奋”。
一个缺乏专注力的人在网络上,内心的OS一般是这样:
“哇太好了!”
“咦还有这个!”
“哈哈这个太逗了!”
“我去幸好被我刷到!”
“我天还有这个玩法!”
你也许觉得“过瘾”,但一旦你习惯了整夜看烟花,你也就永远看不到漫天的星星了。
当你习惯这种人造的不自控多点兴奋,你也就失去了自控的单点兴奋的专注的能力,以及在“专注”之上的记忆、洞察、思考、想象的能力。这是一种新的心智残疾。
停下来10秒,自我评估下:
你每天有多少时间,
大脑处于这种“不自控的多点兴奋”状态?
哈佛大学的研究说是47%。针对中国网民的调查更糟糕,据说是超过60%——大部分人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大脑处于一种“不自控的多点兴奋”状态。
只升级认知,不升级专注力的大脑,就像只升级系统,没有换代的苹果手机,越升级越焦虑。
通过重塑自己的专注力,你有机会重塑自己的智力结构。
最后,专注会让你很幸福,不焦虑。
“心流”理论已经被讲了很多次——当你全身心专注投入一个难度适中、反馈明确的事情中的时候,你会体验到一种神奇的幸福感,这叫做“心流”或“福流”。大部分的高手、顶级运动员都能体验到清晰的心流。
最近很火的“正念”练习,其实本质就是专注。积极心理学对于“正念”的研究也表明了专注和普通人幸福感的关系。
正念来源于佛教的禅修,强调“提升觉知,对当下不加评判的觉察”。最早被运用在临床病人的减压里,发现能很大程度提高病人的正面情绪。
然后安德森(Anderson)进一步发现,正念面对健康人群也有效,在幸福感的提升上,甚至比传统的认知行为减压更有效。
2017年,中国岭南师范学院的陈盈盈等进一步发现,正念提升了人们的时间充裕感,正是这种感觉让人觉得更幸福。
就像在我们了解消化系统之前,已经顺利的进食几千万年了——其实无需太多心理学知识,你也能体验到——静下心来做一件事,全身心沉浸在事情里,你会觉得岁月静好,非常幸福。
专注,哪怕是一小时的专注,让你觉得时间充裕,成就感满满,一整天都没白过。
专注每个当下,体验正念;
专注一个小时,遇见心流;
专注一天的高效率,你会成为深度工作者;
专注一月目标达成,你会重塑自己的心智、高效实现自己的计划;
专注一年的深度思考和刻意练习,你会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专注一个领域三五年,你会在一个行业里成为重要的人
专注一生,你在开始创造有意义的一生。
这一切都从控制自己的大脑,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开始。
注意,我用了专注“力”,也就是说,专注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重要的是一种能力。不是知道就好,专注是一块思想肌肉,需要练习。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希望自己专注在专注上,先管好自己的大脑里的探照灯,然后谨慎的、挑剔的照向自己真正想去的方向。我把自己的经验和练习方法分享出去,希望更多人可以成为碎片化时代里专注的人。
在波涛洪勇,快速变化的时代大潮里,专注力是每个人把控自己,做对选择、创造未来的希望之绳,紧紧拽住这条绳子,盯紧这条绳子,并相信他能带你去自己真正想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