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三昧是指的什么
三昧(sānmèi)一词,来源于梵语samadhi的音译,也译作“三摩地”、“三摩帝”、“三摩提”,其有三层含义。
含义一: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指禅定境界。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意思是意为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它通常指集中思虑的能力,或者指修习所得的发展了的集中力。从而,它成了可以使禅定者进入更高境界并完全改变生命状态的神秘力量。
①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②正受所观之法,故曰“正受”。③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心使正直,故曰“调直定”。④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⑤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⑥远离昏沉、掉举而持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此是就利他业而释之。⑦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乃正受之异名。
如何将心集中于专一对象的精神作用,可分两种:一是与生俱来的精神集中即“生得定”,另一种是因后天的努力而使精神集中力增加,即“后得定”。前者靠积德,乃前世业力的结果,后者靠修行而得。心达到三昧状态时,起正智慧,进而与所观境冥合,分明了知,而悟得真理,甚至于直接感见圣境,此称“三昧发得”,或称“发定”。三昧是证悟(正见)的必须阶段。
然而对此三昧,各宗看法不一。在旧译经典中,往往将三摩地(samādhi,三昧、等持)、三摩钵衣(samāpatti,等至、正定现前)、三摩呬多(samāhita,等引、胜定)混而为一,皆译为三昧。实则其中唯三摩地是三昧。且据有部的说法,三摩地通有心定、散定,三摩钵底及三摩呬多则通有心、无心,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宗以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列为五别境之一。而此二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认为心为此心所所摄持,故能住于一境,然而经部则认为心于一境相续而转,名三摩地;《成实论》主张三昧与心无异,即二者皆不许另有心所存在。
在原始佛教与大乘佛教对于三昧的定义并不完全相同。《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言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三三昧(有觉有观定、无觉有观定、无觉无观定)称为三昧。”
《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
《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
《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
《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
此三摩地一语,并非佛教固有的用语,在佛教兴起时代的印度已广被使用,瑜伽派视之为解脱的方法,置于瑜伽八支中的第一支。后来佛教也采用此语,纳入佛法体系中。三摩地、解脱、禅及三摩钵底等词,皆指心相续转于一境的状态,但其义略有小别。
《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云(大正26·82c):“禅者,四禅。定者,四无色定、四无量心等皆名为定。解脱者,八解脱。三昧者,除诸禅解脱,余定尽名三昧。有人言,三解脱门及有觉有观定、无觉有观定、无觉无观定名为三昧。有人言,定小三昧大,是故一切诸佛菩萨所得定皆名三昧。”
除上述外,《大智度论》卷二十八也谓三昧有两种︰(1)声闻法中之三昧,即空三昧、无愿三昧、无作三昧;(2)摩诃衍法中之三昧,即有觉有观、无觉有观及无觉无观之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作无作三昧等。综合以上二论所说,狭义之三昧乃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禅及其他诸定。
在原始佛教中,如《阿含》等经典所说的三摩地大抵是四禅八定、空无相无愿及有觉有观等的三昧。大乘经典中则出无数种三昧,如《法华经》卷一出无量义处三昧,旧译《华严经》卷六出华严三昧,《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五出海印三昧,《超日明三昧经》卷上举出十一种三昧,《大品般若经》卷三及卷五举首楞严、宝印等百八三昧等等。而以说三昧为主要内容的三昧经典亦多,如《般舟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念佛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
此外,天台宗立有四种三昧的修行,依《摩诃止观》卷二(上)所载,有︰常坐、常行、半行半坐及非行非坐四种,而修四种三昧的道场称为四三昧院。
念佛三昧有二种:
一、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此二者即观想念佛),或一心称佛名(称名念佛),修行法谓之念佛三昧。是因行之念佛三昧。
二、为此三种之因行所成:心入禅定,或佛身现前,或法身实相,谓之念佛三昧,是果成之念佛三昧也。因行之念佛三昧谓之“修”,果成之念佛三昧谓之“发得”。观无量寿经曰:“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又曰:“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经》七曰:“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是故非声闻缘觉二乘境界。”智度论七曰:“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
含义二: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教内外对此词皆有不同的论述和解释。
含义三:指奥妙、诀窍。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中:“ 长沙僧 怀素 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 宋 周紫芝《竹坡诗话》:“集句近世往往有之,唯 王荆公得此三昧。”《红楼梦》第四八回:“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秦牧《艺海拾贝·数字与诗》:“我觉得 唐 、 宋 许多诗人,都是深懂此中三昧的。”
含义一: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指禅定境界。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意思是意为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它通常指集中思虑的能力,或者指修习所得的发展了的集中力。从而,它成了可以使禅定者进入更高境界并完全改变生命状态的神秘力量。
①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②正受所观之法,故曰“正受”。③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心使正直,故曰“调直定”。④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⑤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⑥远离昏沉、掉举而持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此是就利他业而释之。⑦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乃正受之异名。
如何将心集中于专一对象的精神作用,可分两种:一是与生俱来的精神集中即“生得定”,另一种是因后天的努力而使精神集中力增加,即“后得定”。前者靠积德,乃前世业力的结果,后者靠修行而得。心达到三昧状态时,起正智慧,进而与所观境冥合,分明了知,而悟得真理,甚至于直接感见圣境,此称“三昧发得”,或称“发定”。三昧是证悟(正见)的必须阶段。
然而对此三昧,各宗看法不一。在旧译经典中,往往将三摩地(samādhi,三昧、等持)、三摩钵衣(samāpatti,等至、正定现前)、三摩呬多(samāhita,等引、胜定)混而为一,皆译为三昧。实则其中唯三摩地是三昧。且据有部的说法,三摩地通有心定、散定,三摩钵底及三摩呬多则通有心、无心,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宗以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列为五别境之一。而此二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认为心为此心所所摄持,故能住于一境,然而经部则认为心于一境相续而转,名三摩地;《成实论》主张三昧与心无异,即二者皆不许另有心所存在。
在原始佛教与大乘佛教对于三昧的定义并不完全相同。《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言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三三昧(有觉有观定、无觉有观定、无觉无观定)称为三昧。”
《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
《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
《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
《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
此三摩地一语,并非佛教固有的用语,在佛教兴起时代的印度已广被使用,瑜伽派视之为解脱的方法,置于瑜伽八支中的第一支。后来佛教也采用此语,纳入佛法体系中。三摩地、解脱、禅及三摩钵底等词,皆指心相续转于一境的状态,但其义略有小别。
《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云(大正26·82c):“禅者,四禅。定者,四无色定、四无量心等皆名为定。解脱者,八解脱。三昧者,除诸禅解脱,余定尽名三昧。有人言,三解脱门及有觉有观定、无觉有观定、无觉无观定名为三昧。有人言,定小三昧大,是故一切诸佛菩萨所得定皆名三昧。”
除上述外,《大智度论》卷二十八也谓三昧有两种︰(1)声闻法中之三昧,即空三昧、无愿三昧、无作三昧;(2)摩诃衍法中之三昧,即有觉有观、无觉有观及无觉无观之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作无作三昧等。综合以上二论所说,狭义之三昧乃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禅及其他诸定。
在原始佛教中,如《阿含》等经典所说的三摩地大抵是四禅八定、空无相无愿及有觉有观等的三昧。大乘经典中则出无数种三昧,如《法华经》卷一出无量义处三昧,旧译《华严经》卷六出华严三昧,《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五出海印三昧,《超日明三昧经》卷上举出十一种三昧,《大品般若经》卷三及卷五举首楞严、宝印等百八三昧等等。而以说三昧为主要内容的三昧经典亦多,如《般舟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念佛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
此外,天台宗立有四种三昧的修行,依《摩诃止观》卷二(上)所载,有︰常坐、常行、半行半坐及非行非坐四种,而修四种三昧的道场称为四三昧院。
念佛三昧有二种:
一、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此二者即观想念佛),或一心称佛名(称名念佛),修行法谓之念佛三昧。是因行之念佛三昧。
二、为此三种之因行所成:心入禅定,或佛身现前,或法身实相,谓之念佛三昧,是果成之念佛三昧也。因行之念佛三昧谓之“修”,果成之念佛三昧谓之“发得”。观无量寿经曰:“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又曰:“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经》七曰:“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是故非声闻缘觉二乘境界。”智度论七曰:“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
含义二: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教内外对此词皆有不同的论述和解释。
含义三:指奥妙、诀窍。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中:“ 长沙僧 怀素 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 宋 周紫芝《竹坡诗话》:“集句近世往往有之,唯 王荆公得此三昧。”《红楼梦》第四八回:“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秦牧《艺海拾贝·数字与诗》:“我觉得 唐 、 宋 许多诗人,都是深懂此中三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