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能创造债权
第一经济观察 | “贷款创造存款”是否完美无缺?存贷比有哪些我们未曾深究的误区?新宏观的宏观货币流工具是如何运作的?能否克服债务长周期的“陷阱”?敬请阅读第一经济智库作者原创文章——“新宏观:贷款能创造债权?”深入剖析贷款与债券的真实联系。
2018年7月8日,第三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颁发给《中国影子银行界定及其规模测算——基于信用货币创造的视角》作者——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
孙所长在发表获奖演讲时表示,2017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影子银行是重大金融风险隐患,科学分析影子银行的运行机制及其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十分重要。而从信用货币创造的视角、应用贷款创造存款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影子银行问题,会给理解当前金融运行和防范金融风险带来很多思考。
孙所长获奖的理论是“贷款创造存款”,系统阐述见于2001年《经济研究》发表的《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创造和银行运行》,该理论认为,在银行信用货币制度下,全部存款货币只能来源于银行的资产扩张。从理论逻辑的顺序看,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是“先有资产,后有负债;先有贷款,后有存款”,而不是相反。若认为是“先有存款,后有贷款”,我们就无法解释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存款”来自何处,无法回答存款货币不断被创造和不断扩张的机制问题。2015年我在美国Palgrave出版社出版英文专著“Reforms in China's Monetary Policy”,进一步阐述了贷款创造存款理论。
“很难设想银行贷款时负债方的存款减少,而同时资产方的贷款增加,造成资产负债不等。实际上货币银行理论关于存款和贷款的概念中有一个能同为银行和客户所持有的“资金”的概念,这个资金或者是在想象中外生于银行体系,类似于物理学中的“以太”,或者认为是超额准备金。隐藏的核心概念是,银行给客户贷款,要给客户一笔“资金”。
但在现实中,银行贷款时的会计分录是:
借:对客户贷款
贷:客户存款
银行的贷款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复式记帐法的自身平衡行为,贷款的同时客户在这家银行的存款也相应增加。银行的信用(即存款负债)被公众所接受,因此银行可以贷款创造存款货币。
在实物货币制度下,黄金对“钱庄”(在本文中指实物货币时代的信用机构)和客户而言都是资产,他们在黄金面前的地位是平等的。黄金是公众的资金,也是钱庄的资金。而在信用货币时代,货币是公众的资产,是银行的债务,银行和公众在货币面前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因而不存在统一意义上的“资金”概念。银行与非银行公众的性质完全不同,银行是货币的创造者,客户是货币的持有者。从货币是一种资产的意义上看,货币是公众的货币,但不是银行的货币。银行的贷款行为确实给了客户资金,但这个“资金”既不是银行原来吸收的存款,也不是银行的超额储备,而是贷款行为产生的存款。”
可见,孙国峰的“贷款创造存款”货币新论认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贷款既不是来自银行原来吸收的存款,也不是来自超额储备,而是来自贷款行为本身,即贷款后立即产生了存款。
这样就可以自然推出,银行没有存款与超额准备,也可以放贷。“孙国峰的理论开启了信用体系下银行经营的最大想象,即任何一家银行,只要能获得金融牌照,不要一分钱就能开展贷款业务。”中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谢平的点评相当简明。这样,商业银行不但脱离了超额准备金的束缚,瞬间完成货币乘数,而且可以超越乘数,无限放贷。
果真如此,那么就不会有企业破产与银行倒闭了。因为企业无钱还贷款,它就去银行再申请贷款,从而在银行自动产生存款,以此偿还旧债,即借新还旧可以无限持续下去,中国又何必痛苦地去杠杆呢?
看来,2013年6月的钱荒,SHIBOR1利率高涨,商业银行揽存都是故意制造的假象,央行降准、MLF也毫无必要,因为商业银行有无限创造贷款的能力。
次贷危机时,美国的商业银行为什么会出现无法兑付而要求美联储量宽救助呢?商业银行完全可以无中生有啊。
第一经济首席经济学家认为,贷款创造存款新论是错误的,它混淆了央行与商行,没有区分债务货币发行与非债务货币发行,由此得出商业银行可以自行创造基础货币,从而脱离央行控制的荒谬结论。
首先,贷款创造存款这一错误,源自经济学教科书的货币乘数理论。
经济学教科书在推导货币乘数理论时,假定贷款人获得贷款后,随即存入银行形成存款,这明显不符合逻辑理性与经济常识。
企业家贷款后,它不会形成存款,至多是用于支付工人工资、购买设备的活期存款,尽快形成投资,以便获取盈利偿还贷款本息,毕竟,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
而居民获得贷款后,同样不会形成存款,因为它贷款的目的是消费。
“很难设想银行贷款时负债方的存款减少,而同时资产方的贷款增加,造成资产负债不等”,该论断显示出孙国峰基本会计知识的欠缺,事实上,银行贷款时,负债方的存款不变,资产方由库存现金变成了客户贷款。
银行贷款时的会计分录应该是:
借:对客户贷款
贷:库存现金
新宏观指出,货币经济有别于实物经济的特征是银行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形成了对社会的货币统治,其中尤以现金流最为重要。但是,传统的现金流分析工具存在缺陷,即它不是闭环的,将市场视为无限,由此无法得出正是货币循环与实物循环的异步导致了明斯基时刻与债务长周期。
新宏观创造出宏观货币流工具,它从货币的发行,然后沿着投资、消费、储蓄、借贷、债务累积、资产泡沫形成、最后债务消灭与资产泡沫破裂的货币循环路线运动,形成货币的完整闭环,从而获得债务长周期的数理计量。宏观货币流工具表明,贷款发生后,贷款经投资行为形成居民收入,然后再分成消费与储蓄,这样,贷款者的投资行为只能收到消费收入,无法偿还贷款,因此必须借贷储蓄存款,多次循环,形成贷款者的债务累积。所以,贷款者与存款者并非一人,即贷款创造的只有债务,而没有债权。
但是,孙国峰的贷款会计分录与教科书上都认为贷款既有债务,也有债权。该断言无法解释美、日、欧等市场国家的国债累积,中国铁路总公司5万亿债务、万科、万达、恒大等房地产公司天文负债,次贷危机中的通用汽车公司债务危机,显然,这些负债者并没有对应的银行存款。“2003年12月的一个下午,31岁的孙国峰就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米什金教授的办公室里,与这位货币金融学的世界级泰斗就货币的派生问题深入讨论了三个多小时。最终米什金承认,他在风靡全球的“货币金融学”教科书中所举的例子是错误的,至少对於解释货币创造的理论是不必要的,将在修订教科书中予以删除。”可见,孙国峰并没有真正纠正货币金融学的错误,两者都是基于错误的假设,即贷款者又同时成为存款者。
孙国峰认为,按贷款创造存款理论,银行的100元贷款一定会创造出100元的存款;如果非要按贷存比不能超过75%来操作,就意味着认同75元的贷款能创造出100元的存款,这岂不是不合逻辑?而现代金融的发源地,包括美国、欧洲香港等都没有在银行法中明确例出贷存比要求。以美、欧为例,其银行体系贷存比都高於100%。2010年末,美国商业银行提供信用总额9.21万亿美元,存款7.89万亿美元,贷存比117%;欧元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2.27万亿欧元,存款余额10.80万亿欧元,贷存比114%。
孙国峰的关于存贷比论断错误在于:忽视了银行超额准备金作为资产的存在。即75元贷款加上25元的超额准备金形成资产,它们与负债端的100元存款平衡。
美国贷款超过存款的数据来源不详,但新宏观可以这样解释:将商行的再贷款计入贷款,在超储非零时,因为存款-贷款=法准,而再贷款=法准+超准,故贷款余额=贷款+再贷款=贷款+法准+超准=存款+超准 存款。
其次,孙国峰误认为货币发行只有央行再贷款方式,即商业银行或国家向央行抵押借贷发行货币。
事实上,这是显然错误的。众所周知,中国的外汇占款方式与再贷款方式完全不同,央行增发人民币购买商业银行的外汇,而再贷款则是抵押借贷,前者是买卖,交易后双方互不相欠;后者是借贷,交易后要还本付息。作为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对此应该非常清楚。
孙国峰的错误还源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误导。
现在的央行资产负债表漏记一项铸币税,即央行增发货币后,资产方记新增铸币税,负债方记社会公众。然后新增铸币税如用于购汇,则资产换成外汇,如用于再贷款,则资产换成合格抵押品。而央行提取法定准备金事项形成另一项会计分录,该分录资产方为准备金,负债方为商行。但是,现在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将货币发行与提取法定准备金两个事项混在一起,结果变成了资产方为外汇或合格抵押品,负债方为商行,这样混淆的结果是,外汇或合格抵押品属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白白获得了央行的货币。事实上,外汇不再属于商业银行了,如果需要外汇,那么就必须支付人民币购买,或者说,央行已经通过市场购买时段支付对价了,这一点,外管局已经明确说明了;而合格抵押品是需要赎回的,同时还要支付利息。
新宏观将央行买卖发行的货币定义为内生货币,因为它与挖掘出来的金银货币一样,不需要还本付息,不会给市场带来基础债务;将央行借贷发行的货币定义为外生货币,因为它需要还本付息,给市场带来基础债务。
工业革命后,实物利润大增,金银货币无法与之匹配,故私人银行纷纷发行自己的债券,这导致了信用泛滥与货币贬值,于是英格兰银行垄断了银行券的发行,成为银行,至此商业银行失去了无中生有的能力,银行的基础货币,包括纸币与电子货币成为唯一的法定货币。
贷款与存款都只是基础货币过去的流通记录,存款货币不是真正的货币,它只是货币的影子,贷款不能创造债权,只能创造债务。
由于储蓄的存在,贷款只能越积越多,即商业银行通过储蓄借贷形成的衍生债务越来越大,它的上限受制于法定准备金率,其主体即为M2,它与周期总GDP的关系为:周期总GDP=M/(S*D),由此可以推出,M2/GDP并非货币超发率,而是债务率。
正是新宏观将教科书中不切实际的贷款直接形成存款假设修正为贷款投资,居民获得收入,然后将消费剩余后的储蓄形成了新的存款,才得出债务长周期的两大根源——央行的基础债务与商行的衍生债务,这就表明,债务长周期并非天然存在的,它是可以克服的,条件是有效消除两大根源。
孙国峰的贷款创造债权论不但无法有效解释债务长周期,而且对所谓影子银行的解释也存在误导。
事实上,影子银行之所以存在,恰恰是因为商业银行不能无中生有基础货币,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目的就是避免缴纳法定准备金,而一旦不再缴纳法定准备金,根据经济学第一公式——周期总GDP=M/(S*D),其创造的GDP可以无限大,但债务也会累积至无限大,债务危机并没有得以根除。
由上可见,孙国峰的货币新论是中国金融领域的皇帝新装,已经开始隆重地登场表演了。
版权申明
★本文系第一经济智库作者张二寅原创,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投稿邮箱:gobo@leadeco
★合作报道:18800338168
★咨询微信:wfly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