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说“无智亦无得”,而《大学》又说“虑而后能得”,圣人究竟是有得还是无得
心经和大学都是人类智慧的精华,所以不论多么简短的一句偈或者几个字,展开了谈,都得需要单独、一定的篇幅。实际上这是个庞大的问题,光无智亦无得这五个字要想谈明白,就得很长的篇幅。在这里,恐怕没人能把这个问题谈全了,我也只能选择一个视角太说说自己的认识,就是:佛家的目的和儒家的目的。
我为什么要信佛,你要是觉得我是为了长生不老、刀枪不入、神通广大......那是你自己没想开。大乘佛经金刚经是以须菩提的提问为开篇的,他提出的问题就是:云何降服其心。须菩提问释迦摩尼佛:我们怎样才能降服自己的心。而金刚经通篇也是佛在教大家怎样降服我们的心。在小乘佛经杂阿含经的开篇佛也说到: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金刚经谈的是降服其心,阿含经讲的是心解脱。这就是信佛修行的目的。
释迦摩尼成佛第一次讲法,讲的第一个字就是“苦”,人生的各种苦。为什么要最先讲苦呢?讲苦,就是在找病根,讲苦是开始,根本的目的是破除苦。所以信佛的根本目的是:不苦。不苦是什么?幸福、快乐。
信佛就是为了:脱苦得乐。我一说我信佛了,就有人问:你失恋了?你看破红尘了?你受到啥挫折了?哎,搞得你哭笑不得。我为什么信佛,因为我想快乐,我想幸福。这就是信佛的目的。
而获得幸福快乐的办法就是心的解脱。心不解脱,你就不幸福、不快乐。
我有朋友离婚了,很痛苦,因为他对那个家确实是真心的付出,很努力的在经营,但最终还是破碎了。他哭啊,醉啊。后来出去旅游,在各地玩,发朋友圈,再配上鸡汤文。但看他很心疼,因为很明显,他的心还被这些痛苦栓着,就算他走到天涯海角也没有意义。身子在旅游,心还是被束缚的。这不是自由更不是解脱。
你追求自由,向往诗和远方,但你的心那是被远方所牵引,所束缚,那里有个远方,你就被勾引去了,实际上,那不是自由。想去哪,就去哪,不是自由。你的心被远方勾引走了,然后你的心再强迫你的身体上路。我躺在家里,哪都不想去才是自由。
所以佛家的目的是追求个人的解脱。
而儒家的目的是:和谐社会。
当然,往深了谈,佛家的目的也是和谐社会,大家的心都平和了,社会也就稳定了。所以菩萨要普度众生。度众生,度的还是众生的心。只不过,佛家追求和谐社会的办法是尽可能多的让大家心灵得到解脱。至于谁当皇帝,姓资还是姓社,这相当的不重要。
儒家也很讲究人心的教化,但只是局部,他更重视怎样经营这个社会。这个社会是什么结构,佛家不管,但儒家必须要管。君主该怎么做、圣人该怎么做、臣、父母、儿女、亲属、邻居、朋友都该怎么做,这在儒家的眼里是顶级的大事。儒家所提倡的礼,就是规矩和等级。作为社会人,你处在什么等级,该负什么责任,有什么行为规范,这在儒家是有严格和详细要求的。现在经常还有人在背八股文,说儒家就是统治者控制百姓的工具,这纯属闭着眼睛背鬼话。在儒家,对帝王和君主都有要求和行为准则。而推翻无道昏君,在儒家是支持的。至于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那是唱戏的编的。
所以咱们也可以把佛儒两家这样看,佛家追求的是人心,儒家追求的是社会。
佛家追求的是人心,执行的就是:减法。
儒家追求的是社会,他必须执行:加法。
其实除了佛家,这个社会的所有思想、理论、路线、学科执行的都是加法。我会的越多,我知道的越多,我的办法和手段就越多。所以除了佛家,大家都在追求“得”。不论是科学、艺术、政治、军事、文化、教育......所有人都在极尽所能的多得,多学习,会得多,占优势。就像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样,这个得不但要多,更要趁早。孩子学到了很多技能、知识,代价是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快乐童年。时光是无法弥补的,成年后,你挣再多的钱,也是弥补不了的。再说,这些赢在起跑线的孩子,最后真正成为人生赢家的又有几个?未来的赢家人生是虚无缥缈的,现在失去童年的快乐却是肯定的。哎,世人都是想不开。
又扯远啦,咱们还是回到儒家。
虑而后能得,就是经过思考,又总结出新的经验,在经营社会的时候,就有了新的办法,增加了手段。
佛家追求心的解脱,而如果你想要的东西太多,甚至是没有止境,那心就会被你想要的这些东西捆绑,你就不自由,自己把自己捆死了。你的幸福感来自于金钱、房子、地位、名誉......这些外部条件的刺激。如果得不到这些刺激或者失去这些刺激,你就会很痛苦。我的幸福感来自于内心的清静,我也上班,我也赚钱,我也在不断的升级进步,但不是那种玩命的追逐,只是尽力而为。所以,我的幸福感很稳定。我不需要旅游,不需要吃得太丰盛,也不需要名车豪宅,我不需要过多的外界刺激,但我过得就是很快乐。
因为我学的是减法。坑我的人,我也不跟你吵,不跟你打,但我绝对会让你在我的生命和思想里消失。我不恨你,不恼你,我压根就不想你。
得还是不得,是由儒佛两家追求目标的不同决定的。经营社会,那你就得“得”。想幸福,该断的就得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