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要过于努力工作

08-01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为什么不要过于努力工作

01

工作中的量变,

并不能引发质变。


这篇文章,我谈的绝对不是“选择大于努力“这种陈词滥调。


我也曾经自得是一个工作狂,但现在,我却旗帜鲜明地反对“过于努力工作”。


什么是过于努力工作?


“仅仅依靠时间上的增加和精力上的投入,来换取工作业绩的提升。”


项目来了,每天加班到10点半,周末不休——这是工作时间的增加。为了使一件工作做的更完美,不断地修改、调整——这是精力投入的增加。等等....这说的好像就是"我“...... 对,这就是曾经的我。


大概在8年前,我接到了一个项目需求。英国嘉实多集团要为客户深圳比亚迪公司提供一些产品培训,需要一家第三方公司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当时我们只是小公司一个,但我花了很多心思,设计了一套落地的培训方案,结果竟然中标了。


然后,如愿迎来一波波新项目,三年左右的时间,把大众、沃尔沃、宝马、奔驰、捷豹路虎、保时捷、玛莎拉蒂等40多家知名品牌客户都收入囊中。


表面上来看这几年很辉煌,公司收入和盈利节节上升,团队也增加了人手,但问题不是没有。


在那个阶段做项目就是一个标准套路。拿上精雕细琢的资料,做一个讲了几十遍的presentation, 需求拆分、客户体验、案例实讲、对比营销数据几个内容讲完,施施然微笑面对客户(自信爆棚),当然,中标率高达90%,也是很值得自信一下的。之后又培养了一批讲师团队,全国出差讲课。


那个阶段,整个公司都很忙,每个人也都很忙。但都是在忙着重复,忙在了套路中。不仅把客户给套路了,把自己也给套路了。


过于努力工作的最大风险,在于“长期处于忙碌状态,为求快速解决问题,习惯性固化解决方案”。换一句话说,过于忙碌的人,更习惯性使用过去经验和标准程序去解决问题。这直接导致了无论事情的数量如何增加,结果都是微调,没有本质改变。


而没有本质改变的数量累积,累积再多都不能引起质变。


那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有!最大的问题就是发展不上去了。


在我的咨询案中,这样的朋友不在少数。


一位在知名物流行业工作了10年的销售经理,兢兢业业,发现自己在本公司陷入了发展瓶颈。但令人尴尬的是,在连续接触了三家猎头公司之后,他发现新的offer提供岗位依然是和自己现在的工作平级。


一位在知名外资消费品工公司工作了15年的高级经理,业绩优秀,但职位薪水一直没什么变化。她希望新的平台去发展。在准备了几次面试之后,她沮丧地告诉我,对方公司认为她在过去的公司工作得太久,担心无法适应新公司的文化,但新公司给了她一个较低职位的Offer。


爱岗敬业十年,绝对不是让你成为高级主管的必要条件。


真的是机会不适合吗?


或许可能。但更有可能的是,他们在过去的工作岗位中,长时间从事“同质化工作”,而失去了“向上发展”的能力。


他们陷入了一个循环:“努力工作——获得经验——利用经验工作——非常胜任——获得更多类似工作。”


在这个循环中,可能有嘉奖、有好评、有收入的提升、有成就感,甚至有职位的一点点上升。但唯独没有质的改变。


做3年如何?还是老样子。(微笑)

做5年又如何?还不是老样子。(抱怨)

做15年又如何?还是见鬼的老样子。(气愤)


如何跳出循环?


质变得以出现的前提,就是向上切入。


02

细节让我们深陷泥潭,

而我们需要跳出来。


行动科学创始人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1923-2013)在其经典之作《改变》中提出的「第一序改变」(First-Order Change)和「第二序改变」(Second-Order Change),第一序改变针对要素的改变,往往身陷泥潭;第二序改变强调结构的改变,实现质的跃迁。


在大多数人的职业发展中,考虑的通常是“第一序改变”、“第一序优化”,就是在工作本身这个层面上,思考那些要素会对工作的结果有帮助,诸如:


工作技能优化:各种岗位知识、考各种证书、领导力技能提升、各类工具软件(PPT、EXCEL)学习使用即属于此类.。


工作效能优化:各类时间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管理、KPI等都归此类。公司往往会鼓励员工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人际关系优化:各类沟通技能、团队建设、导师制度等都归此类。


其结果呢?就是人们掌握了这些工具方法之后,更热衷于在循环中奔跑。更有甚者,将工具方法当作目的本身,弃工作的价值不顾,一门心思研究工具,渐渐有走火入魔之势。


而我们要谈的第二序改变,就是跳出平面的循环,向上切入。这需要从更大更高的视野,来重新看待工作,找出工作的逻辑、职业发展的规则,应对规则和逻辑,最终实现放大个人贡献。


工作的逻辑只有两点:低成本地解决问题,高回报创造长期价值。


对公司来说,研发、市场、营销、服务是一条基础路线,追求的是低成本、高回报。渠道、公关、培训、管理是一条升级路线,追求的是更低成本,更高回报。


对个人来说,少走弯路,不断提升个人能力,缩短上升的台阶,实现快速跃迁,实现个人价值更大化和贡献更大化。这就是人生的低成本和高回报。


当人们被现实工作的忙碌所麻痹,认为工作永远不会改变,技能也永远够用,新的机会就永远不会出现。价值观指导思维,思维指导选择,选择指导行动,行动决定结果,结果验证价值观,这就是一个封闭的循环。


“你看,我一直在等机会,但机会一直也不来。”


所以,更高更大的视野,绝不是看你目前的公司、岗位、工作内容,思考“我要怎么做,才能够在这家公司升职加薪呢?“而是思考:“从我整个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从长期角度来看,我需要达到什么条件,才可以获取一些关键机会,实现向上跃迁?”


第一步:正确借势。选择、进入向上发展的行业及公司,顺势奔跑。


市场容量决定了公司及行业发展的平均空间及平均速度。在同一个行业中,由于公司规模,资源,战略方向,有些公司会发展得更快,更好。而另一些公司,也会因为公司资源、管理问题,落后于整体市场,最终被淘汰出局。


你在发展迅速的公司中发展是个人成绩和组织成绩叠加的结果。协作团队决定了你能在团队中获得多大工作支持。优秀的直接主管、经验丰富的同事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而在一个经验丰富、有人格魅力的领导下,团队成员会更乐于分享经验,互相促进合作成功。乐于创新、沟通良好的团队通常损耗较少。


相对来说,一个人数在6-20人的中型团队,成长的机会和速度会大于小型和超大型团队。原因就是:在中等规模的团队中,资讯的交流率和团队成员支持度是最高的。当然,虚拟团队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


第二步:快速入门。加速发展,快速从零基础新手成为大半个高手。


过去,很多工作技能都需要多年的锤炼,从新手到高手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但在现在的信息时代,在大量知识与数字工具的辅助下,很多行业的新手阶段已经大大缩短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天的上班族是充满机会的。不断复盘,用脑工作,快速自学,就可以加速越过新手阶段的初级工作,从而有机会进行高附加价值的其他创造性工作。


第三步,品牌塑造。学会适当争取工作机会和恰当表现自己的能力。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累积小胜利,逐渐培养专业性。其实,工作中的成功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业绩本身,有时间性,当期业绩只意味着过去的成功。而另一方面,成功也包含了在工作中获得的其他资源和经验,而这一部分更为重要,也是进行工作效能放大的关键。


你可以通过内部分享、外部联结的方式,鼓励他人使用你的工作成果,从而放大个人影响力,争取更多发展机会。


第四步,能力突破。不要害怕失败,有勇气接触新的项目。


公司为什么要成立新部门,要开发新项目?无非是公司发现了新的市场增长机会。相比其他成熟部门,这里的架构、资源、机会都是新的。 风险当然也存在。


我想说完全没有风险的工作是不存在的。如果公司本身很大,公司有可能在一个新趋势出来的时候,去孵化多个项目,这个新项目或新部门的性质就是尝试,尝试当然会有风险。


但如果你分析市场趋势,明白公司的长期战略方向和整个市场的趋势,你选择正确的概率就会更大。在这个快速变化环境中,自寻新路显然比守在一个静止不动的地方,会有更多的机会。


诚如法国诗人佛朗西斯.蓬热在《季节的轮回》中所言:


“通过树的途径走不出树。”

标签: # 工作 # 公司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