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呈现香港“水墨运动”的先驱者吕寿琨作品

07-28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中国美术馆呈现香港“水墨运动”的先驱者吕寿琨作品

3月16日,“自我有乾坤——吕寿琨与早期水墨运动”:吕寿琨水墨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称其是20世纪在香港艺坛大放异彩的艺术家,是香港“水墨运动”的先驱者,是促发香港本土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此次展览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及香港艺术馆挑选展出51件上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吕寿琨的代表性作品。

拆开一幅墙,再由一个—个砖砌成一幅墙

吕寿琨受父亲吕灿铭的薰陶,又与前辈画家如赵浩公、庐霖寰、黄般若及李研山等交往,但其主要是通过大量临写古代绘画自学。此次展览中的“习作”很可能是受到了1959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国画展览的启发,尽管当时展出的都是图像复制品。吕寿琨并不将研习传统绘画当成束缚,反而视其为创新的基础。他将临摹古代名作比喻为“拆开一幅墙,再由一个—个砖砌成一幅墙”。点和线就是比喻中的砖头,它们本身已具表现力,艺术家需要将之掌握才能创新。

作为示范习作,吕寿琨提醒观者临摹古人作品的目的并不止于追求形似,同时亦须了解由姿势、运笔等部分组成的作画过程。如果作画中稍为不慎,作品的整体效果便会受到影响。党艺术家能够将画法和绘画的基本要素挥洒自如并且能化为己用,运用古法就不会成为阻碍其艺术表达的桎梏。吕寿琨就是一位可以运用传统笔法将香港的寻常风景转化为充满灵气的山水的画家。

本次展览中展出许多传承传统笔墨的山水画作品,包括吕寿琨临摹古代大师的经典之作,如临摹吴镇的《渔父图》和倪瓒的《春风江亭》等等。在笔墨语言的塑造与观念化抽象的提炼之间,吕寿琨也找到了实现自我文化身份的通道。

《临吴镇 渔父图 》 Wu Zhen’s Fisherman(1967年)

1967年5月,吕寿琨创作了《临吴镇“渔父图”》,但是这幅对于吴镇作品的临习却并非描绘吴氏心中的世外桃源。吕寿琨创作的是风暴过后,渔夫继续出海捕鱼的景象。吕氏在题跋中写:“既已有所抱负,必力图生存,然后改造时势以证见自我之存在。”

《临倪云林 春风江亭 》(1967年)

《临倪云林 雨后空林 》Copy of Ni Zan’s A Secluded Forest after Rain(1967年)

标签: # 一幅 # 渔父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