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古渡怀古

07-17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东关古渡怀古


 
  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中国有条大运河,全称叫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两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47千米。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的兴起起到了推动作用。
    矗立在扬州古运河渡口的高大牌楼。
   东关古渡是古代京杭大运河的一个渡口。大运河史肇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距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
   2500年前,吴王夫差挖通邗沟,开通了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也就是今天的扬州),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眼前的邗沟,也就是大运河扬州段,十分安静,或者说是有几分冷清,至于往昔的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繁华景象,只能凭想象去再现了。
   这个古老的渡口,如今已经没有任何古迹可寻,运河的水面波澜不兴,静静地流动着。    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了两百余万人,先后用了六年时间,开凿贯通了大运河,成为当时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繁荣。当时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对于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集权制的加强,起到了巨大作用。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应该说,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更重要。
    自从有了这条运河,为隋炀帝下江南提供了交通上的便利条件。关于隋炀帝三下扬州,稗官野史上多有记载,说是杨广以观扬州琼花为名,多次去江南“猎色”。每次隋炀帝的龙舟经大运河而下,两岸都是彩旗招展,阵势空前。   虽然稗官野史的文字多为民间传闻或是文人的创作,但是它的传播力量不可小觑。众口铄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隋炀帝的了解多是来源于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
    无论是当初吴王夫差为了争霸而开凿邗沟,还是后来隋炀帝为了贪图享乐修建运河,正应了一句曾经在多年前流传的一句话: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大家。   大运河最终成为一处超大规模的线性文化遗产,见证了我们古代杰出的水利技术,促进了古代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扬州的街上曾经看见一块巨大的公益广告牌,上面有“大运千秋”四个字。   大运千秋,用这四个字评价这条大运河,丝毫不算夸张。
 
   东关古渡的对面是一片高档住宅小区,想必它的售价不会低的。“与古渡为邻,枕运河而眠”,这是我杜撰的楼盘广告语,怎么样,是不是挺有诱惑力?    古渡口边上,有一块汉白玉牌子,简要地介绍了东关古渡的前世今生。
   
     渡口边,镶嵌着一块巨大的铜浮雕。  铜浮雕上,艺术地再现了隋炀帝下扬州的壮观场面,人物众多,神态各异,除了杨广,还有大臣、嫔妃及宫女、将士等。 
   图为浮雕上被宫女簇拥的隋炀帝。   想一想,这个隋炀帝也够悲催的了,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身上一直背负着“骄奢淫逸,残暴无比”这八个字。这些年,在一些文学、影视作品的作用下,历史上的一个个皇帝先后被洗白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自然不必说了,康熙乾隆也都成了明君圣主,就连文治武功不如康乾,大兴文字狱的雍正皇帝,也成了正面人物。
   只有隋炀帝,依然是昏君暴君的反面形象。 
   与隋炀帝相比,秦始皇是幸运的。嬴政修万里长城,强征暴敛,用数不清的民伕血肉筑成了秦长城。其残暴程度与隋炀帝修运河差不多,但是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价是“功大于过”,“客观上”起到了抵御外侮、保护北方百姓财产的积极作用。至于隋炀帝,数其功绩也不算少——迁都洛阳、颁布大业律、修建运河、攻灭吐谷浑、征契丹、讨琉球、开创科举、兴教育、尊儒教……结果到头来,连个“功过相抵”的评价都没有。   相反,人们记住了这个只顾自己享乐,不顾百姓死活的暴君。在加上历代文学、戏剧作品的推波助澜,杨广就是一个整天追逐美女的好色之徒。
    历史是人书写的。   历代的史书似乎对隋炀帝的评价都是一边倒,就连写小说的也不待见这个醉心三下江南搜寻奇石和美女的昏庸皇帝,明代人写的一部《隋炀帝艳史》,更是把这个亡国之君的丑行折腾个底儿掉。    2015年末至2016年初,一部名为《芈月传》的电视剧火得一塌糊涂。   于是人们记住了有一个名叫芈月的女人,也就是秦宣太后。这部电视剧是根据一个网络作者写的小说改编的。史书上的宣太后,只有一百多字的记载,除了姓芈,连个名字都没有,史称芈八子。关于这个女人的作为,更是少得可怜。应该说,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芈月的故事大多是出自于编导演的杜撰。   应该说,历史上关于隋炀帝的文字太多了,早已恶名远扬,连个被人杜撰的机会也得不到。看来,隋炀帝这个负面形象已经被历史办为铁案,估计很难有翻盘的可能。
   史书记载,隋炀帝杨广“美姿仪,少聪慧”,长成后,也颇有作为,本可以成为一代明君的。之所以沦落为身被千秋骂名的亡国之君,多少有些咎由自取的意思。
   史料上记载,自大业元年(604年)至大业六年,隋炀帝开发各段运河,先后调发河南、淮北、江南诸郡的农民和士兵三百多万人;大业三年和四年在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以东修长城,两次调发丁男一百二十万,役死者过半。总计十余年间被征发扰动的农民不下一千万人次,平均每户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    杨广为了满足其骄奢淫逸的生活,在各地大修宫殿苑囿、离宫别馆。其中著名的有显仁宫、江都宫、临江宫、晋阳宫、西苑等。西苑在洛阳之西,周围二百余里,苑内有人工湖,周围十余里,湖内有山,宫殿楼阁,布置奇巧,穷极华丽。隋炀帝常在月夜带宫女数千人骑马游西苑,令宫女在马上演奏《清夜游》,弦歌达旦。炀帝游江都时,率领诸王、百官、后妃、宫女等一二十万人,船队长达二百余里,所经州县,五百里内都要贡献食物,挥霍浪费的情况十分严重。   多行不义的结果,自然是身死国灭这样一个悲惨的下场。
    你来运河古渡,是为了寻古探幽;我来运河古渡,是为了观赏风景……你也好,我也好,对于千年古运河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匆匆过客而已。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京怀古》一诗中对隋炀帝发出的慨叹。   显然,皮日休是在为隋炀帝感到惋惜:如果没有三下扬州南巡这等穷奢极欲的行为,将其开通大运河的功劳同大禹治水相比也不差。   关于隋炀帝的功过与否,恐怕还要争论下去。孰是孰非,恐怕只有千年大运河能说得清楚……
 




标签: # 炀帝 # 运河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