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空巢青年”催生的“孤独经济”思考
作者:刘菁,日本关西大学硕士,留学期间主要研究中日饮食文化差异。在外资银行、券商对接机构客户从业超过五年,以精准挖掘客户需求、追求专业高效、服务细节为工作准则。现主要致力于私募机构头投研服务以及上市企业投融资业务等工作。
01
某日看到朋友圈转发的这张“国际孤独等级表”,才发现轻轻松松过六级,再努力那么一点居然就能通关了。随着第一批00后步入美好的18岁,独生子女一代逐渐成为了我国最主要消费群体之一,他们大多没有体验过兄弟姐妹挤在一个屋檐下、互相陪伴成长的时光,“一个人”是常态,于是孤独就成为了独生子女一代的标签。但是这也造就了这一代人独立、有个性、敢想敢拼的特质。
尤其现代都市,很多人离开家乡选择到机会更多、更公平的大城市打拼,努力过上理想中的生活。不料现实骨感,在工作时用尽全力风风火火,下班后才发现周围人各有各的安排,突然间孤独感袭来。再看看老爸老妈发来的家庭聚餐、四处旅游的照片,原来自己才是被落下的“空巢青年”(笑)。据统计,中国2016年独居人口占比约为14%(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独身主义思潮的传播,进入2018年,单身青年人数突破2亿,“空巢青年”已经达到5800万这个数字,迅速成为现象级的讨论话题。
之前有个很火的段子:“留守儿童,空巢青年,孤寡老人”这三种状态我可能都要经历了。
空巢青年是指:
▼
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父母不在身边,朋友不是很多,独居,单身。应该说,现在青年的婚姻已经摆脱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不再需要经过“ 组织审查”,但“ 拖延交卷”的仍然不少。
02
据说各种职业中,最孤独的三个行业是金融、互联网、教育。金融员工穿着光鲜,每天谈着上亿的项目,却被戏谑为“人民币的搬运工”;互联网员工走在行业最前端,却也有加不完的班,被亲切地称为“码农”;教育从业者工作稳定送往迎来,却总也不知道自己哪一天才算是毕业。能不孤独吗!由于“空巢青年”们没有额外过多的压力和负担,独居人口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消费能力较强。这也使得外卖、直播、宠物和便利店等新兴消费市场迅速崛起。这便是应运而生的“孤独经济”。 看回文章开头那张等级表,每一级背后都蕴藏着巨大商机。
03
一个人去吃火锅
“一个人去吃海底捞是什么体验?”
“服务员会放一个玩偶在你对面,让它陪你吃。”
以小火锅和“一人一锅”为主要特色的呷哺呷哺,不仅2017年销售业绩远超诸多上市餐企,港股上市的股价更是上涨了近3倍。在北京,主营1-2人小火锅的品牌淘汰郎,获得了千万级别的融资。餐饮零售化正在成为许多餐厅的重要盈利部分,仅从方便火锅来看,大龙燚、小龙坎、海底捞纷纷推出方便小火锅,只需要一杯冷水,煮出来的味道和去餐厅吃相差无几,并且不用洗碗,还可以免受他人异样的眼光。
一个人去KTV
2017年中国迷你KTV市场投放量超过3万台,市场规模达到38亿。在单人KTV里面,永远不缺顾客,那些青年男女拿着单人话筒,面对屏上字幕独自吟唱,不理会周围熙攘人群的热闹。今年4月,音乐聚会连锁品牌唱吧麦颂宣布完成亿元级别A轮融资,由前海梧桐,梅花创投,蓝驰创投投资。这是目前连锁KTV行业最大的单笔A轮融资。
一个人去看海
凯撒旅游已推出定制“一人游”,符合心意的线路设计,满足需求的旅程体验,专车专导,独立成团…不用顾及同行人的喜好习惯,想走到哪儿就走到哪儿,将一次旅行计划勾勒成梦想中的样子。
04
孤独经济
谁在
盘算你的孤独
越孤独,越享受
尽管看起来“孤独经济”有点悲壮的感觉,但是并不是消极意义上的社会发展。相反,正是因为现在人们越来越能接受“一个人”得状态和现象,并且学会了和自己做深层次的交流,这才孕育出了让“空巢青年”也能享受生活、得到满足的“孤独经济”的发展。
比中国更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日本,早早瞄准独身人士市场,早已有餐厅推出单人小隔间,并且受到不少女性和上班族的欢迎。就像近几年风靡到国内的日本漫画《孤独的美食家》的中心主旨一样,“不被时间和社会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的时候,短时间他内变得随心所欲,变得‘自由’,谁也别打扰,毫不费神地吃东西的这种孤高行为,只是这种行为能够与现代人平等,能够最大程度得到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