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布克奖得主弗兰纳根,二战泰缅“死亡铁路”幸存者之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为了占领缅甸,强迫6万多盟军战俘和30多万亚洲劳工修建连接曼谷和仰光的泰缅铁路。在泰缅边境气候恶劣、地形险峻的热带雨林区,战俘与劳工们以血肉之躯拼死劳作,使这条原计划6年才能修成的铁路在短短15个月内竣工。然而他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此期间,有1.2万名战俘和9万名劳工丧生。全长约415公里的铁路上,平均每修筑1公里,就有200多人付出生命。这条铁路也因此被称为“死亡铁路”。
阿奇·弗兰纳根正是这段可怖历史的亲历者之一。这名澳大利亚的普通士兵在战争中遭日军俘虏,被送往泰缅边境,参与了铁路的修筑工程。比很多人幸运的是,他侥幸从“死亡铁路”上逃生,并最终平安返回澳大利亚。
他当年的遭遇并未因战争的结束而被永久地埋葬。多年后,他的儿子理查德·弗兰纳根花费了12年之久,以父亲的亲身经历为原型,创作了一部有关“死亡铁路”的长篇小说,起名为《深入北方的小路》。小说讲述了在二战中成为日军俘虏的澳大利亚医生多里戈·埃文斯在战火中艰难求生、营救战友的故事;而他在战争中对自己过往爱情的追忆又构成了小说的另一条主线,在时空的频繁转换间,透过主人公的眼睛,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战争对人类心灵的扭曲和摧残。
2014年,凭借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理查德·弗兰纳根一举斩获了英语文学最重要的奖项布克奖。《深入北方的小路》也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并于201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中文版。近日,弗兰纳根受邀来华参加了澳大利亚文学周的一系列活动。借此机会,3月20日,澎湃新闻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请他分享了创作《深入北方的小路》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对文学和历史、战争与记忆的理解。
澎湃新闻:《深入北方的小路》是基于你父亲修建泰缅铁路的经历写成的。是什么促使你去深入父亲的过往,花费12年的时间写作这部小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