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怎样和孩子交流吗

07-13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你真的知道,怎样和孩子交流吗



 

我的同事小颜,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专门写青春校园文章。她写得不错,内容平易近人,笔触平实温柔。


于是,就有越来越多的小读者,涌进后台,给她留言,把她看成知心大姐姐,跟她倾述自己的快乐、烦恼和忧愁。


有人说,自己喜欢上了隔壁班的小学霸,为他心醉神迷,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有人说,自己课业负担太重,累得生无可恋,期中期末考试之前,更是一夜愁白头。


还有人说,自己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每天活得很迷茫,毫无方向感,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

他们几乎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小颜也很耐心地对待他们,倾听他们的诉说。


然后这些学生就信任地说:“姐姐你真好,我什么都愿意跟你讲,其实,我跟你讲的这些,连我爸妈都不知道,这些事情,我根本不和他们交流。”


小颜就问他们为什么。


“因为……我爸妈不会听啊,就算听了,也只会骂我胡思乱想,叫我滚去学习。他们眼里没有我,只有我的成绩。”


很多家长在家里,就像至高无上的管理者,他们只会居高临下,发号施令,而不会温声细语,侧耳倾听;只会关注孩子的成绩好不好,而不会关心他是否快乐,有没有心事,有没有长年累月的郁积。


他们就像旧式企业里的领导,并不重视员工的精神生活和心理状态,只盯着员工的绩效指标。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感受不到温暖,就会抗拒和家长交流。


我曾经看过一则报道:在天津市,杨村一中的心理教师周余波,特地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本市的初高中在校生,共收回了528份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当学生出现烦恼纠结的时候,仅有9.85%的学生选择了“找父母谈心”这一项,作为解决办法。


很多孩子,宁愿把情绪憋在心里,默默消化,或者在网上,找到小颜这样的陌生人,一诉衷曲,也不想和最亲的亲人,在一起沟通。


孩子的负面情绪,如果说出来,也许会好受,但若是情绪压抑太多,积存太久,难以疏导,就可能会陡然爆发,势如洪水猛兽。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甚至会行为极端,有人离家出走,有人一去永不回头。

 


2016年高考之后,在四川达州,一名叫做小斯的少年,投水自杀。


他的父亲,在家里过于雷厉风行,唯我独尊,母亲也对他的学习,要求极其严格。所以,小斯无论做什么,都会“触霉头”:


他在遗书中写到,他“考98分都被骂,”“第一次月考全校第73,打电话的时候跟我妈说了,我妈说:‘才73名?’,呵呵,我在电话另一边都快气哭了。”


父母几乎从来不问他内心的感受,而只关心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哪怕在孩子的成绩值得肯定的时候,家长依然不表扬,依然有更高的要求。


于是,孩子觉得自己变成了完成父母目标的学习机器,而不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有血有肉。


很多家长过于关注学习,只关心孩子飞得高不高,不关心孩子飞得累不累。一旦考试成绩不合自己的预期,就不分青红皂白大发雷霆,不做沟通不问缘由。


这种可怕的做法,使得孩子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两代人之间,就形成了一道无法弥合的鸿沟。


孩子的想法,家长不愿深究,而孩子自己,更不愿透露。于是,所有的坏情绪,都留在心中累积、发酵,等到年深日久形成心理创伤,让孩子行为偏激,就木已成舟再难回头。


没错,在学生时代,学习是主要任务。然而,健康的心理,才是学习效果的保证。而想要有健康的心理,就离不开家长和孩子的及时交流。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经提出需求层次论的概念,说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感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一个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人才会有渴望,去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


没错,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达到最高层次,实现自我,将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在学习上,出类拔萃力争上游。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忘记,在自我实现的需求之前,孩子需要先在家中感觉到安全,感受到爱和尊重,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他才会愿意继续往前走。


家庭也是一个小世界。如果孩子在这里能感受到愉快的氛围,他才有了稳定的后方,才更有去外面的大世界奋斗的理由。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再坚强的孩子,也会有脆弱和需要倾诉的时候。而那时,家长应该给孩子,最有效的沟通,最治愈的温柔。


在家庭中,家长确实像企业里的高级管理者,而孩子则像员工。但是,作为高管,虽然大权在握,却依然不能滥用权威,而是要注意沟通方式,给下属传递爱和温暖,才能被下属全心接受。



美国加州大学曾经提出“沟通的位差效应”概念。该概念是指,“在公司中,来自上级领导的信息,只有20%-25%被下级知道并正确理解,而从下到上传递的信息,被理解的比例少于10%,而平级人士交流的效率则很高,内容理解率达到90%左右。”


研究学者发现,同级别人士交流的效率高,因为他们的交流是以平等为基础的,所以传递的信息,双方更容易接受。


于是他们尝试在企业内部,设立平等的沟通渠道,然后就惊喜地发现,经过沟通之后,不但上级和下级的协调能力都有极大的增强,而且他们在理念,思维方式等方面也更容易达成共识。


所以他们得出结论:“平等交流是有效沟通的保证。”


家庭管理,也像公司治理,如果没有足够的交流沟通,家长的话,孩子可能理解的不多;孩子的意愿,家长可能理解得也很少。


所以,我们也需要平等交流,以保证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对他们的状态,及时予以关注。一方面,这样可以增强感情纽带,一方面也可以防患于未然,以免酿成苦果,覆水难收。


我们不妨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以期跟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


首先,要进行平等交流,就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与关注。


美国育儿专家尼尔森曾经提出,我们可以用“3A”的方法,来创造令孩子感到愉悦的沟通时光。


第一个A是“心态”(Attitude)。家长要发自内心地觉得,与孩子的交流时间是值得的、有意义的。


当你真心觉得,这种谈话是有价值的,你的一言一行,眼神和表情,都会传递给孩子爱与温暖,让他有积极的体验和感受。


正如尼尔森所言:“心态,使得这段特别的时光,成为增强孩子的归属感的一种有力工具,建立与他人的有意义的情感联结。这段时光告诉一个孩子,他是有价值的、被爱的且被欣赏的。”


第二个A是“关注”(Attention)。在交流的过程中,需要专心致志,集中精力与孩子认真交流,不被其他的琐事所打扰。这能让孩子觉得你是认真的,觉得他很重要,值得你全神贯注。


最后一个A是“单独”(Alone)。跟孩子沟通时,选择安静的地点,远离其他人,创造一种平和安逸的沟通环境。


这就像我们做心理咨询时,总是一对一交流,且在温馨、私密和宁静的氛围中进行谈话。这种气氛,更能让人安心,放松,舒适地敞开心扉,跟你说出心里话。


这样,孩子能够平缓而真实地倾诉他的想法,既不会因为情境嘈杂,而心烦意乱;也不会因为人多眼杂,而难于开口。


国外有一句格言“爱就是时间。”你把自己的时间,认真投资到了你孩子的身上,他也就会感受到你的诚意,予以回馈,逐渐让你听到他的想法和诉求。


其次,在沟通想法的过程中,要表现出对孩子的正面支持。


在行为科学界,流传着一个“保龄球效应”,说的就是支持和赞许的积极作用:


有两名教练,带着他们的保龄球队员进行训练,两队的初始成绩相同,都是一球打倒7瓶。甲教练欣赏地对球员说:“做得真好,大部分都打倒了。”队员听后倍感欣喜,心想下次一定要再接再厉,于是,成绩节节攀升。


而乙教练却挑剔道:“怎么搞的,还有3只瓶没打倒呢!”队员听了之后十分不满,觉得自己的成绩没有获得肯定,士气低落,越打越糟。


企业界有一句话:“再也没有比上司的批评更能抹杀一个人的雄心。”


作为孩子的“领导”,家长要避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多看事情好的一面。一个充满正能量,力挺孩子的家长,也会让孩子喜欢和想要接近,更愿意向你和盘托出,把你当成朋友。


第三,在沟通时,要注意换位思考。


在管理学中,有所谓的“鱼缸效应”,是由日本全面质量管理专家司马正次提出的,是指你若想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了解合作伙伴,就要设身处地为他着想,就像如果你想要知道鱼的想法,就要跳进鱼缸,和鱼儿一同游泳那样。


你要尝试着从他的视角看这个世界,知道他其实也过得很辛苦,大考三六九,小考天天有。当他的成绩不如人意,尚且稚嫩的他,很容易气馁和难受。


而在他们伤心的时候,如果最亲的亲人,非但不站在他们身后,给他们鼓励,反而吹毛求疵,终日苛求,就会让他们雪上加霜,更加不好受。


另外,你还要了解他的想法和偏好,并对他感兴趣的人和事表示适当的兴趣。这样更容易在生活中,跟他找到共同语言,被他看作是队友。


曾经有这么一个段子,说一个小孩子喜欢明星李易峰,而家长则问他:“李易峰是什么山?”小孩子一听,觉得与家长代沟太大,顿时失去了交流的渴望。


我们不必对孩子喜欢的一切,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但是主要的那些爱好,我们多少要知道一点,才容易接上话头。


一个家庭的运作,其实正如一个企业的经营,家长作为企业的CEO,虽然大权在手,但却不能只是闭目塞听,高高在上,而应该体察民意,放下身段,平和且平等地和孩子相处,让孩子觉得,家长对我的世界,感同身受。


这样,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他们的成长,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保驾护航,伴随左右;而孩子也从家庭中,得到了更多的快乐和滋养,有了后援力量,学习考试就有更有劲头。


家长和孩子的良性互动,更能让家庭中缔造出一种民主、亲和的积极氛围,天长日久,乐而忘忧。


作者简介:温暖小武,又名武小暖,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管理硕士,大学教师和自由翻译。文静吃货宅,浪漫学院派,写暖心的文,记入心的事,把生活中的足迹,译成字里行间的欢喜。愿我们与世界,彼此温柔相待,愿我们都温暖,且有力。简书@温暖小武,微博@温暖小武



标签: # 孩子 # 家长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