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掌声分给她一半》设计与反思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是一篇以体育为题材的典型人物报告文学作品,通过刻画人物――女排队长孙晋芳,记录了她训练、比赛、遭受挫折时的苦闷和夺得胜利后的欢乐以及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这篇课文节选自《中国姑娘》,作者鲁光独辟蹊径,把体育比喻为一个民族精神的橱窗,把女排当作一个小小的窗口,通过对人物的描写,表现出了民族精神。报告文学的特点是鲜明的新闻性,因此,文章以真实的材料雕琢出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在刻画人物上,作者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在只言片语中给人以真实感,抓住细节描写凸现人物性格,本文运用了大量的夸张、比喻等修辞使文章语言朴实中不乏生动,以议论为主,也有抒情,既有直接抒情,又有穿插在叙事中的抒情,从而使得记叙文字更为感人,与读者产生共鸣。
这篇文章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在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体育所蕴含的伟大精神后,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团结、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从而认识“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在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把握多角度塑造人物的方法。
学生们对体育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对体育的相关知识了解也比较广泛,本课内容是描写女排夺冠,学生并不陌生,对女排精神也大概有所了解。进入六年级之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能够在课前预习中运用以往掌握的学习汉字的方法独立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较好的语感,能够抓住文章的重难点结合重点词语进行初步的阅读分析,会写简单的批注,用较简单的语言记录自己初步的阅读体会,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对于初次接触的写作文体——报告文学,学生不能较好的结合文体的特点抓住课文的要点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概括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如何把握文章多角度的塑造人物的方法,是教学中的难点,要让学生在充分感悟语言的基础上,体会议论与抒情的作用。
1. 培养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表达个人情感体验的能力。
2. 认识到“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
三、知识与技能
1.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顽强拼搏、友谊团结的女排精神,认识到“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
2. 使学生掌握联系课文前后文理解课文的方法。
3. 体会文中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4. 理解报告文学叙述抒情相结合写作方法的好处。
1. 理解文中所体现的顽强拼搏、友谊团结的女排精神,认识到“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
2. 理解报告文学叙述抒情相结合写作方法的好处。
2、教师简介中国女排情况导入新课。
3、揭示课题:把掌声分给她一半。 齐读课题
4、释题:题目中的她指的是谁?通过预习课文,你对孙晋芳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欣赏,谈感受。
学生交流对孙晋芳的了解
由学生已有的经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
2、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3、那么,这篇课文主要选取了几件事来写孙晋芳的?哪两件事?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仔细想一想。
出示句子:课文通过 、 这两件事,给我们塑造了一个 、 的孙晋芳。
自由读课文
指名认读
浏览课文,认真思考,完成填空
自学课文,提高自学能力
理清文章层次,便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这个段落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哪些句子能看出“她的传球技艺,高超得惊人”啊? 用心体会,划出相关的词、句。
2、师出示第三自然段。生交流。理解词句,感悟写法。
3课文还有哪些句子也写出了孙晋芳球技的高超?
出示第五自然段 (就用学习第三段的方法,能不能找到中心句?找到关键词?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做批注
学生集体交流
谁愿意来读读这感人的场面描写?指名读 学生齐读。
4、教师小结过渡:朝夕苦练,练就了高超球技;顽强拼搏,造就了坚强意志。 你能不能从这一段中找出描写她高超球技的句子?
指名读
老师播放女排比赛的图片,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女排的精神,升华感情,产生共鸣
再读句子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这个段落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哪些句子能看出“她的传球技艺,高超得惊人”啊? 用心体会,划出相关的词、句。
交流
自读第五自然段,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找到关键词?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做批注
集体交流
指名读 学生齐读。
感悟句子 感情朗读
观察图片,体会精神,感情朗读
提纲挈领,教改学生阅读方法
品味语言,学习阅读方法,感悟写法
品味语言,学习写法,感受女排精神。
多种形式的朗读,升华情感
图片的介入,感染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1、孙晋芳通过什么事认识到必须具有宽大的胸怀的?
2、通过这件事,孙晋芳想了很多。出示句子:孙晋芳悔恨……炸平。
从“悔恨”“决心”中,你体会到什么?
阅读交流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教给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
她决心要干什么?“心海中的暗礁”指的是什么?
我们体会着孙晋芳的心情读读这一段。
3、师引读:船呀,终于撑进了她的心海。她熟知每一个同伴的性格、脾气、体质和技术,比赛时总能号着她们的脉搏给球。凭着她对每个同伴这种细致的了解和充分的信任,也凭着每个同伴对她的了解和信任,六个上场队员默契得恰似一个人一样。于是,一套---(学生接读。)
4、投影再现孙晋芳的图片。这就是女排队长孙晋芳,这就是世界优秀二传手孙晋芳。她带领着年轻的中国女排,夺得了“三连冠”,创造了中国体育的辉煌。如果把中国女排姑娘们比为----(学生接读)
5、孙晋芳是中国女排的核心,是赛场上的灵魂。让我们也用上“如果说……那么……”说一个句子,来夸夸孙晋芳或者孙晋芳的高超球技?
6、师总结孙晋芳品质,
(播放获奖图片)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点什么?做点什么?(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感情朗读
观察图片,体会精神
回顾内容,仿写句子
欣赏图片,感悟精神,升华感情
品味语言,学习写法,感受女排精神。
图片渲染气氛,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
学以致用,既理解课文内容,又进行写作训练
1、在体坛上像孙晋芳一样有着“顽强、拼搏”精神的运动员还有许多,你知道他们的哪些事迹,讲给同学们听听。
2、本文选自鲁光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读一读。
思考,课后完成
课后拓展,丰富知识,深入体会女排精神。
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评价的具体措施:
1、课堂即时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二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记录。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是整齐划一的。 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象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
2、学生自我评价表 (项目:同意/不同意)
(1).我认为这节课的学习非常专心。
(2).我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3).我觉得初步掌握词句的学习方法,以后在阅读中会理解词句。
(4).我善于和同学协作讨论,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5).我对文章的感悟深刻,对自己的朗读较满意 。
(6).我觉得自己的阅读能力有了提高。
(7).我认为自己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
(8).通过收集资料我学到了以前不知道的知识 。
(9).我和学到写作方法,提高我的写作能力。
(10).我学会了长篇课文的阅读法方法,要抓住重点,提纲挈领。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是语文第十一册“体育”这一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的文章都与体育有关,虽然题材风格不同,但是都充分展现体育运动的“力与美”,颂扬了体育精神的伟大。本篇课文选自鲁光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记叙了中国女排队长孙晋芳在训练、比赛中的几件事,塑造了一个鲜活感人的女排队长形象,再现了她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认识“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作者鲁光独辟蹊径,把体育比喻为一个民族精神的橱窗,把女排当作一个小小的窗口,通过对人物的描写,表现出了民族精神。报告文学的特点是鲜明的新闻性,因此,文章以真实的材料雕琢出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在刻画人物上,作者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在只言片语中给人以真实感,抓住细节描写凸现人物性格,本文运用了大量的夸张、比喻等修辞使文章语言朴实中不乏生动,以议论为主,也有抒情,既有直接抒情,又有穿插在叙事中的抒情,从而使得记叙文字更为感人,与读者产生共鸣。
进入六年级的学生,应该逐步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教授这一课时,抓住这一课的主旨,就是以孙晋芳高超的球技和宽大的心胸作为本课的线索。在教学时,抓住这两点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归纳进入到精辟分析,再通过精辟分析理解内容,升华情感。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时,充分地发挥了自主的作用,运用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来学习这篇课文。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安排了不同的朗读形式,自读、小组读、齐读,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在读中感悟的能力。
注重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在查找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丰富语言的积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基本性质,因此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精彩词句,设计仿写训练,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也存在许多不足:读的指导不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学习方法的指导不够扎实。这篇课文有很多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应该让学生进行背诵,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