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九子夺嫡时哪些阿哥没有参与?他们的结局又如何?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九子夺嫡?好家伙,但凡是个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的,也是,咱现在的导演三分之一的去拍神剧了,剩下三分之二全挤到清朝后宫里头,玩权利游戏去了。
一帮子老少爷们啥也不干,要不斗鸡眼似的盯着皇位,要不穷凶极恶的跟着一个女人屁股后头跑,什么阿哥,王爷的,当然还有太子老爷和皇帝就为博美人一笑,啥正事都不干。
康熙,雍正和乾隆这祖孙三代的那点子事都快嚼烂了,所以您要说不知道九子夺嫡,多新鲜啊,
大家伙也知道康熙这人,寿命不仅长,这儿子女儿也是一大堆,那么参与九子夺嫡就那几个人,其余的人都那去了?
今个咱就这档子事和大家伙聊上一聊。根据考证,康熙这辈子生下的皇子有三十五个,这皇女有二十个。
毕竟后宫佳丽三千,算不得啥,他娶姐妹花都能娶四对,子女多也正常。
但这些个子女也不是个个都能养活的,35个皇子能活到上玉牒的也只有24个。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啥是玉牒?”
这其实就是家谱,谁让人家是皇家呢?所以叫的文雅一点,要知道皇帝家他也不是一生下来这就能上家谱,人家每十年修一次,这十年里头生下来,还能熬到修家谱这时间点上,这皇子就能留下字号,没熬到,这就不算。
而这24个上了家谱,但能够长成大人的也就20个,您瞅瞅这折损率有多高,这大约只有五成的概率。
至于皇女?还是算了吧,有没有都一样。
而这九子夺嫡都快打出脑浆子的事,参与其中的也差不多有一半吧。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然后就是老八,老九,老十,接着就是老十三和老十四。
以上这哥几个,那都是跟着康熙后边历练出来的,能力是个顶个的出息,这要是把这哥几个搁到清朝后边的皇帝堆里,那都是个顶个的人才啊,什么道光啦,咸丰啦,这都差一截,没辙啊,要怪也只能怪康熙自己喽!
那么这剩下的一半没参与其中的是咋回事呢?咱一个个的给大家伙说道说道。首先是这老五,叫胤祺,能力也有,跟着康熙出征过噶尔丹,打小就被养在太后的宫里。
再有就是他的母亲是宜妃,康熙早期的宠妃之一,地位那也是杠杠的,要知道老九,就那个老八集团的钱袋子,这是老五的亲弟弟。
您要说光这段经历和背景,老五其实也是有往九子夺嫡的人堆里凑的能力,但这人好死不死的就是不乐意,这兴许和他性格有关系,按照康熙的说法心性甚善,为人淳厚。
要俺说,善不善的不知道,毕竟能在雍正的手底下活到自然死亡,没有点能力,那绝对是说不过去的。
接着是老六,这孩子是雍正的亲弟弟,上了家谱,但没活到成年,啥夺嫡不夺嫡的就没有看到。
下来就是老七,这孩子有没有能力不知道,毕竟史书上的笔墨对他描述也不多,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母亲成妃不行。
首先娘家人就撑不起场面,按照官面上的话就是出生一般,康熙也不怎么喜欢她,属于娶的最早一波人,但受封却是最晚的一波。
您就说吧,连康熙的法眼都没入,哪有那资格挤进九子夺嫡里头?康熙给的封号也就是个多罗郡王,这封号一瞅就差那么个意思。
他自己也是个明白,就没有凑那个热闹,好歹在雍正的手上混了个和硕亲王,算是扳回一局。
老十一,上了家谱,但一岁就死了。
老十二,胤祹,母亲定妃,出生包衣辛者库,就这身份更加低了,包衣这就是家养的奴才,上不了台面,康熙可是讲究出生门第的人。
再有就是老十二打小就丢给了苏麻喇姑抚养,咋说呢?虽然康熙对待苏麻喇姑很好,这都比的上自己的奶奶了,但终究是个下人,这么改换门庭的抚养,其实算是一早就打消了老十二所有的念头。
根基都不再了,还想啥呢?安安静静的当个吃瓜群众,还能落个好不是。
老十五,母亲密妃,他母亲是汉军旗人,就这身份一出生就比别人低一等,您感觉他有希望吗?不能够啊!身份低了,要是满人的身份,这还有那么个意思,毕竟他母亲密妃那也是深得康熙的恩宠,一口气就给康熙生了三个娃,十五,十六,十八都是这位生的,要是没有那么恩宠,也不会生的那么频繁不是。
但先天差那么一点,再加上康熙也没有怎么带他历练过,亲近就谈不上了,而且在康熙年间他就没有捞到啥封爵,到了雍正手上才有了个贝勒头衔。
所以康熙连入门的票都没给他,您感觉他有那资格吗?
老十六,这位比他哥哥要强点,能力有,但同样在康熙时期没咋被重用,到了雍正的时候被过继了一下,给人家亲王博果铎一家当儿子去了。
老十七,电视剧里面有名的果郡王,真实的情况,康熙没瞧上这孩子,压根就没有啥封爵,这就是被影视剧抄起来的一个人物。
这可是雍正铁杆的粉丝,所以在雍正手里头,他还过的去,最后也被封了个亲王。
老十八和老十九这都夭折了,上了家谱,没长大。
从老二十开始到二十四结束,这年龄都太小了,入不得法眼,跟那几个鬼精鬼精的哥哥们比,压根就不是一盘菜,上不得台面,蹲在哪里瞅着就成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其他网友观点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齐国第15位君主在位42年,他知人善任,重用管仲,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扯出“尊王攘夷”的大旗,联合诸侯,南攻北战,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可这样一位雄心不已的霸主,在晚年重病之际,其五子却忙于争夺大位,致齐桓公活活饿死,死后60多天无人问津,导致尸体生蛆。晚年的康熙目睹皇子们对争夺储君之位也暗流涌动,每每虑及齐桓公的下场,康熙也不禁心有余悸,担心自己身后也会发生血腥的夺嫡大战。事实不幸被康熙言中,康熙晚年就发生了“九子夺嫡”,把康熙搞得焦头烂额。
康熙在位61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同时也是清朝生育子女最多的皇帝。他在13岁时生育了第一个儿子承瑞,在64岁时还诞下幼子胤褑。康熙一生共生育了55名子女,其中皇子35人,女儿20人。在这35位皇子中,又有15位皇子未成年就早夭,所以长大成人的只有20位皇子。
九子夺嫡大约发生在康熙四十八年(1708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也就是从皇太子胤礽木兰围场被废到雍正帝继位十余年的时间。在这长达十多年的夺嫡大战中,共有九位皇子卷入其中,分别是:皇长子胤禔、皇二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皇十三子胤祥和皇十四子胤禵。在太子胤礽二度被废后,皇四子胤禛和皇八子胤禩成为皇位的有力争夺者,其中皇十三子胤祥依附于胤禛,而胤禟、胤䄉和胤禵则是八爷党成员。韬光养晦、忍而不发的胤禛取得帝位后,参与夺嫡的皇子们除了胤禛的铁杆胤祥外,其余皇子们的结局都很惨的。除了胤䄉和胤禵在雍正朝被囚,直到乾隆朝才恢复自由外,其余参与夺嫡的皇子们均在雍正朝被幽禁至死。那么还有11位皇子没有参与夺嫡,他们的结局又如何呢?
皇五子胤祺生性纯厚、为人乐善,并未参与夺嫡。胤祺生于康熙十八年,只比雍正皇帝小一岁。他的母亲是康熙的宜妃郭络罗氏,宜妃共生育三子,其余二子分别为皇九子胤禟和皇十一子胤禌。
康熙皇帝对胤祺的仁厚深为赞许,在康熙四十八年时便把胤祺晋封和硕恒亲王。由于胤祺并未参与夺嫡而得以善终,他在雍正十年的病逝,终年54岁。因他性情平和,雍正为他赠谥为“温”。而他的同母弟皇九子胤禟因是八爷党,被雍正圈禁致死。
皇七子胤祐生于康熙十九年,比雍正帝小两岁,他的母亲是成妃戴佳氏,是康熙品阶较低的庶妃。胤祐生性谨慎小心,安于现状,对皇位从无非份之想。他在康熙年间,最高爵位为郡王,雍正继位后,把这位勤勉军务,对自己毫无威胁的七弟晋封为和硕淳亲王。雍正八年,胤祐去世,终年51岁。
皇十二子胤祹,其母为定妃,后由苏麻喇姑抚养。他在二十五岁时与胤禟同封为固山贝子,雍正继位后晋封多罗履郡王,后因事降爵,先降回到贝子爵位,又降到奉恩镇国公。雍正八年的时候,胤祹又恢复郡王爵位。乾隆继位后,胤祹晋封为和硕履亲王。乾隆二十八年,胤祹辞世,终年77岁。
皇十五子胤禑,生母为庶妃顺懿密妃,胤禑出生后便由雍正的生母德妃抚养。雍正四年的时候,胤禑晋封贝勒,后奉命赴景陵守陵,晋封郡王。雍正九年辞世,终年39岁。
皇十六子胤禄,他的生母也是顺懿密妃,他和皇十五子胤禑是同母兄弟。他在雍正元年的时候,继嗣庄亲王博果铎,承袭了亲王爵位。乾隆继位后,胤禄深受器重,任总理事务大臣。但在乾隆四年的时候,胤禄因受废太子胤礽之子理亲王弘暂谋反案牵连,被罢免都统。后又复出任议政大臣。乾隆三十二年,胤禄去世,时年73岁。
皇十七子胤礼,生母为汉人纯裕勤妃陈氏。雍正元年晋封为果郡王,五年后又晋封为亲王,掌管工部、户部等,深为雍正倚重。雍正临终之际,胤礼受命辅政。乾隆三年,胤礼辞世,因身后无子,雍正第六子弘曕继嗣为后。
皇二十子胤祎,生母为庶妃高氏。21岁时,胤祎被雍正封为固山贝子,四年后晋封多罗贝勒。雍正十二年,雍正两次指派胤祎祭陵而胤祎不从,被雍正连降三级,降爵至辅国公。乾隆继位后,胤袆被恢复贝勒爵,并受命为雍正守陵。乾隆二十年,50岁的胤祎辞世。
皇二十一子胤禧,生母为庶妃陈氏。康熙去世的时候,胤禧只有12岁。他虽出生皇家,却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寄情书画。雍正年间晋贝子、贝勒。23岁时随同胤礼协办满洲都统事务。乾隆继位后,胤禧晋郡王。乾隆二十三年,48岁的胤禧病故,卒谥“靖”。
皇二十二子胤祜,生母为谨妃。雍正年间晋贝子、贝勒,乾隆九年病故,年34岁。
皇二十三子胤祁,生母为石氏。雍正八年封镇国公,后晋贝勒。乾隆四十九年晋郡王,次年,胤祁病逝,终年73岁。
皇二十四子胤秘,生母为陈氏。康熙去世的时候,胤秘只有6岁。雍正对这个小兄弟很厚爱,在胤秘不到二十岁时,就便雍正晋封为和硕諴亲王。胤秘25岁时,被乾隆任命为镶白旗蒙古都统。乾隆三十八年,胤秘去世,年58岁。
从以上雍正各位弟兄们最终的结局我们不难看出,雍正作为一个雷霆万钧的铁面君王,爱憎分明,对威胁他帝位的政敌毫不手软,无情打击;对对他毫无威胁的小兄弟们,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其他网友观点康熙续齿的儿子有24人,除去参加九子夺嫡的9个儿子。未参加争储的儿子就是15人。这15名皇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康熙时期夭折的皇子(四人);
雍正时期病死的皇子(三人);
乾隆时期病死的皇子(八人)。
康熙时期夭折的皇子(四人)
四名夭折的皇子分别是:六阿哥胤祚、十一阿哥胤禌、十八阿哥胤祄、十九阿哥胤谡。
其中六阿哥是雍正的同母弟;十一阿哥是九阿哥的同母弟。这四人死因不详,不知道是不是死于宫廷斗争,反正都没有活到成年。
雍正时期病死的皇子(三人)
三人分别是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十五阿哥胤禑。
五阿哥胤祺——病死(53岁)
五阿哥胤祺因为从小被仁宪皇太后抚养,因而性格与其他阿哥都不一样。仁宪皇太后是孝庄太后的侄孙女,蒙古族。她跟孝庄一样,都极其讨厌汉文化。这也就导致五阿哥胤祺在九岁时还看不懂汉字。在当时,不懂汉字就不能参政。康熙也知道他的文化水平低,便很少给他安排差事。所以,这也养成了胤祺比较佛系的性格。康熙和雍正对他都很放心,这样的人不惹事。
雍正十年,五阿哥胤祺病故。雍正对他的评价非常好:
秉性和平,持躬谦谨,颇具乐善之风。历史上的胤祺是病死的,估计被气病的可能性很大。亲弟弟九阿哥胤禟是雍正的眼中钉,生母宜妃又是个不知死活的玩意。胤祺就算什么都没做,也还是会遭人怀疑。晚年活的很小心谨慎,就怕跟老九沾上关系。
七阿哥胤祐——病死(51岁)
七阿哥胤祐没有参与夺嫡,可能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的身体有残疾(但是史书上并未记载他身体的哪个部位有残疾);二是他的生母身份非常低,直到康熙五十七年才被封为成妃(比八阿哥的生母低位还要低)。
雍正八年,七阿哥胤祐病逝。雍正对他的评价也非常好:
恪尽其职,诸务毕举。敬谨小心,安分守己。意思就是做人很有分寸,不像八阿哥胤禩那种人,明明自己的生母地位也很低,没有当皇帝的命,却总在操当皇帝的心。
值得一提的是,七阿哥胤祐的长子弘曙在康熙晚年曾经随十四阿哥胤禵一同西征。因而被雍正贴上了胤禵死党的标签。雍正在解决了八爷党之后,弘曙也被下旨革除世子爵位。不知道胤祐的死,跟弘曙有没有关系?
十五阿哥胤禑——病死(49岁)
关于十五阿哥的记载不多,只知道他是汉人嫔妃所生。母妃是汉旗,身份不高,争储的希望几乎为零。但是十五阿哥年幼时,是交给德妃抚养的(德妃是雍正的生母)。所以十五阿哥跟雍正的关系还可以。
雍正九年,十五阿哥胤禑病逝。雍正亲自给他上的谥号是【恪】。
我查了一下,按照谥法的解释,恪是『温恭朝夕』的意思。温恭朝夕取自于《诗经·商颂·那 》一文,其中有一句叫『温恭朝夕,执事有恪』。意思是,早晚温文又恭敬,祭神祈福见诚笃。这也是对人很好的评价了。
小结:五阿哥、七阿哥、十五阿哥都属于温文尔雅,与世不争的一类人。他们对雍正的政策没有意见,对雍正的皇位没有威胁。最后的评价也都比较高。
乾隆时期病死的皇子(八人)这八名皇子按照年龄,还可以分为年长、年幼两类。
其中年长皇子有三人:十二阿哥胤祹、十六阿哥胤俸禄、十七阿哥胤礼;
另外年幼皇子有五人:二十阿哥胤祎、二十一阿哥胤禧、二十二阿哥胤祜、二十三阿哥胤祁、二十四胤祕。
十二阿哥胤祹——病死(78岁)
十二阿哥胤祹是康熙所有儿子中,活的最长寿的。不仅他很能活,他的生母定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妃嫔,活了97岁!
据说定妃对胤祹管教很严,胤祹有好几次也想参与夺嫡之争,但每次都会被定妃拦下来。最后胤祹能如此长寿,跟定妃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其次,胤祹的抚养人苏麻喇姑对他也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位老奶奶的谆谆教导之下,胤祹的性格也比较偏佛系。懂得明哲保身,得之不骄,失之不躁。
虽然他的一生起起落落,被雍正屡次找茬削减爵位。郡王降为贝子,贝子再降到镇国公。但是他的心态还是很好的,一直活的很洒脱。乾隆继位后,晋封他为和硕履亲王后,也没有表现的很嘚瑟,而是泰然处之。这说明,心态好的人长寿。
十六阿哥胤禄——病死(73岁)
十六阿哥是十五阿哥的同母弟,也是汉人王密妃所生。康熙在位时,被其它阿哥戏谑为“十六聋”。意思是耳朵不好使,经常听错话,经常的犯糊涂。(应该是明哲保身)
在九子夺嫡中,十六阿哥表面上不支持任何一方,但实际上应该支持雍正的。理由是雍正继位后,对他的恩赏非常高!让他直继承了庄亲王的爵位。庄亲王有好几个侄子,但都不得袭爵,让胤禄捡了大便宜。
别小看胤禄的庄亲王爵位,这可是清初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世袭罔替。
(电视剧中的十六阿哥)
乾隆继位后,胤禄继续委以重用,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兼管工部事务,食亲王双俸。后来可能是心态有点飘了,卷入了弘晳逆案,被乾隆给削了权。但最后也是善终,活了七十多岁才病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会站队才是最重要的!)
十七阿哥胤礼——(42岁)
十七阿哥胤礼也是王密妃所生,十五和十六阿哥的同母弟弟。话说这个王密妃挺厉害的,生的三个儿子,一个承袭铁帽子亲王,一个被封为亲王,一个封郡王。要论康熙妃嫔中的最大赢家,我估计非王密妃莫属了。
很多人说,怀疑十七阿哥是四爷党,其实根本就没什么值得怀疑的。
雍正二年八月,雍正发上谕给宗人府:
着加怡亲王俸银一万两,果郡王着照亲王给与俸银俸米。意思是说,老十三享受亲王双俸待遇,十七阿哥身为郡王,却能享受亲王的待遇。别的阿哥都可没有这待遇,唯独老十三和十七阿哥有这种加恩。这要不是四爷党就是见鬼了……
(十七阿哥亲自画的雍正像)
雍正六年,胤礼封亲王。乾隆继位后,又再次下旨,恩准胤礼“永赐与亲王双俸”。也就是说胤礼一家,哪怕以后降爵不是亲王了,亲王的待遇也仍然不变。
不过,后来乾隆还是跟他翻脸了,找借口削了胤禄和胤礼的权。我估计乾隆可能只是想敲打敲打一下胤禄和胤礼,没想到居然就把胤礼给郁闷死了。这就让乾隆太尴尬了,不仅亲临胤礼的丧事。还把自己的六弟弘曕,过继给了果亲王一脉为嗣,承袭果亲王爵位。(胤礼没有儿子)
胤礼和胤禄一样,因为会站队,下场都还是比较好的。
二十阿哥胤祎——病死(50岁)
二十阿哥胤祎属于年幼皇子,雍正四年才封为贝子,雍正八年封贝勒,这就是他的最高爵位了。(终生未能封王)
胤祎的性格比较二逼,曾两次以生病为理由抗旨,拒绝雍正派他去祭陵决定。因而爵位一降再降,由贝勒连降三级至辅国公。降爵都还是次要的,雍正驾崩后,胤祎被人告知,大行皇帝有遗命,胤祎没有资格殿内给雍正的遗体行礼。让他在现场尴尬的要死……
后来还是乾隆降旨,令胤祎可进殿行礼,同时恢复其贝勒爵,并令他前往守泰陵。乾隆在谕旨中说:
公胤祎乃皇考之弟,有服劳奉事之义,著晋封为贝勒,令其前往守陵……大意是,不是看在你是我叔叔的份上,这个贝勒爵位也不会给你。现在让你去守陵,是你身为皇族的义务,别给脸不要脸。当然了,胤祎的性格虽然二了点,但最后也是善终。
二十一阿哥胤禧——病死(48岁)
年幼皇子中排第二,胤禧的年龄与乾隆和弘昼相仿,只比乾隆大半岁。因此,胤禧虽然名义上是雍正的弟弟。但实际上,雍正把他当儿子看。按照惯例,雍正给他封了贝勒爵位,后来还晋封为郡王。
与二十阿哥胤祎不同。胤禧为人低调,且文化造诣很高,雍正和乾隆两父子都很欣赏他。虽然没有封亲王,但是仕途很顺利。并且在他死后,乾隆将自己的儿子,皇六子永瑢过继给他为孙,封贝勒,后来封郡王,再封亲王。(胤禧也没有儿子)
二十二阿哥胤祜——病死(34岁)
众多小阿哥中比较不出众的一位,比乾隆还小几个月。最高爵位只是贝勒……
后病死,应该是善终。
二十三阿哥胤祁——病死(72岁)
二十三阿哥胤祁也是出身比较低的皇子,但是他的心态绝对是所有皇子中最好的!
雍正在位时,按例给他封了贝勒。但在乾隆十九年,因事故,又把他的爵位从贝勒连降两级到了镇国公。此后三十多年,胤祁的爵位一直都是镇国公。他是康熙儿子中,爵位最低的一个。
胤祁68岁时,乾隆念他年纪大了,才把他的爵位往上提了一级,晋封为贝子。
胤祁70岁时,乾隆念他年纪大了,才重新将他的爵位恢复为贝勒。
胤祁72岁时,乾隆念他年纪大了,才给他加郡王虚衔。
虚衔,即不拿郡王食俸,还是贝勒待遇。而且胤祁也不是真正的郡王,他没有王号。同时他的儿子继承爵位时,只是贝子爵位。
胤祁的一生很平淡,年轻时被乾隆削了他的爵位,年逾七十才给他恢复。虽然是圣祖康熙的儿子,但貌似也没人拿他当根蒜。不过,胤祁还是有亮点的:他是康熙儿子中,最后一个去世的。
二十四阿哥胤祕——(58岁)
康熙最小的儿子,比乾隆小五岁,比弘昼也小四岁。名义上是乾隆的叔叔,实际上乾隆待他如弟弟一般。
我怀疑胤祕多半也是四爷党,或者曾经有恩于雍正。因为,在胤祕18岁的时候,雍正下旨册封他为和硕诚亲王。而且胤祕是跟乾隆和弘昼同时册封的。乾隆和弘昼都是雍正的儿子,册封亲王很正常。胤祕凭什么?
对比一下二十二阿哥胤祜和二十三阿哥胤祁的贝勒待遇,胤祕的爵位简直高的没天理了!
(电视剧中的胤祕)
比较搞笑的是,康熙皇帝去世时,胤祕只有七岁。他的成人礼是雍正帮他主持的;而他的册封礼和拜师礼都是乾隆主持的。乾隆名义上是他的侄子,实则更像哥哥。
胤祕的亮点在于,他是年幼皇子中唯一一个封亲王的。他最后也是善终。
总结:总的来说,未参与夺嫡的皇子下场都比较好。尤其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二十四阿哥的待遇最高。其次,十二阿哥和二十三阿哥的心态好,也活的很长寿。